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32节 专注文化的战略意义(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创新精神
专注文化最崇尚创新精神。
成长型企业需要在市场缝隙中求生存,在细分市场求发展,必须依靠企业上下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努力。没有创新精神,企业绝不会积极寻找、并有效发现那些看似狭小却非常难得的市场空间;没有创新精神,企业绝不会竭尽全力挖掘市场潜力、将市场缝隙变成市场金库。据统计,世界上现有150万种产品,而中国目前仅有40万种,中国商品品种开发落后世界20年。而在世界现有的150万种产品中,有很多是大企业所不屑一顾的。因此,成长型企业不乏机会,只要把握机遇,勇于创新,成功的机率是很高的。
同时,在企业的持续发展过程中,创新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创新是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在全球,一样有很多的百年企业,它们能屹立百年不衰,说明成功是可以持久的,而持久的源泉就是创新。百年企业发展的历史,也是百年企业不断创新的历史。百年企业一般都曾因为某种特质而产生了某段时间的辉煌,这种特质可能是产品,可能是技术,还可能是很多其他因素。但是百年企业并不是一直凭着这种特质发展,而是随着时代和市场的进步变化不断创新、不断升级换代、不断脱胎换骨,其中有些创新是显而易见的,有些创新则是悄然无声的。企业随时都会面临被超越的危险,墨守成规的企业不可能成为百年企业,因为没有不变的对手,更没有不变的市场。要在变化的环境中保住地位,就要随变化而变化,动态地发展。20世纪80年代的卓越企业,到了90年代就有1/3销声匿迹,这些企业曾取得了成功,但是没有保持成功。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只有适应市场的企业才能生存。为了不被市场淘汰,企业只有不断改变自己,适应环境变化,这个改变的过程就是创新。创新是企业的灵魂,企业只有通过创新,才能不断优化自身,在市场中获得持久的竞争力。企业因创新而持久,因此,应崇尚创新、鼓励创新。
□敬业精神
专注文化最倡导敬业精神。
何谓敬业?就是企业员工以职业为事业、以事业为重,积极负责、尽忠职守。敬业精神具体表现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专一行、勤一行精一行。
成长型企业实施专注战略,最重要的就是依靠自身能力在强手如林的市场竞争中免遭淘汰恶运,依靠其专业领先性在某个细分市场战略性突破。因此,特别需要员工勤勉工作、刻苦努力,与企业共同创造未来。在此期间,企业员工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专业努力起到了至关紧要的作用。
试想,如果一个成长型企业在确立了专注战略之后,各级员工毫无生存的紧迫感和危机感,缺乏责任心,不思进取,疏于学习,不在提高专业水平和能力上下功夫,企业的最终命运可想而知。
因此,成长型企业必须有效地激发和培养全体员工的敬业精神,奋发图强,才能在夹缝中获得生存和发展的机会。
□团队合作精神
专注文化最强调团队合作精神。
团队精神几乎是每个企业都在大力提倡的,但在成长型企业,在实施专注战略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成长型企业面临着比其他企业更大的竞争压力,实施专注战略、拓展细分市场对团队作战能力的要求更高,而团队中每个成员的能力各有长短,这就需要大家密切配合、互补协作,形成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发挥集体智慧的无穷力量。其中最重要的是良好的内部沟通,以保证信息交流渠道的畅通和积极高效的合作氛围。
专注文化的团队精神尤其反对个人英雄主义,反对面对种种诱惑时急功近利式的骚动、冲动和盲动,主张民主集中和集体决策,避免由于个人原因造成团队和企业的无谓牺牲。
□诚信。
诚信是专注文化信奉的一项重要经营原则。专注文化的诚信原则包括员工的诚信道德和企业的诚信经营两个方面。
诚信是一个负责的企业的生存基础。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真正愿意为客户提供好的产品和服务;只有坚持诚信原则,才能真正赢得客户、供应商、竞争对手的尊重和信赖。
曾有一对美国夫妻驾驶劳斯莱斯到欧洲旅行,开到法国的一个荒僻的村庄时,后车轴忽然断裂。这对夫妇非常不满,便给劳斯莱斯在伦敦的总部打电话抱怨。几个小时后,劳斯莱斯工作人员乘飞机赶来,换上了新的后车轴,并一再向顾客道歉。数月之后,这对夫妇专程去伦敦向公司支付修理费,不料公司负责人说:“我们的车轴折断是创业以来第一次。我们强调绝对不会发生事故,所以我们应该向你们更换一根永远不会折断的车轴。”数百年来,劳斯莱斯非常重视信誉,不仅严格制造每辆车,而且还严格控制产量。因此,劳斯莱斯是世界上最骄傲的极品车,不仅是总产量最少的名车,而且不是有钱就可买到。
□以顾客导向
以顾客为导向是专注文化倡导的核心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之一。
以顾客为导向就是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那些没有把顾客利益放在首位、轻视顾客利益的企业,最终会遭到顾客的抛弃。
企业没有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而是不择手段地谋取利润,就会对产品质量不精益求精,甚至会粗制滥造。对这样的产品,消费者和用户自然会避之不及。其结果就是该企业因产品没有销路而走上穷途末路。
企业没有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也就不会善待员工。因为企业对消费者的态度和对员工的态度是一致的。为了生产优质产品,企业就必须关心员工,充分发挥员工的作用;企业关心员工和发挥员工的作用,员工在工作中就会心情舒畅,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生产出优质产品和提供一流服务。相反,企业目标若不是服务于消费者和用户,企业就不会关心员工的利益。这就是一流企业往往关心其员工利益,而平庸企业往往不关心其员工利益的根本原因。
企业没有将顾客利益放在首位,就不会发扬民主,就会独断专行。若企业根本目标是服务于消费者和用户,企业就会充满民主气氛,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以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反之,若企业的根本宗旨不是服务于消费者和用户,企业必然就会出现专制作风,就会使“一言堂”普遍存在,“家长制”大行其道,经营决策因没有任何约束而漏洞百出,最终走向没落。
□以人为本。
以人为本也是专注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人是最大的资本。得人才者得天下。企业的发展需要通过人来实现,人才决定企业命运。日本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本企业主要制造人才,兼营电器。由于人具有能动性、智力性、社会性,因而人力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重要却又是最不好管理的资源。
以人为本就是从人的各种属性出发,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尊重人、理解人,尽可能地发挥出人的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开发和培养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为人才提供施展抱负和才能的舞台。
以人为本不是满足员工的一切个性要求,更重要的是以人才为本、以优秀人才为本,注重激发全体员工的竞争意识和创造热情,以绩效为导向,鼓励内部的良性竞争,引导员工以为企业创造骄人业绩来追求个人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近年来,猎头行业发展迅速,受到了人才和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其中有一个深层次的原因就是:猎头公司和猎头顾问能够完全站在一个中立者的立场,去尽可能了解人才和企业的需求、困惑,为双方着想,然后给予协调满足,真正做到了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相结合、将物质追求与精神追求相结合的“以人为本”。所以,成长型企业应该从中受到启发,像好的猎头一样,细致深入地做好人力资源工作。
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临,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越来越“依赖”知识。人是知识的载体,人在掌握知识、增长知识、利用知识方面的差距,最终造成了组织实力的差距。企业成长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由这种差距造成的。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说:“劳动者掌握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和技能,是造成技术先进国家生产优势的重要原因。”30年来,美国工业部门工人人数占劳动力人数的比重从33%下降到17%。将要就业的职工中有90%的人属于“知识型”员工。美国采取多阶段、多层次、多形式、多结构的教育体制,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造就了一大批人才,特别是管理人才和科技人才。然而一项对我国国有企业投入教育培训费用的调查显示:30%以上的企业年人均投入不到10元,20%左右的企业在10-30元之间,仅5%以下的企业正在加大人力资本投资力度。无论从企业成长还是员工的成长角度,这都是一个必须直面和努力改善的现实。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