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富足心态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富足心态
一个成熟的人,具备高勇气与高体谅,也必然会具备“富足心态”。一般人都知道“双赢法则”,但在现实生活中,在职场竞争上,人们却总不由自主地认为,蛋糕只有那么大,假如别人多抢走一块,自己就会吃亏,人生仿佛一场“零和游戏”。难怪俗话说:共患难易,共富足难。见不得别人好,甚至对亲朋好友的成就也会眼红,这些,都是“匮乏心态”在作怪。
抱着这种心态的人,甚至希望与自己有利害关系的人小灾、小难不断,疲于应付而无法与自己竞争。这样的人时时不忘与人比较,认定别人的成功等于自身的失败。即使表面上虚情假意地赞美对方,内心却是又妒又恨,只有自己独占鳌头,才能使自己满足。更有甚者恨不能身边全是唯唯诺诺之人,不同的意见都会被视为叛逆、异端。
相比之下,“富足心态”的人,源自厚实的价值观与安全感。这样的人相信世间有足够的资源,人人都可以享有,所以不怕与人共名声、共财富、共权势。正是这种心态,才能开启无限的可能性,充分发挥创造力,提供广阔的选择空间。拥有“富足心态”的人,相信成功并非要压倒别人,而是追求对各方面都有利的结果。所谓“双赢”乃至“多赢”,其实是“富足心态”的自然结果。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把要求对方改进之处,或者说对对方的批评,融入真诚的赞美与鼓励之中,而不仅仅是所谓“三明治式的批评”,更需要成熟的心态和开阔的思路。批评需要勇气,但要克制自己批评人的冲动,克制那种批评别人的优越感与快感,运用真诚的赞美与鼓励,更需要勇气与体谅。所以,卡内基的第一法则,初看是一个沟通技巧问题,其实仍然是一个心态的问题。只有成熟的人,才有勇气去欣赏别人的长处,并能得体地赞美别人,才能永远站在鼓励与激发的角度去为人处世。或许沟通的技巧有很多,但没有一样比得上你发自内心地欣赏别人来得重要。在看到全部事实真相的同时,着眼于别人的优点与进步,哪怕只有那么一点点,则是一个成熟得体的职业人应有的素养和心胸。学会表扬与自我表扬,建立良好的个人形像与团队氛围,既是职场心态要求,也是成熟的表现。如果你觉得你的同事、上级和公司,没有可赞美之处,不想发出违心之言,那么,首先要做的是检查自己的心态和眼睛。
人在职场,首先要学会的,不是技巧、战术、谋略之类的东西,而是正确的心态,正确的观察角度、正确的思维方式和真诚地欣赏与赞美他人。没有这些,越好的技巧就越容易走上歧路。举一个与职场无关的例子。
米卢在十强赛备战前那段时间,承受了巨大的压力。在一次电话聊天时米卢突然很严肃问李响:“中国人为何总是消极地看待任何事情,为什么更愿意提一些破坏性而非建设性的意见?”显然他是有感而发。十强赛之前中国队上上下下对出线前景最乐观的人也只有米卢自己,几乎所有的记者都问着同样的问题:“听说第一场比赛只要打平你就会下课?”米卢的每次回答都如出一辙:“你为什么不想着中国队会赢球呢?”。
无论我们怎么看待米卢,但他的确给当时的中国足坛带来了一些积极的态度和乐观的精神。当他离开之后,这些态度与精神也就无影无踪。中国足球可能什么都缺,但最缺的,就是正确的心态与正确的思维方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