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7)演讲台上的动作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演讲中,作为语言另一种形式的体态语言,也是不可缺少的因素。
为了使演讲成功,我们对体态语言的运用应该是“台下刻意训练,台上听其自然”。如果等到上了台再仔细揣摩,便会失之做作,不会达到预期效果。只有在台下精心设计好各种情况下的手势、眼神、面部表情和动作,才能胸有成竹,处变不惊。
在演讲中,运用体态语言不要贪多,贪多则滥,给人以手舞足蹈不够庄重之感。同时也要注意运用体态语言的范围和频率,如果感觉气氛比较沉闷,运用幅度要适当增加。
体态语言必须符合演讲内容和情境,用来辅助有声语言,才能避免给人单调、重复之感,以达到演讲的成功。对于过于严肃的场合,运用体态语言既要节制,也要适当大胆,不要轻手轻脚,要敢于运用,善于运用,这样在台上的表现才会大方自然。
为了让自己能够自如地运用体态语言,在开始演讲前的一段时间里,不是坐在后台静等,而是来到听众席中,或是量一下讲台与听众间的距离,或是试验一下麦克风的效果如何,是否能让听众听得十分清楚,再就是研究一下听众的年龄层等。之所以这么做,主要目的就是熟悉一下会场,以便使演讲顺利进行。
一般而言,人类心理较难适应突然的情况变化。如果我们静坐在后台等着,时间一到又以沉重的,脚步走上讲台,那么即使我们想积极地发挥,也不会太顺利的。
基于这个原因,每次演讲之前,一定要在会场四周走动一下,以便习惯会场的气氛。从这一点可推理到人与人见面前的心理准备上。与人见面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使自己的心理处于开朗、轻松的状态中,所以必须做一些运动量较小的活动,使自己以轻快的脚步走路,即可产生相当不错的效果。
轻快的脚步,不仅可以使身心感觉轻松,同时还会给对方以开朗的印象。而如果想以沉重的脚步走到现场再表现开朗的个性,就相当困难了。
演讲练声的方法
口才并不是一种天赋的才能,它是靠刻苦训练得来的。
这种训练不仅要刻苦,还要掌握一定的方法。科学的方法可以使我们事半功倍,加速我们的成功。只要通过适合自己的方法,加上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那么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一副好口才。
要进行成功的演讲,声音是第一重要的要素。练声也就是练声音,练嗓子。在生活中,每个人都喜欢听饱满圆润、悦耳动听的声音,而不愿听干瘪无力、沙哑干涩的声音。所以锻炼出一副好嗓子,练就一腔悦耳动听的声音,是进行演讲训练时首先要做的工作。
练声的第一步是练气。
俗话说练声先练气,气息是人体发声的动力,就像汽车上的发动机一样,它是发声的基础。气息的大小对发声有着直接的关系。气不足,声音无力,用力过猛,又有损声带。所以我们练声,首先要学会用气。
吸气:吸气要深,小腹收缩,整个胸部要撑开,尽量把更多的气吸进去。我们可以体会一下,闻到一股香味时的吸气法。注意吸气时不要提肩。
呼气:呼气时要慢慢地进行。要让气慢慢地呼出。因为我们在演讲、朗诵、辩论时,有时需要较长的气息,那么只有呼气慢而长,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呼气时可以把两齿基本合上。留一条小缝让气息慢慢地通过。
学习吸气与呼气的基本方法,你可以每天到室外、到公园去做这种练习,做深呼吸,天长日久定会见效。
第二步是练习发声。
我们知道人类语言的声源是在声带上,也就是我们的声音是通过气流振动声带而发出来的。
在练发声以前先要做一些准备工作。先放松声带,用一些轻缓的气流振动它,让声带有点准备,发一些轻慢的声音,千万不要张口就大喊大叫,那只能对声带起破坏作用。这就像我们在做激烈运动之前,要做些准备动作一样,否则就容易使肌肉拉伤。
声带活动开了,我们还要在口腔上做一些准备活动。我们知道口腔是人的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声音的洪亮、圆润与否与口腔有着直接的联系,所以不要小看了口腔的作用。
口腔活动可以按以下方法进行:
第一,进行张闭口的练习,活动嚼肌,也就是面皮。这样等到练声时嚼肌运动起来就轻松自如了。
第二,挺软腭。这个方法可以用学鸭子的“嘎嘎”声来体会。
人体还有一个重要的共鸣器,就是鼻腔。有人在发音时,只会在喉咙上使劲,根本就没有上胸腔、鼻腔这两个共鸣器、所以声音单薄,音色较差。练习用鼻腔的共鸣方法是,学习牛叫。但我们一定要注意,在平日说话时,如果只用鼻腔共鸣,那么也可能造成鼻音太重的结果。
我们还要注意,练声时,千万不要在早晨刚睡醒时就到室外去练习,那样会使声带受到损害。特别是室外与室内温差较大时,更不要张口就喊,那样,冷空气进入口腔后,会刺激声带。
第三,练习吐字。吐字似乎离发声远了些,其实二者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发音准确无误,清晰、圆润,吐字也才能“字正腔圆”。
我们在小学时,都学习过拼音,都知道每个字都是由一个音节组成的,而一个音节我们又可以把它分成字头、字腹、字尾三部分,这三部分从语音结构来分,大体上可以说是,字头就是我们说的声母,字腹就是我们说的韵母,字尾就是韵尾。
吐字发声时一定要咬住字头。有一句话叫“咬字千斤重,听者自动容”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所以我们在发音时,一定要紧紧咬住字头,这时嘴唇一定要有力,把发音的力量放在字头上,利用字头带响字腹与字尾。
字腹的发音一定要饱满、充实,口形要正确。发出的声音应该是立着的;而不是横着的,应该是圆的,而不是扁的。但是,如果处理的不好,就容易使发出的声音又扁又塌,不圆润。
字尾,主要是归音。归音一定要到家,要完整。也就是不要念“半截子”字,要把音发完整。当然字尾也要能收住,不能把音拖得过长。
如果我们能按照以上的练习要求去做,那么你的吐字一定圆润、响亮,你的声音也就会变得悦耳动听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