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六大基本战略(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从战略实施上,万向实现从1993年3亿到2002年超过100亿的跨越,战略上的成功因素可以归结为以下六大因素,亦即万向的六大基本战略:
基本战略之一:产业拓展
战略成功中的最大成功是产业拓展,可以归结为“相关多元化和不相关多元化的结合”。万向的产业拓展走了一条“从产品的底层次多样化阶段到产品专业化阶段,再到产业相关多样化阶段,然后发展到不相关多样化阶段。其基本轨迹见下图:
万向在上世纪90年代上半叶在相关多元化上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使得十字轴万向节发展到了包括十字轴万向节、等速万向节、传动轴、滚动体、轴承、减震器、密封件、传动系统、悬挂系统等系列汽车零部件产业。在上世纪90年代下半叶在不相关多元化上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形成了汽车零部件、旅游、房地产、大农业、投资贸易、金融(投资银行等)等支柱产业,而且每个产业都取得丰厚的回报。
万向的产业拓展和演化正好遵循了如下的业务组合原理,即核心业务、成长性业务和种子业务的有机组合。比如在“九五”期间的业务组合战略是:在坚守十字轴万向节核心业务的同时,积极拓展轴承、传动轴、等速万向节、减震器等成长性业务,同时积极孵化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金融、流通贸易、房地产、旅游、农业、食品等种子业务,这些成长性业务和种子业务现在都已经为万向带来了丰厚的现金流和利润。这样的有机业务组合使得万向得以持续增长。
基本战略之二:区域扩张
万向战略上另一大成功是区域扩张,尤其是海外扩张。实际上,万向的区域扩张是为产业拓展服务,所以产业拓展与区域扩张是难解难分的。在单一的万向节产业阶段,万向基本上是集合在萧山宁围的狭小区域。随着产业的相关多样化和不相关多样化发展,万向的区域布局也从萧山走向了全国进而走向全世界。
在国内,万向是通过设立投资公司、收购兼并、合作合资等方式走向全国。“九五”期间,万向在国内市场进行了系统化组合。万向钱潮股份有限公司拥有12家控股公司,其中本地有8家,异地有4家。为了加强市场的营销管理,成立了万向钱潮营销公司,主要代理销售万向集团“钱潮QC”系列汽车、工程机械等零部件产品和集团外产品,包括汽车万向节十字轴总成等11个系列10000多个品种。拥有上海、北京、广州和杭州4个分公司,分布在全国各地的19个配送中心,300多个一级受控特约经销点,2000多家二级分销网点,基本上形成了“系统零部件供应商 + 营销配送网 + 受控代理与分销网点”的营销网络构架。
海外扩张战略即在上世纪80年代初就走得很远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即形成了每年上千万美元的出口额。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和本世纪初期,在鲁冠球第三个女婿倪频的主持下,海外扩张战略更是实现了辉煌,在美国、日本、欧洲、非洲、西亚等兼并或设立了数十家公司,并且把原先将万向的产品引向国外的美国舍勒公司、UAI公司等收购到旗下,真正实现了鲁冠球海外扩张“从产品走出去——人员走出去——企业走出去”和“在洋人的土地上、雇佣洋人、赚洋人的钱”的梦想。
鲁冠球声称,要在国内的每一个省、国外的每一个大国家,都要拥有万向的公司。
基本战略之三:资源创造
民营企业的最大问题是天然缺乏资源,优秀的民营企业往往是在缺乏资源的情况下创造资源,他们是创造资源的高手,在万向发展历史上,资源创造极其重要。上世纪70年代末的废炮筒变成宝、不失时机地以产品换原料、获得杭州市农机公司的特批计划、在交易会外摆地滩获得市场订货、上世纪80年代初花九牛二虎之力获得万向节定点生产厂家、以戒烟之约获得杭州钢铁厂的长期原料供应、与浙江大学机械系长期合作获得技术支持、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长期合作获得管理支持以及上世纪90年代初争取到的首家乡镇企业股票上市等等举措都是万向资源创造的妙笔。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