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抓住未来机遇和挑战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尽管百度在中文搜索引擎市场的地位近乎于垄断,但是国内外的竞争对手对这个市场的觊觎仍然是不容置疑的。比如微软就准备进入搜索引擎领域,正在大规模招兵买马。百度总裁李彦宏和百度投资人始终保持着冷静头脑,豁达地表示非常欢迎海外竞争者进入市场竞争,他们不是狭隘地想着如何打败竞争者,而是天天想着如何才能更快地培育这个市场,在挑战者面前抓住机遇、强大自己。百度自出世以来就总被媒体拿来与Google比较。的确,百度在技术上占了先机,1997年就取得了技术专利,但是2002年以前却落在了Google后边,这不得不让技术出身的李彦宏带领技术团队用一年的时间赶超这个美国对手。百度就是靠着1120万美元发展到了如今的规模。但是百度仍然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搜索技术本身也依旧处于早期,搜索市场才刚刚启动。这同时也意味着许许多多潜在的市场机遇有待于发掘,于是中国市场的魅力吸引了海外巨头移师中国,机遇所带来的挑战也由此而生。71
李彦宏自信地认为,近期内不会出现比竞价排名更优秀的搜索赢利模式。他同时也清醒地认识到谁能发现竞价排名之后的下一个创新,谁就是王者。另外,因特网用户可以说是分据两端,一端是搜索引擎的使用者,一端是导航站的使用者。随着因特网用户的增加,导航站的使用率、用户数还会增长,其中有一部分会转变到搜索引擎上。技术上处在发展初期的搜索引擎还会有一个大的发展,这是机遇。百度等专业搜索类公司应该还有许多技术课题有待开发,如目前搜索引擎不能智能化理解人类的想法、不能完全融入人类生活。搜索引擎应用的高境界应该是掩盖搜索引擎的存在,在周围环境的交互中形成无所不在的网络。现在的多媒体搜索都是基于文本的检索,而真正的基于语义的检索还与实用化存在很大的距离。未来人们将可以不必输入文本而仅仅通过语言就能获得更为快捷的信息。这便是挑战。事实上,由于文化、文字和运作的差异,外国巨头很难充分实现本土化。例如,雅虎中文在国内的影响力到目前为止仍不及新浪、搜狐和网易。和Google相比,百度的优势在于母语的支持。在细微之处,百度更符合中国人的需求,能做到更加敏锐。这是优势,当然也是机遇。百度的高明,恰在这里,它先于Google实现了个性化定制,并先于Google实现了输入拼音找到汉字。技术上的抢抓机遇,抢占优势,并不是企业赢利模式的全部内容,适时进行强有力的资本运作才是企业步入宽广道路的另一只脚。2004年7月,百度公司迁入位于有“中国硅谷”之称的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的新办公大楼。同年10月,李彦宏亲自为百度销售进行全国路演。随着中国公司海外上市步伐的加快,以及国际资本市场对中国网络股的追捧,2005年8月百度在纳斯达克顺利上市,并且股指一路漂红。至此,百度已经完全抓住了技术和资金72
第六章专业化经营模式上的机遇,并且做好了迎接经济全球化挑战的准备,让我们拭目以待百度的再次横扫千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