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rss

必读经典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历史解密

晋楚争霸为什么不愿正面刚? 总利用卫星国给对方找别扭

时间:04-04来源:作者:点击数:
<城东书院,cdsy.xyz>
  1.jpeg
  崤之战
  
  鲁僖公三十三年(前628年),晋国除了崤之战把秦军包了饺子之外,还差点和楚国再打一场大战。
  
  晋文公一死,心思活泛起来的不是秦穆公一个。南方的许国,竟然投靠了楚国。
  
  如果说,这时晋、楚是一流大国,齐、秦是准一流大国,那么郑、宋、鲁等国可以算二流中的强国,许国则连三四流都不知道能否够得上。
  
  但无论如何这是个危险的信号,本来几乎所有重要国家都奉晋国为霸主,处于在晋国主导的同盟内。现在有人反水,要是置之不理引起连锁反应,那问题就相当严重。
  
  于是“晋、陈、郑伐许”。割鸡焉用牛刀,晋国未必出动了多少兵力,郑国和许国是世仇,郑穆公是晋国扶上君位的,晋国刚刚灭掉了企图偷袭郑国的秦军,体现了大哥对小弟的关爱,郑国当然也给大哥好好表现,所以这次伐许,郑国应该是主力。
  
  所以接下来楚国的反应,也是针对郑国。“楚令尹子上侵陈、蔡。陈、蔡成,遂伐郑。”楚国手里囤着一个郑国的流亡公子,把这位公子送回去取代郑穆公,也不算师出无名。但楚国不是直接攻郑,先打服了陈、蔡两个更接近南方的三流国家,然后北上。
  
  2.jpeg
  
  郑国表现出色,居然顶住了攻势,还捡漏把那位流亡公子杀掉了。看这个结果,打郑国,楚军也未必出动了主力,事情主要还是交给两个刚收服(应该是收回,毕竟这两个国家大多数时候都是追随楚国)的小弟去干的。
  
  对郑国这样忠勇的盟友,晋国当然要有所表示,晋军终于出动了,攻击目标是蔡国。蔡国是楚国的门户,当年齐桓公伐楚,就以打蔡国为第一步。所以楚国不能坐视不理:晋阳处父侵蔡,楚子上救之,与晋师夹泜而军。
  
  两军隔河对峙,前面这一系列小弟乱战之后,晋楚两大国,终于到了战争的边缘。
  
  然而这时双方都表现出高度的谨慎和鸡贼。
  
  晋军统帅阳处父写信给楚军统帅子上:“我听说:‘有教养的人能接受有道理的话,有勇气的人能够和敌人正面扛。’你如果打算开战,那么我军后退三十里,把河边空出来,再留给你足够的时间,给你摆好阵势;不然的话你让我过河,也用这个态度对我。老这么耗着,也不是个事。”
  
  子上就准备过河,但有人提醒他,晋国人最不讲信用了,咱们面对的可不是宋襄公,河过了一半他来个突击,那可就惨了。——说这话的人叫太孙伯,是城濮之战时楚军统帅子玉的儿子。这时距离城濮之战(前633年)也不过五年,对晋国人善于玩阴的,他应该记忆犹新。
  
  于是子上决定,还是自己后退三十里。
  
  然而,发现楚军后退之后,阳处父的反应不是过河,而是欢呼。他宣布:“楚国人已经逃走了!”然后就带着晋军,以胜利之师的姿态回家了。
  
  晋国人自己评价阳处父,发明了一个成语,“华而不实”,这也是一个好例证。
  
  楚国人很没趣,然而不敢追击,也只好回家了。
  
  这事实际上为后来的两国相争定了个基调:或者利用自己的小弟给对方找别扭,或者欺负对方的小弟让对方没面子。真要正面对决,还是尽可能回避,场面上能做到单方面宣布胜利,就算很圆满的结果了。
<城东书院,cdsy.xyz>
推荐内容
相关内容
    无相关信息
栏目更新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