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盲从人言——莫让他人操控你的决定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人言可畏”的势力,
不再操控个体的决定,
我们将会看见绝大多数人的内心,
都蕴藏着无限潜力,
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
都会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
她在30多岁的时候决定去美国念硕士,亲朋好友立刻劝她,女人的本分是准备结婚、相夫教子,切莫让高学历成为将来追求幸福的阻碍。
她考虑再三,决定放弃追求理想。
同时间,另一位小她几岁的朋友也决定要去美国念书,同样遭到亲朋好友反对的她却只是笑笑:“该我的,就是我的。或许我可以因为这样做而找到志同道合的对象。最起码,这几年我学了我想学的东西,将来回头看也了无遗憾。”
两年后,这位朋友在异乡真的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对象,两人幸福地回台湾结婚,再回美国一起念书。
当年决定留在台湾的她,心里满是失落。白白用 掉等待的两年。她忽然觉得如果自己曾大胆地去尝试一下该多好。
在我们身旁常常充斥着许多善意的忠告,这些忠告都是很好的提醒,却不代表完全正确或适合自己。我们如果不为自己谨慎抉择,就很有可能会走上被人摆布的命运。
另一位朋友在前阵子失业潮引起台湾阵阵恐慌时,不顾亲朋好友的劝告辞去了他已经讨厌多年的职位。这个决定引起身旁的人极大的反应,联合指责他不懂得为未来着想。在那一职难求的时期有个烂饭碗总比没有好,他们推荐他去做一些在他眼里看来更糟的工作。
“这是我的人生,我想要怎么做,你们凭什么管我?”他说。
“我们是关心你,给你一些建议。”家人和朋友都这么回答。
“既然是建议,就是谨供参考而已,为什么我不照着做,你们又这么生气?”
家人和朋友支支吾吾:“可……可是你这么做不对。”
“怎么不对?”他问,“我这么做犯法吗?”
“你这么做,不聪明。”他们答。
“如果我没多久又找到一份工作,而且比此前的更好,你们还会说我不聪明吗?”
“这样做很冒险。”
“既然是冒险,最主要的是机会问题,和我聪不聪明有什么关系?”他又问。
“如果你聪明,就不会冒险。”
“假如我新的工作比以前还好,薪水比以前还高呢?”
“那就证明你真的既聪明又厉害,但那不太可能发生。”他们说。
“不管可不可能发生,守着我不喜欢的工作只是为了表示我聪明,和选择跳槽到我更喜欢的工作来证明我既聪明又厉害,我宁可选择后者。”
他的家人和朋友被他驳斥到无话可说。
一个月后,他完成心愿,到更好的新公司上班。
另一个朋友,在年近30岁时,决定带着妻子和孩子去美国念书。
一位热心的朋友立刻打电话给他妻子:“怎么不劝劝你老公,叫他不要想太多啦!给他介绍一个工作,朝九晚五,生活稳定,机会难得哦!”
“这是他的理想,我没有意见。念书也不是坏事……”
“念书?念什么书?没人这样啦!还是快点去找个‘正常’的工作,让生活稳定下来吧!”朋友苦口婆心地劝道。
“想工作一辈子有的是时间,还怕做不够吗?趁着年轻做些自己爱做的事,为什么不行?”她反问。
朋友并不是惟一想阻止他们的人,更多的人以看笑话的心情预言他们就算“学成归来”,也会因为主修的专业太冷门而难找工作。
人生中很多事不是单纯的是非题,也不是已经有的看法与做法才最正确。
我们身边随时会有人跳入我们的生活中“建议”我们该怎么做才符合传统,才能与其他人一样“正常无误”。
和人们争辩该做什么或不该做什么是很累的事,多一点儿人情味的地方就会多一点儿人情压力。
既然无法阻止别人以挑剔的眼光去评断自己的决定,至少得小心别让随意的忠告左右命运——太在意别人口中那些所谓“正确”的框框,就会忘了框框外,无限的机会正有待拾取。
要相信自己体内蕴藏着无限潜力,也要相信靠着不断的努力与坚定自信,我们都能够成为丰满且令人赞叹的圆——不必依附别人的价值过活,都能独立、快乐地度过一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