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万向并购整合之道(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倪频的态度显然是乐观的,他认为,如果UAI发展很好,不用5年万向持有的优先股就可以转成普通股。
为了保证享有经营的控制权,万向还提出了很多期权和担保的要求,加上契约等,使投票权上升到44%。另外在合同中限定了UAI公司如果经营不善,或者未能达到预期目标时,那经营股东的投票权将无条件地转移给万向美国公司,这样一来使万向的实际投票权达到了58.8%。
为了保证公司能长久、健康地发展,万向提出了很多条款作为约束,比如像第一否决权、新股发行权、反稀释权、兼并否决权等,并且经过谈判,确定万向只要拥有原始持有股份的50%就可以永久性地持有这些权利。这样有利于万向远距离地控制UAI公司。而对UAI公司来说,在它大规模成长的时候,头上好比时刻高悬着达摩克利斯之剑。
对此,万向的看法是,其实这就像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如果抱住他,对你自己是个额外负担,对他的成长更不利。因此一定要留有空间,只需管好边界就可以了。
这一点上,倪频也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若干年后这家公司也许非常值钱了,如果有某个大财团愿意购买,而我们有否决权。美国人提出这一点不太合理,后来我们让步,改为他们可以卖他们的,我们可以保留我们的。特殊情况,如果一定需要出售,我们必须得到3倍的原始投入与红利或利息之和的让售价格。
收购成功后的8月30日,鲁冠球发函万向美国公司:UAI公司的收购成功不仅为集团汽车零部件企业,尤其是制动器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形成优势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为集团实现产业国际化,开辟了又一条通道。
现在来看,万向与UAI最终达成协议,除了万向提供的资本优势、配置资源的能力外,UAI公司的决策者也深深明白一点——抛开美国经济因素,同其他行业一样,汽车行业正经历着一场迅速的变革,在当今世界的未来10年或更远,不会再有第二个国家能像中国一样形成如此巨大的市场,创造如此众多的增长机遇。
这一点最好的说明是,美国当地时间2001年8月30日,也即万向完成对UAI公司收购之后的第三日,道琼斯指数狂跌170多点,而UAI公司的UVSL股票却奇迹般地上涨了5.7%。
资本运作核心:产业运作
万向集团的有关人士分析认为,促成收购动机的更直接的原因是,2000年集团新上了制动器项目,一直希望在海外能有技术、业务对接的平台,万向美国公司也一直在积极地寻找这样的战略合作伙伴。万向集团收购UAI公司至少可以实现四大益处,可以将万向产业国际化的“第二只眼”做活:
一是UAI公司在中国的采购能力无疑扩大了万向的出口量,每年为集团新增了7000万美元的国际市场份额,为国内生产企业至少提供了2000万美元的年订单。
二是可以形成一个对接平台。今后,根据战略需要,“万向制造”可以选择在中国制造,也可以选择在美国制造,或者可以选择在中国销售,也可以选择在美国销售。无论从技术水平还是生产能力来讲,都可以在中美两国间进行对接、扩张,使两地资源重组,双方互补,并带动国内的制动器项目上档次,与国内现有的生产企业拉开距离,实现“万向制造”跨国界市场融通、技术共享和优势互补。
三是可以将UAI公司的品牌引入中国。UAI公司的“UBP”品牌在美国很有名,而且它有很好的摩擦材料技术配方,把它的产品和配方拿到中国来,利用中国的制造能力,从长远来看,无疑会增加万向产生利润的契机,扩大获利空间。
四是UAI公司现有的产品在美国有强大的市场网络,很多连锁店都是其客户。万向的轴承、万向节等都可以叠加在这个网络上。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