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谁是美国历史上智慧和财富的代表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为了进一步引经据典,为你阐述那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我特别想介绍一位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典型人物。
在美国短短几百年飞速发展的历史上,究竟是谁代表了他们的智慧和财富呢?
据说当年在为100美元面值的美钞选择头像时,人们便碰到了这个问题——100美元是美钞的代表,因此他们必须在美国历史上选出一位在智慧和财富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经过精心挑选,人们选中了本杰明·富兰克林(1706~1790年)。
那为何人们选中本杰明·富兰克林作为美国智慧和财富的化身呢?
这就要谈到他传奇而又辉煌的一生。
本杰明·富兰克林年少时只读了两年书便辍学去当了学徒。那么,这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在美国这样一个崇尚自我奋斗的社会里,最后究竟成就了什么呢?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政治家,美国独立战争的主要参与人和《独立宣言》的主要起草人。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科学家,是他揭开了雷电之谜并发明了避雷针,被歌德称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被后人颂为“电学中的牛顿”。
他是个享誉世界的伟大的慈善家,是他出资建立了美国第一个公共图书馆,还襄助创办了美国著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
此外,他还是个作家、画家、外交家、哲学家,还自修了法文、拉丁文、西班牙文、意大利文……
在1790年,84岁高龄的他,因患肌膜不幸去世后,当时美国最著名的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用这样的诗句悼念这位不朽的世界伟人:
帝王们辗转衰落于尘埃,
寻找一个继承者轻而易举;
举世无双的富兰克林啊,
却又有几人可与您匹敌!
你横扫了暴君的飒飒威风,
让九天的怒雷远远回避!读到这儿,你也许会惊叹:一个学徒出身、只读了两年书的年轻人,何以能使自己的人生如此辉煌?!
这个谜在富兰克林至今仍畅销不衰的自传中得到了揭示。
原来,年轻时的富兰克林尽管是个学徒,而且只读了两年书,但他却刻苦自学、嗜书如命,并强烈渴望着成功。
渴望成功,他便开始研究各种成功人物,试图从中找出成功的奥秘。
他发现各种成功人物之所以成功,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有完善的人格。
深入研究后他发现,完善的人格应包括13种美德:节制、寡言、秩序、决心、节俭、勤奋、诚恳、公正、适度、清洁、镇静、贞洁、谦逊。
进一步研究之后他又发现,光知道这13种美德,还远远不够,正如他在自传中所说:“仅仅是抽象地相信完善的人格的价值,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培养,然后我们才能有希望使自己的言行举止始终如一、坚定不移。”
于是他开始了一种由他自创的独特的自我修炼:
我自己制作了一个小本子,每一项美德占据一页。每一页用红墨水划成7行,一星期当中的每一天占一行,每一行上注明代表礼拜几的一个字母。我用红线把这些直行划成横格,在每一条横格的头上注明每一项美德的第一个字母。在这横格的适当直行中,我可以记上一个小小的墨点,代表在检查当天的该项美德时所发现的过失。
……而为了督促自己和激励自己去做到这种严格的自我修炼,他在那本小册子上还引用了一句名言作为座右铭,以鞭策自己:
我要坚持到底!
若是上苍有灵,上帝必然喜欢美好的德行;
而上帝所喜欢的人必然幸运。他还写了一篇短短的祈祷文,置于小册子前面,每日必读:
啊,全能至善的上帝,慈悲的天父,仁慈的指路人!增添我的智慧,使我能够看清我真正的利益。加强我的意志力,使我能够执行智慧的命令。接受我对您其他子民的衷心的服役,作为我对上帝不断福佑我的惟一可能的报答。就这样,经过日复一日、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刻苦修炼,那13种美德后来真地变成了他的习惯,由此便奠定了他一生成功的基础。在他79岁高龄时,他写了整整15页纸,记述了他的这一项伟大发明,因为他认为自己的一切成功与幸福皆受益于此。
富兰克林在自传中写道:
“我希望我的子孙后代能效仿这种方式,有所收益。”这就是代表了美国智慧和财富的本杰明·富兰克林的经典故事。听了以上故事,你有何感想?对于“习惯”二字的认识,你是不是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