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7章 学会演讲的艺术 (2)让演讲贴近听众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次成功的演讲,除了具有真实的现场感之外,还必须从听众角度进行思考与分析。要做到这一点,演讲者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眼:
每一个演讲者都希望自己的演讲具有很强的说服力与感染力。如果演讲者能站在听众的角度思考问题、分析问题,那么这样的演讲往往更能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第一,设身处地为听众着想
在演讲中,演讲者设想自己处在听众的地位或境遇中,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听众的心理需要,从而使演讲者与听众的心理相容,使自己的演讲让听众听得进,能接受。
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时在答谢宴会上的祝词中说:
昨天,我们同几亿电视观众一起,看到了名副其实的世界奇迹之一——中国的长城。当我在城墙上漫步时,我想到了为了建筑这座城墙而付出的牺牲;我想到它所显示的在悠久的历史上始终保持独立的中国人民的决心;我想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长城告诉我们,中国有伟大的历史,建造这个世界奇迹的人民也有伟大的未来。
由于在座的都是中国官员,因此尼克松着重赞扬了中国人引以自豪的长城,既博得了好感,也淡化了两国政府的原则分歧所造成的阴影。演讲还围绕“长城”借题发挥又说了几段话,使“拆除我们之间的城墙”这个并不轻松的话题显得轻松。
二是演讲者的引导,使听众身临其境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演讲者与听众所处的地位不同,因此,他们各自认识事物也往往是不同的还因为他们缺乏对对方的生活经历与情感的体验。如果演讲者能引导听众身临其境,那么就能深刻地了解对方,从而达到彼此心灵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行动上的一致。
有一个慈善家,他发动他的朋友们去募捐,供建教堂用。
募捐的情形是很困难的。在一次动员会上,有一个朋友准备放弃这项工作,打断了他的演讲,引用“”十扣柴扉九不开“这句古诗,来说明募捐困难的情形。”十扣柴扉九不开’真是把募捐困难的情形形容得活灵活现。
可是这位慈善家把这同一句话,以另外的角度去解释它。同样的话,就得到完全相反的效果。他说:“不错,我们现在的情形是‘十扣柴扉九不开’;可是这也是说十扣柴扉有一扇会开。那么,我们要敲开十扇门,只要努力一点,多敲几十个门就是了。”
于是他把这句“十扣柴扉九不开”发展成“百扣柴扉十扇开”。鼓舞了他的朋友们,完成了募捐。
三是演讲者从听众的假设出发,达到与听众的共识。
古希腊有一位著名的无神论哲学家,叫伊壁鸠鲁。一天,他对凡个相信神的人雄辩地证明神的不存在。
他说:“听你们说,世界上有神的存在对吗?”
那几个信神的人鸡啄米地连连点头说:“是的是的。”
伊壁鸠鲁说:“那么,神只能有这么三种可能性:神或是愿意但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或是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或是既有能力而且又愿意除掉世间的丑恶。”
神,到底存在不存在。哲学家先不结论,而提出了关于神的解释的三种可能性,使对方首先承认其中的某一论题,进而一一推论。
伊壁鸠鲁又说:“如果神愿意而没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那末,它就不算是万能的。而这种无能力,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有能力而不愿意除掉世问的丑恶,那么,这就证明了它的恶意,而这种恶意同样是和神的本性相矛盾的。如果神愿意而且有能力除掉世间的丑恶(这是唯一能够适合于神的本性的一种假定),那末,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世问还有丑恶呢?”
至此,“神根本不存在”的结论虽然没有说出来,但也就不言而喻了。
因为有了前面三个无法辩驳的前提,这个结论使那几个人有神论者纵然有万张嘴也难以否认了。
总之,由于听众有不同的性别、年龄、种族等自然特点,也各有情感、意志、趣味等心理特点以及文化、教养、境遇等社会特点,因此在演讲时,一定要目中无人,心中有人,面对听众,用他们乐于倾听的方式,发表自己的见解。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