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府詩集 卷01-05




  ●樂府詩集 卷壹
  宋郭茂倩編

  郊廟歌辭 壹
  《樂記》曰:“王者功成作樂,治定制禮。是以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明其有損益。然自黃帝已後,至於三代,千有餘年,而其禮樂之備,可以考而知者,唯周而也已。《周頌?昊天有成命》,郊祀天地之樂歌也,《清廟》,祀太廟之樂歌也,《我將》,祀明堂之樂歌也,《載芟》《良耜》,藉田社稷之樂歌也。然則祭樂之有歌,其來尚矣。兩漢已後,世有製作。其所以用於郊廟朝廷,以接人神之歡者,其金石之響,歌舞之容,亦各因其功業治亂之所起,而本其風俗之所由。武帝時,詔司馬相如等造《郊祀歌》詩十九章,五郊互奏之。又作《安世歌》詩十七章,薦之宗廟。至明帝,乃分樂為四品:一曰《大予樂》,典郊廟上陵之樂。郊樂者,《易》所謂“先王以作樂崇德,殷薦上帝”。宗廟樂者,《虞書》所謂“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詩》雲“肅雍和鳴,先祖是聽”也。二曰雅頌樂,典六宗社稷之樂。社稷樂者,《詩》所謂“琴瑟擊鼓,以禦田祖”。《禮記》曰“樂施於金石,越於音聲,用乎宗廟社稷,事乎山川鬼神”是也。永平三年,東平王蒼造光武廟登歌一章,稱述功德,而郊祀同用漢歌。魏歌辭不見,疑亦用漢辭也。武帝始命杜夔創定雅樂。時有鄧靜、尹商,善訓雅歌,歌師尹胡能習宗廟郊祀之曲,舞師馮肅、服養,曉知先代諸舞,夔總領之。魏複先代古樂,自夔始也。晉武受命,百度草創。泰始二年,詔郊廟明堂禮樂權用魏儀,遵周室肇稱殷禮之義,但使傅玄改其樂章而已。永嘉之亂,舊典不存。賀循為太常,始有登歌之樂。明帝太寧末,又詔阮孚增益之。至孝武太元之世,郊祀遂不設樂。宋文帝元嘉中,南郊始設登歌,廟舞猶闕。乃詔顏延之造天地郊登歌三篇,大抵依仿晉曲,是則宋初又仍晉也。南齊、梁、陳,初皆沿襲,後更創制,以為一代之典。元魏、宇文繼有朔漠,宣武已後,雅好胡曲,郊廟之樂,徒有其名。隋文平陳,始獲江左舊樂。乃調五音為五夏、二舞、登歌、房中等十四調,賓祭用之。唐高祖受禪,未遑改造,樂府尚用前世舊文。武德九年,乃命祖孝孫修定雅樂,而梁、陳盡吳、楚之音,周、齊雜胡戎之伎。於是斟酌南北,考以古音,作為唐樂,貞觀二年奏之。按郊祀明堂,自漢以來,有夕牲、迎神、登歌等曲。宋、齊以後,又加祼地、迎牲、飲福酒。唐則夕牲、祼地不用樂,公卿攝事,又去飲福之樂。安、史作亂,鹹、鎬為墟,五代相承,享國不永,製作之事,蓋所未暇。朝廷宗廟典章文物,但按故常以為程式雲。

  漢郊祀歌

  《練時日》
  練時日,侯有望,爇膋蕭,延四方。九重開,靈之斿,垂惠恩,鴻祜休。
  靈之車,結玄雲,駕飛龍,羽旄紛。靈之下,若風馬,左倉龍,右白虎。
  靈之來,神哉沛,先以雨,般裔裔。靈之至,慶陰陰,相放怫,震澹心。
  靈已坐,五音飭,虞至旦,承靈億。牲繭栗,粢盛香,尊桂酒,賓八鄉。
  靈安留,吟青黃,遍觀此,眺瑤堂。眾嫭並,綽奇麗,顏如荼,兆逐靡。
  被華文,廁霧縠,曳阿錫,佩珠玉。俠嘉夜,茝蘭芳,澹容與,獻嘉觴。

  《帝臨》
  帝臨中壇,四方承宇,繩繩意變,備得其所。清和六合,制數以五。
  海內安寧,興文匽武。後土富媼,昭明三光。穆穆優遊,嘉服上黃。

  《青陽》
  青陽開動,根荄以遂,膏潤並愛,跂行畢逮。霆聲發榮,壧處頃聽,
  枯槁複產,乃成厥命。眾庶熙熙,施及夭胎,群生啿々,惟春之祺。

  《硃明》
  硃明盛長,敷與萬物,桐生茂豫,靡有所詘。敷華就實,既阜既昌,
  登成甫田,百鬼迪嘗。廣大建祀,肅雍不忘,神若宥之,傳世無疆。

  《西顥》
  西顥沆碭,秋氣肅殺,含秀垂穎,續舊不廢。奸偽不萌,妖孽伏息,
  隅辟越遠,四貉鹹服。既畏茲威,惟慕純德,附而不驕,正心翊翊。

  《玄冥》
  玄冥陵陰,蟄蟲蓋臧,草木零落,抵冬降霜。易亂除邪,革正異俗,
  兆民反本,抱素懷樸。條理信義,望禮五嶽。籍斂之時,掩收嘉穀。

  惟泰元
  《漢書?禮樂志》曰:“建始元年,丞相匡衡奏罷‘鸞路龍鱗’,更定詩曰‘涓選休成’。”。惟泰元尊,媼神蕃釐,經緯天地,作成四時。精建日月,星辰度理,陰陽五行,周而復始。雲風雷電,降甘露雨,百姓蕃滋,鹹循厥緒。繼統恭勤,順皇之德,鸞路龍鱗,罔不肸飾。嘉籩列陳,庶幾宴享,滅除凶災,烈騰八荒。鐘鼓竽笙,雲舞翔翔,招搖靈旗,九夷賓將。

  天地
  《漢書?禮樂志》曰:“丞相匡衡奏罷‘黼繡周張’,更定詩曰‘肅若舊典’。”天地並況,惟予有慕,爰熙紫壇,思求厥路。恭承禋祀,縕豫為紛,黼繡周張,承神至尊。千童羅舞成八溢,合好效歡虞泰一。九歌畢奏斐然殊,鳴琴竽瑟會軒硃。璆磬金鼓,靈其有喜,百官濟濟,各敬其事。盛牲實俎進聞膏,神奄留,臨須搖。長麗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況皇章。展詩應律鋗玉鳴,函宮吐角激徵清。發梁揚羽申以商,造茲新音永久長。聲氣遠條鳳鳥翔,神夕奄虞蓋孔享。

  日出入
  日出入安窮?時世不與人同。故春非我春,夏非我夏,秋非我秋,
  冬非我冬。泊如四海之池,遍觀是邪謂何?
  吾知所樂,獨樂六龍,六龍之調,使我心若。訾黃其何不徠下!

  天馬
  《漢書?武帝紀》曰:“元鼎四年秋,馬生渥窪水中,作《天馬之歌》。”“太初四年春,貳師將軍李廣利斬大宛王首,獲汗血馬來,作《西極天馬之歌》。”《禮樂志》曰:《天馬歌》,“元狩三年,馬生渥窪水中作。”李斐曰:“南陽新野有暴利長,武帝時遭刑,屯田敦煌界。數於渥窪水旁見群野馬,中有奇者,與凡馬異,來飲此水。利長先作土人,持勒靽於水旁。後馬玩習。久之,代土人持勒靽,收得其馬,獻之。欲神異之,雲從水中出也。”《西域傳》曰:“大宛國多善馬,馬汗血,言其先,天馬子也。”應劭雲:“大宛有天馬種,■蹋石汗血。蹋石者,謂蹋石而有跡,言其蹄堅利。汗血者,謂汗從前肩髆出,如血。號一日千里也。”《張騫傳》曰:“漢武帝初發書《易》曰:‘神馬當從西北來。’得烏孫馬好,名曰天馬。及得宛馬,汗血,益壯。更名烏孫馬曰西極馬,宛馬曰天馬雲。”按《史記?樂書》稱“武帝伐大宛,得千里馬,名蒲梢。作歌曰:‘天馬來兮從西極,經萬裏兮歸有德。承靈威兮降外國,涉流沙兮四夷服。’”與此不同。

  太一況,天馬下,霑赤汗,沫流赭。志俶儻,精權奇,
  籋浮雲,晻上馳。體容與,迣萬裏,今安匹,龍為友。
  天馬徠,從四極,涉流沙,九夷服。天馬徠,出泉水,
  虎脊兩,化若鬼。天馬徠,曆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天馬徠,執徐時,將搖舉,誰與期?天馬徠,開遠門,
  竦予身,逝昆侖。天馬徠,龍之媒,遊閶闔,觀玉台。

  《天門》
  天門開,詄蕩蕩,穆並騁,以臨饗。光夜燭,德信著,靈浸鴻,長生豫。
  太硃塗廣,夷石為堂,飾玉梢以舞歌,體招搖若永望。星留俞,塞隕光,
  照紫幄,珠熉黃。幡比翅囬集,貳雙飛常羊。月穆穆以金波,
  日華耀以宣明。假清風軋忽,激長至重觴。神裴囬若留放,殣冀親以肆章。
  函蒙祉福常若期,寂漻上天知厥時。泛泛滇滇從高斿,殷勤此路臚所求。
  佻正嘉吉弘以昌,休嘉砰隱溢四方。惠精厲意逝九閡,紛雲六幕浮大海。

  景星
  一曰《寶鼎歌》。《漢書?武帝紀》曰:“元鼎四年夏六月,得寶鼎後土祠旁,作《寶鼎之歌》。”《禮樂志》曰:“《景星》,元鼎五年,得鼎汾陰作。”如淳曰:“景星者,德星也。見無常,常出有道之國。”

  景星顯見,信星彪列,象載昭庭,日親以察。參亻牟開闔,爰推本紀,
  汾脽出鼎,皇祐元始。五音六律,依韋饗昭,雜變並會,雅聲遠姚。
  空桑琴瑟結信成,四興遞代八風生。殷殷鐘石羽籥鳴。河龍供鯉醇犧牲。
  百末旨酒布蘭生。泰尊柘漿析朝酲。懲感心攸通修名,周流常羊思所並。
  穰穰複正直往甯,馮蠵切和疏寫平。上天佈施後土成,穰穰豐年四時榮。

  齊房
  一曰《芝房歌》。《漢書?武帝紀》曰:“元封二年夏六月,甘泉宮內中產芝,九莖連葉,作《芝房之歌》。”應劭雲:“芝,芝草也,其葉相連。”《瑞應圖》雲:“王者敬事耆老,不失舊故,則芝草生。”“內中,謂後庭之室也。”故詔書曰:“上帝溥臨,不異下房,賜朕弘休”是也。《禮樂志》曰:“《齊房》,元封二年,芝生甘泉齊房作。”

  齊房產草,九莖連葉,宮童效異,披圖案諜。
  玄氣之精,囬復此都,蔓蔓日茂,芝成靈華。

  《後皇》
  後皇嘉壇,立玄黃服,物發冀州,兆蒙祉福。
  沇々四塞,遐狄合處,經營萬億,威遂厥宇。

  《華燁燁》
  華燁燁,固靈根。神之斿,過天門,車千乘,敦昆侖。
  神之出,排玉房,周流雜,拔蘭堂。神之行,旌容容,
  騎遝遝,般縱縱。神之徠,泛翊翊,甘露降,慶雲集。
  神之揄,臨壇宇,九疑賓,夔龍舞。神安坐,翔吉時,
  共翊翊,合所思。神嘉虞,申貳觴,福滂洋,邁延長。
  沛施祐,汾之阿,揚金光,橫泰河,莽若雲,增陽波。
  遍臚歡,騰天歌。

  《五神》
  五神相,包四鄰,土地廣,揚浮雲。
  扢嘉壇,椒蘭芳,璧玉精,垂華光。
  益億年,美始興,交於神,若有承。
  廣宣延,鹹畢觴,靈輿位,偃蹇驤。
  卉汩臚,析奚遺?淫淥澤,汪然歸。

  朝隴首
  一曰《白麟歌》。《漢書?武帝紀》曰:“元狩元年冬十月,行幸雍,獲白麟,作《白麟之歌》。”顏師古雲:“麟,麇身,牛尾,馬足,黃色,圜蹄,一角,角端有肉。”

  朝隴首,覽西垠,雷電,獲白麟。爰五止,顯黃德,圖匈虐,
  熏鬻殛。辟流離,抑不詳,賓百僚,山河饗。掩囬轅,{髟}長馳,
  騰雨師,灑路陂。流星隕,感惟風,籋歸雲,撫懷心。

  《象載瑜》
  一曰《赤雁歌》。《漢書?禮樂志》曰:“太始三年,行幸東海,獲赤雁作。”

  象載輸,白集西,食甘露,飲榮泉。赤雁集,六紛員,
  殊翁雜,五采文。神所見,施祉福,登蓬萊,結無極。

  《赤蛟》
  赤蛟綏,黃華蓋,露夜零,晝晻蹠。百君禮,六龍位,勺椒漿,
  靈已醉。靈既享,錫吉祥,芒芒極,降嘉觴。靈殷殷,爛揚光,
  延壽命,永未央。杳冥冥,塞六合,澤汪濊,輯萬國。靈禗禗,
  象輿轙,票然逝,旗逶蛇。禮樂成,靈將歸,讬玄德,長無衰。

  漢郊祀歌

  《靈芝歌》
  因靈寢兮產靈芝,象三德兮瑞應圖。
  延壽命兮光此都,配上市兮象太微,參日月兮揚光輝。

  天馬歌
  天馬來出月支窟,背為虎文龍翼骨。嘶青雲,振綠發,蘭筋權奇走滅沒。騰昆侖,曆西極,四足無一蹶。雞鳴刷燕晡秣越,神行電邁躡恍惚。天馬呼,飛龍趨。目明長庚臆雙鳧,尾如流星首渴烏,口噴紅光汗溝硃,曾陪時龍躡天衢。羈金絡月照皇都,逸氣棱棱淩九區,白璧如山誰敢沽?囬頭笑紫燕,但覺爾輩愚。天馬奔,戀君軒,駷躍驚矯浮雲翻。萬裏足躑躅,遙瞻閶闔門。不逢寒風子,誰采逸景孫。白雲在青天,丘陵遠崔嵬。鹽車上峻阪,倒行逆施畏日晚。伯樂翦拂中道遺,少盡其力老棄之。願逢田子方,惻然為我思。雖有玉山禾,不能療苦饑。嚴霜五月凋桂枝,伏櫪銜冤摧兩眉。請君贖獻穆天子,猶堪弄影舞瑤池。

  《天馬辭》
  天馬初從渥水來,歌曾唱得濯龍媒。不知玉塞沙中路,苜蓿殘花幾處開。
  躞蹀宛駒齒未齊,摐金噴玉向風嘶。來時行盡金河道,獵獵輕風在碧蹄。

  晉郊祀歌 傅玄
  《晉書?樂志》曰:“武帝泰始二年,詔傅玄造郊祀明堂歌辭。其祠天地五郊,有《夕牲歌》《迎送神歌》及《饗神歌》。”

  《夕牲歌》
  天命有晉,穆穆明明。我其夙夜,祗事上靈。常於時假,
  迄用其成。於薦玄牡,進夕其牲。崇德作樂,神祗是聽。

  《迎送神歌》
  宣文蒸哉,日靖四方。永言保之,夙夜匪康。光天之命,
  上帝是皇。嘉樂殷薦,靈祚景祥。神祇降假,享福無疆。

  《饗神歌》
  天祚有晉,其命惟新。受終於魏,奄有兆民。燕及皇天,懷柔百神。
  丕顯遺烈,之德之純。享其玄牡,式用肇禋。神祇來格,福祿是臻。
  時邁其猶,昊天子之。祐享有晉,兆民戴之。畏天之威,敬授人時。
  丕顯丕承,於猶繹思。皇極斯建,庶績鹹熙。庶幾夙夜,惟晉之祺。
  宣文惟後,克配彼天。撫甯四海,保有康年。於乎緝熙,肆用靖民。
  爰立典制,爰修禮紀。作民之極,莫匪資始。克昌厥後,永言保之。

  晉天地郊明堂歌
  《宋書?樂志》曰:“晉前所作《天地郊明堂歌》,有《夕牲歌》《降神歌》《天郊饗神歌》《地郊饗神歌》《明堂饗神歌》。其《夕牲》《降神》,天地郊、明堂同用。”

  《夕牲歌》
  皇矣有晉,時邁其德。受終於天,光濟萬國。
  萬國既光,神定厥祥。虔於郊祀,祗事上皇。
  祗事上皇,百福是臻。巍巍祖考,克配彼天。
  嘉牲匪歆,德馨惟饗。受天之祐,神化四方。

  《降神歌》
  於赫大晉,膺天景祥。二帝邁德,宣茲重光。
  我皇受命,奄有萬方。郊祀配享。禮樂孔章。
  神祇嘉饗,祖考是皇。克昌厥後,保祚無疆。

  《天郊饗神歌》
  整泰壇,祀皇神。精氣感,百靈賓。蘊硃火,燎芳薪。紫煙遊,冠青雲。
  神之體,靡象形。曠無方,幽以清。神之來,光景昭。聽無聞,視無兆。
  神之至,舉歆歆。靈爽協,動餘心。神之坐,同歡娛。澤雲翔,化風舒。
  嘉樂奏,文中聲。八音諧,神是聽。咸潔齊,並芬芳。烹牷牲,享玉觴。
  神悅饗,歆禋祀。祐大晉,降繁祉。祚京邑,行四海。保天年,窮地紀。

  《地郊饗神歌》
  整泰折,〈立矣〉皇祇。眾神感,群靈儀。陰祀設,吉禮施。夜將極,
  時未移。祇之體,無形象。潛泰幽,洞忽荒。祇之出,薆若有。
  靈無遠,天下母。祗之來,遺光景。昭若存,終冥冥。祇之至,
  舉欣欣。舞象德,歌成文。祇之坐,同歡豫。澤雨施,化雲布。
  樂八變,聲教敷。物鹹亨,祇是娛。齊既潔,侍者肅。玉觴進,咸穆穆。
  饗嘉豢,歆德馨。祚有晉,暨群生。溢九壤,格天庭。保萬壽,延億齡。

  《明堂饗神歌》
  經始明堂,享祀匪懈。於皇烈考,光配上帝。赫赫上帝,既高既崇。
  聖考是配,明德顯融。率土敬職,萬方來祭。常於時假,保祚永世。

  宋南郊登歌
  《宋書?樂志》曰:“文帝元嘉二十二年詔顏延之造《天地郊夕牲》《迎送神》《饗神》雅樂登歌篇。”

  《夕牲歌》
  夤威寶命,嚴恭帝祖。表海炳岱,系唐胄楚。
  靈鑒濬文,民屬睿武。奄受敷錫,宅中拓宇。
  亙地稱皇,罄天作主。月來賓,日際奉土。
  開元首正,禮交樂舉。六典聯事,九官列序。
  有牷在滌,有潔在俎。以薦王衷,以答神祜。

  《迎送神歌》
  維聖饗帝,維孝養親。皇乎備矣,有事上春。禮行宗祀,
  敬達郊禋。金枝中樹,廣樂四陳。陟配在京,降德在民。
  奔精照夜,高燎煬晨。陰明浮爍,沈禜深淪。告成大報,
  受釐元神。月禦案節,星驅扶輪。遙興遠駕,曜曜振振。

  《饗神歌》
  營泰畤,定天衷。思心睿,謀筮從。建表蕝,設郊宮。田燭置,權火通。
  曆元旬,律首吉。飾紫壇,坎列室。中星兆,六宗秩。乾宇晏,地區謐。
  大孝昭,祭禮供。牲日展,盛自躬。具陳器,備禮容。形舞綴,被歌鐘。
  望帝閽,聳神蹕。靈之來,辰光溢。潔粢酌,娛太一。明輝夜,華晢日。
  祼既始,獻又終。煙薌鬯,報清穹。饗宋德,祚王功,休命永,福履充。


  ●樂府詩集 卷貳
  宋郭茂倩編

  郊廟歌辭 貳

  宋明堂歌 謝莊
  《南齊書?樂志》曰:“明堂祠五帝。漢郊祀歌皆四言,宋孝武使謝莊造辭,莊依五行數,木數用三,火數用七,土數用五,金數用九,水數用六。案《鴻範》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月令》木數八,火數七,金數九,水數六。蔡邕雲:‘東方有木三土五,故數八;南方有火二土五,故數七;西方有金四土五,故數九;北方有水一土五,故數六。’又納音數,一言得土,三言得火,五言得水,七言得金,九言得木。若依《鴻範》木數用三,則應水一火二金四也。若依《月令》金九水六,則應木八火七也。當以《鴻範》一二之數,言不成文,故有取捨,而使兩義並違,未詳以數立文為何依據也。《周頌?我將》祀文王,言皆四,其一句五,一句七。莊歌太祖亦無定句。”《宋書?樂志》曰:“迎送神歌依漢郊祀,三言,四句一轉韻。”

  《迎神歌》
  地紐謐,乾樞囬。華蓋動,紫微開。旌蔽日,車若雲。駕六氣,乘絪縕。
  曄帝京,輝天邑。聖祖降,五靈集。構瑤戺,聳珠簾。漢拂幌,月棲簷。
  舞綴暢,鐘石融。駐飛景,鬱行風。懋粢盛,潔牲牷。百禮肅,群司虔。
  皇德遠,大孝昌。貫九幽,洞三光。神之安,解玉鑾。景福至,萬宇歡。

  登歌
  雍台辨朔,澤宮練辰。潔火夕照,明水朝陳。
  六瑚賁室,八羽華庭。昭事先聖,懷濡上靈。
  《肆夏》式敬,升歌發德。永固鴻基,以綏萬國。

  《歌太祖文皇帝》
  維天為大,維聖祖是則。辰居萬宇,綴旒下國。內靈八輔,
  外光四瀛。蒿宮仰蓋,日館希旌。複殿留景,重簷結風。
  刮楹接緯,達向承虹。設業設虡在王庭。肇禋祀,克配乎靈。
  我將我享,維孟之春。以孝以敬,以立我烝民。

  《歌青帝》
  參映夕,駟照晨。靈乘震,司青春。雁將向,桐始蕤。
  柔風舞,暄光遲。萌動達,萬品新。潤無際,澤無垠。

  《歌赤帝》
  龍精初見大火中,硃光北至圭景同。帝在在離實司衡,
  水雨方降木槿榮。庶物盛長咸殷阜,恩覃四冥被九有。

  《歌黃帝》
  履建宅中宇,司繩禦四方。裁化遍寒燠,布政周炎涼。
  景麗條可結,霜明冰可折。凱風扇硃辰,白雲流素節。
  分至乘結晷,啟閉集恆度。帝運緝萬有,皇靈澄國步。

  《歌白帝》
  百川如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德盛在素精。
  木葉初下,洞庭始揚波。夜光徹地,翻霜照懸河。
  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秋靈。

  《歌黑帝》
  歲既晏日方馳。靈乘坎,德司規。玄雲合,晦鳥歸。
  白雲繁,亙天涯。雷在地,時未光。飭國典,閉關梁。
  四節遍,萬物殿。福九域,祚八鄉。晨晷促,夕漏延。
  太陰極,微陽宣。鵲將巢,冰已解。氣濡水,風動泉。

  《送神歌》
  蘊禮容,餘樂度。靈方留,景欲暮。開九重,
  肅五達。鳳參差,龍已沫。雲既動,河既梁。
  萬裏照,四空香。神之車,歸清都。璿庭寂,
  玉殿虛。睿化凝,孝風熾。顧靈心,結皇思。

  齊南郊樂歌
  《南齊書?樂志》曰:“武帝建元二年,有司奏,郊廟雅樂歌辭、太廟登歌用褚淵,餘悉用謝超宗所撰,多刪顏延之、謝莊辭以為新曲,備改樂名。永明二年,又詔王儉造太廟二室及郊配辭。其南郊樂,群臣出入奏《肅鹹之樂》,牲出入奏《引牲之樂》,薦豆呈毛血奏《嘉薦之樂》。凡夕牲歌,並重奏。迎神奏《昭夏之樂》,皇帝入壇東門奏《永至之樂》升壇奏登歌,初獻奏《文德宣烈之樂》,次奏《武德宣烈之樂》,太祖高皇帝配饗奏《高德宣烈之樂》,飲福酒奏《嘉胙之樂》,送神奏《昭夏之樂》,就燎位奏《昭遠之樂》,還便殿奏《休成之樂》,重奏。”

  《肅鹹樂》謝超宗
  夤承寶命,嚴恭帝緒。奄受敷錫,升中拓宇。亙地稱皇,罄天作主。
  月域來賓,日際奉土。開元首正,禮交樂舉。六典聯事,九官列序。

  《引牲樂》
  皇乎敬矣,恭事上靈。昭教國祀,肅肅明明。有牲在滌,有絜在俎。
  以薦王衷,以答神祜。陟配在京,降德在民。奔精望夜,高燎佇晨。

  《嘉薦樂》
  我恭我享,惟孟之春。以孝以敬,立我烝民。土壇奄靄,翠幕端凝。
  嘉俎重薦,兼藉再升。設業設虡,展容玉庭。肇禋配祀,克對上靈。

  《昭夏樂》
  惟聖饗帝,惟孝饗親。禮行宗祀,敬達郊禋。金枝中樹,廣樂四陳。
  月禦案節,星驅扶輪。遙興遠駕,曜曜振振。告成大報,受釐元神。

  《永至樂》
  紫壇望靈,翠幕佇神。率天奏贄,罄地來賓。神貺並介,泯祇合祉,
  恭昭鑒享,肅光孝祀。威藹四靈,洞曜三光,皇德全被,大禮流昌。

  《登歌》
  報惟事天,祭實尊靈。史正嘉兆,神宅崇禎。
  五畤昭鬯,六宗彝序。介丘望塵,皇軒肅舉。

  《文德宣烈樂》
  營泰畤,定天衷。思心緒,謀筮從。
  田燭置,權火通。大孝昭,國禮融。

  《武德宣烈樂》
  功燭上宙,德耀中天。風移九域,禮飾八埏。
  四靈晨炳,五緯宵明,膺曆締運,道茂前聲。

  《高德宣烈樂》王儉
  饗帝嚴親,則天光大。舄奕前古,榮鏡無外。
  日月宣華,卿雲流靄。五漢同休,六幽鹹泰。

  《嘉胙樂》謝超宗
  鬯嘉禮,承休錫。盛德符景緯,昌華應帝策。
  聖藹耀昌基,融祉暉世曆。聲正涵月軌,書文騰日跡。
  寶瑞昭神圖,靈貺流瑞液。我皇崇暉祚,重芬冠往籍。

  《昭夏樂》
  薦饗洽,禮樂該。神娛展,辰旆囬。洞雲路,拂璿階。
  紫雰藹,青霄開。睠皇都,顧玉台。留昌德,結聖懷。

  《昭遠樂》
  天以德降,帝以禮報。牲樽俯陳,柴幣仰燎。事展司采,敬達瑄薌。
  煙贄青昊,震颺紫場。陳馨示策,肅志宗禋。禮非物備,福唯誠陳。

  《休成樂》
  昭事上祀,饗薦具陳。囬鑾轉翠,拂景翔宸。綴縣敷暢,鐘石昭融。
  羽炫深晷,籥曀行風。肆序輟度,肅禮停文。四金聳衛,六馭齊輪。

  齊北郊樂歌 謝超宗
  《南齊書?樂志》曰:“北郊樂,迎地神奏《昭夏之樂》,升壇奏登歌,初獻奏《地德凱容之樂》,次奏《昭德凱容之樂》,送神奏《昭夏之樂》,瘞埋奏《隸幽之樂》,餘辭同南郊。”《隋書?樂志》曰:“齊氏承宋,鹹用元徽舊式,宗祀朝饗,奏樂俱同。惟增北郊之禮,乃元徽所闕,永明六年之所加也。唯送神之樂,宋孝建二年秋起居注雲奏《肆夏》,永明中改奏《昭夏》。”

  《昭夏樂》
  詔禮崇營,敬饗玄畤。靈正丹帷,月肅紫墀。展薦登華,風縣凝鏘。
  神惟戾止,鬱葆遙莊。昭望歲芬,環遊辰太。穆哉尚禮,橫光秉藹。

  《登歌》
  佇靈敬享,禋肅彝文。縣動聲儀,薦潔牲芬。
  陰祇以貺,昭司式慶。九服熙度,六農祥正。

  《地德凱容歌》
  繕方丘,端國陰。掩珪晷,仰靈心。詔源委,遍丘林。禮獻物,樂薦音。

  《昭德凱容樂》
  慶圖濬邈,蘊祥祕瑤。伣天炳月,嬪光紫霄。
  邦化靈懋,閫則風調。儷德方儀,徽載以昭。

  《昭夏樂》
  薦神升,享序楙。淹玉俎,停金奏。寶旆轉,旒駕旋。
  溢素景,鬱紫躔。靈心顧,留辰睠。洽外瀛,瑞中縣。

  《隸幽樂》
  後皇嘉慶,定祗玄畤。承帝休圖,祗敷靈祉。篚冪周序,
  軒硃凝會。牲幣芬壇,精明佇蓋。調川瑞昌,警嶽祥泰。

  齊明堂樂歌
  《南齊書?樂志》曰:“武帝建元初,詔謝超宗造明堂夕牲等歌,並採用謝莊辭。賓出入奏《肅鹹樂》,牲出入奏《引牲樂》,薦豆呈毛血奏《嘉薦樂》,迎神奏《昭夏樂》,皇帝升明堂奏《登歌》,初獻奏《凱容宣烈之樂》,還東壁受福酒奏《嘉胙樂》,送神奏《昭夏樂》,並建元永明中所奏也。其《凱容宣烈樂》《嘉胙樂》,太廟同用。”

  《肅鹹樂二首》謝超宗
  彝承孝典,恭事嚴聖。浹天奉贐,罄壤齊慶。
  司儀具序,羽容夙章。芬枝揚烈,黼構周張。
  助寶奠軒,酎珍充庭。璆縣凝會,琄硃佇聲。
  先期選禮,肅若有承。祗對靈祉,皇慶昭膺。
  尊事威儀,輝容昭序。迅恭明神,潔盛牲俎。
  肅肅嚴宮,藹藹崇基。皇靈降止,百祇具司。
  戒誠望夜,端烈承朝。依微昭旦,物色輕宵。

  《引牲樂》
  惟誠潔饗,惟孝尊靈。敬芳黍稷,敬滌犧牲。
  騂繭在豢,載溢載豐。以承宗祀,以肅皇衷。
  蕭芳四舉,華火周傳。神鑒孔昭,嘉足參牷。

  《嘉薦樂二首》
  肇禋戒祀,禮容鹹舉。六典飾文,九司炤序。牲柔既昭,犧剛既陳。
  恭滌惟清,敬事惟神。加籩再禦,兼俎兼薦。節動軒越,聲流金縣。
  奕奕閟幄,亹亹嚴闈。潔誠夕鑒,端服晨暉。聖靈戾止,翊我皇則。
  上綏四宇,下洋萬國。永言孝饗,孝饗有容,儐僚贊列,肅肅雍雍。

  《昭夏樂》
  地紐謐,乾樞囬。華蓋動,紫微開。旌蔽日,車若雲。
  駕六氣,乘煙煴。燁帝京,耀天邑。聖祖降,五雲集,
  懋粢盛,潔牲牷。百禮肅,群司虔。皇德遠,大孝昌。
  貫九幽,洞三光。神之安,解玉鑾。昌福至,萬宇歡。

  《登歌》
  雍台辨朔,澤宮選辰。潔火夕炤,明水朝陳。六瑚賁室,八羽華庭。
  昭事先聖,懷濡上靈。《肆夏》式敬,升歌發德。永固洪基,以綏萬國。

  《凱容宣烈樂》
  釃醴具登,嘉俎鹹薦。饗洽誠陳,禮周樂遍。祝辭罷祼,序容輟縣。
  蹕動端庭,鑾囬嚴殿。神儀駐景,華漢高虛。八靈案衛,三祇解途。
  翠蓋耀澄,罼帟凝晨。玉钅虛息節,金輅懷音。式誠達孝,厎心肅感。
  追憑皇鑒,思承淵範。神錫懋祉,四緯昭明。仰福帝徽,俯齊庶生。

  《青帝歌》
  參映夕,駟昭晨。靈乘震,司青春。雁將向,桐始蕤。
  和風舞,暄光遲。萌動達,萬品親。潤無際,澤無垠。

  《赤帝歌》
  龍精初見大火中,硃光北至圭景同。帝在在離實司衡,
  雨水方降木槿榮。庶物盛長咸殷阜,恩澤四溟被九有。

  《黃帝歌》
  履艮宅中宇,司繩總四方。裁化遍寒燠,布政司炎涼。
  至分乘經晷,閉啟集恆度。帝暉緝萬有,皇靈澄國步。

  《白帝歌》
  百川若鏡,天地爽且明。雲沖氣舉,盛德在素精。
  庶類收成,歲功行欲寧。浹地奉渥,罄宇承帝靈。

  《黑帝歌》
  歲既暮,日方馳。靈乘坎,德司規。玄雲合,晦鳥歸。
  白雲繁,亙天涯。晨晷促,夕漏延。太陰極,微陽宣。

  《嘉胙樂》
  禮薦洽,福祚昌。聖皇膺嘉祐,帝業凝休祥。
  居極乘景運,宅德瑞中王。澄明臨四奧,精華延八鄉。
  洞海同聲憓,澈宇麗乾光。靈慶纏世祉,鴻烈永無疆。

  《昭夏樂》
  蘊禮容,餘樂度。靈方留,景欲暮。開九重,肅五達。
  鳳參差,龍已沫。雲既動,河既梁。萬裏照,四空香。
  神之車,歸清都。瓊庭寂,玉殿虛。鴻化凝,孝風熾。
  顧靈心,結皇思。鴻慶遐鬯,嘉薦令芳。翊帝明德,永祚深光。


  ●樂府詩集 卷叁
  宋郭茂倩編

  郊庙歌辞 叁

  齐雩祭乐歌 谢朓
  《南齐书·乐志》曰:“建武二年,雩祭明堂。谢朓造辞,一依谢庄,唯世祖四言也。”

  《迎神歌八解》
  清明暢,礼乐新。候龙景,练贞辰。阳律亢,阴晷伏。秏下土,荐穜■。
  震仪警,王度乾。嗟云汉,望昊天。张盛乐,奏《云舞》。集五精,延帝祖。
  雩有讽,禜有秩。膋鬯芬,圭瓚瑟。灵之来,帝阍开。车煜耀,吹徘徊。
  停龙牺,遍观此。冻雨飞,祥风靡。坛可临,奠可歆。对泯祉,鉴皇心。

  《歌世祖武皇帝》
  濬哲维祖,长发其武。帝出自震,重光御宇。七德攸宣,九畴咸叙。
  静难荆舒,凝威蠡浦。昧旦丕承,夕惕刑政。化壹车书,德馨粢盛。
  昭星夜景,非云晓庆。衢室成阴,璧水如镜。礼充玉帛,乐被筦弦。
  於铄在咏,陟配於天。自宫徂兆,靡爱牲牷。我将我享,永祚丰年。

  《歌青帝》
  营翼日,鸟殷宵。凝冰泮,玄蛰昭。景阳阳,风习习。
  女夷歌,东皇集。奠春酒,秉青珪。命田祖,渥群黎。

  《歌赤帝》
  惟此夏德德恢台,两龙既御炎精来。火景方中南讹秩,
  靡草云黄含桃实。族云蓊郁温风煽,兴雨祁祁黍苗遍。

  《歌黄帝》
  禀火自高明,毓金挺刚克。凉燠资成化,群方载厚德。
  阳季勾萌达,炎徂溽暑融。商暮百工止,岁极凌阴冲。
  皇流疏已清,原隰甸已平。咸言祚惟亿,敦民保齐京。

  《歌白帝》
  帝悦于兑,执矩固司藏。百川收潦,精景应徂商。
  嘉树离披,榆关命宾鸟。夜月如霜,秋风方袅袅。
  商阴肃杀,万宝咸亦遒。劳哉望岁,场功冀可收。

  《歌黑帝》
  白日短,玄夜深。招摇转,移太阴。霜钟鸣,冥陵起。星囬天,月穷纪。
  听严风,来不息。望玄云,黝无色。曾冰洌,积羽幽。飞雪至,天山侧。
  关梁闭,方不巡。合国吹,飨蜡宾。充微阳,究终始。百礼洽,万观臻。

  《送神歌》
  敬如在,礼将周。神之驾,不少留。
  蹑龙镳,转金盖。纷上驰,云之外。
  警七曜,诏八神。排阊阖,渡天津。
  有渰兴,肤寸积。雨冥冥,又终夕。
  俾栖粮,惟万箱。皇情暢,景命昌。

  齐藉田乐歌
  《南齐书·乐志》曰:“藉田歌,汉章帝元和元年,班固奏用《周颂·载芟》祠先农。晋傅玄作《祀先农先蚕夕牲歌》诗一篇,《迎送神》一篇,《飨社稷先农先圣先蚕歌》诗三篇,辞皆叙田农事。胡道安作《先农飨神诗》一篇,乐府相传旧歌三章。永明四年藉田,诏江淹造歌。淹不依胡傅制《祀先农迎送神升歌》及《飨神歌》二章。”

  《迎送神升歌》
  羽銮从动,金驾时游。教腾义镜,乐缀礼修。
  率先丹耦,躬遵绿畴。灵之圣之,岁殷泽柔。

  《飨神歌》
  琼斝既饰,绣簋以陈。方燮嘉种,永毓宵民。

  梁雅乐歌
  《隋书·乐志》曰:“梁初,郊禋宗庙及三朝之乐,并用宋、齐元徽、永明仪注,唯改《嘉祚》为《永祚》,又去《永至之乐》。何佟之、周舍议:按《周礼》,王出入奏《王夏》,大祭祀与朝会同用。而汉制,皇帝在庙奏《永至》,朝会别奏《皇夏》。二乐有异,於礼为乖。乃除《永至》,还用《皇夏》。盖秦汉已来称皇,故变《王夏》为《皇夏》也。及武帝定国乐,并以‘雅’为称,取《诗序》云:‘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论语》云:‘仲尼自卫反鲁,然后乐正,《雅》《颂》各得其所。’故曰雅止乎十二,则天数也。乃去阶步之乐,增撤食之雅焉。众官出入,奏《俊雅》,皇帝出入奏《皇雅》,皇太子出入奏《胤雅》,王公出入奏《寅雅》,上寿酒奏《介雅》,食举奏《需雅》,撤馔奏《雍雅》,牲出入奏《涤雅》,荐毛血奏《牷雅》,降神及迎送奏《諴雅》,皇帝饮福酒奏《献雅》,燎埋奏《禋雅》,其辞并沈约所制。普通中,荐蔬之后,改诸雅歌,敕萧子云制辞。既无牲牢,遂省《涤雅》《牷雅》云。”

  皇雅三首
  《隋书·乐志》曰:“皇帝出入奏《皇雅》,取《诗·大雅》云‘皇矣上帝,临下有赫’也。二郊、太庙同用。”

  帝德实广运,车书靡不宾。执瑁朝群后,垂旒御百神。八荒重译至,万国婉来亲。
  华盖拂紫微,勾陈绕太一。容裔被缇组,参差罗罕毕。星囬照以烂,天行徐且谧。
  清跸朝万宇,端冕临正阳。青绚黄金繶,衮衣文绣裳。既散华虫采,复流日月光。

  涤雅
  《隋书·乐志》曰:“牲出入奏《涤雅》,取《礼记·郊特牲》云‘帝牛必在涤三月’也。二郊、明堂、太庙同用。”

  将修盛礼,其仪孔炽。有腯斯牲,国门是置。不黎不〈疒酉〉,
  靡愆靡忌。呈肌献体,永言昭事。俯休皇德,
  仰绥灵志。百福具膺,嘉祥允洎。骏奔伊在,庆覃遐嗣。

  牷雅
  《隋书·乐志》曰:“荐毛血奏《牷雅》,取《春秋左氏传》云‘牲牷肥腯’也。二郊、明堂、太庙同用。”

  反本兴敬,复古昭诚。礼容宿设,祀事孔明。华俎待献,崇碑丽牲。充哉茧握,
  肃矣簪缨。其膋既启,我豆既盈。庖丁游刃,葛卢验声。多祉攸集,景福来并。

  諴雅三首
  《隋书·乐志》曰:“降神及迎送神奏《諴雅》,取《尚书·大禹谟》云‘至諴感神’也。南郊降神用‘怀忽慌’,北郊迎神用‘地德溥’,二郊、明堂、太庙送神同用‘我有明德’。”

  怀忽慌,瞻浩荡。尽諴洁,致虔想。出杳冥,降无象。
  皇情肃,具僚仰。人礼盛,神途敞。僾明灵,申敬飨。
  感苍极,洞玄壤。地德溥,昆丘峻。扬羽翟,鼓应〈申东〉。
  出尊祇,展诚信。招海渎,罗岳镇。惟福祉,咸昭晋。
  我有明德,馨非稷黍。牲玉孔备,喜荐惟旅。金悬宿设,
  和乐具举。礼达幽明,敬行樽俎。鼓钟云送,遐福是与。

  献雅
  《隋书·乐志》曰:“皇帝饮福酒奏《献雅》,取《少牢馈食礼》云:‘祝酌授尸。主人拜受爵。’《礼记·祭统》云:‘尸饮五,君洗玉爵献卿。’今之饮福酒,亦古献爵之义也。二郊、明堂、太庙同用。”

  神宫肃肃,天仪穆穆。礼献既同,膺此釐福。我有馨明,无愧史祝。

  禋雅二首
  《隋书·乐志》曰:“燎埋奏《禋雅》,取《周礼·大宗伯》云‘以禋祀祀昊天上帝’,《书》曰‘禋于六宗’也。就燎用‘紫宫昭焕’,就埋用‘盛乐斯举’。”

  紫宫昭焕,太一微玄。降临下土,尊高上天。载陈珪璧,式备牲牷。
  云孤清引,栒虡高悬。俯昭象物,仰致高烟。肃彼灵祉,咸达皇虔。
  盛乐斯举,协徵调宫。灵飨庆洽,祉积化融。八变有序,三献已终。
  坎牲瘗玉,酬德报功。振垂成吕,投壤生风。道无虚致,事由感通。
  於皇盛烈,比祚华、嵩。

  梁南郊登歌二首 沈约
  登歌者,祭祀燕飨堂上所奏之歌也。《礼记·明堂位》曰:“升歌《清庙》,下管象《武》。《仲尼燕居》曰:“入门而金作,示情也;升歌《清庙》,示德也;下而管象,示事也。是故古之君子,不必亲相与言也,以礼乐以相示。”《郊特牲》曰:“奠酬而工歌,发德也。歌者在上,匏竹在下,贵人声也。”《周礼·大师》职曰:“大祭祀,帅瞽登歌,令奏击拊。”《小师》曰:“大祭祀,登歌击拊。”《尚书大传》曰:“古者帝王升歌《清庙》,大琴练弦达越,大瑟硃弦达越,以韦为鼓,不以竽瑟之声乱人声。《清庙》升歌,歌先人之功烈德泽。苟在庙中尝见文王者,愀然如复见文王。故《书》曰:‘戛击、鸣球、搏拊、琴瑟以咏,祖考来格。’此之谓也。”按登歌各颂祖宗之功烈,去钟撤竽以明至德,所以传云其歌之呼也。曰:“於穆清庙。”於者,叹之也。穆者,敬之也。清者,欲其在位者遍闻之也。《隋书·乐志》曰:“《大戴》云:‘《清庙》之歌,悬一磬而尚搏拊。’在汉之世,独奏登歌。近代以来,始用丝竹。旧三朝设乐,皆有登歌。梁武以为登歌者,颂祖宗功业,非元日所奏,於是去之。后以其说非通,复用於嘉庆。后周登歌,备钟磬琴瑟,阶上设笙管。隋亦因之,合於《仪礼》荷瑟升歌,及笙人立於阶下,间歌合乐,是燕饮之事也。祀神宴会通行之。若大祀临轩,陈於坛之上。若册拜王公,设宫悬,不用登歌。释奠则唯用登歌而不设悬。梁南北郊、宗庙、皇帝初献及明堂,遍歌五帝,并奏登歌。”

  暾既明,礼告成。惟圣祖,主上灵。爵已献,罍又盈。息羽籥,
  展歌声。僾如在,结皇情。礼容盛,樽俎列。玄酒陈,陶匏设。
  献清旨,致虔洁。王既升,乐已阕。降苍昊,垂芳烈。

  《梁北郊登歌二首》沈约
  方坛既坎,地祇已出。盛典弗愆,群望咸秩。乃升乃献,
  敬成礼卒。灵降无兆,神飨载谧。允矣嘉祚,其升如日。

  至哉坤元,实惟厚载。躬兹奠飨,诚交显晦。或升或降,
  摇珠动佩。德表成物,庆流皇代。纯嘏不愆,祺福是赉。

  梁明堂登歌 沈约

  《歌青帝》
  帝居在震,龙德司春。开元布泽,含和尚仁。群居既散,岁云阳止。
  饬农分地,人粒惟始。雕梁绣栱,丹楹玉墀。灵威以降,百福来绥。

  《歌赤帝》
  炎光在离,火为威德。执礼昭训,持衡受则。靡草既凋,温风以至。
  嘉荐惟旅,时羞孔备。齐醍在堂,笙镛在下。匪惟七百,无绝终始。

  《歌黄帝》
  郁彼中坛,含灵阐化。囬环气象,轮无辍驾。布德焉在,四序将收。
  音宫数五,饭稷骖■。宅屏居中,旁临外宇。升为帝尊,降为神主。

  《歌白帝》
  神在秋方,帝居西皓。允兹金德,裁成万宝。鸿来雀化,参见火邪。
  幕无玄鸟,菊有黄华。载列笙磬,式陈彝俎。灵罔常怀,惟德是与。

  《歌黑帝》
  德盛乎水,玄冥纪节。阴降阳腾,气凝象闭。司智莅坎,驾铁衣玄。
  祁寒坼地,晷度回天。悠悠四海,骏奔奉职。祚我无疆,永隆人极。

  北齐南郊乐歌
  《隋书·乐志》曰:“齐武成时,始定四郊、宗庙、三朝之乐。大禘圜丘及北郊,夕牲,群臣入门奏《肆夏乐》;迎神奏《高明乐》,登歌辞同;牲出入、荐毛血并奏《昭夏》;群臣出、进熟、群臣入并奏《肆夏》,辞同初入;进熟、皇帝入门奏《皇夏》,升丘奏《皇夏》,坛上登歌辞同;初献奏《高明乐》,奠爵讫奏《高明之乐》《覆焘之舞》,献太祖配飨神座奏《武德之乐》《昭烈之舞》;皇帝小退,当昊天上帝神座前奏《皇夏》,辞同上;饮福酒奏《皇夏》,诣东陛、还便坐奏《皇夏》,辞同初入门;送神降丘南陛奏《高明乐》,之望燎位奏《皇夏》,辞同上;紫坛既燎奏《昭夏乐》,自望燎还本位奏《皇夏》,辞同上;还便殿奏《皇夏》,群臣出奏《肆夏》,辞同上;祠感帝用圜丘乐。”

  《肆夏乐》
  肇应灵序,奄字黎人。乃朝万国,爰徵百神。祗展方望,幽显咸臻。
  礼崇声协,贽列珪陈。翼差鳞次,端笏垂绅。来趋动色,式赞天人。

  《高明乐》
  惟神监矣,皇灵肃止。圆璧展事,成文即始。士备八能,乐合六变。
  风凑伊雅,光华袭荐。宸卫腾景,灵驾霏烟。严坛生白,绮席凝玄。

  《昭夏乐》
  刚柔设位,惟皇配之。言肃其礼,念暢在兹。饰牲举兽,载歌且舞。
  既舍伊腯,致精灵府。物色惟典,斋沐加恭。宗族咸暨,罔不率从。

  《昭夏乐》
  展礼上月,肃事应时。茧栗为用,交暢有期。弓矢斯发,盆{⺮}将事。
  圆神致祀,率由先志。和以銮刀,臭以血膋。至哉敬矣,厥义孔高。

  《皇夏乐》
  帝敬昭宣,皇诚肃致。玉帛齐轨,屏摄咸次。三垓上列,四陛帝升。
  龙陈万骑,凤动千乘。神仪天蔼,脺容离曜。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皇夏乐》
  紫坛云暧,绀幄霞褰。我其陟止,载至其虔。
  百灵竦听,万国咸仰。人神咫尺,玄应肸蚃。

  《高明乐》
  上下眷,旁午从。爵以质,献以恭。
  咸斯暢,乐惟雍。孝敬阐,临万邦。

  《高明乐》
  自天子之,会昌神道。丘陵肃事,克光天保。
  九关洞开,百灵环列。八樽呈备,五声投节。

  《武德乐》
  配神登圣,主极尊灵。敬宣昭烛,咸达窅冥。
  礼弘化定,乐赞功成。穰穰介福,下被群生。

  《皇夏乐》
  皇心缅且感,吉蠲奉至诚。赫哉光盛德,乾巛诏百灵。
  报福归昌运,承祐播休明。风云驰九域,龙蛟跃四溟。
  浮幕呈光气,俪象烛华精。《濩》《武》方知耻,《韶》《夏》仅同声。

  《高明乐》
  献享毕,悬佾周。神之驾,将上游。超斗极,绝河流。
  怀万国,宁九州。欣帝道,心顾留。匝上下,荷皇休。

  《昭夏乐》
  玄黄覆载,元首照临。合德致礼,有契其心。敬申事阕,洁诚云报。
  玉帛载升,棫朴斯燎。寥廓幽暧,播以馨香。皇灵惟监,降福无疆。

  《皇夏乐》
  天大亲严,匪敬伊孝。永言肆飨,宸明增耀。阳丘既暢,大典逾光。
  乃安斯息,钦若旧章。天回地旋,鸣銮引警。且万且亿,皇历惟永。

  北齐北郊乐歌
  《隋书·乐志》曰:“齐北郊迎神奏《高明乐》,登歌辞同;荐毛血奏《昭夏》,进熟、皇帝入门、皇帝升丘并奏《皇夏》,奠爵讫奏《高明乐》《覆焘之舞》,送神、降丘、南陛奏《高明乐》,既瘗奏《昭夏乐》,还便殿奏《皇夏》,馀并同南郊乐。”

  《高明乐》
  惟祇监矣,皇灵肃止。方琮展事,即阴成理。士备八能,乐合八变。
  风凑伊雅,光华袭荐。宸卫腾景,灵驾霏烟。严坛生白,绮席凝玄。

  《昭夏乐》
  展礼上月,肃事应时。茧栗为用,交暢有期。弓矢斯发,盆{⺮}将事。
  方祇致祀,率由先志。和以銮刀,臭以血膋。至哉敬矣,厥义孔高。

  《皇夏乐》
  帝敬昭宣,皇诚肃致。玉帛齐轨,屏摄咸次。重垓上列,分陛旁升。
  龙陈万骑,凤动千乘。神仪天蔼,睟容离曜。金根停轸,奉光先导。

  《皇夏乐》
  层坛云暖,严幄霞褰。我其陟止,载至其虔。
  百灵竦听,万国咸仰。人神咫尺,玄应肸蚃。

  《高明乐》
  自天子之,会昌神道。方泽祗事,克光天保。
  九关洞开,百灵环列。八樽呈备,五声投节。

  《高明乐》
  献享毕,悬佾周。神之驾,将下游。超荒极,憩昆丘。
  怀万国,宁九州。欣帝道,心顾留。匝上下,荷皇休。

  《昭夏乐》
  玄黄覆载,元首照临。合德致礼,有契其心。敬申事阕,洁诚云报。
  牲玉载陈,棫朴斯燎。寥廓幽暧,播以馨香。皇灵惟监,降福无疆。

  《皇夏乐》
  天大亲严,匪敬伊孝。永言肆飨,宸明增耀。阴泽云暢,大典逾光。
  乃安斯息,钦若旧章。天囬地旋,鸣銮引警。且万且亿,皇历惟永。

  北齐五郊乐歌
  《隋书·乐志》曰:“齐五郊迎气降神并奏《高明乐》。”又曰:“礼五方上帝并奏《高明之乐》,为《覆焘之舞》。”

  《青帝高明乐》
  岁云献,谷风归。斗东指,雁北飞。电鞭激,雷车遽。
  虹旌靡,青龙驭。和气洽,具物滋。翻降止,应帝期。

  《赤帝高明乐》
  婺女司旦,中吕宣。硃精御节,离景延。根荄俊茂,温风发。
  柘火风水,应炎月。执衡长物,德孔昭。赤旂霞曳,会今朝。

  《黄帝高明乐》
  居中匝五运,乘衡毕四时。含养资群物,协德固皇基。
  啴缓契王风,持载符君德。良辰动灵驾,承祀昌邦国。

  《白帝高明乐》
  风凉露降,驰景飏寒精。山川摇落,平秩在西成。
  盖藏成积,烝人被嘉祉。从享来仪,鸿休溢千祀。

  《黑帝高明乐》
  虹藏雉化,告寒。冰壮地坼,年殚。日次月纪,方极。九州万邦,献力。
  叶光是纪,岁穷。微阳潜兆,方融。天子赫赫,明圣。享神降福,惟敬。

  北齐明堂乐歌
  《隋书·乐志》曰:“齐祀五帝於明堂。先祀一日,夕牲,群臣入自门奏《肆夏》,太祝令迎神奏《高明乐》《覆焘舞》,太祖配飨奏《武德乐》《昭烈舞》,五方天帝并奏《高明乐》《覆焘舞》,辞同迎气;牲出入、荐毛血并奏《昭夏乐》,群臣出、进熟、群臣入并奏《肆夏》,辞同初入;进熟、皇帝入门及升坛并奏《皇夏》,辞同用;初献、裸献并奏《高明乐》《覆焘舞》,饮福酒奏《皇夏》,太祝送神奏《高明乐》《覆焘舞》,还便殿奏《皇夏》。”

  《肆夏乐》
  国阳崇祀,严恭有闻。荒华胥暨,乐我大君。冕瑞有列,禽帛载叙。
  群后师师,威仪容与。执礼辨物,司乐考章。率由靡坠,休有烈光。

  《高明乐》
  祖德光,国图昌。祗上帝,礼四方。辟紫宫,洞华阙。
  龙兽奋,风云发。飞硃雀,从玄武。携日月,带雷雨。
  耀宇内,溢区中。眷帝道,感皇风。帝道康,皇风扇。
  粢盛列,椒糈荐。神且宁,会五精。归福禄,幸闾亭。

  《武德乐》
  我惟我祖,自天之命。道被归仁,时屯启圣。运钟千祀,授手万姓。
  夷凶掩虐,匡颓翼正。载经载营,庶土咸宁。九功以洽,七德兼盈。
  丹书入告,玄玉来呈。露甘泉白,云郁河清。声教咸往,舟车毕会。
  仁加有形,化洽无外。严亲惟重,陟配惟大。既祐斯歌,率土攸赖。

  《昭夏乐》
  孝飨不匮,精洁临年。涤牢委溢,形色博牷。于以用之,言承歆祀。
  肃肃威仪,敢不敬止。载饰载省,维牛维羊。明神有察,保兹万方。

  《昭夏乐》
  我将宗祀,夤献厥诚。鞠躬如在,侧听无声。荐色斯纯,呈气斯臭。
  有涤有濯,惟神其祐。五方来格,一人多祉。明德惟馨,於穆不已。

  《皇夏乐》
  象乾上构,仪巛下基。集灵崇祖,永言孝思。室陈簋豆,庭罗悬佾。
  夙夜畏威,保兹贞吉。舞贵其夜,歌重其升。降斯百禄,惟飨惟应。

  《高明乐》
  度几筵,辟牖户。礼上帝,感皇祖。
  酌惟洁,涤以清。荐心款,达神明。

  《高明乐》
  帝精来降,应我明德。礼殚义展,流祉邦国。
  既受多祉,实资孝敬。祀竭其诚,荷天休命。

  《皇夏乐》
  恭祀洽,盛礼宣。英猷烂层景,广泽同深泉。
  上灵钟百福,群神归万年。月轨咸梯岫,日域尽浮川。
  瑞鸟飞玄扈,潜鳞跃翠涟。皇家膺宝历,两地复参天。

  《高明乐》
  青阳奏,发硃明。歌西皓,唱玄冥。大礼罄,广乐成。
  神心怿,将远征。饰龙驾,矫凤旍。指阊阖,憩层城。
  出温谷,迈炎庭。跨西汜,过北溟。忽万亿,耀光精。
  比电骛,与雷行。嗟皇道,怀万灵。固王业,震天声。

  《皇夏乐》
  文物备矣,声明有章。登荐惟肃,礼邈前王。鬯齐云终,折旋告罄。
  穆穆旒冕,蕴诚毕敬。屯卫按部,銮跸囬途。暂留紫殿,将及清都。


  ●樂府詩集 卷肆
  宋郭茂倩編

  郊庙歌辞 肆

  周祀圆丘歌 庾信
  《隋书·乐志》曰:“周祀圆丘乐:降神奏《昭夏》,皇帝将入门奏《皇夏》,俎入、奠玉帛并奏《昭夏》,皇帝升坛奏《皇夏》,初献及初献配帝并作《云门之舞》,献毕奏登歌,饮福酒奏《皇夏》,撤奠奏《雍乐》,帝就望燎位、还便坐并奏《皇夏》。”

  《昭夏》
  重阳禋祀大报天,丙午封坛肃且圜。孤竹之管云和弦,神光来下风肃然。
  王城七里通天台,紫微斜照影徘徊。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钩陈开。

  《皇夏》
  旌囬外壝,跸静郊门。千乘按辔,万骑云屯。藉茅无咎,扫地惟尊。
  揖让展礼,衡璜节步。星汉就列,风云相顾。取法於天,降其永祚。

  《昭夏》
  日至大礼,丰牺上辰。牲牢脩牧,茧栗毛纯。俎豆斯立,陶匏以陈。
  大报反命,居阳兆日。六变鼓钟,三和琴瑟。俎奇豆偶,惟诚惟质。

  《昭夏》
  圆玉已奠,苍币斯陈。瑞形成象,璧气含春。
  礼从天数,智总圆神。为祈为祀,至敬咸遵。

  《皇夏》
  七里是仰,八陛有凭。就阳之位,如日之升。
  思虔肃肃,施敬绳绳。祝史陈信,玄象斯格。
  惟类之典,惟灵之泽。幽显对扬,人神咫尺。

  《云门舞二首》
  献以诚,郁以清。山罍举,沈齐倾。惟尚飨,洽皇情。
  降景福,通神明。长丘远历,大电遥源。弓藏高陇,
  鼎没寒门。人生于祖,物本於天。奠神配德,迄用康年。

  《登歌》
  岁之祥,国之阳。苍灵敬,翠云长。象为饰,龙为章。
  乘长日,坏蛰户。列云汉,迎风雨。大吕歌,《云门舞》。
  省涤濯,奠牲牷。郁金酒,凤皇樽。囬天睠,顾中原。

  《皇夏》
  国命在礼,君命在天。陈诚惟肃,饮福惟虔。洽斯百礼,福以千年。
  钩陈掩映,天驷徘徊。雕禾饰斝,翠羽承罍。受斯茂祉,从天之来。

  《雍乐》
  礼将毕,乐将阑。囬日辔,动天关,翠凤摇,和銮响。五云飞,三步上。
  风为驭,雷为车。无辙迹,有烟霞。暢皇情,休灵命。雨留甘,云馀庆。

  《皇夏》
  六典联事,九司咸则。率由旧章,於焉允塞。掌礼移次,燔柴在焉。
  烟升玉帛,气敛牲牷。休气馨香,膋芳昭〈晣〉。翼翼虔心,明明上彻。

  《皇夏》
  玉帛礼毕,人神事分。严承乃睠,瞻仰囬云。辇路千门,王城九轨。
  式道移候,司方指囬。得一情清,於万斯宁。受兹景命,于天告成。

  周祀方泽歌 庾信
  《隋书·乐志》曰:“周祀方泽乐:降神及奠玉帛并奏《昭夏》,初献奏登歌,舞词同圆丘,望坎位奏《皇夏》。”

  《昭夏》
  报功阴泽,展礼玄郊。平琮镇瑞,方鼎升庖。
  调歌孙竹,缩酒江茅。声舒钟鼓,器质陶匏。
  列荔秀华,凝芳都荔。川泽茂祉,丘陵容卫。
  云饰山罍,兰浮泛齐。日至之礼,歆兹大祭。

  《昭夏》
  曰若厚载,钦明方泽。敢以敬恭,陈之玉帛。
  德包含养,功藏灵迹。斯箱既千,子孙则百。

  《登歌》
  质明孝敬,求阴顺阳。坛有四陛,琮为八方。
  牲牷荡涤,萧合馨香。和銮戾止,振鹭来翔。
  威仪简简,钟鼓喤喤。声和孤竹,韵入空桑。
  封中云气,坎上神光。下元之主,功深盖藏。

  《皇夏》
  司筵撤席,掌礼移次。囬顾封坛,恭临坎位。
  瘗玉埋俎,藏芬敛气。是曰就幽,成斯地意。

  周祀五帝歌 庾信
  《隋书·乐志》曰:“周祀五帝:奠玉帛及初献并奏《皇夏》,皇帝初献五帝及初献配帝并奏《云门舞》。”

  《皇夏》
  嘉玉惟芳,嘉币惟量。成形依礼,禀色随方。
  神班其次,岁礼惟常。威仪抑抑,率由旧章。

  《皇夏》
  惟令之月,惟嘉之辰。司坛宿设,掌史诚陈。敢用明礼,言功上神。
  钩陈旦辟,阊阖朝分。旒垂象冕,乐奏山云。将囬霆策,暂转天文。
  五运周环,四时代序。鳞次玉帛,循囬樽俎。神其降之,介福斯许。

  《青帝云门舞》
  甲在日,鸟中星。礼东后,奠苍灵。树春旗,命青史。候雁还,东风起。
  歌木德,舞震宫。泗滨石,龙门桐。孟之月,阳之天。亿斯庆,兆斯年。

  《配帝舞》
  帝出于震,苍德於神。其明在日,其位居春。
  劳以定国,功以施人。言从配祀,近取诸身。

  《赤帝云门舞》
  招摇指午对南宫,日月相会实沈中。
  离光布政动温风,纯阳之月乐炎精,
  赤雀丹书飞送迎。硃弦绛鼓罄虔诚,万物含养各长生。

  《配帝舞》
  以炎为政,以火为官。位司南陆,享配离坛。
  三和实俎,百味浮兰。神其茂豫,天步艰难。

  《黄帝云门舞》
  三光仪表正,四气风云同。戊己行初历,黄钟始变宫。
  平琮礼内镇,阴管奏司中。齐坛芝晔晔,清野桂冯冯。
  夕牢芬六鼎,安歌韵八风。神光乃超忽,佳气恆葱葱。

  《配帝舞》
  四时咸一德,五气或同论。犹吹凤皇管,尚对梧桐园。
  器圜居土厚,位总配神尊。始知今奏乐,还用我《云门》。

  《白帝云门舞》
  肃灵兑景,承配秋坛。云高火落,露白蝉寒。
  帝律登年,金精行令。瑞兽霜耀,祥禽雪映。
  司藏肃杀,万保咸宜。厥田上上,收功在斯。

  《配帝舞》
  金行秋令,白帝硃宣。司正五雉,歌庸九川。
  执文之德,对越彼天。介以福祉,君子万年。

  《黑帝云门舞》
  北辰为政玄坛,北陆之祀员官。宿设玄圭浴兰,坎德阴风御寒。
  次律将囬穷纪,微阳欲动细泉。管犹调於阴竹,声未入於春弦。
  待归馀於送历,方履庆於斯年。

  《配帝舞》
  地始坼,虹始藏。服玄玉,居玄堂。沐蕙气,浴兰汤。
  匏器洁,水泉香。陟配彼,福无疆。君欣欣,此乐康。

  隋圜丘歌
  《隋书·乐志》曰:“仁寿元年,诏牛弘、柳顾言、许善心、虞世基、蔡徵等创制雅乐歌辞。其祠圜丘、降神奏《昭夏》,皇帝升坛奏《皇夏》,次奏登歌,初献奏《諴夏》,既献奏文舞,饮福酒奏《需夏》,次奏武舞,送神奏《昭夏》,皇帝就燎位、还大次并奏《皇夏》,辞同升坛。”

  《昭夏》
  肃祭典,协良辰。具嘉荐,俟皇臻。礼方成,乐已变。感灵心,囬天睠。
  辟华阙,下乾宫。乘精气,御祥风。望爟火,通田烛。膺介圭,受瑄玉。
  神之临,庆阴阴。烟衢洞,宸路深。善既福,德斯辅。流鸿祚,遍区宇。

  《皇夏》
  於穆我君,明明有融。道济区域,功格玄穹。百神警卫,万国承风。
  仁深德厚,信洽义丰。明发思政,勤忧在躬。鸿基惟永,福祚长隆。

  《登歌》
  德深礼大,道高飨穆。就阳斯恭,陟配惟肃。血膋升气,
  冕裘标服。诚感青玄,信陈史祝。祗承灵贶,载膺多福。

  《諴夏》
  肇禋崇祀,大报尊灵。因高尽敬,扫地推诚。六宗随兆,五纬陪营。
  云和发韵,孤竹扬清。我粢既洁,我酌惟明。元神是鉴,百禄来成。

  《文舞》
  皇矣上帝,受命自天。睿图作极,文教遐宣。四方监观,
  万品陶甄。有苗斯格,无得称焉。天地之经,和乐具举。
  休徵咸萃,要荒式序。正位履端,秋霜春雨。

  《需夏》
  礼以恭事,荐以飨时。载清玄酒,备洁芗萁。囬旒分爵,思媚轩墀。
  惠均撤俎,祥降受釐。十伦以具,百福斯滋。克昌厥德,永祚鸿基。

  《武舞》
  御历膺期,乘乾表则。成功戡乱,顺时经国。
  兵暢五材,武弘七德。憬彼遐裔,化行充塞。
  三道备举,二仪交泰。情发自中,义均莫大。
  祀敬恭肃,钟鼓繁会。万国斯欢,兆人斯赖。
  享兹介福,康哉元首。惠我无疆,天长地久。

  《昭夏》
  享序洽,祀礼施。神之驾,严将驰。奔精驱,长离耀。牲烟达,洁诚照。
  腾日驭,鼓电鞭。辞下土,升上玄。瞻寥廓,杳无际。澹群心,留馀惠。

  隋五郊歌
  《隋书·乐志》曰:“五郊歌辞:青帝奏角音,赤帝奏徵音,黄帝奏宫音,白帝奏商音,黑帝奏羽音。迎送神登歌与圆丘同。”

  《角音》
  震宫初动,木德惟仁。龙精戒旦,鸟历司春。阳光煦物,温风先导。
  岩处载惊,膏田已冒。牺牲丰洁,金石和声。怀柔备礼,明德惟馨。

  《徵音》
  长赢开序,炎上为德。执礼司萌,持衡御国。重离得位,芒种在时。
  含樱荐实,木槿垂蕤。庆赏既行,高明可处。顺时立祭,事昭福举。

  《宫音》
  爰稼作土,顺位称坤。孕金成德,履艮为尊。黄本内色,宫实声始。
  万物资生,四时咸纪。灵坛汛扫,盛乐高张。威仪孔备,福履无疆。

  《商音》
  西成肇节,盛德在秋。三农稍已,九穀行收。金气肃杀,商威飂戾。
  严风鼓茎,繁霜殒蒂。厉兵诘暴,敕法慎刑。明神降嘏,国步惟宁。

  《羽音》
  玄英启候,冥陵初起。虹藏於天,雉化於水。严关重闭,星囬日穷。
  黄钟动律,广莫生风。玄樽示本,天产惟质。恩覃外区,福流京室。

  隋感帝歌
  《隋书·乐志》曰:“祀感帝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圆丘同。”

  《諴夏》
  禘祖垂典,郊天有章。以春之孟,於国之阳。茧栗惟诚,陶匏斯尚。
  人神接礼,明幽交暢。火灵降祚,火历载隆。烝哉帝道,赫矣皇风。

  隋雩祭歌
  《隋书·乐志》曰:“雩祭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圆丘同。”

  《諴夏》
  硃明启候时载阳,肃若旧典延五方。嘉荐以陈盛乐奏,
  气序和平资灵祐。公田既雨私亦濡,人殷俗富政化敷。

  隋蜡祭歌
  《隋书·乐志》曰:“蜡祭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圆丘同。”

  《諴夏》
  四方有祀,八蜡酬功。收藏既毕,榛葛送终。
  使之必报,祭之斯索。三时告劳,一日为泽。
  神祇必来,鳞羽咸致。惟义之尽,惟仁之至。
  年成物阜,罢役息人。皇恩已洽,灵庆无垠。

  隋朝日夕月歌
  《隋书·乐志》曰:“朝日夕月并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圆丘同。”

  《朝日諴夏》
  扶木上朝暾,嵫山沈暮景。寒来游晷促,暑至驰辉永。
  时和合璧耀,俗泰重轮明。执圭尽昭事,服冕罄虔诚。

  《夕月諴夏》
  澄辉烛地域,流耀镜天仪。历草随弦长,珠胎逐望亏。
  成形表蟾兔,窃药资王母。西郊礼既成,幽坛福惟厚。

  隋方丘歌
  《隋书·乐志》曰:“祭方丘迎神奏《昭夏》,奠玉帛奏登歌,献皇地祇奏《諴夏》,送神奏《昭夏》,馀并同圆丘。”

  《昭夏》
  柔功暢,阴德昭。陈瘗典,盛玄郊。篚冪清,膋鬯馥。皇情虔,具寮肃。
  笙颂合,鼓{兆鼓}会。出桂旗,屯孔盖。敬如在,肃有承。神胥乐,庆福膺。

  《登歌》
  道惟生育,器乃包藏。报功称范,殷荐有常。六瑚已馈,
  五齐流香。贵诚尚质,敬洽义章。神祚惟永,帝业增昌。

  《諴夏》
  厚载垂德,昆丘主神。阴坛吉礼,北至良辰。鉴水呈洁,牲栗表纯。
  樽壶夕视,币玉朝陈。群望咸秩,精灵毕臻。祚流於国,祉被於人。

  《昭夏》
  奠既彻,献已周。竦灵驾,逝远游。洞四极,匝九县。
  庆方流,祉恆遍。埋玉气,掩牲芬。〈晣〉神理,显国文。

  隋神州歌
  《隋书·乐志》曰:“祭神州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方丘同。”

  《諴夏》
  四海之内,一和之壤。地曰神州,物赖生长。咸池既降,
  泰折斯飨。牲牷尚黑,珪玉实两。九宇载宁,神功克广。

  隋社稷歌
  《隋书·乐志》曰:“祭社稷奏《諴夏》,迎送神、登歌与方丘同。”

  《春祈社諴夏》
  厚地开灵,方坛崇祀。达以风露,树之松梓。
  句萌既申,芟柞伊始。恭祈粢盛,载膺休祉。

  《春祈稷諴夏》
  粒食兴教,播厥有先。尊神致洁,报本惟虔。
  瞻榆束耒,望杏开田。方凭戬福,伫咏丰年。

  《秋报社諴夏》
  北墉申礼,单出表诚。丰牺入荐,华乐在庭。
  原隰既平,泉流又清。如云已望,高廪斯盈。

  《秋报稷諴夏》
  人天务急,农亦勤止。或蓘或藨,惟■惟芑。
  凉风戒时,岁云秋矣。物成则报,功施必祀。

  隋先农歌
  《隋书·乐志》曰:“享先农奏《諴夏》,迎送神与方丘同。”

  《諴夏》
  农祥晨晣,土膏初起。春原俶载,青坛致祀。敛跸长阡,囬旌外壝。
  房俎饰荐,山罍沈滓。亲事硃弦,躬持黛耜。恭神务穑,受釐降祉。

  隋先圣先师歌

  《諴夏》
  经国立训,学重教先。《三坟》肇册,《五典》留篇。开凿理著,
  陶铸功宣。东胶西序,春诵夏弦。芳尘载仰,祀典无骞。

  唐祀圆丘乐章
  《唐书·乐志》曰:“贞观二年,祖孝孙修定雅乐,取《礼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故制十二和之乐:祭天神奏《豫和之乐》,祭地祇奏《顺和》,祭宗庙奏《永和》,登歌奠玉帛奏《肃和》,皇帝行及临轩奏《太和》,王公出入,送文舞出、迎武舞入奏《舒和》,皇帝食举及饮酒奏《休和》,皇帝受朝奏《正和》,皇太子轩悬出入奏《承和》,正至皇帝礼会登歌奏《昭和》,郊庙俎入奏《雍和》,酌献、饮福酒奏《寿和》。六年,冬至祀昊天於圆丘乐章,褚亮、虞世南、魏徵等作。”大历十四年,改《豫和》为《元和》,以避讳也。按唐初作十二和以法天数,其后增造非一,颇无法度,皆随时制名云。

  《豫和》
  上灵睠命膺会昌,盛德殷荐叶辰良。景福降兮圣德远,玄化穆兮天历长。

  《太和》
  穆穆我后,道应千龄。登三处大,得一居贞。
  礼唯崇德,乐以和声。百神仰止,天下文明。

  《肃和》
  闿阳播气,甄曜垂明。有赫圆宰,深仁曲成。
  日丽苍璧,烟开紫营。聿遵虔享,式降鸿祯。

  《雍和》
  钦惟大帝,载仰皇穹。始命田烛,爰启郊宫。
  《云门》骇听,雷鼓鸣空。神其介祀,景祚斯融。

  《寿和》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舒和》
  叠璧凝影皇坛路,编珠流彩帝郊前。
  已奏黄钟歌大吕,还符宝历祚昌年。

  《凯安》
  《新唐书·礼乐志》曰:“贞观初,更隋文舞曰《治康》,武舞曰《凯安》,郊庙朝会同用之。舞者各六十四人。文舞,左籥右翟,著委貌冠,黑素,绛领,广袖,白绔,革带,乌皮履。武舞,左干右戚,服平冕,馀同文舞。朝会则武弁,平巾帻,广袖,金甲,豹文■,乌皮靴。执干戚,馀同郊庙。凡初献作文舞,亚献、终献作武舞,太庙降神以文舞。”及高宗崩,改《治康舞》曰《化康》,以避讳也。《旧书·乐志》曰:“《凯安舞》,贞观中造,凡有六变:一变象龙兴参野,二变象克靖关中,三变象东夷宾服,四变象江淮宁谧,五变象獫狁詟服,六变复位以崇,象兵还振旅。亦如周之《大武》,六成乐止。”按贞观礼,享郊庙日,文舞奏《豫和》《顺和》《永和》等乐。麟德二年十月,文舞改用《功成庆善乐》,武舞改用《神功破阵乐》,并改器服。后以《庆善乐》不可降神,《破阵乐》不入雅乐,复用《治康》《凯安》如故。

  昔在炎运终,中华乱无象。酆郊赤乌见,邙山黑云上。
  大赉下周车,禁暴开殷网。幽明同叶赞,鼎祚齐天壤。

  《豫和》
  歌奏毕兮礼献终,六龙驭兮神将昇。
  明德感兮非黍稷,降福简兮祚休徵。

  唐郊天乐章
  《唐书·乐志》曰:“太乐旧有《郊天送神辞》一章,不详所起。”

  《豫和》
  蘋蘩礼著,黍稷诚微。音盈凤管,彩驻龙旂。
  洪歆式就,介福攸归。送乐有阕,灵驭遄飞。


  ●  樂府詩集 卷伍
  宋郭茂倩編

  郊廟歌辭 伍

  唐享昊天樂 武后

  《第一》
  太陰凝至化,貞耀蘊軒儀。德邁娥台敞,
  仁高姒幄披。捫天遂啟極,夢日乃昇曦。

  《第二》
  瞻紫極,望玄穹。翹至懇,罄深衷。
  聽雖遠,誠必通。垂厚澤,降雲宮。

  《第三》
  乾儀混成沖邃,天道下濟高明。闓陽晨披紫闕,太一曉降黃庭。
  圓壇敢申昭報,方璧冀展虔情。丹襟式敷衷懇,玄鑒庶察微誠。

  《第四》
  巍巍叡業廣,赫赫聖基隆。菲德承先顧,禎符萃眇躬。銘開武岩側,
  圖薦洛川中。微誠詎幽感,景命忽昭融。有懷慚紫極,無以謝玄穹。

  《第五》
  朝壇霧卷,曙嶺煙沉。爰設筐幣,式表誠心。
  筵輝麗璧,樂暢和音。仰惟靈鑒,俯察翹襟。

  《第六》
  昭昭上帝,穆穆下臨。禮崇備物,樂奏鏘金。
  蘭羞委薦,桂醑盈斟。敢希明德,聿罄莊心。

  《第七》
  樽浮九醖,禮備三周。陳誠菲奠,契福神猷。

  《第八》
  奠璧郊壇昭大禮,鏘金拊石表虔誠。
  始奏《承雲》娛帝賞,複歌《調露》暢《韶》《英》。

  《第九》
  荷恩承顧托,執契恭臨撫。廟略靜邊荒,天兵曜神武。
  有截資先化,無為遵舊矩。禎符降昊穹,大業光寰宇。

  《第十》
  肅肅祀典,邕邕禮秩。三獻已周,九成斯畢。
  爰撤其俎,載遷其實。或升或降,唯誠唯質。

  《第十一》
  禮終肆類,樂闋九成。仰惟明德,敢薦非馨。
  顧慚菲奠,久駐雲軿。瞻荷靈澤,悚戀兼盈。

  《第十二》
  式乾路,辟天扉。囬日馭,動雲衣。
  登金闕,入紫微。望仙駕,仰恩徽。

  唐祀昊天樂章
  《唐書·樂志》曰:“景龍三年,中宗親祀昊天上帝: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用《福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作用《凱安》。”

  《豫和》
  天之歷數歸睿唐,顧惟菲德欽昊蒼。
  選吉日兮表殷薦,冀神鑒兮降闓陽。

  《太和》
  恭臨寶位,肅奉瑤圖。恆思解網,每軫泣辜。
  德慚巢、燧,化劣唐、虞。期我良弼,式贊嘉謨。

  《告謝》
  得一流玄澤,通三禦紫宸。遠葉千齡運,遐銷九域塵。
  絕瑞駢闐集,殊祥絡繹臻。登年慶棲畝,稔歲賀盈囷。

  《肅和》
  悠哉廣覆,大矣曲成。九玄著象,七曜甄明。
  珪璧是奠,醖酎斯盈。作樂崇德,爰暢《咸》《英》。

  《雍和》
  郊壇展敬,嚴配因心。孤竹簫管,空桑瑟琴。
  肅穆大禮,鏗鏘八音。恭惟上帝,希降靈歆。

  《福和》
  九成爰奏,三獻式陳。欽承景福,恭托明禋。

  《中宮助祭升壇》
  坤元光至德,柔訓闡皇風。《芣苡》芳聲遠,《螽斯》美化隆。睿範超千載,嘉猷備六宮。肅恭陪盛典,欽若薦禋宗。

  《亞獻》
  三靈降饗,三後配神。虔敷藻奠,敬展郊禋。

  《舒和》
  已陳粢盛敷嚴祀,更奏笙鏞協雅聲。
  瓊圖寶曆欣甯謐,晏俗淳風樂太平。

  《凱安》
  堂堂聖祖興,赫赫昌基泰。戎車盟津偃,玉帛塗山會。
  舜日啟祥暉,堯雲卷征旆。風猷被有截,聲教覃無外。

  唐祀圓丘樂章
  《唐書·樂志》曰:“開元十一年,玄宗祀昊天於圓丘:降神用《豫和》,六變詞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皇帝酌獻天神、酌獻配座、飲福酒並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禮畢送神用《豫和》,皇帝還大次用《太和》。”

  《豫和》
  至矣丕構,烝哉太平。授犧膺籙,複禹繼明。
  草木仁化,《鳧鷖》頌聲。祀宗陳德,無愧斯誠。

  《太和》
  郊壇齋帝,禮樂祠天。丹青寰宇,宮徵山川。
  神祇畢降,行止重旋。融融穆穆,納祉洪延。

  《肅和》
  止奏潛聆,登儀宿囀。太玉躬奉,參鐘首奠。
  簠簋聿昇,犧牲遞薦。昭事顒若,存存以伣。

  《雍和》
  爛雲普洽,律風無外。千品其凝,九賓斯會。
  禋樽晉燭,純犧滌汰。玄覆攸廣,鴻休汪濊。
  六變爰闋,八階載虔。祐我皇祚,於萬斯年。

  《壽和》
  於赫聖祖,龍飛晉陽。底定萬國,奄有四方。
  功格上下,道冠農黃。郊天配享,德合無疆。

  《壽和》
  崇崇泰畤,肅肅嚴禋。粢盛既潔,金石畢陳。
  上帝來享,介福爰臻。受釐合福,寶祚惟新。

  《舒和》
  祝史正辭,人神慶葉。福以德昭,享以誠接。
  六藝雲備,百禮斯浹。祀事孔明,祚流萬葉。

  《凱安》
  馨香惟後德,明命光天保。肅和崇皇靈,
  陳信表皇道。玉鏚初蹈厲,金匏既靜好。

  《豫和》
  太號成命,《思文》配天。神光肸蚃,龍駕言旋。
  眇眇閶闔,昭昭上玄。俾昌而大,於萬斯年。

  《太和》
  六成既闋,三薦雲終。神心具醉,聖敬愈崇。
  受釐皇邸,囬蹕帷宮。穰穰之福,永永無窮。

  唐封泰山樂章 張說
  《唐書·樂志》曰:“開元十三年,玄宗封泰山祀天樂:降神用《豫和》六變,迎送皇帝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並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終獻、亞獻用《凱安》,送神用《豫和》。”

  《豫和六首降神》
  挹泰壇,柴泰清。受天命,報天成。竦皇心,薦樂聲。志上達,歌下迎。
  億上帝,臨下庭。騎日月,陪列星。嘉祝信,大為糦馨。澹神心,醉皇靈。
  相百辟,貢八荒。九歌敘,萬舞翔。肅振振,鏗皇皇。帝欣欣,福穰穰。
  高在上,道光明。物資始,德難名。承眷命,牧蒼生。寰宇謐,太階平。
  天道無親,至誠與鄰。山川遍禮,宮徵惟新。玉帛非盛,聰明會真。
  正斯一德,通乎百神。饗帝饗親,維孝維聖。緝熙懿德,敷揚成命。
  華夷志同,笙鏞禮盛。明靈降止,感此誠敬。

  《太和》
  孝敬中發,和容外彰。騰華照宇,如升太陽。
  貞璧就奠,玄靈垂光。禮樂具舉,濟濟洋洋。

  《肅和》
  奠祖配天,承天享帝。百靈咸秩,四海來祭。
  植我蒼璧,布我玄制。華日徘徊,神煙容裔。

  《雍和》
  俎豆有馥,潔粢豐盛。亦有和羹,既戒既平。
  鼓鐘管磬,肅唱和鳴。皇皇後祖,來我思成。

  《壽和》
  烝烝我後,享獻惟夤。躬酌鬱鬯,跪奠明神。
  孝莫孝乎配上帝親,敬莫敬乎教天下臣。

  《壽和》
  皇祖嚴配,配享皇天。皇皇降嘏,天子萬年。

  《舒和》
  六鐘翕協六變成,八佾倘佯八風生。
  樂《九韶》兮人神感,美《七德》兮天地清。

  《凱安》
  烈祖順三靈,文宗威四海。黃鉞誅群盜,硃旗掃多罪。
  戢兵天下安,約法人心改。大哉幹羽意,長見風雲在。

  《豫和》
  禮樂終,禋燎上。懷靈惠,結皇想。
  歸風疾,囬風爽。百福來,眾神往。

  唐祈穀樂章 褚亮
  《唐書·樂志》曰:“貞觀中正月上辛,祈穀於南郊: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壽和》《凱安》五章詞同冬至圓丘。按《貞觀禮》,祀感帝同用此詞,顯慶已後,同用冬至圓丘詞。”

  《肅和》
  履艮斯繩,居中體正。龍運垂祉,昭符啟聖。
  式事嚴禋,聿懷嘉慶。惟帝永錫,時皇休命。

  《雍和》
  殷薦乘春,太壇臨曙。八簋盈和,六瑚登禦。
  嘉稷匪歆,德馨斯飫。祝嘏無易,靈心有豫。

  《舒和》
  玉帛犧牲申敬享,金絲鏚羽盛音容。
  庶俾億齡褆景福,長欣萬宇洽時邕。

  唐明堂樂章
  《唐書·樂志》曰:“季秋享上帝於明堂: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壽和》《凱安》五章,詞同冬至圓丘。貞觀中,褚亮等作。”

  《肅和》
  象天禦宇,乘時布政。嚴配申虔,宗禋展敬。
  樽罍盈列,樹羽交映。玉幣通誠,祚隆皇聖。

  《雍和》
  八牖晨披,五精朝奠。霧凝瓊篚,風清金縣。
  神滌備全,明粢豐衍。載結彝俎,陳誠以薦。

  《舒和》
  禦扆合宮承寶曆,席圖重館奉明靈。
  偃武修文九圍泰,沉烽靜柝八荒寧。

  唐明堂樂章 武后
  《外辦將出》
  總章陳昔典,衢室禮惟神。巨集規則天地,神用葉陶鈞。
  負扆三春旦,充庭萬宇賓。顧己誠虛薄,空慚馭兆人。

  《皇帝行》
  仰膺歷數,俯順謳歌。遠安邇肅,俗阜時和。
  化光玉鏡,訟息金科。方興典禮,永戢干戈。

  《皇嗣出入升降》
  至人光俗,大孝通神。謙以表性,恭惟立身。
  洪規載啟,茂典方陳。譽隆三善,祥開萬春。

  《迎送王公》
  千官肅事,萬國朝宗。載延百辟,爰集三宮。
  君臣德合,魚水斯同。睿圖方永,周曆長隆。

  《登歌》
  禮崇宗祀,志表嚴禋。笙鏞合奏,文物惟新。
  敬遵茂典,敢擇良辰。潔誠斯著,奠謁方申。

  《配饗》
  笙鏞間玉宇,文物昭清暉。睟影臨芳奠,
  休光下太微。孝思期有感,明潔庶無違。

  《宮音》
  履艮包群望,居中冠百靈。萬方資廣運,庶品荷財成。
  神功諒匪測,盛德實難名。藻奠申誠敬,恭祀表惟馨。

  《角音》
  出震位,開平秩。扇條風,乘甲乙。龍德盛,鳥星出。薦珪篚,陳誠實。

  《徵音》
  赫赫離精禦炎陸,滔滔熾景開隆暑。
  冀延神鑒俯蘭樽,式表虔襟陳桂俎。

  《商音》
  律中夷則,序應收成。功宣建武,義表惟明。
  爰申禮奠,庶展翹誠。九秋是式,百穀斯盈。

  《羽音》
  葭律肇啟隆冬,蘋藻攸陳饗祭。黃重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唐雩祀樂章
  《唐書·樂志》曰:“孟夏雩祀上帝於南郊:降神用《豫和》,皇帝行用《太和》,登歌奠玉帛用《肅和》,迎俎用《雍和》,酌獻飲福用《壽和》,送文舞出、迎武舞入用《舒和》,武舞用《凱安》,送神用《豫和》。其《豫和》《太和》《壽和》《凱安》五章,詞同冬至圓丘。貞觀中,褚亮等作。”

  《肅和》
  硃鳥開辰,蒼龍啟映。大帝昭饗,群生展敬。
  禮備懷柔,功宣舞詠。旬液應序,年祥葉慶。

  《雍和》
  紺筵分彩,寶圖吐絢。風管晨凝,雲歌曉囀。
  肅事蘋藻,虔申桂奠。百穀斯登,萬箱攸薦。

  《舒和》
  鳳曲登歌調令序,龍雩集舞泛祥風。
  彩■雲囬昭睿德,硃幹電發表神功。

  唐雩祀樂章
  《唐書·樂志》曰:“太樂舊有雩祀降神送神辭二章,不詳所起,或雲開元中造。”

  《豫和》
  鳥緯遷序,龍星見辰。純陽在律,明德崇禋。
  五方降帝,萬宇安人。恭以致享,肅以迎神。

  《豫和》
  祀遵經設,享緣誠舉。獻畢於樽,撤臨於俎。
  舞止幹戚,樂停柷敔。歌以送神,神還其所。

  落落校録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