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颜延之的《五君咏》

  与谢灵运、鲍照同时的颜延之,也是一位享有盛名的诗人。有人将他的诗与谢灵运诗比较,说“谢诗如芙蓉出水,颜如错彩镂金”;意思是谢诗自然天成,颜诗却雕绘满眼,是一种人工的美。颜延之听了颇不高兴,“终身病之”(钟嵘《诗品》)。到了后世,虽然人们仍并称颜谢,或以颜、鲍、谢为刘宋三大家,但一般认为他的成就是在鲍、谢之下的。
  然而,颜延之为人却颇有令人喜爱的地方。
  第一,他虽出身孤贫,但并不因贫穷而气馁。少年时住在城墙脚下一条破旧的巷子里,居室也很简陋,但他不以为意,只管读书作文。他有自己一套安贫乐道的理论。他说天下人岂能都是富人,有富人便有穷人。那么穷也就该心安理得;难道我就一定该富,别人就一定该穷?只要想通了这个道理,加上读书怀古,精神有所寄托,那么即使住在柴门陋户之中,也尽可鼓琴高歌,自得其乐了。颜延之后来做了不小的官,仍然“居身清约,不营财利”(《宋书》),布衣蔬食,自奉菲薄。常常独酌于郊野,适意之际,旁若无人。他还教训儿子,不可轻侮苛待仆役,应当“服温厚而知穿弊之苦”,“厌滋旨而识寡嗛之急”。令人想起陶渊明派一名仆人往家中帮忙时给儿子的信中所说的:“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萧统《陶渊明传》)一千五百年前能有这样的思想,是不容易的。第二,颜延之生就一副傲骨。东晋末年的重要政治人物刘穆之是他的姻亲。其人以乐于推贤举善著称,曾打算推荐颜延之做官,要延之先去见他一面。在别人这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可颜延之居然不去。又如刘宋时他因冒犯权要被罢免,便常常在酒店里裸袒痛饮,喝醉了便旁若无人地唱起挽歌来。一次皇帝传诏要接见他,他瞪着醉眼,了不应对。甚至当他的儿子颜峻做了大官,他不但不高兴,而且常常对颜峻说:“我平生不喜见要人,如今不幸见你!”颜峻供给他资用,他一无所受,依然住在原先的旧宅里,用着旧的器具。出门时仍旧乘着瘦牛拖的笨车,遇见颜峻的车驾仪仗,便躲在路边。他与穷诗人陶渊明却是意气相投,经常一同喝酒,临别时还留下二万钱给陶渊明。陶渊明也真旷达,这笔钱一下子全送往酒家,做了日后取饮的预付款。陶渊明卒后,他为之作诔,诔中还提到陶渊明生前对他的规戒,要他随和一些,不要太峻介狷急。陶渊明并非随波逐流之人,但他外表平和。他的规劝,表明了与颜延之友谊的真笃,也反映了颜延之性格的刚直。
  颜延之的诗,还是有一些可诵之作。这里只说说他的组诗《五君咏》。
  五君,指魏末竹林七贤中的阮籍、嵇康、刘伶、阮咸、向秀。为何只咏五君?因为七贤中的另两人——山涛、王戎后来均贵显于世,故被黜落。即此便可觇见其用意所在。这组诗是颜延之因言语间冒犯权要、被黜为永嘉太守时所作,而又因此诗使当权者更加恼怒,故被免职家居。
  诗中咏嵇康有句云:
  鸾翮有时铩,龙性谁能驯?
  赞美嵇康有高卓之气、龙凤之姿,虽遭受摧残,但其不受世俗束缚的反抗性格,终究不可驯服。嵇康与当权的司马氏集团不合。山涛曾欲举荐他代替自己的职务,他便写信拒绝,并从此与之断交。信中自称有七不堪、二不可,不能出来做官。七不堪者,为不堪早起,不堪放弃抱琴行吟、弋钓草野之乐,不堪裹以官服,揖拜上官,不堪交际酬答,不堪参加吊丧之礼,不堪应对宾客,与俗众共处,不堪公务烦扰。二不可者,一是每每非汤、武而薄周、孔,二是刚肠疾恶,肆意直言,都将为世俗所不容。总之,是说自己不能委曲本性,勉强从俗。他终究得罪了统治者,被刑东市,年仅四十。
  咏阮籍有句云:
  物故不可论,途穷能无恸?
  阮籍也是一位越礼惊众的人物。他曾说:“礼岂为我设耶!”邻居的酒家妇有美色,当垆沽酒,他前往酣饮,醉后便倒卧其侧。某兵家女有才色,未嫁而卒,他虽与其父兄素不相识,却径往哀哭。这都是不拘礼法、任情而动的行为。他还能做青白眼,见礼俗之士,即白眼相对。他也不愿与当权者合作,不过他比嵇康谨慎,不言世事,不褒贬人物。这样处处小心,甚至有时不得不说些违心的话,是很痛苦、很压抑的。他常常驾车独往,任意驱走,走到无路可走之处,便恸哭而返。这正是他内心苦痛的表现。
  咏阮咸(阮籍之侄)有句云:
  屡荐不入官,一麾乃出守。
  阮咸学问好,有见识,为同列所嫉,出为始平太守。颜延之也因得罪权要而出守。时人曾将他与阮咸相比。
  又咏刘伶有句云:
  韬精日沉饮,谁知非荒宴?
  刘伶善饮,常乘着鹿车,携一壶酒,叫人扛着铁锹跟着,说:“要是我死了,就把我埋掉!”他作有《酒德颂》,赞美一位惟酒是务、不知其他的“大人先生”,“以天地为一朝,万期为须臾”,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有两位礼法之士,怒目切齿地指斥他。他却捧起酒瓶畅饮,伸直双腿,靠着一大堆酒糟,乐陶陶地醉了。忽而醒来,俯视万物,纷纷扰扰,就像江海上的浮萍一般,而那两位礼法之士,就像两只小虫子在那里蠢动。从这篇文章里,可以知道刘伶的好饮,也是别有怀抱,是蔑视礼法、向往自由的一种表现。因此颜延之说他并非“荒宴”。
  嵇康、阮籍等人,都是才高而不得意,都看不惯当时的统治集团,痛恨他们的虚伪,但又无可奈何,深感压抑,只好以狂放的举动舒泄愤懑。颜延之作《五君咏》,其实是借以自喻,曲折地表达对于权贵的反抗情绪,无怪乎当权者读后要勃然大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