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永恒的一刹那》(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我这《一千零一盏心灯》的真实故事行将结束之际,你也许很想领略其风貌,为此,我特将其中惟一发表的一篇,向你献上(2001年7月25日发表于《北京青年报》),以供你窥一斑而知全豹。
可你也许不会想到,我这惟一发表的一篇,不是一篇一般的随感,竟是一首诗、一首长诗、一首我平生所写的第一首长诗。而你也许更不会想到,我这平生所写的第一首诗不仅得以发表,而且居然还在一次全国性的诗歌比赛中得了大奖,还在一次与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同台演出的万人广场晚会上,获得了爆炸性效果。
“这简直又是天方夜谭,怎么可能?”你也许会这样想。
如果你真是这样,那就请你耐下心来,再听我讲一讲关于这首长诗的近乎神话的真实故事。
你一定还记得2001年7月13日那个永远难以忘怀的仲夏之夜吧?
我相信你一定不会忘记。因为就在那一夜,我们全世界的华人几乎在同一瞬间不约而同地跳跃起来——我们久盼的北京申奥终于成功了!
再追忆一下那一晚你的狂喜之情吧!再追忆一下那一晚你和你们全家、你们全乡、你们全城和我们几乎所有华夏子孙的狂喜之情吧!
而那晚的我,那晚的我家,何尝不是如此呢?可以说一直到第二天清晨,当我和爱人一起在院内散步时,我们依然沉醉在这狂喜之中,以至于使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要表达、要倾泻、要喷涌的感觉,只是一时还不知从何突破。
但就在此时,就在这无法抑制的狂喜中,我的脑海突然像闪电一样,闪出了一道耀眼的光亮——那“一刹那”,也就是萨马兰奇拿着那张纸,宣布“北——京——”的一刹那,多罕见、多难得、多经典啊!因为就在那一刹那,我们莫斯科的代表几乎同时骤然腾起;而那一刹那在我家、在北京、在全国、甚至在全世界,情形不也同样如此吗?可以说我们全世界的华人在这一刹那几乎都同时骤然腾起。而这一切有谁指挥、有谁组织、有谁命令呢?没有,根本没有!这一切完全发自内心,发自我们全世界所有华夏子孙的内心!
就这样,萨马兰奇宣布“北——京——”那一刹那,我越想越觉太激动了。我心里清楚,刚才脑海那道耀眼的闪光不是别的,是灵感,它已帮我找到了表达我强烈情感的最佳突破口。而我平时就有抓住和记下灵感的习惯。因此那天我散步一回家,就立即找出了纸笔,也不管这纸笔的好坏,就飞速把这灵感——这“一刹那”和由这“一刹那”联想到的种种记了下来。因为我知道灵感这东西,往往一闪而过,你稍不留神,它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还记得那天我在纸上凌乱地记下那灵感不久,忽然想起每天清晨的那盏心灯还没完成。那今天这盏心灯写什么呢?思索中我突然像猛醒了似的——既然刚才记下了“一刹那”的灵感,那为何今天不以这“一刹那”为题写一篇随感呢?
说写就写,不能耽搁!我的脑子是热的,要趁热打铁!否则,过了几天,不就凉了;不就会像新鲜的水果、蔬菜,全蔫了?!
于是我坐在了写字台前,拿起了笔。由于当时我的大脑还处在狂喜之中、沸腾之中,各种思绪、联想还在奔涌之中,因此,当我下笔时,笔下竟像是在喷涌似的。结果,我这个从未写过诗的人,竟破天荒第一次喷出了一首诗,而且是一首长诗。而这首长诗不仅在当时得以全文发表,而且在2005年《北京文学》和北京朗诵艺术团联合举办的全国性的“‘新北京、新奥运’朗诵诗歌有奖征文比赛”中竟还获得总体第二名、二等奖第一名的优异大奖(请见《北京文学》2005年第七期)。更令我欣喜不已的是,在2005年9月17日内蒙古乌海市举办的一场《青春·草原·美文诵读晚会》上,我自告奋勇亲自上台朗诵了这首长诗。那天的晚会主要由三位来自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主持,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也应邀登台。而没想到在如此一场晚会上,我自编、自导、自演的这个长诗朗诵节目竟取得了轰动性效果。当我朗诵完走回嘉宾席时,许多嘉宾和朋友都纷纷起立,同我握手致贺。
作为一个从未有过诗作的人、作为一个从未在万人晚会上登台演出的人,能有此殊荣和幸运,应该是很值得庆贺的吧!下面就让我把这首获奖长诗全文向你呈上,让你也来分享我的喜悦和快乐,让我们在一起,再一次回到那个仲夏之夜,回到那个令我们所有华夏子孙终生难忘的一刹那吧:永恒的一刹那
——为申奥成功放歌这一刹那已成永恒,
它已深深镌刻在每个中国人心上;
这一刹那已成历史,
每一个炎黄子孙都将永远铭记。
这一刹那,使百年梦圆;
这一刹那,使屈辱扫尽;
这一刹那,使激情点燃;
这一刹那,使火山迸发;
这一刹那,使神州沸腾;
这一刹那,使环宇惊诧!
这是何等动人心魄的一刹那啊——
目不转睛、凝神屏息、心跳怦怦之后,
几乎在同一时、同一刻,同一分、同一秒,
当一个熟悉的词从一串陌生的外文后蹦出时,
刹那间,
无数黑头发、黄皮肤的人从荧屏前骤然腾起。
没有人命令,没有人指挥,没有人组织,
但几乎以完全相同的身姿骤然腾起。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