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从白人意识形态漂白中觉醒的“看不见的人”

作者:胡延伟




  关键词:种族意识 黑人族群 美国梦 奴化教育
  摘 要:拉尔夫•艾里森的《看不见的人》的主人公“看不见的人”作为美国年轻一代黑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经历在某种程度上折射出了一代人的经历,年轻一代黑人在美国社会白人意识形态漂白中丧失了种族意识。《看不见的人》展示的正是黑人青年种族意识觉醒的历程。
  
  许多评论家认为《看不见的人》是探索当代人生存危机的小说,无名无姓的主人公是当代人的典型,一般人的生存问题而不是种族问题是小说的核心。但是,最打动、最震撼我们的不是主人公作为一个当代人的经历,而是他作为一个黑人的独特人生遭遇。如果我们对艾里森创作背景作一了解,就不难理解为何艾里森以种族问题为焦点,却让人感到他在谈当代人的生存问题:“法国存在主义越过国界,漫延到美国。接踵而来的麦卡锡政治高压,造成了思想界的一片沉寂,连以激进著称的黑人精神领袖休士也变得消沉。考虑到这些情况,人们也许就不难理解埃里森何以形成如此的社会见解和文学观,何以写出《看不见的人》这样看上去‘中心扩散’(不以表现黑人问题为中心),政治色彩淡薄的黑人小说。”①他在一九五三年写给特纳夫人(Mrs. Turner)信中谈到,这部小说的创作是一种履行社会责任的行为。在一九七六年写给保德先生(Mr. Porter)的信中,他认为小说写作也可以是参加为争取自由而进行的斗争的一种方式②。
  黑人美学家和社会学家杜波依斯在《黑人的灵魂》中写道:“美国黑人的历史是这样一种抗争的历史——渴望获得有自我意识的人的地位,渴望把他的双重自我融入更好更真的自我。在这种融合之中,他希望不要失去原来的自我。他不会漂白他的黑人魂……他单单希望使之成为可能的是:一个人既是一个黑人,又是一个美国人,不被他的同胞诅咒和唾弃,不让机会之门当着他的面粗暴地关上。”③杜波依斯用“双重意识”解释黑人经验,认为美国黑人具有美国人和黑人的双重身份④。本文的“种族意识”就是“双重意识”的一面,是对黑人身份的认同,认识到自身归属于具有黑人传统和黑人文化的黑人族群。本文受到弗朗兹•法农的殖民主义理论的启发。他从心理层面上分析黑人和白人的种族关系和黑人的本质属性问题:黑人的一切本质属性都是白人殖民者创造出来的……在他们的眼里,黑人和一切有色人种是天生的劣等民族,野蛮、无知、懒惰……但是这一切和黑人联系在一起的负面品质,都是白人世界强加给黑人的;由于长期的殖民统治和奴化教育,黑人丧失了自己的种族意识,一方面,他们形成一种自轻自贱的自卑情结,并把这种情结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属性,另一方面,他们又急于变成白人,获取白人的本质属性⑤。
  小说展示的美国是一个白人意识形态占统治地位并竭力漂白“黑人魂”的社会。在意识形态漂白中,“看不见的人”丧失了种族意识。当他孜孜以求的“美国梦”被种族歧视的现实碾碎时,种族意识觉醒,其觉醒历程对了解现代黑人在美国社会的生活经验不无裨益。
  
  一、白人意识形态漂白:“青春教育”与大学教育
  
  白人头面人物聚会是美国社会给主人公上的第一堂课——“青春教育”,为了在刚进入青春期的年轻黑人心里打下“劣等民族”的烙印。白人将“强奸犯”与“贪婪无耻”的品质强加给黑人,并通过精心设计的仪式使其内化为自己的本质属性。主人公从心理上认同白人的教诲,种族意识处于沉睡中。
  聚会的第一项是白人裸女跳舞。“要是我们瞧了姑娘有人就露出凶相;要是我们没有去瞅她又会有人怒形于色。”⑥正如莱斯利•菲德勒所说,白人为黑人编造的荒诞形象,已从汤姆叔叔转变为强奸犯⑦。若他们不做出“强奸犯”的反应,白人会失望,若他们是“强奸犯”,白人又会愤怒,因为这些“强奸犯”威胁到“纯洁”的白人妇女,所以无论他们作何反应白人都很气愤。他们自己却举动疯狂,这实际上是在否定黑人小伙子们的男性本能,是一种阉割的仪式⑧。随后的格斗是对这些“强奸犯”的惩罚。“狠狠揍那黑小子,把他五脏六腑都打出来!”这种挑唆“黑人打黑人”的做法是白人殖民主义者惯用的伎俩⑨。黑人小伙子们顺从地接受白人种族主义者要他们扮演的角色。
  “地毯上抢钱”充分体现了年轻黑人麻木不仁的奴性心态。他们用实际行动认同强加的“贪婪”品质。主人公的演讲是另一个重要细节,演讲以“进步的秘密在于谦卑”为题。主人公认真投入演讲,为了不打断演讲将唾液和血一起往下咽,白人听众却在谈笑,而当主人公口误说出“平等”二字时,白人们则立刻安静严肃起来:他们不能容忍年轻黑人头脑里有“平等”的概念,他们不能容忍他们的奴化教育有一个例外。主人公竟对此感到“莫名其妙”,足可见他对种族关系的无知。主人公受到白人的警告:“你一刻也不要忘记自己的地位。”什么地位?二等公民?在聚会结束时,主人公得到了谦卑的报偿:一个装有黑人学院奖学金的公事包。白人们对他提出了殷切的期望:“总有一天他会领导他的人民走向正确的道路。”毫无疑问,“正确的道路”无非是白人指定的道路:安分守己地做二等公民。从以上分析中不难看出,白人对主人公进行的青春教育是:小黑鬼,你的民族是劣等民族,是强奸犯的民族,是贪婪无耻之徒的民族,你要安分守己地做二等公民。
  大学教育是白人价值观“美国梦”的植入阶段。主人公将校园描写成一个景色优美的伊甸园,这也是个精神的伊甸园,白人的“美国梦”在他心里扎根。他眼里的布莱索是“美国梦”价值观的典型代表,而实际上他是用对黑人的控制交换白人授权的恶棍。他坦言:“为了保全我的地位,我不惜让国内所有的黑人一个早上都在树上吊死。”主人公接受的“美国梦”一开始就是虚假的。
  大学教育使主人公生活在假象中并满足于假象,他不去理解老兵的话,反而痛恨他,“我绝不是他刚见到过的那种人,而且我还深深痛恨他们,全心全意信奉奠基人的原则”。“奠基人的原则”是B.T. 华盛顿主张的“美国梦”,“即只要黑人努力去掌握和运用一门技能、形成良好的工作和卫生习惯、保持温和端正的品性,那么,他们会获得财产,并将在此基础上争取到更大的自由。”⑩老兵宣布主人公是一个看不见的人,“他已经成了行尸走肉了!他不仅已经学会了克制自己的感情,而且会压抑自己的人性。他已经成了别人看不见的人……成了你们梦寐以求的卓越成就,成了机器人!”这些话非但没有叫醒主人公,反而使他更加坚定地信奉白人的价值观,“盲目”成为他的主要财富。他认识不到自己只不过是诺顿成就记录卡上的一个标记,是一个物,而不是一个人,而这“成就”无非是白人奴化教育的成就。主人公被学校开除的起因是他让白人校董诺顿了解到吉姆•特鲁布拉德和他女儿的乱伦。诺顿对女儿也有性幻想,只是压制了,没有付诸实践,而吉姆却实现了,他不但替诺顿,也替白人群体承担了乱伦的罪过。他使白人的种族优越感找到了证据,也为白人视黑人为下等人提供了借口,因此,他从白人那里得到了任何一个恭顺的黑人不可企及的巨大帮助。这一切对于主人公来讲都是无法理解的,他无法理解一件使黑人同胞蒙羞的事能换来百元大钞,而自己精心伺候诺顿,极尽讨好之能事却分文未得到。布莱索继老兵之后宣布主人公是一个看不见的人,而他却竭力避免对特鲁布拉德和金日酒家的回忆,努力坚守他的“美国梦”,对自己的种族身份毫无意识。
  
  二、种族意识的觉醒
  
  主人公来到纽约,开始追求“美国梦”。但种族歧视的残酷现实使他的“美国梦”一次次破产,他的种族意识开始了觉醒历程。主人公因布莱索的出卖而生怒火,久已沉睡的“种族”概念被激活;在工厂医院里对身份的困惑与思索启动了种族意识的觉醒;剧烈思想斗争后,种族意识真正觉醒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