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一节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促膝谈心
许多年轻人总觉得生活对他如此不公平,他最努力但获得最少,他最刻苦,但成绩总不理想 ,他好心帮助别人但总得不到回报……孩子,“公平”是人们的一种理想,而不公平却是客 观存在的。生活学习的许多方面总有一些不如意,但只要适应它,并为改变现状而坚持到底 ,生活一样也会冲你微笑。
话题
你应该直面生活的不公平,承认它、接受它,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你自己的人生定位。
父亲的教诲
很多人都认为自己是生活中某一领域的失败者,他们步入社会后经常提及这样一些问题,也经常讨论一些问题,如“为什么老板总是对手挑三捡四呢”,“为什么我总是这么倒霉呢” ,“为什么他一点都不优秀却总能碰上好运气”,等等。
他们所讲的故事,所给出的理由当然都是些关于自己失败的原因和悲剧性的故事,如“我从 来就未曾真正有过一个奔向好前程的机会。你知道,我的父亲是个酒鬼”,“我是在贫民家 庭 中长大的,你从你的社会结构中绝对领会不到这种生活”,“我只受过小学教育”,“我机 遇不好”,等等。
实质上,这些人都在表明:世界给了他们不公平的待遇。他们是在责备他们身外的世界和境况,责备他们的生活环境。
许多不公平的经历,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所选择的。我们只能接受已经存在的事实并进行自我调整,否则,抗拒不但可能毁了自己的生活,而且也许会使自己精神崩溃。因此, 人在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
公平不是总存在的,在生活学习的各个方面总有一些不能如意的。但只要 适应它,并坚持到底,总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成效。
在比尔·盖茨读中学的时候,他接到全国最大的国防用品合同商TRW公司的电话,要他南下 考试。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比尔·盖茨征得了学校的同意,参加三个月的“临时工作”。
三个月后,比尔·盖茨回到学校。他补上了三个月中落下的功课,并参加期末考试。对他来说 ,电脑当然不在话下,他毫不担心。其他功课他也很快赶上了。结果他的电脑课老师只给了 他一个“B”,原因当然不在于他考试成绩不佳,而是他从不去听这门课,在“学习态度” 这条标准中被扣了分。
但比尔·盖茨并没有抱怨什么,而是接受了这种看起来不公平的现实,并把这种得失置之度 处,集 中精力作数据的编码工作,他成了名副其实的电脑程序员,具备了编程的坚实基础和丰富经 验,最终成就了自己享誉全球的事业。
不公平现象的存在是客观的,然而你可以努力不使自己因此而陷入惰性,并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进行积极斗争。首先争取从精神上不为这种现象所压垮,然后努力在现实中消除这些现象。
你可以确定自己的切实目标,着手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具体步骤,不必顾忌不公平的现象, 也无需考虑其他人的行为和思想,事实上,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所不同。别人的境遇如果比你 好,那你无论怎样抱怨也不会改变自己的境遇。你应该避免总是提及别人,不要总是拿望远 镜瞄着别人。有些人工作不多,报酬却很高;有些人能力不如你强,却因受宠而得到晋升… …如果你总是说“他能做,我也能做”,那你就是根据别人的标准生活,你永远不可能开 创自己的生活。
与其用生命中的大好时光去做徒劳无益的挣扎,还不如漠然视之,用这些精力去做有意义的事。
如果我们所遇到的“不公”不是大的、原则性的问题,尚不至于危害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那就不必去斤斤计较,来点“阿Q”式的自我安慰,泰然处之。况且,有些“ 不公平”只是一个人的心理感受。同时一件事,由于各人的看法和“公平”的标准不同,感 觉也不同。但当我们真正意识到生活并不公平时,我们会对他人也对自己怀有同情,而同情 是一种由衷的情感,所到之处都会散发出充满爱意的仁慈。当你发现自己在思考世界上的种 种不公正时,可以提醒自己这一基本的事实。你或许会惊奇地发现它会将你从自我怜悯中拉 出来,采取一些具有职极意义的行动。
总之,我们承认生活是不平等的客观事实,并不意味着一切消极的开始,正因为我们接受了这个事实,我们才能放平心态找到属于自己的人生定位。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