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洛丽塔去哪了?

作者:涂 柳




  摘 要:信奉“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大骗子” 的纳博科夫在他最有名的一部小说《洛丽塔》中设下了什么样的谜呢?笔者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结合精神病学的分析,大胆推测,《洛丽塔》隐藏的故事情节是:由于亨伯特精神恍惚,将车停在悬崖边上,致使留在车上的洛丽塔被撞下了悬崖。亨伯特因此而彻底精神崩溃,被送进埃尔芬斯通医院治疗。由于他受的刺激太大,他将车祸之事遗忘,并且出现了很多幻觉:比如洛丽塔在埃尔芬斯通医院治病,三年后他又找到了怀孕的洛丽塔,并且枪杀了奎尔蒂等等。最终他在医院的隔离室里写出了混杂了幻觉、妄想和真实记忆碎片的《洛丽塔》。纳博科夫通过写一个精神病人的自白而成功地扮演了“大骗子”的角色,并且为我们提供了一部可以用脊椎骨享受“审美狂乐”的经典作品。
  关键词:纳博科夫 洛丽塔 解谜
  
  不少西方评论家认为,纳博科夫是继福克纳以来最重要的作家,或是乔伊斯以来最有风格、最具独创性的作家。纳博科夫的创作思想的确非常独特,他认为“一名优秀的作家是讲故事的人、教育家和魔法师。一个大作家集三者于一身,但魔法师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他之所以成为大作家,得力于此”。“一个孩子从峡谷里跑出来大叫‘狼来了’,而背后果然跟着一只大灰狼——这不成其为文学,孩子大叫‘狼来了’,而背后并没有狼——这才是文学。艺术的魔力在于孩子有意捏造出来的那只狼身上,也就是他对狼的幻觉。所有伟大的作家都是大骗子。”那么,纳博科夫在他最有名的一部小说《洛丽塔》为读者捏造了一只什么样的“狼”呢?
  人们通常对《洛丽塔》情节的解读是:曾经患过精神病的亨伯特疯狂地爱上了女房东夏洛特·黑兹十二岁的女儿洛丽塔。为了有机会接近洛丽塔,他与黑兹太太结了婚。黑兹太太由于车祸意外身亡。亨伯特与洛丽塔成为情人,并四处流浪。在旅途中亨伯特发现有人追踪他们。洛丽塔生病住院之后失踪。亨伯特多方寻找未果。三年后,他突然收到洛丽塔的求助信,信中说她已结婚,快生孩子了,需要帮助。亨伯特丢下一切,找到了洛丽塔。他得知洛丽塔失踪的真相是戏剧家奎尔蒂诱拐了她。在洛丽塔拒绝了与他重新生活在一起的请求之后,亨伯特伤心地离开了她。随后他找到了奎尔蒂,开枪打死了他,自己也因此入狱。在狱中用五十六天时间写出了这部书。
  读完这部小说,读者得出的结论往往是:噢,原来是奎尔蒂! “着魔的猎人”旅馆中的对话者,和洛丽塔打网球的陌生人,一路追踪他们的神秘人物正是奎尔蒂,似乎阅读中的许多不解之处也都迎刃而解了。
  然而对于这样一部“因其特异的创作风格、非凡的叙事技巧被英国编入二战以来影响世界的一百部书”的巨著,作为美国后现代派小说家中杰出的一位代表的经典作品,真的能这样简单地解读吗?
  为了“艺术的魔力”而捏造出来那只“狼”又存于何处呢?笔者试图从文本分析入手,结合一些精神病学的分析,寻找出一个答案。
  笔者注意到,从第二部第二十一章开始,亨伯特的叙述中开始出现一些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如:第二部第二十一章,洛丽塔和小猎狗在玩球。一位泳者色迷迷地看着她,“不久,一个奇异的变化发生了,他不再是只色狼,而是天性善良忠厚的瑞士表兄……”
  亨伯特在杀奎尔蒂之前找宿处时,看到,“一个露天电影院,在一片月亮的辉光中,与茫无边际的无月之夜形成对比的,是一只巨型的银幕斜斜地悬在沉寂的田野上空,上面,一个扁细的鬼怪正举着枪,接着……他和他的武器全化成了一汪晃动的洗碗水……”
  奎尔蒂的表现也不可思议:在中了五六发子弹后(包括头部中弹),“这个血污淋漓,却依然神采奕奕的人上了床,把自己裹进乱糟糟的毯子里。我站近些隔着毯子朝他开枪,于是他躺倒了,嘴唇上面开出一个大大的、满带不成熟涵义的泡,开成玩具气球那么大,而后破灭了。”“但突然间发生了瞬间的变化,我像是站立在那间夫妻卧室里,夏洛特病恹恹躺在床上。奎尔蒂病得很重。我手里拿着一只拖鞋,而不是手枪——我坐在枪上。”然而在亨伯特离开时,这个“四分之一个脸已被打掉”的奎尔蒂又“已经挣扎着移到了楼梯平台上”,“我们”(亨伯特和托尼——奎尔蒂的客人之一)看见他“站在那儿,摇摇晃晃,喘息不止,接着就缓缓地倒了下去……”托尼的反应居然是哈哈一笑。而其他的客人对于这起谋杀事件亦毫无反应。
  类似的描写比比皆是,限于篇幅,笔者不再一一列举。亨伯特为什么要向读者描绘这些荒诞不经的场面呢?有两种可能的原因:一、他故意胡说八道;二、他描绘的是他本人的幻觉,而他并不以为是幻觉。这部小说是以亨伯特狱中忏悔书的形式出现的,因此笔者认为,第一种可能性不大。对于作者纳博科夫来说,他的目的是什么?笔者推测纳博科夫故意留下明显的破绽,引起读者的疑惑和解谜的兴趣。
  除了这些让人难以捉摸的错乱情节,纳博科夫还借亨伯特的叙述故意留下许多蛛丝马迹。貌似精确的时间其实多处严重混乱,完全经不起推敲。试举几例:例一:亨伯特生于一九一零年,死于一九五二年,终年应为四十二岁。然而在第一部第五章中,他写道:“我……着手为英美学生编写法国文学手册,这项工作占去我四十岁至四十九岁之间的全部时间。”例二:在小说的最后,亨伯特称,“五十六天前,我开始写《洛丽塔》时……”引言中说亨伯特死于一九五二年十一月十六日,即使假定他在这一天完成了著作,那么他开始写《洛丽塔》的时间最迟应在一九五二年九月二十一日。然而根据小说中描述,他是在九月二十二日出发寻找洛丽塔。那么寻找到怀孕的洛丽塔和杀死奎尔蒂的时间就缺失了。纳博科夫花了近五年的时间来写这部小说,这些时间的错乱不可能是一位世界知名作家的失误。那么,他究竟想告诉读者什么呢?
  亨伯特自己也明白地说出:“此时,我感觉我正在失去与现实社会的联系。在魁北克我曾经住过一家疗养院,在那里度过了那年余下的冬天和大半个春天。”“我开始写《洛丽塔》时,我在精神病室里等候诊断。”
  因此,笔者推断,纳博科夫借亨伯特之笔描绘的荒诞的场景、错乱的时间无非是向读者暗示:亨伯特精神错乱。据小说交待,亨伯特年轻时就患过精神分裂症,并且多次发作过。虽然经过治疗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已痊愈。据Morri-son(1974)对某精神病院一九三四至一九四四年十年间所有诊断为精神分裂症病人进行随访,发现仅百分之十七的病人恢复正常。荒谬离奇的幻觉正是精神分裂症的典型症状之一。
  亨伯特对洛丽塔充满怀疑,总是担心洛丽塔背叛自己。发展到后来,亨伯特总觉得奎尔蒂无处不在,如影随形。他就像“一位变化多端的普洛透斯(Proteus,希腊神话中的海神,据传能随意变化为各种形状),以迷惑人的从容从一辆车转移到另一辆上”。甚至洛丽塔的女友莫娜写的一封信,他也认为“带有一种神秘的危险口吻”。
  从他的这些行为来看,在第二十一章之前他已经开始发病了。根据精神病学的研究,亨伯特的这些举动完全符合一种典型的精神分裂症状:妄想。妄想是一种错误的、歪曲的病理性信念或判断。患者认为他人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暗有所指,寒暄问候、家常聊天都别有深意。严重者甚至连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内容都认为与己有关。其中妄想的一个类别嫉妒妄想的表现是患者坚信配偶对自己不忠实。患者可采取种种手段搜集所谓证据。
  那么,对于精神病人亨伯特的自白,哪些是真实的,哪些仅仅是幻觉呢?上文提到,亨伯特找寻洛丽塔和谋杀奎尔蒂的时间缺失,与此有关的场景描写又如梦境,而且洛丽塔的求助信也非常可疑。 “一九五二年九月上旬的一天早晨”,“我”收到两封信,“我感到有一封是洛丽塔的母亲来的”,而另一封是约翰·法洛来的,“这时,另外一封语调干巴巴的信开始对我诉说道……”这才是洛丽塔的来信。那么,这第三封信从何而来呢?在约翰的信中特意提到“小多丽·黑兹的下落仍属未知”,洛丽塔如何得知亨伯特的地址呢?而且信上的日期是九月十八日,和亨伯特收信的日期有出入。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