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关于机会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案例讨论
要说怀才不遇,小王一定会说自己最有资格了。
从大学毕业来到公司,小王是雄心万丈,想要有番大作为,可是自己的才华没有机会展示,每天都是朝九晚五的拉磨式生活。看着和自己同时进入公司的人,有的已经在某个区域市场做了经理,有的已经在所在部门进入了管理阶层。反观自己,总经理秘书做了几年,每天不过是替老总写写文件之类而已。
小王想:“有什么呀,我就是没有平台表现罢了。以我的能力,一定不比他们差。”她多么渴望有个可以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呀。
前几天,某区域市场空出个经理的职位。虽然是行政出身,但在总经理身边学习了那么久,想想一个区域经理应该做得来,于是小王就找到总经理,提出了自己想要出任这个区域经理的请求。总经理对她能否胜任这份工作表示怀疑,而且这个职位还有几个其他的人选,所以就让小王同其他几位候选人竞争。
其他候选人都有着丰富的市场实战经验,而小王却一直都只是在总部做些文案工作,甚至连最基本的市场调研工作都不知道该如何着手。
总经理让每位候选人拿出一份市场开发计划书。小王虽然也有一些市场开发的想法,但看到对手都是身经百战,而自己却从来没有亲自参与过市场开发,所以也就动摇了。
提交计划书的时候,小王没有交,她已经放弃了竞争。
讨论:
1.出任区域经理,对小王来说是机会吗?
2.小王既然如此渴望一个机会,为何机会来临的时候却无法把握住?
3.如果你是小王,你会争取什么样的机会?
4.你如何才能把握住自己争取到的机会?
不是机会的机会
别人都能看出来的机会不是机会
既然是机会,就一定是自己的。如果大家都能看到,那么这就不是机会,还很有可能是陷阱。因为,大家都能看到的,是一种常态,而机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动态性和突发性。
电视连续剧《坐庄》讲的是股市的故事。在股市里,有些人即所谓庄家会通过一些手段去操作一只股票,令股价上升或下降。往往这些时候,如果普通的小股民都能看到一只股票价格持续上涨,以为发财的机会来了就跟进买入,结果就会被庄家套牢。最后是庄家赚了一大笔,而小股民却都赔得血本无归。因此,大家都能看到的就不是机会,一定有某种因素在左右着这个所谓的机会。
自己不擅长的不是机会
当网络热潮席卷中国的时候,有多少热血澎湃的年轻人投入到了创业的大军中,梦想着自己可以成为张朝阳,成为丁磊。然而仅仅有热情是不够的,凭借一个创意、粗犷的网络架构、简单的页面、单一的盈利模式,他们就开始梦想着让自己的企业上市融资。但技术的薄弱、理念的缺失,最终使得一群又一群的人淹没在网络的泡沫之中。
其实张朝阳和丁磊都是有着自己的资源的。比如张朝阳的公司,是依靠美国MIT媒体实验室主任尼葛洛庞帝先生和美国风险投资专家爱德华·罗伯特先生的风险投资支持创办的,而后进一步得到包括美国英特尔公司、道琼斯公司、晨兴公司、IDG公司、盈科动力、联想等世界著名公司的风险投资。而这与张朝阳在美国的留学经历是分不开的。
所谓机会,就是在某个特定的时机,通过某些行为,可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前文也提到过,机会往往也是伴随着竞争和挑战而来的,如果没有很高的能力和资源优势的话,同样也无法获得所求。
主动来找你的不是机会
什么是机会?机会就是一个有希望搏一下的时机。这里面有两个组成要素:① 个人能力,这才有得搏;② 时机,这样才能搏。第一个是先决条件,而且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第二个却是可以去寻找和创造的,但往往人们总是相信机会会主动来临。
我们已经强调了能力对机会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人却往往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有这样一句话:“任何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很多人正是认为自己的能力还不够,于是不敢出击,总是希望条件和资源更具有优势以后,再去拼搏。笔者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要等有了实验室才来做实验的话,那么即使有了实验室你也不会做。”因此,一定要主动出击,不要期望机会会主动来找你,因为主动找你的一定不是机会。
大家都看过武侠小说,里面刚刚出道的高手,都是找人而且是找在江湖上数一数二的人物进行比武,胜利之后,他在江湖上就一战成名。但是,没有哪个武林盟主会对一个刚刚出道的毛头小子说:“来,小子,我们比试一下,如果你赢了你就是武林盟主。”因此,凡事要主动出击。著名篮球运动员乔丹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不相信被动会有收获,凡事一定要主动出击。”
思 考
1.自己有没有觉得总是不能获得很好的发展机会?
2.自己有没有错误地判断了机会?
3.哪些才能算是自己的机会?
到处都有机会
真诚是机会
人们总是在努力地寻找机会,却总是得不到其他人的帮助。其实只要用你的真诚,就可能换来别人对你的欣赏,甚至会提供给你一个机会。
一个小伙子,近30岁了事业依然与他无缘,他只能在一家商店里做一个售货员。一个雨天,商店里走进来一个老夫人。其他的销售员看这老夫人身着简朴,知道是来避雨,于是仍自顾自地聊天。
小伙子走上去,问:“女士,有什么可以效劳的?”老夫人迟疑了一下,随手指了指一台收音机说:“这个多少钱?”小伙子确认老夫人只是进来避雨的,于是边从柜台里面拿出一张椅子,边说:“女士,请先坐一下吧。”并扶着老夫人坐下,还和老夫人聊了起来。
一会儿雨停了,老夫人站起身,递给小伙子一张名片,让他明天去找名片上的那个人。后来,这个小伙子成为了著名的钢铁大王卡耐基的搭档,并在卡耐基退休以后,接替了他的位置。原来那个老夫人就是卡耐基的母亲。
中国有句俗话:“傻人有傻福。”其实傻人之所以会有很多的机会与福气,主要是因为他能够真诚待人。没有功利,没有所求,能够无私、真诚地去帮助别人。最重要的是,他们做了别人并不愿意做的事情。人们喜欢他这种简单的真诚,所以更愿意给他以帮助,也愿意给他机会。反过来,如果你知道有人是希望获得你的帮助,而每天在你身边转来转去,那么你对他是厌恶多一些还是喜欢多一些?其实只要你很真诚,就处处都有机会。
细心是机会
任何机会来临的时候,总是以一些人们习以为常的面目出现,以蒙蔽那些不细心的人。
听说过农民发明家覃上峻吗?他通过细心观察,结合生产实践,10多年来共取得8项发明专利,并将其所发明的产品迅速转化为生产力,被其所在自治区科技厅评为“科技示范户”。
初中毕业后回乡务农后,在生产、生活中,覃上峻发现许多生产用具、生活用品的设计原理和功能已经落后于时代的要求。于是,他开始处处留意这些工具和用品存在的各种问题,对它们进行简单的改良。
例如老式的喷雾器大多是手摇式的原机,存在着操作笨重、容量小、使用不方便等缺点。针对这些缺点,经过近10个月的努力,覃上峻的第一项发明:电动喷雾器诞生了!
这项发明取得国家专利后,马上就有两个厂商主动找上门来,要求与他合作。从此,覃上峻一发不可收拾,大到空调、建筑材料,小到化肥、食品包装,只要是生产、生活中使用率高的用品,都是他发明创造的目标。多年来,他共发明了40多个新产品,其中8项发明正式获得国家专利权。
用喷雾器的人不仅仅是他一个,但他却细心地发现了老式喷雾器在使用中的缺点,并进行了改良。于是一个本来习以为常的工具,却成了覃上峻成功创新的机会。
其实很多伟大的创举都源自最普通的生活。比如张衡小时候有一次流鼻血,为了止血他不得不一直抬着头,于是发现了北斗星。再比如居里夫人发现镭元素,伦琴先生发现X射线等,最初都是由于一个无心的失误,但最终为他们的细心所发现,通过继续研究而产生了对人类进步具有重大意义的科学发现。这些都在诠释一个道理:“只要细心,处处都是机会。”
开始是机会
跳进水里,对于横渡英吉利海峡是一个机会;穿上球鞋,对于成为世界足球先生是一个机会。人性最可悲的就是:总是梦想着天边的一座奇妙的玫瑰园,却不去欣赏今天就开在窗口的玫瑰。有这样一句话:“一切伟大的行动和思想,都有一个微不足道的开始。平凡成就大事业。”
著名杂志《读者文摘》的创办者华莱士,在刚开始想要创办杂志的时候没有任何的基础。他最初是想成为编辑,但是却总被拒之门外。后来,他构思出《读者文摘》的概念,希望创办这个杂志。可是当他热情高涨地向出版商陈述自己的计划时,没有人对此感兴趣,于是他决定自己做。首先是创办样刊,样刊制作出来以后,他发出了数千份的样刊和征订单,而后就和妻子度蜜月去了。
等他回来以后,迎接他的是1500多份订单,于是他开始了自己的事业。1922年2月,《读者文摘》正式创刊。到1934年,杂志的销售量就已突破100万份。如今,华莱士成为了美国出版行业的巨富。
上帝是公平的。如果你不开始,不努力,就永远不可能有机会成功。开始就是机会!无论你发现什么事情,只要你可以为之身体力行,那就是一个机会!
不放弃就有机会
不管做什么事,放弃了就没有成功的机会,不放弃,就会一直拥有成功的希望。在2004雅典奥运会女子举重75公斤级以上的决赛中,中国选手唐功红在最后一举的情况下,必须举起182.5公斤才能获得金牌,这一成绩是她的历史最好成绩。在这决定命运的一刻,在如此的压力之下,想把这个重量举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她没有放弃,她说了这样一句话:“在这种情况下,已经没有退路,只有拼了。”她拼了,也胜利了,她举起了这个重量,并为中国获得了在本届奥运会上的第18块金牌。还有NBA赛场上的乔丹,每每在比分落后、比赛即将结束的不利情况下,投入关键性的进球并赢得比赛,带领公牛队开创公牛王朝。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它们都诠释了一个道理:“不放弃就有机会”。
人们经常在做了99%的工作后,放弃了最后让他们成功的1%。这不但输掉了开始的投资,更丧失了经由最后的努力而发现宝藏的喜悦。你知道100减1的结果是多少吗?不是99,而是0。记得某年的高考题作文题目有这样一幅漫画:一个人挖井取水,可是每个井都是挖到一半就不挖了,有一个甚至距离水层只要一次继续的努力,但这又能怎么样?只差一下,结果就和差一百下、一千下是一样的,都是没有水。因此,记住这样一句话:“机会就在下一分钟。”
思考
1.自己是否经常只关注大事,而忽视了身边的一些细节?
2.自己是否只关注结果,却没有开始行动?
3.自己曾否因为没有坚持,而与机会擦肩而过?
抓住机会
有人曾经把机会比喻成小偷,说它来的时候悄无声息,但走的时候却让人损失惨重。机会很难遇到,如果你很幸运地遇到了它,那就一定要把它抓住,否则受伤的会是你自己。
人首先要为自己负责
有这样一句话:“道路在我脚下,机会在我手中,责任在我肩上”。人不能总是靠别人活着,而应该凭借自己的力量前进。一个人生命的最初阶段,至少有20年,是靠父母养活着的。从父母那里获得生命,获得食物、金钱、上学的机会等。但现在你踏入社会了,已经成为了一个职业人。在社会中,再没有人有义务该为你做些什么。因此,你不能期望一踏入公司,别人就给你提供一个总经理的职位,也不能期盼刚工作一年就能拿几十万元的年薪,更不能期盼还是做一个小小的业务员的时候,公司就为你配备一辆装有电话的高级轿车。一切必须靠你用自己的努力来争取。
人的一生中有三大幸事:出生的时候,有对好父母;读书的时候,有个好老师;工作的时候,有个好上司。有个有权有钱的父母,可以让你少奋斗20年,因为你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有个诲人不倦的老师,可以让你少走弯路,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个鼎力支持你的上司,可以让你获取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这对于平步青云无疑是十分有利的。但既然是幸事,那就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拥有的,而拥有全部三大幸事的人,更是凤毛麟角。这又将如何?难道没有好父母就不活了?没有好老师就不学习了?没有好上司就不工作了?要知道,你活着、学习、工作,都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你自己。
成功不会自动降临,机会不会主动向你招手。所有的一切,你必须努力、努力、再努力。你要把目标分解,然后一步一个脚印地循序渐进,坚持到底,直到最后的胜利!记住:“别人不会为你负责,所以你一定要对自己负责。”
你往往只有一次机会
当你还是学生的时候,如果做错了一道数学题目,得到一个差号,成绩不是很好,最多被父亲打一顿,然后还可以重新再来。但在社会中,如果你错误地计算了一笔业务的金额,不仅会失去大笔的佣金、失去现有的一份工作,更可能不再有在此行业里工作的机会。
过去,你可以在错误的时候继续努力,期望下次可以找到正确的答案。自己会给你机会,其他人会给你机会,社会也会给你机会。而走入社会,就一定要记住:“没有人会给你机会,机会只有一次。”
有一句话说:“把每天都作为生命的最后一天”。机会也如同生命,不可能有一模一样的再次出现,所以你必须珍惜,把每次机会都当成最后一个,这样你才不会轻言放弃,才会坚持到底。
永远保持巅峰状态
机会本来就已经弥足珍贵了,那么当它来临的时候,就一定要把握住,不能让它从你手中溜走。英语中有一个词组“stand by”,翻译成中文有一个意思就是“时刻准备着”,这句话在中国绝对不会陌生。为什么要时刻准备着?因为机会是突然的,也是瞬间的。如果你不时刻准备着,很可能机会就已经失去了。
竞技场上,你不能在枪声响起之后,对裁判说:“我还没有准备好,能不能重新开始?”你也不能对已经跑出去的运动员说:“回来重跑,我还没有准备好。”战场上,你不能在敌人的子弹马上要穿入你的胸膛的时候,对敌人说:“等一下,我还没有准备好”;你也不能对子弹说:“回去,我还没有准备好”。职场上,你不能在和客户谈判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计划书还没有准备,然后对客户说:“下周再谈吧,我还没有准备好”。没有人有义务等你准备好了,再开始竞争。没有准备好,你就不能在竞争中获胜,机会也就不再属于你。
仅仅准备好还是不够的,你还必须让自己永远保持最佳的巅峰状态。我们知道,任何一个伟大的成功机会,都需要在特定的环境和状态下才能完美利用并发挥作用的。
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是在澡堂里放松的特定状态下完成的。因为他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思考上,而如果换成是你的话,可能就只注意水是凉是热了。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是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到了才开始的,而如果有个苹果落在你头上,你已经把它给吃了。一个运动员要取得好的成绩,除了本身要具有能力外,还要靠在临场比赛中良好的竞技状态,否则就可能失败。
永远保持最佳的巅峰状态!因为一流的状态,会让你集中注意力,会让你有可能把你全部的能力释放,会让你抓住每一次转瞬即逝的机会!
思 考
1.自己有没有对自己负责?
2.自己有没有珍惜每一次机会?
3.自己是否时刻准备着,使自己处于巅峰状态?
自我检讨
1.当上司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交给其他人的时候,你是否会说:“为什么机会不是我的?”
2.当一个升职的机会旁落他家的时候,你是否会说:“我只是没有努力工作而已,要不然一定比他强。”
3.当自己一直没有机会表现的时候,你是否会对上司说:“你为什么不提供给我一个机会?”
4.当没有完成上司交给你的任务的时候,你是否会说:“没关系,下次一定可以做好的。”
5.当上司要把一项艰巨的工作交给你,并承诺完成之后给你升职时,你是否会对自己说:“如果我的能力再高一点就好了。”
本章小结
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能否争取到机会却并不平等,一切需要实力说话。有些机会看似机会,但并不一定是适合你的机会。机会是宝贵的,但也不是不可获得的,只要善于发现和创造,你就一定会找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机会就在眼前,你有能力把它抓住吗?
读 书 笔 记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