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盲目随从——寻找学习的渴望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与其盲目培养学习的渴望,
不如先耐心寻找出激发自己学习渴望的事物——
找到你适用的燃料,
起飞的力量才会永远与你同在。
朋友的家境清寒,从小就念不好书。在成长过程中,“聪明”、“会念书”是别人父母用来夸自己小孩的话,他经常被分到的是“吹牛”、“没用”之类的形容词。
总之,班上“吊车尾”的差事没有他简直不行。
高中毕业后他瞎打误撞地跑进某杂志社里工作,时不时地跟着杂志记者上天下海做乡野调查。几年下来,他忽然感到自己体内有些莫名的因子蠢蠢欲动,不知不觉地也提起笔开始记写自己的生活经验。
写了几篇,他看出自己点子虽不错,却碍于学无专精,生活历练又不够,很难写出什么有意义的文字。他忽然很想回到学校继续念书,也很惊讶地发现他这种看到书就会睡着的人竟然是有学习渴望的。
有了真正的学习渴望,但又考不上岛内的大学,他不顾亲朋好友的取笑开始上补习班苦修英文,一年多后“跌破众人眼镜”地被一所美国学校接收入学。更有趣的是当年在家乡以“吊车尾”为职的他到美国看英文书,说别人的语言,成绩竟然名列前茅。
任何时间不论谁看到他,只见他书不离手,只要是他有兴趣的书就随身携带好在闲暇时翻阅。
求知从此变成他此生最重要的志愿,绝对是过去做梦也想不到的事——差别在于以前他以为自己只能念别人指定念的书,现在却发现原来可以为自己找想念的书,“学习”一词在他眼中从此有了新的内容。
常听人说“要努力培养学习的渴望”,好像学习的渴望并非与生俱来——信不信,学习的渴望确实与生俱来,只是每个人感兴趣的事不同而已。大部分的人在旧式的教育系统下被窒息、埋没,或是以为对被指定的学习方式没有兴趣,就是没有学习的渴望。
扼杀学习的渴望其实是轻而易举的事,太多的人在弄清楚自己的渴望在哪里时,就已经被潮流淹没。
另一位朋友对于学习就有他十分独特的见解。
他的亲朋好友时常带着孩子来向他炫耀: 有时候是苦学好几周终于练成的钢琴曲,有时是朗诵英文小故事,有时是才艺班画的水彩画,或是几个姿态曼妙的芭蕾舞步。
这些人常常劝他跟进: “现在的社会竞争得厉害,不这么栽培孩子将来会比不过人家,孩子会跟不上时代的。”
这些话他常常听了就算了,一转眼就带着孩子出去游山玩水,或是到书店闲逛。如果孩子嚷着要学什么,他就自己去买书,回到家召集老婆孩子一起来研究。
接下来你看到的不只是孩子在学他想学的那样的才艺,连他们夫妻俩也学得不亦乐乎。
“什么才艺班、补习班,全是向钱看齐,几年下来小孩还是学不到什么新把戏。我和孩子这样做既能培养感情,又能互相督促学习,有什么不好?等孩子大些了真的有心想学再送他去好好进修也还来得及。”
“这世界上有这么多的孩子同时在念书,这么多人之中只有10%不到的人吧——可以成为伟人流芳百世。父母们花下这么多钱把孩子逼得死去活来,这世上伟人的数量因此增多了吗?没有,倒是增加了不少哀怨的孩子和郁郁寡欢的家长。我何必和孩子过不去?只要能让孩子身心健康,今后不增加社会负担,我也算是功德无量!”他说。
可不是吗?我们常常忙着追随众人口中所谓的成功模式,惟恐比别人慢半拍,就跟不上所谓的流行,有多少人能够停下来想想对自己真正重要的是什么?
如今看他的孩子也渐渐长大了,拿着打工的钱去学想学的东西,他们对许多事物都保持着热烈的学习渴望,也因为他们这样明智的父母,才使他们学到规划生活的本领。
与其盲目地学习,不如先耐心地寻找出那能激发自己学习渴望的目标——找到你适用的燃料,起飞的力量才会永远与你同在。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