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中国文学中的柳絮意象及其审美意蕴

作者:石志鸟




  关键词:柳絮意象 色彩 姿态形似 神似
  摘 要:柳絮是中国古典文学中重要题材和意象,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的咏絮诗,此后咏絮之作渐多。综观历代咏柳絮之作,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暮春的标志;二是柳絮作为花,文人对其色彩、姿态、韵味的审美把握。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
  
  杨柳不仅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意象,也是中国文学中的重要题材,古典文学中以杨柳为题材的诗词赋作数量非常可观,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诗歌方面,据逯钦立辑校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共有十八首咏柳诗,据北大《全唐诗》《全宋诗》电子检索系统,《全唐诗》中有约四百首咏柳诗,《全宋诗》中约有二百五十首。在词方面,据清《古今图书集成》统计,共有六十三首咏柳词。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吟咏杨花柳絮的作品也相当可观。在《全唐诗》约四百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二十二首,占百分之五点六;在《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为五十四首,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另据《四库全书》金至元和明清别集统计,金至清吟咏杨花柳絮的诗歌约有七十八首。据《古今图书集成》统计的六十三首咏柳词中,有杨花柳絮词十九首,占百分之三十点二。在众多的咏柳作品中,其中不乏大家名家。白居易、刘禹锡之间关于杨柳枝词的唱和,传为文坛佳话,对后世《柳枝词》的创作影响深远。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和周邦彦的《兰陵王•柳》分别是词中吟咏杨花和杨柳的名篇。从以上咏柳作品的数量和作家广泛参与的程度,可以看出杨柳题材和杨柳意象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的重要性。
  
  一
  
  柳絮是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柳絮题材经历了一个相当长的发展过程。
  杨柳主要由柳枝、柳絮、柳叶构成。柳枝细长柔弱,微风吹来,摇曳多姿,柳树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诗经》中就出现了“杨柳依依”的经典描写。时至汉魏,柳树开始作为独立的表现对象进入文人的视野,出现了杨柳赋创作的高潮,有枚乘的《忘忧馆柳赋》,魏文帝曹丕、王粲、繁钦、应?都写有《柳赋》,这些柳赋中,主要侧重于对柳树枝、干、叶的铺陈描写,彰显其旺盛的生命力和供人们乘凉的实用价值。随着杨柳赋的出现,咏柳诗在六朝也相继出现。相比较而言,人们对柳絮的关注则比较晚。时至晋代,才出现第一篇吟咏柳絮的赋作,即伍辑之《柳花赋》:“步江皋兮骋望,感春柳之依依。垂柯叶而云布,扬零花而雪飞。或风回而游薄,或雾乱而飘零,野净秽而同降,物均色而齐名。”虽不是单纯地描摹柳花,也涉及到柳的枝、叶,但这是首次以柳絮赋的形式对柳絮的色彩、姿态进行较为形象的描摹,对柳絮诗的出现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在柳絮赋出现的相当长时期后,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
  柳絮首先是作为春天的意象出现的。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常常出现在咏春诗中,如“桃红柳絮白,照日复随风”(梁庾肩吾《春日诗》),“柳絮时依酒,梅花乍入衣”(梁元帝萧绎《和刘上黄春日诗》),这里柳絮同桃花、梅花一样都是春天的风景。在六朝至初唐的乐府《折杨柳》中,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了普遍的关注。如张正见《折杨柳》:“杨柳半垂空,袅袅上春中。枝疏董泽箭,叶碎楚臣弓。色映长河水,花飞高树风。莫言限宫掖,不闭长杨宫。”此诗对杨柳的枝、叶、色、花和总体的姿态进行了全方位的描写,并没有凸现柳絮,只是对柳絮进行了直接的叙述,没有用任何修辞手法。江总《折杨柳》:“万里音尘绝,千条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天岭雪。春心自浩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这里,柳絮和柳枝一样处于比较显眼的位置,并且还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白雪喻柳絮。
  时至中唐,出现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白居易和刘禹锡对杨柳题材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他们不仅开创了乐府《杨柳枝》组诗的创作,还写了专门吟咏柳絮的诗歌。刘禹锡有四首吟咏柳絮的词,即《柳花词三首》和《柳絮》一首,白居易有《柳絮》一首,对柳絮的色彩、姿态、神韵进行了全面形象的描绘。刘白之后,咏柳絮之作渐多,如杨巨源(又作张乔)的《杨花落》,薛能的《咏柳花》,张祜、吴融、齐己各有一首《杨花》,杨凝、雍裕之、李中、罗邺、薛涛各有一首《柳絮》,还有孙鲂的《柳絮咏》。时至宋代,杨花柳絮题材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唐代约有二十二首咏柳絮诗,在唐诗近四百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五点六,宋代约五十四首咏柳絮诗,在宋诗近二百五十首咏柳诗中占百分之二十一点六,无论在相对数量还是绝对数量上,宋代咏柳絮诗都远远多于唐代咏柳絮诗。并且,宋代咏柳絮诗在深度上也较唐代更进一层,主要体现在对杨花柳絮的摹写不再停留在较为浅层的物色神韵上,而是向更深层次发展,挖掘杨花柳絮的人格意义,那就是以君子比德的观念关注柳絮,把柳絮贬为“风流之花”和“颠狂之花”。宋代还出现了专门的咏杨花柳絮之词,其中不乏经典之作,如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不仅抓住了杨花“似花非花”的生物种性特点,而且还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杨花思妇般的悲情神韵。宋代之后,历经元明清,吟咏柳絮之作大概有八十首,为数不算少。中国古典文学中为数不少的咏杨花柳絮之作,构成了咏柳文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部分优秀的咏柳絮作品成了中国文学中的经典之作。
  综观历代咏柳絮之作,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两方面:一是柳絮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象征,更是暮春的标志;二是柳絮作为花,文人对其色彩、形状、姿态、韵味的审美把握。人们对柳絮的审美认识经历了一个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
  
  二
  
  杨柳作为春光春景,是春天的表征,这在文学上早有体现,梁元帝就有“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的诗句。柳枝、柳絮作为杨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杨柳成为春天表征的重要原因,但同为春天的物候表征,二者有很大不同,柳枝发芽是初春的标识,而柳絮纷飞则是暮春的标志,这在诗中也多有体现。杜审言(一作韦应物)的《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初春时节,梅柳先于桃李等其他花木发芽吐绿,昭示着春天的到来。柳絮飘飞,则意味着春天的离去,如“早梅迎夏结,残絮送春飞”(白居易《春末夏初闲游江郭二首》),“绿野芳城路,残春柳絮飞”(刘禹锡《洛中送崔司业使君扶侍赴唐州》)。另外,杨花柳絮是杨树柳树的种子,上有白色绒毛,随风飘扬,形似棉絮,故名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杨花柳絮常被当作杨树柳树的花朵,与群芳比长校短,如“东园桃李芳已歇,独有杨花娇暮春”(杨巨源《杨花落》),“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而柳枝重在其为木,柳树经常与梅树、桃李相组合,作为春天的标识;与梧桐相组合作为庭园故乡的象征;柳树的荣枯有时常与松柏的四季常青相对比,柳作为顺乎天理、行四时之令的表征;柳的望秋而零与松柏的经冬不凋相对比,柳又成为无节操士人的象征。柳作为树木的审美内涵,较多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但柳花作为花卉,受到的关注并不多。而从杨花柳絮的角度关注柳,考察柳絮的物色特征与审美情蕴之间的关系具有独特的意义。
  杨花柳絮作为花卉,同一般花卉有很大的不同。杨花跟柳絮很相似,二者都是柔荑花序,果实中的种子附生白色绒毛,成熟时随风飞舞,杨树柳树就是靠杨花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远方的。此外,杨花是靠风力传播花粉的,属于风媒花,风媒花一般都比较小,大都没有鲜艳的花被,没有浓郁的芳香。不像其他桃李之花大多属于虫媒花,靠昆虫传播花粉,大都有鲜艳的花被和浓郁的芳香。我们知道,一种花卉能引起人们的审美愉悦,最重要的是它绚丽的色彩、宜人的芳香、动人的姿态以及由此带来的风姿神韵,正如园艺学者认为,花之美在于“色、香、姿、韵”①。而杨花柳絮是素白之色,无味无香,它没有普通花卉所具有的姹紫嫣红的色彩和沁人心脾的芳香,从常理上说似乎不能称得上“花”,但柳絮又叫“杨花”、“柳花”,正如苏轼所说“似花还似非花”。 说它是花,主要是因为杨花柳絮为白色绒毛状,质地轻柔,小且繁多,随风起舞,状若飞雪,柳絮飞雪的溟蒙姿态同一般花姿神韵相比毫不逊色。桃李莲桂之花,虽有绚丽的色彩和诱人的芳香,却经不起狂风的摧残,一旦狂风乍起,这些花朵纷纷吹落,零落成泥,香消玉殒。杨花柳絮却不同,它们只有借助风才能繁育播种,正如吴融所言“百花长恨风吹落,唯有杨花独爱风”(吴融《杨花》)。另有王安石《暮春》:“无限残红著地飞,鸡头烟树翠相围。杨花独得春风意,相逐晴空去不归。”所以杨花柳絮不像其他花卉以色香取胜,而是靠在风中自由飞舞的姿态取胜的。柳絮在风中的迷人姿态很早就被人注意到。《晋书•烈女传》:“王凝之妻谢氏,字道韫,安西将军弈之女也,聪识有才辩。……尝内集,俄而雪骤下,安曰:‘何所似也?’安兄子朗曰:‘散盐空中差可拟。’道韫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安大悦。”②谢道韫用风中飞舞的柳絮形容漫天纷飞的雪花真是恰到好处,就连喜怒不溢于言表的谢安也为之动容,不禁高兴起来。自谢道韫之后,柳絮与雪就有了千丝万缕的联系,文人咏雪时以飞絮拟之,咏絮时以飞雪拟之。究其缘由,柳絮与雪在以下两方面相似:一是颜色,两者都是素白之色;二是姿态,两者在空中飞舞的姿态。历代咏柳絮词大都从这两方面着手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