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针锋相对——广告攻击策略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营销的4P工具组合中,广告运动的力量不可小觑。
广告的终极目的就是营销,就是为了最大化地获取销售收益。
有时,一组攻击性广告运动可能对企业的市场推广带来巨大的影响。
因此,你必须针锋相对地防御对手的广告攻击,同时发动对对手的广告攻击。比比看谁厉害——广告攻击战大有可为
广告攻击战的目的是通过对品牌有关内容的比较,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让消费者觉得自我品牌比对比品牌更适合自己。
简单来说,对比广告就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式,标榜“我的就是比你的好”,从而识别出自己与竞争对手在品牌、产品或服务之间的区别。
由于受众都有先入为主的观点,对与其观点、态度或看法不一致的信息,极易使得受众对现有品牌产生抵触情绪。
在这种状况下,企业采用带有强烈比较色彩的攻击性广告,往往能起到诱导和启发受众重新思考,从而改变其原有的购买决策,起到转化竞品顾客的功用。
而且,从传播成本上来看,对于想进入相对成熟市场的新产品而言,比较广告是最有戏剧性、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广告策略之一。
因此,合理地使用对比广告,能够让消费者在对比中做出有利于广告主的决定,督促消费者购买广告主的产品或服务,淡化或弱化竞争对手的优势,使得消费者不购买或少购买对手的产品或服务。
在对比攻击性广告领域,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之间发生的那一系列过招就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由于比较攻击性广告在美国是毫无禁忌的,只要不进行歪曲攻击,污辱谩骂(这些方面有别的法律管着),尽可以进行比较。
因此,可口可乐与百事可乐这两大对手便充分利用这个平台,为我们演绎了一出又一出对比攻击广告的好戏。
镜头一:可口可乐攻击百事可乐
距今几百年后的一个考古场面,一个教授正在向一群学生解释各种发现的文物。
一个学生拿起一个可口可乐罐问:“这是什么?”
教授说:“这是20世纪很流行的一种饮料。”
又有一个学生看见一个百事可乐的罐子,问道:“这是什么?”
教授端详了半天,摇摇头说:“不知道。”
这种比较广告幽默生动,给消费者留下极深的印象。
广告的攻击点是什么?
你百事可乐不是说自己很“年轻”吗?
那好,我就告诉消费者,你有多么老,老得距离现实世界不知多少年,老得连考古教授都不知其出自何时!
镜头二:百事可乐反击可口可乐
百事可乐也不示弱,1996年的“超级市场篇”从另一个角度诉求了百事可乐有多么好喝。
广告的表现是:可口可乐的年轻送货员到一家超市送货,放好货后见四下无人,便悄悄地溜到百事可乐的货架前,小心翼翼地偷了一罐百事可乐。
刚想拉开盖子品尝,货架上的百事可乐忽然全倒了下来,令他尴尬、惋惜不已。这则广告风趣幽默,不言而喻,让人回味不已。
你可口可乐不是说我的可乐是古董吗?
那好,我就让你知道知道,什么叫做“贼咬一口,入骨三分”;
连你的员工都喜欢喝我的百事可乐;
连你的员工对你的产品都没有信心,没有兴趣,你还得意个什么劲儿?
可口可乐立即还以颜色。
镜头三:可口可乐反击百事可乐
寂静的夜空突然光芒四射,半空中一架外星人的飞行器降临,从飞行器里伸出一个大夹子把街边的一部百事可乐贩卖机提起没入飞行器里。
一会儿那个大夹子又把那部百事可乐贩卖机放回原地,夹起一部可口可乐的贩卖机,这时的画外音是“这次对了”。哈,连外星人都觉得可口可乐比百事可乐好喝。
你百事可乐不是说你前卫吗?
我们可口可乐比你还前卫,连外星人都喜欢喝我的可口可乐!
虽然在中国市场,类似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这样明目张胆的对比攻击手法不允许使用,但是我们却一样有办法对对手实施有效的对比攻击,关键要看你是否能准确地找到攻击点了。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