晋代·陶渊明诗全集




  晋代·陶渊明诗全集辑上卷

  陶渊明(365~427),晋宋时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一名潜,字元亮,私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陶渊明出生于一个没落的仕宦家庭。曾祖陶侃是东晋开国元勋,官至大司马,都督八州军事、荆江二州刺史,封长沙郡公。陶渊明的祖父作过太守,父亲早死,母亲是东晋名士孟嘉的女儿。陶渊明一生大略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392)陶渊明28岁以前。由于父亲早死,他从少年时代就处于生活贫困之中。第二时期,学仕时期,从太元十八年他29岁到晋安帝义熙元年 (405)41岁。第三时期,归田时期,从晋安帝义熙二年(406)至宋文帝元嘉四年(427)病故。归田后20多年,是他创作最丰富的时期。陶渊明今存诗歌共125首,计四言诗9
  首,五言诗116首。他的四言诗并不太出色。他的五言诗可大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继承汉魏以来抒情言志传统而加以发展的咏怀诗,一类是几乎很少先例的田园诗。陶诗的艺术成就从唐代开始受到推崇,甚至被当作是“为诗之根本准则”。陶渊明死后 100多年,萧统搜集他的遗文,区分编目,编定了《陶渊明集》 8卷,并亲自写序,作传。后来,北齐阳休之又在萧本基础上,增加了别本的《五孝传》和《四八目》,合序目为10卷本《陶潜集》。阳本隋末失其序目,为9卷本。此后,别本纷出,争欲凑成10卷,北宋时宋庠又重新刊定10卷本《陶潜集》,为陶诗最早刊本。以上各本都没有传下来。今能看到的最早版本是几种南宋至元初本。主要有:曾集诗文两册本,南宋绍熙三年刊,有清光绪影刻本;汲古阁藏10卷本,南宋刊,有清代影刻本;焦□藏 8卷本,南宋刊,有焦氏明翻本,今《汉魏七十二家集》中《陶集》5卷亦即焦□翻宋本。此外,还有宋刊《东坡先生和陶渊明诗》本和元刊苏写大字本等。最早为陶诗作注的是南宋汤汉。元以后注本、评本日增。元初刊本有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10卷:常见有四部丛刊影印本。清代陶澍注《靖节先生集》10卷,有家刊本及文学古籍刊行社排印本。近人古直《陶靖节诗笺》,有“隅楼丛书”本,“层冰堂五种”本,后者称为《陶靖节诗笺定本》。

  1-50首:命子(10首)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杂诗四首 和郭主簿二首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劝农(六首)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停云并序(四首) 时运并序(四首) 荣木并序(四首)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连雨独饮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归园田居五首 归鸟(四首)

  51-100首:责子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和刘柴桑 酬刘柴桑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移居二首 与殷晋安别并序 形影神三首 止酒 杂诗八首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赠羊长史并序 饮酒二十首并序 还旧居 悲从弟仲德 赠长沙公并序(四首) 酬丁柴桑

  101-154首: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岁暮和张常侍 九日闲居 咏贫士七首 游斜川 拟古九首 桃花源诗并记 述酒 於王抚军座送客 读《山海经》十三首 腊日 答庞参军 答庞参军并序(六首) 咏二疏 咏三良 咏荆轲 有会而作并序 乞食 挽歌诗三首

  ---------------

  命子

  其一∶
  悠悠我祖,爰自陶唐。
  邈焉虞宾,历世重光。
  御龙勤夏,豕韦翼商。
  穆穆司徒,厥族以昌。

  其二∶
  纷纷战国,漠漠衰周。
  凤隐于林,幽人在丘。
  逸虬绕云,奔鲸骇流。
  天集有汉,眷予愍侯。

  其三∶
  放赫愍侯,运当攀龙。
  抚剑风迈,显兹武功。
  书誓河山,启土开封。
  亹亹丞相,允迪前踪。

  其四∶
  浑浑长源,蔚蔚洪柯。
  群川载导,众条载罗。
  时有语默,运因隆寙。
  在我中晋,业融长沙。

  其五∶
  桓桓长沙,伊勋伊德。
  天子畴我,专征南国。
  功遂辞归,临宠不忒。
  孰谓斯心,而近可得。

  其六∶
  肃矣我祖,慎终如始。
  直方二台,惠和千里。
  於皇仁考,淡焉虚止。
  寄迹风云,冥兹愠喜。

  其七∶
  嗟余寡陋,瞻望弗及。
  顾惭华鬓,负影隻立。
  三千之罪,无後为急。
  我诚念哉,呱闻尔泣。

  其八∶
  卜云嘉日,占亦良时。
  名汝曰俨,字汝求思。
  温恭朝夕,念兹在兹。
  尚想孔伋,庶其企而!

  其九∶
  厉夜生子,遂而求火。
  凡百有心,奚特于我!
  既见其生,实欲其可。
  人亦有言,斯情无假。

  其十∶
  日居月诸,渐免子孩。
  福不虚至,祸亦易来。
  夙兴夜寐,愿尔斯才。
  尔之不才,亦已焉哉!

  ---------------

  庚子岁五月中从都还阻风于规林二首

  其一∶
  行行循归路,计日望旧居。
  一欣侍温颜,再喜见友于。
  鼓棹路崎曲,指景限西隅。
  江山岂不险,归子念前涂 。
  凯风负我心,戢枻守穷湖。
  高莽眇无界,夏木独森疏。
  谁言客舟远,近瞻百里馀。
  延目识南岭,空叹将焉如!

  其二∶
  自古叹行役,我今始知之!
  山川一何旷,巽坎难与期。
  崩浪聒天响,长风无息时。
  久游恋所生,如何淹在兹。
  静念园林好,人间良可辞。
  当年讵有几,纵心复何疑!

  ---------------

  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

  闲居三十载,遂与尘事冥。
  诗书敦夙好,园林无世情。
  如何舍此去,遥遥至西荆!
  叩栧新秋月,临流别友生。
  凉风起将夕,夜景湛虚明。
  昭昭天宇阔,皛皛川上平。
  怀役不遑寐,中宵尚孤征。
  商歌非吾事,依依在耦耕。
  投冠旋旧墟,不为好爵萦。
  养真衡茅下,庶以善自名。

  ---------------

  杂诗四首

  其一∶
  遥遥从羁役,一心处两端。
  掩泪汛东逝,顺流追时迁。
  日没星与昂,势翳西山巅。
  萧条隔又涯,惆怅念常餐。
  慷慨思南归,路遐无由缘。
  关梁难亏替,绝音寄斯篇。

  其二∶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其三∶
  我行未云远,回顾惨风凉。
  春燕应节起,高飞拂尘梁。
  边雁悲无所,代谢归北乡。
  离昆鸣清池,涉暑经秋霜。
  愁人难为辞,遥遥春夜长。

  其四∶
  袅袅松标崖,婉娈柔童子。
  年始二五间,乔柯何可倚。
  养色含津气,粲然有心理。

  ---------------

  和郭主簿二首

  其一∶
  蔼蔼堂前林,中夏贮清阴;
  凯风因时来,回飙开我襟。
  息交游闲业,卧起弄书琴。
  园蔬有馀滋,旧谷犹储今。
  营己良有极,过足非所钦。
  舂秫作美酒,酒熟吾自斟。
  弱子戏我侧,学语未成音。
  此事真复乐,聊用忘华簪。
  遥遥望白云,怀古一何深。

  其二∶
  和泽周三春,清凉素秋节。
  露凝无游氛,天高肃景澈。
  陵岑耸逸峰,遥瞻皆奇绝。
  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
  怀此贞秀姿,卓为霜下傑。
  衔觞念幽人,千载抚尔诀。
  检素不获展,厌厌竟良月。

  ---------------

  癸卯岁始春怀古田舍二首

  其一∶
  在昔闻南亩,当年竟未践。
  屡空既有人,春兴岂自免。
  夙晨装吾驾,启涂情已缅。
  鸟哢欢新节,泠风送馀善。
  寒竹被荒蹊,地为罕人远。
  是以植杖翁,悠然不复返。
  即理愧通识,所保讵乃浅。

  其二∶
  先师有遗训,忧道不忧贫。
  瞻望邈难逮,转欲志长勤。
  秉耒欢时务,解颜劝农人。
  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
  虽未量岁功,即事多所欣。
  耕种有时息,行者无问津。
  日入相与归,壶浆劳新邻。
  长吟掩柴门,聊为陇亩民。

  劝农

  其一∶
  悠悠上古,厥初生民。
  傲然自足,抱朴含真。
  智巧既萌,资待靡因。
  谁其赡之,实赖哲人。

  其二∶
  哲人伊何?时维后稷。
  赡之伊何?实曰播殖。
  舜既躬耕,禹亦稼穑。
  远若周典,八政始食。

  其三∶
  熙熙令德,猗猗原陆。
  卉木繁荣,和风清穆。
  纷纷士女,趋时竞逐。
  桑妇宵兴,农夫野宿。

  其四∶
  气节易过,和泽难久。
  冀缺携俪,沮溺结耦。
  相彼贤达,犹勤陇亩。
  矧兹众庶,曳裾拱手!

  其五∶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宴安自逸,岁暮奚冀!
  儋石不储,饥寒交至。
  顾尔俦列,能不怀愧!

  其六∶
  孔耽道德,樊须是鄙。
  董乐琴书,田园不履。
  若能超然,投迹高轨,
  敢不敛衽,敬赞德美。

  ---------------

  和胡西曹示顾贼曹

  蕤宾五月中,清朝起南飔。
  不驶亦不迟,飘飘吹我衣。
  重云蔽白日,闲雨纷微微。
  流目视西园,晔晔荣紫葵。
  于今甚可爱,奈何当复衰。
  感物愿及时,每恨靡所挥。
  悠悠待秋稼,寥落将赊迟。
  逸想不可淹,猖狂独长悲。

  ---------------

  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寝迹衡门下,邈与世相绝。
  顾盼莫谁知,荆扉昼常闭。
  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
  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
  劲气侵襟袖,箪瓢谢屡设。
  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
  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高操非所攀,谬得固穷节。
  平津苟不由,栖迟讵为拙!
  寄意一言外,兹契谁能别。

  ---------------

  停云并序

  停云,思亲友也。樽湛新醪,园列初荣,愿言不从,叹息弥襟。

  其一∶
  霭霭停云,时雨[氵蒙][氵蒙]。
  八表同昏,平路伊阻。
  静寄东轩,春醪独抚。
  良朋悠邈,搔首延伫。

  其二∶
  停云霭霭,时雨[氵蒙][氵蒙]。 。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其三∶
  东园之树,枝条载荣。
  竞用新好,以招余情。
  人亦有言,日月于征,
  安得促席,说彼平生。

  其四∶
  翩翩飞鸟,息我庭柯。
  敛翮闲止,好声相和。
  岂无他人,念子实多。
  愿言不获,抱恨如何!

  ---------------

  时运并序

  时运,游暮春也。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景独游,欣慨交心。

  其一∶
  迈迈时运,穆穆良朝。
  袭我春服,薄言东郊。
  山涤馀霭,宇暧微霄。
  有风自南,翼彼新苗。

  其二∶
  洋洋平潭,乃漱乃濯。
  邈邈遐景,载欣载瞩。
  人亦有言,称心易足。
  挥兹一觞,陶然自乐。

  其三∶
  延目中流,悠想清沂。
  童冠齐业,闲咏以归。
  我爱其挣,寤寐交挥。
  但恨殊世,邈不可追。

  其四∶
  斯晨斯夕,言息其庐。
  花药分列,林竹翳如。
  清琴横床,浊酒半壶。
  黄唐莫逮,慨独在余。

  ---------------

  荣木并序

  荣木,念将老也。日月推迁,已复九夏,总角闻,白首无成。

  其一∶
  采采荣木,结根于兹。
  晨耀其华,夕已丧之。
  人生若寄,憔悴有时。
  静言孔念,中心怅而。

  其二∶
  采采荣木,于兹托根。
  繁华朝起,慨暮不存。
  贞脆由人,祸福无门。
  匪道曷依,匪善奚敦!

  其三∶
  嗟予小子,禀兹固陋。
  徂年既流,业不增旧。
  志彼不舍,安此日富。
  我之怀矣,怛焉内疚。

  其四∶
  先师遗训,余岂云坠!
  四十无闻,斯不足畏。
  脂我名车,策我名骥。
  千里虽遥,孰敢不至!

  ---------------

  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弱龄寄事外,委怀在琴书。
  被褐欣自得,屡空常晏如。
  时来苟冥会,宛辔憩通衢。
  投策命晨装,暂与园田疏。
  眇眇孤舟逝,绵绵归思纡。
  我行岂不遥,登降千里馀。
  目倦川涂异,心念山泽居。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
  聊且凭化迁,终返班生庐。

  ---------------

  连雨独饮

  运生会归尽,终古谓之然。
  世间有松乔,于今定何间。
  故老赠余酒,乃言饮得仙。
  试酌百情远,重觞忽忘天。
  天岂去此哉,任真无所先。
  云鹤有奇翼,八表须臾还。
  自我抱兹独,僶俛四十年。
  形骸久已化,心在复何言。

  ---------------

  乙巳岁三月为建威参军使都经钱溪

  我不践斯境,岁月好已积。
  晨夕看山川,事事悉如昔。
  微雨洗高林,清飙矫云翮。
  眷彼品物存,义风都未隔。
  伊余何为者,勉励从兹役。
  一形似有制,素襟不可易。
  园田日梦想,安得久离析。
  终怀在归舟,谅哉宜霜柏。

  ---------------

  归园田居五首

  其一∶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十三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抱拙归园田。
  方宅十馀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後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馀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其二∶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四∶
  久去山泽游,浪莽林野娱。
  试携子侄辈,披榛步荒墟。
  徘徊丘陇间,依依昔人居。
  井灶有遗处,桑竹残朽株。
  借问采薪者,此人皆焉如?
  薪者向我言∶“死殁无复馀”。
  “一世异朝市”,此语真不虚!
  人生似幻化,终当归空无。

  其五∶
  怅恨独策还,崎岖历榛曲。
  山涧清且浅,遇以濯吾足。
  漉我新熟酒,双鸡招近局。
  日入室中暗,荆薪代明烛。
  欢来苦夕短,已复至天旭。

  ---------------

  归鸟

  其一∶
  翼翼归鸟,晨去于林;
  远之八表,近憩云岑。
  和风不洽,翻翮求心。
  顾俦相鸣,景庇清阴。

  其二∶
  翼翼归鸟,载翔载飞。
  虽不怀游,见林情依。
  遇云颉颃,相鸣而归。
  遐路诚悠,性爱无遗。

  其三∶
  翼翼归鸟,相林徘徊。
  岂思失路,欣及旧栖。
  虽无昔侣,众声每谐。
  日夕气清,悠然其怀。

  其四∶
  翼翼归鸟,戢羽寒条。
  游不旷林,宿则森标。
  晨风清兴,好音时交。
  矰缴奚施,已卷安劳!

  ---------------


  责子

  白发被两鬓,肌肤不复实。
  虽有五男儿,总不好纸笔。
  阿舒已二八,懒惰故无匹。
  阿宣行志学,而不爱文术。
  雍端年十三,不识六与七。
  通子垂九龄,但觅梨与栗。
  天运苟如此,且进杯中物。

  ---------------

  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草庐寄穷巷,甘以辞华轩。
  正夏长风急,林室顿烧燔,
  一宅无遗宇,舫舟荫门前。
  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果菜始复生,惊鸟尚未还。
  中宵伫遥念,一盼周九天。
  总发抱孤介,奄出四十年。
  形迹凭化往,灵府长独闲,
  贞刚自有质,乃石乃非坚。
  仰想东户时,馀粮宿中田,
  鼓腹无所思,朝起暮归眠。
  既已不遇兹,且遂灌我园。

  ---------------

  和刘柴桑

  山泽久见招,胡事乃踌躇?
  直为亲旧故,未忍言索居。
  良辰入奇怀,挈杖还西庐。
  荒塗无归人,时时见废墟。
  茅茨已就治,新畴复应畲。
  谷风转凄薄,春醪解饥劬。
  弱女虽非男,慰情良胜无
  栖栖世中事,岁月共相疏。
  耕织称其用,过此奚所须!
  去去百年外,身名同翳如。

  ---------------

  酬刘柴桑

  穷居寡人用,时忘四运周。
  榈庭多落叶,慨然知已秋。
  新葵郁北牖,嘉穟养南畴。
  今我不为乐,知有来岁不?
  命室携童弱,良日登远游。

  ---------------

  庚戌岁九月中于西田获早稻

  人生归有道,衣食固其端;
  孰是都不营,而以求自安。
  开春理常业,岁功聊可观;
  晨出肆微勤,日入负耒还。
  山中饶霜露,风气亦先寒,
  田家岂不苦?弗获辞此难。
  四体诚乃疲,庶无异患干。
  盥濯息簷下,斗酒散襟颜,
  遥遥沮溺心,千载乃相关。
  但愿长如此,躬耕非所叹。

  ---------------

  移居二首

  其一∶

  昔欲居南村,非为卜其宅。
  闻多素心人,乐与数晨夕。
  怀此颇有年,今日从兹役。
  敝庐何必广,取足蔽床席。
  邻曲时时来,抗言谈在昔。
  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

  其二∶
  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过门更相呼,有酒斟酌之。
  农务各自归,闲暇辄相思。
  相思则披衣,言笑无厌时。
  此理将不胜,无为忽去兹
  衣食当须纪,力耕不吾欺。

  ---------------

  与殷晋安别并序

  殷先作安南府长史掾,因居浔阳,後作太尉参军,移家东下,作此以赠。

  游好非少长,一遇尽殷勤。
  信宿酬清话,益复知为亲。
  去岁家南里,薄作少时邻。
  负杖肆游从,淹留忘宵晨。
  语默自殊势,亦知当乖分。
  未谓事已及,兴言在兹春。
  飘飘西来风,悠悠东去云。
  山川千里外,言笑难为因。
  良才不隐世,江湖多贱贫。
  脱有经过便,念来存故人。

  ---------------

  形影神三首

  贵贱贤愚,莫不营营以惜生,斯甚惑焉;故极陈形影之苦言,神辨自然以释之。好事君
  子,共取其心焉。

  形赠神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
  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
  谓人最灵智,独复不如兹。
  适见在世中,奄去靡归期。
  奚觉无一人,亲识岂相思!
  但馀平生物,举目情凄[氵而]。
  我无腾化木,必尔不复疑。

  愿君取吾言,得酒莫苟辞。

  影答形

  存生不可言,卫生每苦拙;
  诚愿游崑华,邈然兹道绝。
  与子相遇来,未尝异悲悦。
  憩荫若暂乖,止日终不别。
  此同既难常,黯尔俱时灭。
  身没名亦尽,念之五情热。
  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酒云能消忧,方此讵不劣!

  神释

  大钧无私力,万理自森著。
  人为三才中,岂不以我故!
  与君虽异物,生而相依附。
  结托既喜同,安得不相语!
  三皇大圣人,今复在何处?
  彭祖爱永年,欲留不得住。
  老少同一死,贤愚无复数。
  日醉或能忘,将非促龄具!
  立善常所欣,谁当为汝誉?
  甚念伤吾生,正宜委运去。
  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
  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

  ---------------

  止酒

  居止次城邑,逍遥自闲止。
  坐止高荫下,步止荜门里。
  好味止园葵,大懽止稚子。
  平生不止酒,止酒情无喜。
  暮止不安寝,晨止不能起。
  日日欲止之,营卫止不理。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
  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从此一止去,将止扶桑涘。
  清颜止宿容,奚止千万祀。

  ---------------

  杂诗八首

  其一∶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
  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
  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其二∶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其三∶
  荣华难久居,盛衰不可量。
  昔为三春蕖,今作秋莲房。
  严霜结野草,枯悴未遽央。
  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
  眷眷往昔时,忆此断人肠。

  其四∶
  丈夫志四海,我愿不知老。
  亲戚共一处,子孙还相保。
  觞弦肆朝日,樽中酒不燥。
  缓带尽欢娱,起晚眠常早。
  孰若当世时,冰炭满怀抱。
  百年归丘垄,用此空名道!

  其五∶
  忆我少壮时,无乐自欣豫。
  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
  荏苒岁月颓,此心稍已去。
  值欢无复娱,每每多忧虑。
  气力渐衰损,转觉日不如。
  壑舟无须臾,引我不得住。
  前途当几许,未知止泊处。
  古人惜寸阴,念此使人惧。

  其六∶
  昔闻长者言,掩耳每不喜。
  奈何五十年,忽已亲此事。
  求我盛年欢,一毫无复意。
  去去转欲速,此生岂再值。
  倾家持作乐,竟此岁月驶。
  有子不留金,何用身後置!

  其七∶
  日月不肯迟,四时相催迫。
  寒风拂枯条,落叶掩长陌。
  弱质与运颓,玄鬓早已白。
  素标插人头,前途渐就窄。
  家为逆旅舍,我如当去客。
  去去欲何之?南山有旧宅。

  其八∶
  代耕本非望,所业在田桑。
  躬亲未曾替,寒馁常糟糠。
  岂期过满腹,但愿饱粳粮。
  御冬足大布,粗絺已应阳。
  正尔不能得,哀哉亦可伤!
  人皆尽获宜,拙生失其方。
  理也可奈何!且为陶一觞。

  ---------------

  丙辰岁八月中于下[氵巽]田舍获

  贫居依稼穑,戮力东林隈。
  不言春作苦,常恐负所怀。
  司田眷有秋,寄声与我谐。
  饥者欢初饱,束带候鸣鸡。
  扬楫越平湖,汎随清壑回。
  郁郁荒山里,猿声闲且哀。
  悲风爱静夜,林鸟喜晨开。
  曰余作此来,三四星火颓。
  姿年逝已老,其事未云乖。
  遥谢荷蓧翁,聊得从君栖。

  ---------------

  示周续之祖企谢景夷三郎

  负疴颓簷下,终日无一欣。
  药石有时闲,念我意中人。
  相去不寻常,道路邈何因。
  周生述孔业,祖谢响然臻。
  道丧向千载,今朝复斯闻。
  马队非讲肆,校书亦已勤。
  老夫有所爱,思与尔为邻。
  愿言诲诸子,从我颍水滨。

  ---------------

  赠羊长史并序

  左军羊长史,衔使秦川,作此与之。

  愚生三季後,慨然念黄虞。
  得知千载上,正赖古人书。
  贤圣留馀迹,事事在中都。
  岂忘游心目,关河不可逾。
  九域甫已一,逝将理舟舆。
  闻君当先迈,负疴不获俱。
  路若经商山,为我少踌躇。
  多谢绮与角,精爽今何如?
  紫芝谁复采?深谷久应无。
  驷马无贳患,贫贱有交娱。
  清谣结心曲,人乖运见疏。
  拥怀累代下,言尽意不舒。

  晋代·陶渊明诗全集辑下卷

  余闲居寡欢,兼比夜已长,偶有名酒,无夕不饮。顾影独尽,忽焉复醉。既醉之
  後,辄题数句自娱。纸墨遂多,辞无诠次。聊命故人书之,以为欢笑尔。

  其一∶
  衰荣无定在,彼此更共之。
  邵生瓜田中,宁似东陵时!
  寒暑有代谢,人道每如兹。
  达人解其会,逝将不复疑;
  忽与一樽酒,日夕欢相持。

  其二∶
  积善云有报,夷叔在西山。
  善恶苟不应,何事空立言!
  九十行带索,饥寒况当年。
  不赖固穷节,百世当谁传。

  其三∶
  道丧向千载,人人惜其情。
  有酒不肯饮,但顾世间名。
  所以贵我身,岂不在一生?
  一生复能几,倏如流电惊。
  鼎鼎百年内,持此欲何成!

  其四∶
  栖栖失群鸟,日暮犹独飞。
  徘徊无定止,夜夜声转悲。
  厉响思清远,去来何依依。
  因值孤生松,敛翮遥来归。
  劲风无荣木,此荫独不衰。
  托身已得所,千载不相违。

  其五∶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其六∶
  行止千万端,谁知非与是。
  是非苟相形,雷同共誉毁。
  三季多此事,达士似不尔。
  咄咄俗中愚,且当从黄绮。

  其七∶
  秋菊有佳色,裛露掇其英。
  汎此忘忧物,远我遗世情。
  一觞虽独进,杯尽壶自倾。
  日入群动息,归鸟趋林鸣。
  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其八∶
  青松在东园,众草没其姿,
  凝霜殄异类,卓然见高枝。
  连林人不觉,独树众乃奇。
  提壶抚寒柯,远望时复为。
  吾生梦幻间,何事绁尘羁。

  其九∶
  清晨闻叩门,倒裳往自开。
  问子为谁与?田父有好怀。
  壶浆远见候,疑我与时乖。
  褴缕茅簷下,未足为高栖。
  一世皆尚同,愿君汩其泥。
  深感父老言,禀气寡所谐。
  纡辔诚可学,违己讵非迷。
  且共欢此饮,吾驾不可回。

  其十∶
  在昔曾远游,直至东海隅。
  道路迥且长,风波阻中途。
  此行谁使然?似为饥所驱。
  倾身营一饱,少许便有馀。
  恐此非名计,息驾归闲居。

  十一∶
  颜生称为仁,荣公言有道。
  屡空不获年,长饥至于老,
  虽留身後名,一生亦枯槁,
  死去何所知,称心固为好,
  客养千金躯,临化消其宝,
  裸葬何必恶,人当解意表。

  十三∶
  长公曾一仕,壮节忽失时;
  杜门不复出,终身与世辞。

  仲理归大泽,高风始在兹。
  一往便当已,何为复狐疑!
  去去当奚道,世俗久相欺。
  摆落悠悠谈,请从余所之。

  十三∶
  有客常同止,取舍邈异境。
  一士常独醉,一夫终年醒,
  醒醉还相笑,发言各不领。
  规规一何愚,兀傲差若颖。
  寄言酣中客,日没烛当秉。


  十四∶
  故人赏我趣,挈壶相与至。
  班荆坐松下,数斟已复醉,
  父老杂乱言,觞酌失行次,
  不觉知有我,安知物为贵,
  悠悠迷所留,酒中有深味。

  十五∶
  贫居乏人工,灌木荒余宅。
  班班有翔鸟,寂寂无行迹。
  宇宙一何悠,人生少至百。
  岁月相催逼,鬓边早已白。
  若不委穷达,素抱深可惜。

  十六∶
  少年罕人事,游好在六经。
  行行向不惑,淹留遂无成。
  竟抱固穷节,饥寒饱所更。
  敝庐交悲风,荒草没前庭。
  披褐守长夜,晨鸡不肯鸣。
  孟公不在兹,终以翳吾情。

  十七∶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十八∶
  子云性嗜酒,家贫无由得,
  时赖好事人,载醪祛所惑。
  觞来为之尽,是谘无不塞。
  有时不肯言,岂不在伐国。
  仁者用其心,何尝失显默。

  十九∶
  畴昔苦长饥,投耒去学仕。
  将养不得节,冻馁固缠己。
  是时向立年,志意多所耻。
  遂尽介然分,拂衣归田里,
  冉冉星气流,亭亭复一纪。
  世路廓悠悠,杨朱所以止。
  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

  二十∶
  羲农去我久,举世少复真。
  汲汲鲁中叟,弥缝使其淳。
  凤鸟虽不至,礼乐暂得新,
  洙泗辍微响,漂流逮狂秦。
  诗书复何罪?一朝成灰尘。
  区区诸老翁,为事诚殷勤。
  如何绝世下,六籍无一亲。
  终日驰车走,不见所问津。
  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
  但恨多谬误,君当恕醉人。

  ----------------

  还旧居

  畴昔家上京,六载去还归。
  今日始复来,恻怆多所悲。
  阡陌不移旧,邑屋或时非。
  履历周故居,邻老罕复遗。
  步步寻往迹,有处特依依。
  流幻百年中,寒暑日相推。
  常恐大化尽,气力不及衰。
  拨置且莫念,一觞聊可挥。

  ----------------

  悲从弟仲德

  衔哀过旧宅,悲泪应心零。
  借问为谁悲?怀人在九冥。
  礼服名群从,恩爱若同生。
  门前执手时,何意尔先倾!
  在数竟未免,为山不及成。
  慈母沈哀疚,二胤才数龄。
  双位委空馆,朝夕无哭声。
  流尘集虚坐,宿草旅前庭。
  阶除旷游迹,园林独馀情。
  翳然乘化去,终天不复形。
  迟迟将回步,恻恻悲襟盈。

  ----------------

  赠长沙公并序

  长沙公於余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以为路人。经过浔阳,临别赠此。

  其一∶
  同源分流,人易世疏,
  慨然寤叹,念兹厥初。
  礼服遂悠,岁月眇徂,
  感彼行路,眷然踌躇。

  其二∶
  於穆令族,允构斯堂。
  谐气冬暄,映怀圭璋。
  爰采春华,载警秋霜。
  我曰钦哉!实宗之光。

  其三∶
  伊余云遘,在长忘同。
  笑言未久,逝焉西东。
  遥遥三湘,滔滔九江。
  山川阻远,行李时通。

  其四∶
  何以写心,此贻话言。
  进篑虽微,终焉为山。
  敬哉离人,临路凄然。
  款襟或辽,音问其先。

  ----------------

  酬丁柴桑

  有客有客,爱来爰止;
  秉直司聪,于惠百里。
  [冫食]胜如归,聆善若始。

  ----------------

  诸人共游周家暮柏下

  今日天气佳,清吹与鸣弹。
  感彼柏下人,安得不为欢。
  清歌散新声,绿酒开芳颜。
  未知明日事,余襟良以殚。

  ----------------

  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

  天道幽且远,鬼神茫昧然。
  结发念善事,僶俛六九年。
  弱冠逢世阻,始室丧其偏。
  炎火屡焚如,螟蜮恣中田。
  风雨纵横至,收敛不盈廛。
  夏日长抱饥,寒夜无被眠
  造夕思鸡鸣,及晨愿鸟迁。
  在己何怨天,离忧凄目前。
  吁嗟身後名,於我若浮烟。
  慷慨独悲歌,锺期信为贤。


  ----------------

  岁暮和张常侍

  市朝凄旧人,骤骥感悲泉。
  明旦非今日,岁暮余何言!
  素颜敛光润,白发一己繁。
  阔哉秦穆谈,旅力岂未愆!
  向夕长风起,寒云没西山。
  洌洌气遂严,纷纷飞鸟还。
  民生鲜长在,矧伊愁苦缠。
  屡阙清酤至,无以乐当年。
  穷通靡攸虑,憔悴由化迁。
  抚己有深怀,履运增慨然。

  ----------------

  九日闲居

  余闲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

  世短意常多,斯人乐久生。
  日月依辰至,举俗爱其名。
  露凄暄风息,气澈天象明。
  往燕无遗影,来雁有馀声。
  酒能祛百虑,菊解制颓龄。
  如何蓬庐士,空视时运倾!
  尘爵耻虚壘,寒华徒自荣;
  敛襟独闲谣,缅焉起深情。
  栖迟固多娱,淹留岂无成。

  ----------------

  咏贫士七首

  其一∶
  万族各有托,孤云独无依。
  暧暧空中灭,何时见馀晖。
  朝霞开宿雾,众鸟相与飞。
  迟迟出林翮,未夕复来归。
  量力守故辙,岂不寒与饥?
  知音苟不存,已矣何所悲。

  其二∶
  凄厉岁云暮,拥褐曝前轩。
  南圃无遗秀,枯条盈北园。
  倾壶绝馀沥,闚灶不见烟。
  诗书塞座外,日昃不遑研。
  闲居非陈厄,窃有愠见言。
  何以慰吾怀,赖古多此贤。

  其三 ∶
  荣叟老带索,欣然方弹琴。
  原生纳决履,清歌畅商音。
  重华去我久,贫士世相寻。
  弊襟不掩肘,藜羹常乏斟。
  岂忘袭轻裘,苟得非所钦。
  赐也徒能辨,乃不见吾心。

  其四 ∶
  安贫守贱者,自古有黔娄。
  好爵吾不荣,厚馈吾不酬。
  一旦寿命尽,弊服仍不周。
  岂不知其极,非道故无忧。
  从来将千载,未复见斯俦。
  朝与仁义生,夕死复何求。

  其五 ∶
  袁安困积雪,邈然不可干。
  阮公见钱入,即日弃其官。
  刍槁有常温,采莒足朝餐。
  岂不实辛苦,所惧非饥寒。
  贫富常交战,道胜无戚颜。
  至德冠邦闾,清节映西关。

  其六 ∶
  仲蔚爱穷居,绕宅生蒿蓬。
  翳然绝交游,赋诗颇能工;
  举世无知者,止有一刘龚。
  此士胡独然?实由罕所同;
  介然安其业,所乐非穷通。
  人事固以拙,聊得长相从。

  其七 ∶
  昔在黄子廉,弹冠佐名州。
  一朝辞吏归,清贫略难俦。
  年饥感仁妻,泣涕向我流。
  丈夫虽有志,固为儿女忧。
  惠孙一晤叹,腆赠竟莫酬。
  谁云固穷难,邈哉此前修。

  ----------------

  游斜川

  辛酉正月五日,天气澄和,风物闲美,与二三邻曲,同游斜川。临长流,望曾城
  ;鲂鲤跃鳞于将夕,水鸥乘和以翻飞。彼南阜者,名实旧矣,不复乃为嗟叹;若
  夫曾城,傍无依接,独秀中皋;遥想灵山,有爱嘉名。欣对不足,率尔赋诗。悲
  日月之遂往,悼吾年之不留;年疏年纪乡里,以记其时日。

  开岁倏五日,吾生行归休。
  念之动中怀,及辰为兹游。
  气和天惟澄,班坐依远流;
  弱湍驰文鲂,闲谷矫鸣鸥。
  迥泽散游目,缅然睇曾丘;
  虽微九重秀,顾瞻无匹俦。
  提壶接宾侣,引满更献酬;
  未知从今去,当复如此不?
  中觞纵遥情,忘彼千载忧。
  且极今朝乐,明日非所求。

  ----------------

  拟古九首

  其一 ∶
  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
  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
  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
  未言心未醉,不在接杯酒。
  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
  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
  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其二 ∶
  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
  问君今何行?非商复非戎。
  闻有田子泰,节义为士雄。
  斯人久已死,乡里习其风。
  生有高世名,既没传无穷。
  不学狂驰子,直在百年中。

  其三 ∶
  仲春遘时雨,始雷发东隅。
  众蛰各潜骇,草木纵横舒。
  翩翩新来燕,双双入我庐。
  先巢故尚在,相将还旧居。
  自从分别来,门庭日荒芜;
  我心固匪石,君情定何如?

  其四 ∶
  迢迢百尺楼,分明望四荒,
  暮作归云宅,朝为飞鸟堂。
  山河满目中,平原独茫茫。
  古时功名士,慷慨争此场。
  一旦百岁後,相与还北邙。
  松柏为人伐,高坟互低昂。
  颓基无遗主,游魂在何方!
  荣华诚足贵,亦复可怜伤。

  其五 ∶
  东方有一士,被服常不完;
  三旬九遇食,十年著一冠。
  辛勤无此比,常有好容颜。
  我欲观其人,晨去越河关。
  青松夹路生,白云宿簷端。
  知我故来意,取琴为我弹。
  上弦惊别鹤,下弦操孤鸾。
  愿留就君住,从令至岁寒。

  其六 ∶
  苍苍谷中树,冬夏常如兹;
  年年见霜雪,谁谓不知时。
  厌闻世上语,结友到临淄。
  稷下多谈士,指彼决吾疑。
  装束既有日,已与家人辞。
  行行停出门,还坐更自思。
  不怨道里长,但畏人我欺。
  万一不合意,永为世笑嗤。
  伊怀难具道,为君作此诗。

  其七 ∶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月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其八 ∶
  少时壮且厉,抚剑独行游。
  谁言行游近?张掖至幽州。
  饥食首阳薇,渴饮易水流。
  不见相知人,惟见古时丘。
  路边两高坟,伯牙与庄周。
  此士难再得,吾行欲何求!

  其九 ∶
  种桑长江边,三年望当采。
  枝条始欲茂,忽值山河改。
  柯叶自摧折,根株浮沧海。
  春蚕既无食,寒衣欲谁待!
  本不植高原,今日复何悔。

  ----------------

  桃花源诗并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
  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
  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
  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属;阡陌交通,鸡犬
  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
  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
  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
  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馀人各复延
  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
  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乃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
  病终。後遂无问津者。

  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
  黄绮之商山,伊人亦云逝。
  往迹浸复湮,来径遂芜废。
  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
  桑竹垂馀荫,菽稷随时艺;
  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
  荒路暧交通,鸡犬互鸣吠。
  俎豆独古法,衣裳无新制。
  童孺纵行歌,班白欢游诣。
  草荣识节和,木衰知风厉。
  虽无纪历志,四时自成岁。
  怡然有馀乐,于何荣智慧!
  奇踪隐五百,一朝敞神界。
  淳薄既异源,旋复还幽蔽。
  借问游方士,焉测尘嚣外。
  愿言蹑清风,高举寻吾契。


  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

  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

  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

  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口、美池、桑乏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

  黃髮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

  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

  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誌之。

  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誌,遂迷不復得。

  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

  述酒

  重离照南陆,鸣鸟声相闻;
  秋草虽未黄,融风久已分。
  素砾皛修渚,南嶽无馀云。
  豫章抗高门,重华固灵坟。
  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
  神州献嘉粟,西灵为我驯。
  诸梁董师旅,芊胜丧其身。
  山阳归下国,成名犹不勤。
  卜生善斯牧,安乐不为君。
  平王去旧京,峡中纳遗薰。
  双陵甫云育,三趾显奇文。
  王子爱清吹,日中翔河汾。
  朱公练九齿,闲居离世纷。
  峨峨西岭内,偃息常所亲。
  天容自永固,彭殇非等伦。

  ----------------

  於王抚军座送客

  秋日凄且厉,百卉具已腓。
  爰以履霜节,登高饯将归。
  寒气冒山泽,游云倏无依。
  洲渚四缅邈,风水互乖违。
  瞻夕欣良讌,离言聿云悲。
  晨鸟暮来还,悬车敛馀辉。
  逝止判殊路,旋驾怅迟迟。
  目送回舟远,情随万化遗。


  闲情赋并序

  (序)

  初,张衡作《定情赋》,蔡邕作《静情赋》,检逸辞而宗澹泊,始则荡以思虑,而终归闲正。将以抑流宕之邪心,谅有助于讽谏。缀文之士,奕代继作;因并触类,广其辞义。余园闾多暇,复染翰为之;虽文妙不足,庶不谬作者之意乎。

  (正文)

  夫何瑰逸之令姿,独旷世以秀群。表倾城之艳色,期有德于传闻。佩鸣玉以比洁,齐幽兰以争芬。淡柔情于俗内,负雅志于高云。悲晨曦之易夕,感人生之长勤;同一尽于百年,何欢寡而愁殷!褰朱帏而正坐,泛清瑟以自欣。送纤指之余好,攮皓袖之缤纷。瞬美目以流眄,含言笑而不分。曲调将半,景落西轩。悲商叩林,白云依山。仰睇天路,俯促鸣弦。神仪妩媚,举止详妍。

  激清音以感余,愿接膝以交言。欲自往以结誓,惧冒礼之为愆;待凤鸟以致辞,恐他人之我先。意惶惑而靡宁,魂须臾而九迁: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考所愿而必违,徒契契以苦心。拥劳情而罔诉,步容与于南林。栖木兰之遗露,翳青松之余阴。傥行行之有觌,交欣惧于中襟;竟寂寞而无见,独(绢去纟补忄或可与狷通?)想以空寻。敛轻裾以复路,瞻夕阳而流叹。步徙倚以忘趣,色惨惨而就寒。叶燮燮以去条,气凄凄而就寒,日负影以偕没,月媚景于云端。鸟凄声以孤归,兽索偶而不还。悼当年之晚暮,恨兹岁之欲殚。思宵梦以从之,神飘飘而不安;若凭舟之失棹,譬缘崖而无攀。于时毕昴盈轩,北风凄凄,炯炯(本作忄旁,从辞海,通)不寐,众念徘徊。起摄带以侍晨,繁霜粲于素阶。鸡敛翅而未鸣,笛流远以清哀;始妙密以闲和,终寥亮而藏摧。意夫人之在兹,托行云以送怀;行云逝而无语,时奄冉而就过。徒勤思而自悲,终阻山而滞河。迎清风以怯累,寄弱志于归波。尤《蔓草》之为会,诵《召南》之余歌。坦万虑以存诚,憩遥情于八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