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三章 企业文化塑造P&G(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就business focus而言,它所强调的是员工应该时时刻刻专注在与自己相关的业务上,以提高自己对整体运作的贡献。这里所指的“business”,小至个人切身的工作,大至公司整体的营运,都会被纳入考量的范围,让员工不管在工作安排、优先顺序设定、乃至于企业整体营运的考量上,部有判断的依据。基于此,P&G员工在作任何事时,都会自问(也会被他人问到):“这样做能否对business增加附加价值?”有了这样明确的焦点之後,员工在决策与行为的判断上才有明确的指引方针,不会埋头苦干地作了一堆虚工而不自知,聚会讨论时,也因此能从企业整体的观点切入,避免因为个人考量损害整体的利益。
就创新(innovation)而言,P&G一向鼓励员工积极寻求突破与创新,不希望员工墨守陈规,以持续创造佳绩。对于P&G人而言,创新并不局限于研发部门,而是广泛地运用于所有的活动上。例如,对宝侨家品的公关部门而言,本书的推动就是一种创新,因为他们可以藉由这个回异于以往的创新方式,创造出某些他们所期望的效果,并对企业整体有所助益。就是基于这种追求创新的精神,胡协理才会锲而不舍地促成此一美事。每位P&G人都会致力于寻找创新与突破的机会,希望以不同的方式创造出更奸的成果与贡献、产生突破或正面的改变,就是这种想要改变现状,积极寻求突破的心理,让P&G人不断以创新为念,并将它融入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使思考逻辑与行事作风,都是以创新为基础。
就团队合作(teamwork)而言,P&G藉由指导等方式,清楚宣示团队合作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将之融入每个员工的日常工作里,使每个员工习于团队合作的运作方式,并视之为当然,不会有所质疑。藉由团队合作,让员工在此具异质性的团队运作中,了解不同团队成员的思考模式、思维过程,以及不同专业的考量,扩展员工思考的广度与深度,有效与他人沟通、协调以达成共识,对于沟通能力与领导能力的训练相当有帮助。
在笔者第一次与李彦前总经理碰面时,他就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提醒笔者要特别注意这个要素。果然在访谈的过程里,受访者不断地提到团队合作,并认为那是P&G成功的关键要素之一。对P&G人而言,由于企业文化的长期熏陶,团队合作变得跟呼吸一样自然,不仅发挥相当大的运作效果,更成为P&G立足市场的重要利器之一。
就顾客导向/市场导向而言,这是P&G知名行销文化的具体表徵。在行销文化的引导下,顾客导向指的是确定谁是顾客,以同理心对待顾客,倾听顾客的声音,发掘顾客的不满与未获满足的需求,掌握顾客洞见,并以满足顾客需求为依归。这种顾客导向的概念,不仅适用于付费购买的外部顾客,同样也适用于内部合作的伙伴。当顾客导向的观念成为所有人员的共识时,行销运作的推动自然会得道多助,不会受阻于部门山头主义建构出来的藩篱。
只要所有人员都能够拥抱顾客导向,并以此作为行动的圭臬,就能变成“顾客企业”。根据福特汽车的定义,“顾客企业”具有十大特质:
1.不只把重点放在产品或服务上,也注意和顾客的每接触。
2.能够替顾客著想,在顾客还没有想到自己需要这样的产品之前,就抢先推出令顾客感到贴心的新产品。
3.与顾客保持持续紧密的关系,并提高顾客对品牌的忠诚度。
4.和通路密切合作,以达到双赢的目的。
5.对不同产品的命名、广告、以及行销等活动保持一贯性,以巩固品牌地位。
6.销售和运送产品的过程应具效率,让顾客能以最划算的价格获得所需。
7.尽量满足顾客需求。
8.以定期调查等方式了解顾客的想法,不只行销部门应该拥有这些资料,其他部门也应该拥有并重视它们,以增进对顾客的服务。
9.善用科技,和顾客即时在线上互动。
10.不断创新,不断成长。
除了顾客导向之外,行销文化更进一步地将市场导向的观念灌输给员工,让大家在思考问题时也能够考量到市场面的问题,而不仅是从企业或部门引个体的角度思考。唯有将眼光往外看,才有可能抛弃个别的利害与成见,将焦点摆在企业在市场上的整体竞争力,探讨真正关键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顾客要向我们购买这项产品?这个行动对于我们的顾客会有什么影响?市场发生什么会影响作业的重大事件?诸如此类的问题,均是将大家的关切重点聚焦在市场上,藉此凝聚合作动力。如果企业内部认同一切行销作为与其相关措施均是为了顾客满意(顾客导向)、企业整体的利益(整体观点),以及市场的整体竞争(市场导向),而不仅是为行销部门作嫁,就不会因为配合行销部门而感到小了自己或大了行销部门,反正,大家都是为公司整体利益携手打拼,何必区分彼此或斤斤计较(主人翁精神),况且,每个人都可以从中分享到应有的成就,何乐而不为呢?
就品牌的重要性而言,P&G人对此有高度的共识与认同,这不仅与P&G的行销文化有关连,也与历史悠久的品牌管理制度息息相关。自从P&G于1931年推出品牌管理制度以来,已经历七十余个年头,P&G成功地将品牌管理制度内化为企业文化的一部份,使行销部门与非行销部门的人员都清楚了解与认同品牌的重要性,并有品牌经营状况的好坏,会对公司的长期与短期营运绩效造成重大而直接影响的共识。因此,即使是非行销部门的人员,也会采取任何可能的行动去维系并提升品牌价值与形象,以品牌生命的维系为己任,不会认为那是行销部门的事而置之不理。事实上,对P&G而言,品牌就是一切,P&G坚信品牌的威力,投注许多资源与心力在品牌管理上,并呼吁、动员所有员工共同参与此一品牌圣战,以全面性提升品牌价值与形象,使竞争者只能瞠乎其俊。
就与他人分享(sharing)而言,P&G非常鼓励员工将个的知识、经验、资讯,以及学习心得等与他人分享,指导就是一种分享,本书的出版也算是一种分享。藉由分享,每个人都能够以开放的心胸,一方面与他人分享个人的一己之得而不会藏私:一方面也可以下断地从他人身上学习,这种愿意与人分享的态度,是P&G不断进步的根本原因。由于内部不断在交流、累积各种个人心得,藉此加速学习,每个人都能不断地往上提升,对于能力的提升有明显助益。
就重视知识管理与学习(documentation & learning)而言,这对于P&G的经验传承与know-bow的累积非常重要,也是分享的另一种形式。P&G人都知道,在完成任何案子之後,负责该案的人就有义务要将整个案子的执行状况付诸文字,并将所学到的启示与教训加以说明。别家公司或许只有在事情不顺利或失败时,才会进行检讨,以学到教训,P&G则是不管结果好坏,通通要书面化,也通通要附上检讨的学习心得。即计画成功,要检讨为什么会成功、有什么地方可以供後续作业参考;如果计画失败,更要找出失败的原因,避免重蹈覆辙。因为这种代代相传的好习惯,P&G才能够累积如此多的知识与know-how,并成为全球瞩目的行销典范。例如,在发生921大地震时,宝侨家品公关部门立即上公司内部网站,查询之前日本阪神大地震与土耳其大地震时,当地的P&G人员如何处理善後,有了这些资讯之後,宝侨家品在处理921善後事宜时,就显得更加胸有成竹,如进口帐棚与净水用的药丸等。
就拒绝罹患NIH症候群而言,这是P&G破除地域主义与本位主义的重要机制。P&G是一家全球企业,拥有全球的资源与资料库,它非常鼓励员工拥有全球性观点,并善用全球资源与资料库,不要因为那不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东西,就弃而不用,从全球企业的角度而言,那无疑是相当重大的资源浪费。因此,P&G鼓励员工尽量大方地“楚才晋用”,不要罹患NIH症候群,只要不是这里发明或创造的就不用,因为既然是公司的资源,就应该摒弃门户之见,从大局著想。更重要的是,当事人不仅不会因为引用全球资源而被指责为偷懒、不努力,反而会因为善用公司的全球资源,在获得丰硕成果时获得赞赏,如欧蕾那一支“我是你高中老师”的广告,是以澳洲的广告为创意起始点的;海伦仙度丝启用叶童表现出头发亮丽的感觉,是该品牌能够在市场上屹立不摇的关键转捩点,其创意源头是一支墨西哥的广告片;飞柔的洗头男系列广告,其创意源头是李奥贝纳广告公司总公司所发想出来的。上述这些例子都让个别品牌获得重大的市场成果,也是P&G人拒绝罹患NIH症候群的最佳例证。
就以具体资料/事实为基础(data-driven)而言,P&G是一家非常严谨的公司,一切沟通均以事实为根据,以数据为基础,如此才具有说服力,也才能够从容地面对他人的质疑。在P&G的会议里,P&G人学习到以“根据数据显示”开场才是正办,诸如“我认为”之类的个人观感最好避免,因为其他与会人士会对于任何“个人观感”提出强烈的质疑,结果发表“个人意见”的人只会疲于应付来自各方的挑战。这也是为什么行销人员特别重视市场调查的根本原因,因为市调资料除了有助于行销人员掌握市场状况以制订行销决策,更有助于在作简报与讨论时,引用具体的市调数据做为个人推论的有力佐证,以支持所提出的论点,证明那并不是单凭个人经验或主观判断所提出来的看法。
这种凡事讲求具体事证的习惯,也反映在P&G的年度绩效评估上。主管在做年度评估时,必须以部属所完成的具体成果作为评估的基础,即以具体的绩效表现为基础(perform-ance-based),而非仅凭个人的好恶或主观印象,从符合P&G另一项文化因子公平的要求。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