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和谐管理就是找到合理的管理途径(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我们知道,不同企业因为规模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发展阶段不同,管理方式也是截然不同的。但是,不管企业的管理者采取什么样的管理方法,他们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使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企业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就要达成和谐。管理者要想取得这样的和谐管理就必须找到合理的管理途径。
重要的是在情感上达成和谐
中国人向来有“家和万事兴”的说法,兵法中除了“天时、地利”之外,也将“人和”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而对于企业的管理者来说,企业就像是一个大家庭,只有创造出和谐的管理模式,才能够让在各个位置上的“家人”各司其职,团结合作。这样,达到了“人和”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的兴衰成败在任何时候都是和员工分不开的。企业中的人是企业得以存在的支撑,而人是有感情的。管理者时时为员工排忧解难,员工才会与企业休戚与共。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是企业管理中的一种合理的管理途径,也是和谐管理的体现。许许多多的世界优秀企业正是将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和商业化的运作方式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才能够长盛不衰。以人为本,可以说是一种情感管理,达到了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和谐,才能够使整个企业和谐发展。
我们只要研究世界500强企业的核心理念就会发现,这些理念里并不强调管理者的力量,甚至没有涉及商业利益,而把人性做为亘古不变的经营真理。例如世界500强企业之一的惠普公司的核心价值观是:“我们对人充分信任与尊重,我们追求高标准的贡献,我们将始终如一的情操与我们的事业融为一体,我们通过团队,通过鼓励灵活与创新来实现共同的目标——我们致力于科技的发展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利。”
每一位员工都是企业的财富,在企业管理中不能简单地套用“目标管理”、“绩效管理”和“价值管理”来衡量员工的工作。企业不能只关心结果,而不看重员工的工作过程。好的管理者,不仅仅关心员工的工作和任务,而且关心员工的工作状态,甚至关心他们的亲人、朋友,以及他们的生活和感受。这样的管理才真正达到了和谐的管理,形成了员工和管理者之间有情感存在的和谐关系。
世界上那些最优秀的公司,不仅把对人的尊重放在了最重要的位置上,还以此作为指导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原则,作为每一位员工工作动力的源泉,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特别是在中国、日本、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们受儒家文化的影响较深,更是重视人与人之间亲情式的关系,即使是在企业管理上,这一特性也显露无遗。
韩国的鞋业大王梁正模的成功就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在梁正模的意识里,员工就是一个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脉。他对自己的员工关心备至,不管员工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都能够在他这里得到帮助。
他创业的早期,工厂里有一位技师是他高薪聘请来的。当时政局不稳,导致那位技师与家人被迫分离。因为思念家人,技师感觉非常痛苦,每天以酒消愁。了解到这样的情况后,梁正模每天陪那位技师一起喝酒,常常半夜才回家。正是这样设身处地地体贴员工的疾苦,才深深打动了那位技师。从此,那位技师不再去喝酒了,而是把自己全部的身心都放在了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上,使得工厂的产品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工厂在市场竞争中也渐渐处于领先地位。
凭借人性化管理模式,梁正模为自己建立了良好的人情资源,这成为他创业初期珍贵的无形资产。即使在他的工厂遭遇了几次火灾之后,他仍能够奇迹般地站起来。
对于企业来说,真正成功的管理既不是封建大家长式的权威管理,也不是让管理者和员工“水火不容”,更不是管理者体味着“高处不胜寒”的孤独。管理者做到以人为本,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帮助员工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氛围,从而使企业的管理达到和谐,使企业的运行达到最完美的状态:管理者令行禁止,又能够和下属保持亲密关系;员工工作有条不紊,又能够和上司沟通顺畅。
“南风法则”强于“北风理论”
当然,我们强调在企业发展中员工的重要性,并不是否定管理者的贡献。管理者对企业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但任何一个管理者都不可能靠个人能力成就企业的发展。所以,借助于集体的力量去实现企业的长远发展才是企业管理的终极目标。要让每一个员工认识到员工的利益和企业的利益是一致的,管理者就不能采用强势的铁血政策,甚至有必要弱化自己的形象,借此达到和员工站在同一阵线上的目的。这是和谐管理的又一体现。
在企业管理中有一条著名的“南风法则”: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得意洋洋地释放出自己的威力,寒风凛冽,一时间冷得刺骨,行人都把大衣裹得紧紧的。而南风则缓缓地释放自己的能量,它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暖洋洋的。行人们觉得身上暖起来,开始解开衣扣,脱下大衣。南风获得了胜利。
在这个故事中,北风就像那些以“管人”为管理方式的管理者,他们的管理,就是用权力将领导和员工隔离开,形成完全的对立,这样的管理只能使员工和企业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可以说,这些管理层有一个错觉,他们认为人们服从的是权力,认为压制员工才能让企业获利,不肯承认个人能力的局限性。显而易见,这样形成对抗的管理是很难达到和谐的。
而南风式的管理方式则是采用一种柔和的手段,把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放在了同一层面上,管理者并不高高凌驾于员工之上。在这种和谐的管理方式下,员工服从的并不是权力,整个组织也不会形成对权力的依附。这样的管理方式让每一个员工相信企业和员工的利益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是一致的。企业的发展靠的不是单打独斗,也不会因为某个人的权威力量而取得长远发展,要实现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集体作战,团结合作,采用柔性手段是很有效的做法,也是一种合理的管理途径。
世界著名企业家松下幸之助曾经由于公司里很多问题没办法解决而十分苦恼。于是,他跑到寺庙里去请教一个老和尚。他问道:“师傅,什么叫做管理?”那个老和尚拿起一个空杯子给松下幸之助,然后,提起茶壶往杯子里倒水,直到水溢了出来。松下幸之助很奇怪地问:“师傅,水不是满了吗?”老和尚说:“你知道杯子里的水满了,你就懂得了什么叫做管理。”杯子只有在空的时候才能够被用来装水,如果杯子满了,它就没有用了。企业的管理也一样,管理者只有维持空杯状态时,才能够和员工共同努力、团结奋斗,而不是自以为是,表现出自己的强势力量。这样,表面看来,管理者弱化了自己,但实际上,他却有如整个企业的主心骨,引导着员工团结在他的周围,充分发挥每一个人的能力,使企业成为一个和谐的同心圆,不断成长壮大。
在任何时候,管理都需要和谐。管理不是企业的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对抗赛,而是管理者和员工之间团结协作的团体赛。管理者自我神化的结果是企业的最终毁灭,只有员工集体努力才能使比赛获得胜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