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节 老板需要忠诚的员工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当然,你对公司的忠诚是要经受考验的。当公司经营出现阻碍的时候,正是检验员工忠诚度的最佳时机。
杰克曾去某家大公司应聘部门经理,公司老板告诉他说先要试用三个月。然而老板却把他派到商店做销售员。一开始,杰克不能接受,但最终他还是熬过了试用期。后来,他搞清楚了老板把他调到基层去的原因:他开始对行业不熟悉,不了解公司的内部情况,只有从最简单的做起,才能全面了解公司,熟悉各种业务。
杰克应聘的是部门经理,公司老板却让他从基层做起,尽管这样,他最终还是坚持做完了。事实证明,他的选择是对的,他经受住了老板对他的考验,熟悉了公司业务,全面了解了公司,对公司的规划有了明晰的了解,积累了经验,这些都为他今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试用期后,他正式就任部门经理,领导员工实现了优秀的业绩,为公司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六个月后,由于业绩出众,杰克获得了升迁。紧接着,杰克在处理公司事务时游刃有余,一年之后,由于总经理调走了,他也自然而然地成了总经理。
忠诚并不单单代表是对某人的忠心,它在本质上是一种负责的职业精神,它实际上更是一种敬业精神,而不单纯是对某个公司或老板的忠诚。
有时,你会发现,老板总是“刁难”你,这是因为他器重你,他想考查你的忠诚度。一旦考查证明你忠诚不二,你就将被重用。当然,无论是出自内心的给予,还是情愿让老板“刁难”你,忠诚都是一种感情和行动的付出,有付出就一定有回报。
永远不要认为忠厚老实意味着软弱无能,阴险狡诈则可百般钻营,从而风光无限,这是很多人的一种片面的理解。事实上,这只是事物的表象,他们没有真正搞清楚事物的本质。投机取巧者不会有高尚的品德,而忠诚的人也不可能沾染不良的恶习。忠诚的人将因为德操高尚而尽享人生乐趣,而阴险狡诈之人则肯定要受心理的煎熬。当一个人真正心静如水,抛弃各种杂念之后,他就能意识到,苦难乃是上苍对自己美德的考验,是对自己最好的锻炼。
朗讯CEO鲁索说:“我相信忠诚的价值,对企业的忠诚是对家庭忠诚的延续,我从柯达重回朗讯,承担拯救朗讯的重任,这是我对企业的一份忠诚。我一直把唤起员工对企业的忠诚作为自己努力的目标。”
世界上很多顶级的CE0都把忠诚作为企业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或者把忠诚作为员工对于企业的一种精神理念,用来增强整个企业的凝聚力。
忠诚无论作为一种优秀的传统精神,还是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企业精神,它不仅护卫责任,它本身也是一种责任。在一个企业里,老板需要的是一批忠诚于企业的员工。因为忠诚,他们才能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因为忠诚,他们才能急企业所急,忧企业所忧;因为忠诚,他们才敢于承担一切。
忠诚是一种死心塌地的归属感,一个人不仅意识到自己属于这个企业,而且他认为他必须为企业做些什么。
有一家生意不错的旅游公司,在老板出差期间,被竞争对手抢去了大部分的业务。旅游旺季到来之时,这家旅行社以往的签约顾客居然一个都没有来。旅行社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
老板觉得很对不起公司的员工。老板说,“现在,公司的资金出现了周转困难,现在如果有人想辞职,我会立刻批准,但要在平时,我会挽留,如今我已经没有理由挽留大家了。给你们发完两个月的薪水,在你们找到新的工作之前,这些钱可能还够用。”
“老板,我不走,我不能在这个时候离开。”一个员工说。
“老板,我们一定会战胜困难的。”另一个员工说。
……
“是的,我们不会走的。”很多员工都这样说。
结果,这家旅行社并没有倒闭,甚至比以前做得更好。
老板说:“这要感谢我的员工,在我最危难的时刻,是他们的忠诚帮助公司战胜了困难。”的确,是忠诚拯救了这家公司。
“我们需要忠诚的员工”这是老板们共同的心声。因为老板知道,员工的不忠诚会给企业带来什么。
对一个公司而言,员工对公司忠诚将大幅提高公司效益,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使公司在风云变幻的市场中立稳脚跟。对一个职场人士而言,忠诚可以有效地使自己与公司相结合,把自己真正当成公司的一分子。
诚实的人,终会得到报偿
诚实是做人之本,是为人处事的最高品格,也是你在公司里能够取得事业成功的必备品质。诚实很重要,就和做正确的事一样重要。一个禀赋诚实美德的人,能给他人以信赖感,让人乐于接近,在赢得别人信赖的同时,又能为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带来莫大的益处。
英国一位作家哈尔顿为了编写《英国科学家的性格和修养》而采访达尔文。达尔文的诚实是尽人皆知的,为此,哈尔顿不客气地直接问:“你主要缺点是什么﹖”
达尔文回答:“不懂数学和新的语言,缺乏理解力,不善于合乎逻辑地思维。”哈尔顿又问:“你的治学态度是什么﹖”达尔文又答:“很用功,但没有掌握学习方法。”听过这些话的人无不为达尔文的坦率和诚实而鼓掌。
一般说来,像达尔文这样蜚声全球的大科学家,在回答问题时说几句不痛不痒的话,甚至为自己的声望再添几圈光环,没有人会产生异议。但达尔文没有这样做,他是诚实的,一是一,二是二,甚至把自己的缺点也毫不掩饰地袒露在别人面前。别人都为他的诚实所感动,从心底深处喜欢他,敬佩他,因为只有人品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这一点。
事业成功的人大都比较诚实,因为他们不仅希望诚实地对待别人,更希望别人诚实地对待自己。他们知道,如果他们是诚实的,就能保证他们在顺境时有人助,在逆境时有人扶。
吉姆·伯克是美国强生制药公司的总裁。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该公司的主导产品泰米诺尔胶囊在芝加哥被人用作了杀人工具。手段很简单:凶手把胶囊中的醋氨酚粉剂换成了氯化物,装瓶后再放回货架上销售。虽然产品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但人们已经对它产生了恐惧心理和不良印象,所以销量锐减,伯克也面临破产的危险。
人们都为伯克担心,怕他处理不好会使公司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张,而他自己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盛怒之下的公众的靶子。但伯克却认为,现在不是发表一篇由律师精心审查的不署名的公告的时候,也不是担心和逃避受人责难的时候,而是要正视公愤的时候。他应当诚实地站在公众面前,让公众理解公司也和他们一样是受害者。
吉姆·伯克发表了诚实的讲话,他对人们说:“一个拥有60亿美元资产的跨国公司,就像一个孩子多负担重的贫困家庭……它希望用自己的真心换取大家的真心……现在我们同坐在一只小木筏上,随波逐流,面临同样险恶而孤立无援的境地。我们应当同舟共济,共渡难关。”
这些话虽然十分浅显,但却令人感到温馨和感动。伯克的话竟然换来了大家的信任、合作和谅解,不仅保住了泰米诺尔这个牌子,而且还维护了自己公司的形象,使公众认识到,吉姆·伯克就是他们的朋友。结果,这次风波过后,泰米诺尔胶囊的销售份额不但回升到了事故前的水平,而且还超出了50%。
诚实是一种美德,人们一直也没有找到令人满意的词来代替它。诚实比人的其他品质更能深刻地表达人的内心。
有这样一个感人至深的哲理故事:
一个樵夫在河边砍柴,不小心把斧头掉进了河里,失去了赖以为生的工具。他坐在河边伤心地哭起来。这时,一个财神出现了,樵夫向他诉说了自己的不幸。财神非常同情他,便跳进水中帮他打捞,很快拿出了一把金斧头来问樵夫,樵夫却摇头说:“这不是我的那一把。”
又过了一会,财神又拿出一把银斧头来,樵夫还是摇头。最后,他拿出了一把铁斧头,樵夫看见了高兴地说:“谢谢你,这才是我失去的斧头。”财神很喜欢他的诚实,于是把金斧头、银斧头也一起送给了他。
樵夫回家后,向他的同伴们讲了自己的遭遇。其中一个贪心的家伙也决定试一试。他跪在河边,故意把斧头扔进河里,然后也假装痛哭。这时财神又出现了。很快,财神拿出一把金斧头来,还没等财神问他,他马上说:“还给我,这恰好是我丢失的那一把。”财神恨他不诚实,就和金斧头一起消失了。当然,这个贪心的家伙最终连自己的斧头也找不到了。
诚实与不诚实,对一个人有着天壤之别。诚实的人终究会得到人生的奖赏,而不诚实的人,等待他的将是失败和一无所有。
吉姆和朋友格尔前往一家公司应聘。那家公司待遇优厚,参与应聘的人不少。面试结束后,主考官说还需要复试一次,让他们5天后报到。
5天后,他们早早地去公司。公司老总亲自为他们安排了当天的工作——给他们每人一大捆宣传单,让他们到指定的街道各自发放。
吉姆抱着传单,来到了划定的地盘,见人就发给一张。有的人接过去了;有的人连理都不理;有的接过去就随手扔在地上,他只好捡起来重发。忙碌了一整天,可手上的传单还剩厚厚的一叠。
下午5点,吉姆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公司交差。走进公司办公室,他看见其他人都已经回来了。格尔一看到他就说:“你怎么还留那么多传单在手中﹖”吉姆一看大家手上都是空的,心头慌了。
老总问吉姆发了多少。他涨红着脸,把剩下的传单交给了他,难为情地说:“我干得不好,请原谅”在回住处的路上,格尔一个劲儿地怨,骂他傻,并告诉吉姆自己的传单也没发完,剩下的全都扔进了垃圾桶,其他人想必也是如此。吉姆这才恍然大悟,恨自己愚钝不开窍,心想这份工作自己肯定没指望了。
结果却大出意料。在那次招聘中,吉姆成了惟一的被录用者,让人感到很纳闷。
半年后,吉姆因为业绩突出,升任部门经理。在庆典晚宴上,他询问老总当初为何选择了他。老总说:“一个人一天能发放多少传单,我们早就测试过。那天我给你们的传单,用一天时间肯定是发不完的。其他人都发完了,惟独你没有。答案就这么简单”
吉姆感慨地对人说:“那一次求职经历我始终不能忘记,它让我明白了一个受用一生的道理:诚实是金,别人对你的信任,首先来自于你对别人的诚实。”
一个诚实的人,他的自我是纯真的、稳定的、健康的,体现出一种理想的道德力量和意志力量,为他人所信赖。
诚实会升华你的人品,让更多的人支持你,让你去取得更大的成功。
大事小事都要讲信用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里,信用已远远超出了美德的范畴,变成了事业成功的法宝。信用就是你在人生银行的存款,你必须先存入资金,才有资格和条件使用它,如果你只想使用和受惠,不想存入资金,那是不可想像的。
某杂志的出版人琼斯,刚开始时只是一名普通的职员,他就是靠信用树立起自己的声誉,结果成为一家报馆的主人。
琼斯在开始他的创业计划时,首先向一家银行贷了3000美元他并不急需用的钱。他说:“我之所以贷款,是为了树立我守信用的形象。其实我根本没有动过这笔钱,当借期一到,我便立即将这3000美元钱还给了银行。几次以后,我就得到了这家银行的信任,借给我的数目也渐渐大了起来。最后一次贷款的数额是20000美元,我用它去发展我的业务。”
“我计划出版一份商业方面的报纸,但办报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我估计了一下,起码需要25000美元,而我手头上总共才5000美元,于是我再去找每次贷给我钱的那个职员。当我把我的计划原原本本地告诉他以后,他愿意贷给我20000美元。不过,他要我与银行经理洽谈一下。最后,这位经理同意如数借给我,还说:‘我虽然对琼斯先生并不熟悉,不过我注意到,多年以来琼斯先生一直从我们这里贷款,并每次都按时还清。’”就这样,琼斯用这笔资金走上了成功之道。
爱耶伯劳曾说过:“信用仿佛一条细线。一时断了,想要再接起来,难上加难。”同样,你在使用“信用”这笔银行存款时,切记,千万不要透支。当你的信用值为负数时,你就会成为一个真正无人理睬的“穷光蛋”。
一名在德国的中国留学生,毕业时成绩优异,理所当然地留在德国四处求职,拜访过很多家大公司,全都被拒绝,他很伤心,很恼火,又没有别的办法,总不能让肚皮饿着吧,狠狠心咬咬牙,收起高材生的架子,选了一家小公司去求职,心想,无论如何这次再也不会被赶出门啦
结果呢﹖
小公司虽小,仍然和大公司一样礼貌地拒绝了他。
高材生忍无可忍,终于拍案而起:“你们这是种族歧视我要控……”.
对方没有让他把话说完,低声告诉他:“先生,请不要大声说话,我们去另外的房间谈谈好吗﹖”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