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6章 说得比唱得还好听 (5)说话要注意姿态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交际中,虽然姿态不是口才训练的主要科目,但它是我们内心状态的外部表现,受情绪、感觉、兴趣的支配,是帮助口才动人的一个助手。
姿势是内心感情的自然表现,如果要训练它成为一个模型,那不但单调,而且可笑。真情愈流露,动作和姿态也愈显得自然。
说话时的姿势变化较多,面部表情变化大些,表现出性格外向,开朗活泼,谈到高潮,全身动作要配合起来一齐表现情绪,如站起来,挥舞手臂,来回走等等,可使对方感到说话的热情。有时因心情愉快,便不绝地把两手在空中挥动,有时为了心情悲苦,忍不住握着拳头,紧紧地靠在自己的胸前,而当愤怒的时候,更不免举拳猛击,但是这种动作和表现姿态,都是以自然和灵活为要素。
但是为了吸引听众,我们又有必要对说话的姿态进行培养和调整。
除了演说之外,谈话多半是坐着的。关于坐的问题,有很多种不同的方式,有的人喜欢坐在人们的中间,让大家围坐在自己的身边。有的喜欢坐在会场的角落,不让大家能够清楚地瞧着自己,有的喜欢坐在听众的外围,他的意思,不让人家能看得仔细。其实,坐位最好是对着听众,让大家可以清清楚楚地看见。但是我们如果要坐的话,应该把坐位选择在听众的中间,使人们都能清楚地看见自己。不过坐的时候,姿势要自然,而且保持端正,切不可斜靠在椅中。有时盘起腿,有的把手臂搁在椅背上,这样都是引人轻视的动作,我们必须加以注意。
一个在发表意见的人,对于手的安放问题,确也值得留心的。究竟两只手的位置,怎么处置呢,倘若可能的话,那便忘悼它们好了,让它们自然地垂直在身体的两边。
不过,万一我们觉得它们讨厌,并有些觉得累赘,而认为插在衣袋里,或是放在背后,那也可以。总之一句话,总得使情绪安静,切不要注意于两手是否妨碍动作,更不必顾虑什么听众会留意到手的位置。手的地位,实在是演说者不必多加留意的问题,应当将注意集中于真情的流露,而两手却是帮助我们让真情流露的工具。在需要应用它们的时候,可以立刻举起来,或放下去。不过不要故意把手交叉在胸前,更不可勉强扶在讲桌上,这样就会使自己无法自由行动。而用两手故意去玩弄自己的衣服,那更会使听众转移注意,并且显得愚拙。
下面几条原则是我们应当注意的:
不要重复姿势,无论任何一种姿势,重复了总会令人觉得乏味;
如果用手做手势的时候,不要只从肘部做起,这样会使人感觉得不自然;
不要把姿势结束得大快。譬如当伸出食指向前面指着,用这种姿势帮助说话的语气时,切勿立刻把手缩回,最好等到说完一句话以后,才缩回手臂。
要保持姿势的自然,是必须练习的;这种练习,也许在做时觉得有些勉强,但经过相当时日后,便可以渐渐的成为自然了。
不要让动作或姿势减低听众对说话的注意;许多人的动作过火,反而使听众注意他的动作。说话的态度是唯一基本的谈话技巧。这态度不是指我们的行动,而是指说话本身。切不可以为是当众在说话,因此必须留心自己的话,有什么应注意的地方。当做跟别人在闲话,说什么算什么,无所顾忌,无所畏怯,更用不着要装出十分正经的态度,一切都任其自然好了。
要使说话态度自然,还有一种方法,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讲师,说话就象以和一般学生讲解一样。不必有什么恐惧,更不必有什么担心,自己心坎的思想,让它自然地流露出来,这样我们说话一定会非常自然。
美国有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曾写过下面一段话:动作好象是跟着感觉的,但在实际上动作和感觉是同时发生的,所以我们直接用意志去纠正动作,也就是间接纠正了感觉,假如我们感觉不愉快,一个有效的恢复方法,便是快活地坐起来,活动,说话,愉快便像已经和我们同在一处了,如果这办法还不能达到效果,那便不再有别的方法了。
一位男高音歌手在介绍的经验时说:“你吸足了气,你便能支持住自己。”所以,当我们感觉到勇敢时,我们就会真变得很勇敢,用我们整个意志去达到目的,是使你的勇敢代替惧怕的最好方法,不过,你必须先预备好一切动作,否则恐将仍旧不易生效,假使你要讲一些什么,充分想好后,就该敏捷地走出来,应该先作半分钟的深呼吸,因为多吸一些氧气,可以增加不少勇气。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