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和谐推动创新(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企业所面临的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是自然规律。企业为了适应环境就要不断创新,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一个内外部环境不和谐的企业是没办法进行创新的,单单是应付企业不断出现的问题就会让不和谐企业的管理者疲于奔命。而不创新会使企业更加难以适应变化的市场环境,管理者面临的难题也就会越来越多。这样的恶性循环将削弱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变得步履维艰。
和谐文化鼓励创新思维
管理者要在企业内部鼓励员工的新思维,支持员工进行冒险和尝试,才能使员工勇于提出不同意见。当员工的建议得到充分尊重时,他们和管理者之间也就拥有了达到和谐关系的基础,这便是推动创新的动力。如果管理者一味地显示权威,总是以一位批评者的形象出现,听不进员工的不同意见,企业的创新脚步就跟不上环境的变化,管理者也就不再是创新的支持者和引导者,而成为企业创新的阻碍力量。不能够创新的企业就没有能力更好地应变,也就难以取得长远的发展。
任何企业都不可能依赖过去的成功而生存,无论一个企业规模多大,无论曾经取得怎样辉煌的成绩,如果停住创新的脚步,也只能被激烈的竞争所淘汰。要想取得持续的成功,就要不断进行创新。实际上,那些不断取得新成就的企业也在不断进行创新,他们都拥有着自己的创新观念。迪斯尼公司强调“不断创新,不断规划,不断确定更高的目标,以此推动进步,永远保持迪斯尼公司的‘神奇’形象”,英特尔公司则强调“永不停顿,不断创新”。为了鼓励员工不断尝试,3M公司提出“为了发现王子,你必须与无数个青蛙接吻”。这使得创新成为3M公司的群众性运动。
管理学家萨顿甚至提出了这样的理念:为了促进企业创新,管理者应该鼓励员工公然反抗主管的命令,管理者不但要奖励那些创新成功的人,还要奖励那些创新失败的人,而对于那些不行动的人则要给予惩罚。当然,这样公然鼓励员工反抗命令的做法有些偏激,但这样的理念正体现了管理者对创新的重视和对员工的尊重,这不但不会造成员工和管理者的失和,反而能够促进他们之间的和谐。管理者在员工心目中将会建立起宽容大度的形象,赢得员工的尊重和拥戴,从而使员工的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在3M公司,管理者鼓励员工做他们想做的事,而不要求详细了解员工的工作细节。他们的原则是“不必询问、不必告知”,这样宽松的管理方式为员工的创新提供了一个可以自由发挥的舞台。在3M公司,技术人员可以花15%的时间在他自己选择的项目上。他们甚至会尝试那些没有被主管认可的想法。有一位年轻的员工理查德·德鲁在从事一个项目时,被3M公司前CEO威廉·麦耐特所制止,威廉·麦耐特认为这个项目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金钱,而且毫无意义。但德鲁丝毫没有理会这个命令,就是这样的坚持为3M公司带来了一项突破性的产品。
3M公司鼓励每个人成为新产品的构思者,让所有的员工都去关心市场动态,发现开发新产品的信息,甚至成为新产品开发试验组的负责人,保护试验组不受到官僚主义的破坏。当然,它的管理者并不认为所有的试验都会成功,但是他们把失败看作是创新工作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们鼓励这样的失败。管理者对员工的充分尊重成为企业创新的源泉。
可见,创新是和谐的结晶。如果管理者只崇尚权威,将员工看作是赚钱的工具,员工们的聪明才智就无法得到发挥,创新自然无从谈起。当管理者不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把员工们当作最宝贵的财富时,他们就会鼓励员工参与创新,企业才会拥有源源不断的创新源泉。无论在什么条件下,无论企业面临着怎样严峻的挑战,只要企业内部达到和谐,团结协作,企业就可以从容应对任何难关。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