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节 为公司全力以赴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作为一名员工,首先要有一个“企业属于自己”的心态。要把公司看成是自己开的一样,不管老板在不在,不管主管在不在,不管公司遇到什么样的挫折,都要愿意全力以赴,积极主动去做任何事情。
托马斯和哥哥在码头的一个仓库给人家缝补篷布。托马斯很能干,做的活儿也精细,当他看到丢弃的线头碎布也会随手拾起来,留做备用,好像这个公司是他自己开的一样。
一天夜里,暴风雨骤起,托马斯从床上爬起来,拿起手电筒就冲到大雨中。哥哥劝不住他,骂他是个笨蛋。
在露天仓库里,托马斯察看了一个又一个货堆,加固被掀起的篷布。这时候老板正好开车过来,只见托马斯已经成了一个水人儿。
当老板看到货物完好无损时,当场表示给他加薪。托马斯说:“不用了,我只是看看我缝补的篷布结不结实,而且,我就住在仓库旁,顺便看看货物只不过是举手之劳。”
老板见他如此诚实,如此有责任心,就让他到自己的另一个公司当经理。
公司刚开张,需要招聘几个文化程度较高的大学毕业生当业务员。托马斯的哥哥跑来,说:“给我弄个好差干干。”他深知哥哥的个性,就说:“你不行。”哥哥说:“看大门也不行吗﹖”他说: “不行,因为你不会把活当成自己家的事干。”哥说他: “真傻,这又不是你自己的公司”临走时,哥哥说托马斯没良心,不料托马斯却说:“只有把公司当成是自己开的公司,才能把事情干好,才算有良心。”
几年后,托马斯成了一家公司的总裁,他哥哥却还在码头上替人缝补篷布。这就是以老板的心态做事与以打工者的心态做事的区别。
一个员工,要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公司主人的心态,而不是把自己当成老板的仆人。你不是在为别人工作,而是在为你自己工作。当你具备做主人的心态时,你就会把公司的事当做自己的事。这样一来,你就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价值,成为老板所倚重的员工。
对老板的话心领神会
作为员工,你需要经常接受任务,汇报工作,与老板沟通。老板说话各自有不同的特点:或简或详、或快或慢、或直或曲,千差万别。有时,他说了,就认为你懂了。而事实上,你听到的与老板头脑中想的总是有一定差距,这就全靠你认真领会了。把老板的意图领会了,把握准确了,才能很好地执行。如果你一知半解,懵着去干,不是不周全,就是把事情弄拧了,后果可想而知。自己也会疙疙瘩瘩,不愉快。
优秀的员工能听出老板说话的言外之意,话外之音,只要老板一个眼神或一个暗示,就能正确理解其中的深义。
领会老板的意图,读懂老板对于一个下属来说尤为重要。老板比较喜欢“机灵、悟性好、一点就通”的下属,有重要的工作也会交给他们去做,所以他们也就有很容易获得重用的机会。而如果老板总抱怨你“不灵通,翻来覆去交代多少遍都不明白”,那你还会得到老板重用吗﹖
想让自己变得“机灵”点儿,能够把握老板的意图和潜台词,你就得增进对老板的接触和了解,善于察言观色,多思考、多揣摩。
老板会把信得过的下属,安置在重要的岗位上
任何老板都不会容忍下属对其不忠,如果为了一己之私不惜牺牲公司的利益,终究会被淘汰。
在诱惑颇多的今天,人很容易背叛自己的忠诚,而能够守护忠诚的就显得更加珍贵。坚持自己的忠诚,需要鉴别力也需要抵抗诱惑的能力,并能经得住考验。当你忠诚于你的企业时,你所得到的不仅仅是企业对你的更大的信任,你的所作所为还会使企图诱惑你的人感觉到你人格的力量。
克里丹·斯特是美国一家电子公司很出名的工程师。这家电子公司只是一个小公司,时刻面临着规模较大的比利孚电子公司的压力,处境很艰难。
有一天,比利孚电子公司的技术部经理邀斯特共进晚餐。在饭桌上,这位经理问斯特:“只要你把公司里最新产品的数据资料给我,我会给你很好的回报,怎么样﹖”
一向温和的斯特一下子就愤怒了:“不要再说了我的公司虽然效益不好,处境艰难。但我决不会出卖我的良心做这种见不得人的事,我不会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好,好,好。”这位经理不但没生气,反而颇为欣赏地拍拍斯特的肩膀,“这事儿当我没说过。来,干杯”
不久,发生了令斯特很难过的事,他所在的公司因经营不善而破产。斯特失业了,一时又很难找到工作,只好在家里等待机会。没过几天,他突然接到比利孚公司总裁的电话,让他去一趟总裁办公室。
斯特百思不得其解,不知“老对手”公司找他什么事。他疑惑地来到比利孚公司,出乎意料的是,比利孚公司总裁热情地接待了他,并且拿出一张非常正规的大红聘书——请斯特去公司做“技术部经理”。
斯特惊呆了,喃喃地问:“你为什么这样相信我﹖”
总裁哈哈一笑说:“原来的技术部经理退休了,他向我说起了那件事并特别推荐你。小伙子,你的技术水平是出了名的,你的正直更让我佩服,你是值得我信任的那种人”
斯特一下子醒悟过来。后来,他凭着自己的技术和管理水平,成为了一流的职业经理人。
一个不为诱惑所动、能够经得住考验的人,不仅不会让他失去机会,相反会让他赢得机会。此外,他还能赢得别人对他的尊重。
独当一面
通常员工的工作很多,老板不可能事事过问。因为老板没有那么多的精力。老板只在宏观上把握全局。而具体的每一部分工作都是员工分工负责。而这种工作的独立性使得你必须能独当一面才行。这也是你在单位立足和升职的必备素质。
如果你能在如财务、英语、计算机方面有一技之长,老板会觉得这方面离开你不行,这样才能认识到你的价值,你在老板心目中的地位才能巩固和加重。
一个人做员工可能只是一种“过渡”,在“过渡”期内积累工作经验和训练自己的各方面能力也很关键。一个员工将来要成功地走上老板的地位,也要有独当一面的能力。如果你没有这种能力,不仅不能让老板省心,反而给老板带来了包袱,老板肯定不会喜欢你的。
所以,在工作中有独当一面的能力,才能让老板器重你,让别人佩服你。
学习鼓励他人
专栏作家鲍伯·格林有一次问篮球界的传奇人物迈克尔·乔丹,为什么他在比赛的时候希望父亲能到场,乔丹回答说:“当父亲坐在观众席上的时候,我就好像吃了一颗定心丸一般,因为我知道,就算全场嘘声四起,我至少还有一个忠心的球迷默默地为我加油打气。”
不管你是个多么强大、多么自信或是多么受欢迎的人,当你面临崭新的挑战、困难的景况,或是处理枯燥的工作时,如果感受到支持者衷心的鼓舞,所有的问题都能够迎刃而解。正是因为这个道理,你也有必要成为别人忠心的支持者,为他们鼓劲、加油。
大多数人总希望为全人类的幸福而努力,但是却忽略了小事情,其实就算是一些小小的协助或支持,对于受到协助的人而言,也具有同样的意义,效果也不会因此而打折扣。这些“小事”里头也包括了对他人的鼓舞。
有人说:“鼓励是迈入新的一天的动力。”有了鼓舞的力量,人们会因此而对自己更有信心,并且获得足够的力量继续前进,为了达到理想中的境界而全力以赴。
一句称赞他人“工作做得不错”的话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话语、动作或是简短的称赞、鼓励可能对那个人的生活造成非常深远的影响。遗憾的是,我们未必肯抽出时间和他人分享自己衷心的感受,或是用—些鼓舞的话语让他人感到欣喜。
要学会协助别人建立起自信及自重,让他们深信自己有能力。要让人们了解到自己的重要性并且看到自己的努力受到肯定。对于别人的成功衷心地感到兴奋,成为给别人加油打气的啦啦队长,凸显别人的贡献以及长处。每天带着温暖的阳光去上班,并且把这样的温暖散播给和你共事的每一个人。
知道吗﹖当你为别人加油打气的时候,别人同时也会把你视为救星,这样的努力不要偶尔为之,而是应该持之以恒,并且将此视为一种工作的态度。
其实,大家都需要鼓励,当然,如果没有鼓励的话语,大家照样生活,就好像幼苗没有肥料的滋养,依然会继续成长。但是如果没有这种温暖的鼓励的滋养,一个人的潜能就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而且就像是没有肥料的树木一样,成功几乎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下开花结果。
对于鼓励他人的人来说,就如同送人鲜花的手总会留有余香。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受欢迎的。
掌握协助老板的艺术
我们知道.八面玲珑的人是不会死守教条的,他们的特点就是善于变通。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的乔治·古纳教授,在他教授秘书学时提供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天。一家公司的经理突然收到一封非常无礼的信,信是一位与公司交往很深的代理商写来的。
经理怒气冲冲地把秘书叫到自己的办公室。向秘书口述了这样一封信:“我没有想到会收到你这样的来信,尽管我们之间存在一些交易。但是按照惯例,我还是要把这件事情公布出来。”
经理叫秘书立即将信打印出来并马上寄出。
对于经理的命令。这位秘书可以采用以下四种方法:
第一种是“照办”。也就是秘书按照老板的安排,遵命执行,马上回到自己的办公室把信打印出来并寄出去。
第二种是“建议”。如果秘书认为把信寄走对公司和经理本人都非常不利,那么秘书应该想到自己是经理的助手,有责任提醒经理,为了公司的利益。哪怕是得罪了经理也值得。于是秘书可以这样对经理说:“经理,这封信不能发,撕了算了。何必生这样的气呢﹖”
第三种是“批评”。秘书不仅没有按照经理的意见办理。反而向经理提出批评说:“经理,请您冷静一点。回一封这样的信,后果会怎样呢﹖在这件事情上难道我们不应该反省反省吗﹖”
第四种是“缓冲”。就在事情发生的当天下班时,秘书把打印出来的信递给已经心平气和的经理说:”经理,您看是不是可以把信寄走了﹖”
乔治·古纳教授在教学中选择了第四种“缓冲法”。
他的理由是:第一种“照办法”,对于经理的命令忠实地执行,作为秘书确实需要这种品质。但是仅仅“忠实照办”,仍然可能是失职。第二种“建议法”,这是从整个公司利益出发的。对于秘书来说,这种富于自我牺牲的精神是难能可贵的。可是,这种行为超越了秘书应有的权限。第三种“批评法”,这种方法的结果是秘书干预经理的最后决定,是一种越权行为。
乔治认为,第一种和第二种行为虽然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但是毕竟还有可取之处,而第三种方法是最不可取的,因此建议采用第四种方法。这是在秘书的职责范围内。秘书巧妙地对老板决策施加影响,既无越权之嫌,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因而是最好的办法。
作为员工,你通过对这个案例的分析之后有何感想﹖请你记住以下3条建议:
1、老板说什么就做什么,只听命令行事的员工不是一个优秀的员工,也是对老板最不好的交待。
2、虽说员工是老板的助手,可是超越职权范围办事也是不可取的,这也是聪明的员工不会做的。
3、聪明的员工应该巧妙地对老板发挥影响而不越位,这才是正确的做法。
所以,在协助老板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掌握好分寸与角色艺术,出力而不越位。
在上面的案例中,建议法因为有越权之嫌而被乔治·古纳教授排除了。不过在很多场合,员工给老板提建议或忠告,也是很有必要的。因为这是帮助老板的重要途径,也是当好一个员工的正确之举。但是效果如何,取决于员工行事的方式,取决于员工是否在正确的时间、地点,以正确的方式做了正确的事情。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