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生活幽默(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打扰了
深夜时分,睡梦中的女主人,突然被电话铃吵醒了。电话里一个陌生的女人非常激动地说:“我对我的丈夫忍无可忍了!”
“你打错了。”女主人有点生气地说道。
电话里的女人好像没听见似的,仍滔滔不绝地说下去:
“我一天到晚拉扯3个孩子,他还以为我在家享清福。有时我想出去散散心,他都不让,自己却彻夜不归,说是有应酬,谁相信他的鬼话!”
“很抱歉,”女主人打断她的话,“我不认识你。”
“你肯定不认识我!”她说,“这些话我会对朋友和认识我的人讲,而弄得满城风雨吗?现在我说了出来,心里舒服多了,打扰你了,再见!”说完,电话挂断了。
旁敲侧击
把苦恼埋藏于内心的想法是不明智的,在没有负面影响的前提下,要想办法宣泄出来。犹太人就是这样,当他们心里背负过重的压力和不快时,总会想方设法发泄出去,直到不影响自己工作为止。
苹果的搭配
利切恩斯坦是犹太人的后裔,虽然他遵守犹太教的教规和习俗,可是也时不时地走下教规习俗这驾马车,不怕麻烦、不嫌道远地去一家能供应烧烤乳猪的偏僻餐馆吃上一顿。他知道他不应该这么做,可是每年总有那么一两次,想吃这种烧烤的欲望总要征服他。
一天,他又感到忍不住,想吃这种禁食了。于是钻进自己的车里,开到30英里以外的一个小镇上。他想,在这里肯定不会遇到熟人。他走进一家餐馆,在菜单上找到了“烧烤乳猪”这道菜。有意思的是,乳猪的嘴里还得有个苹果才是整道菜。点定后坐着等待上菜。突然,他脸色发白,因为他看见拉比进了餐馆,发现了他,并向他的桌子走来。
“拉比,您在这附近干吗?”利切恩斯坦问道。
“我打这儿路过,正想喝点咖啡、吃点面包再继续赶路。”
正在这时,服务员端着烧烤乳猪走了过来,并把它放在利切恩斯坦面前,然后走了。协会主席眼睛盯着桌子上的这道菜,然后转向拉比:“这地方真是奇怪!我要了一个苹果,可您看看,他们给苹果搭配的是什么!”
旁敲侧击
大多数的犹太人都是忠实的犹太教徒,但这并不妨碍他们享受生活,他们总能想方设法为自己找到恰当的理由去破除自己的清规。引申到他们做生意上来,尽管他们在世界各地做生意都遵纪守法,但却总能找到他人找不到的法律漏洞,赚取他人赚不到的钱财。
事出有因
进入花甲之年的施劳特先生娶了一个年轻的太太。过了一年后,太太生了一个孩子。施劳特满腹狐疑地去请教拉比:“拉比,你说这可能吗?”
拉比说:“你听我给你讲这样一件事:有一个头戴草帽的旅行家,在一个原始森林里,突然遇到一只老虎!那人赶紧脱下帽子戴在老虎的头上,喝道:‘哎!’只见老虎应声倒地死了。”
“这可能吗?”
“那个旅行家背后有个手握猎枪的猎人,他就在那节骨眼上放了一枪。”
旁敲侧击
在世人看来,犹太民族是个善于创造奇迹的民族。其实,在他们看来,无论什么奇迹,都是事出有因的,如果不是你干的事情,那么就一定是别人干的。
还礼
一个拉比在旅途中,碰到一个不喜欢他的人。连续好几天,那个人都用尽各种方法诬蔑他。
最后,拉比转身问那人:“若有人送你一份礼物,但你拒绝接受,那么这份礼物属于谁?”
那人答:“属于原本送礼的那个人。”
拉比笑着说:“没错,若我不接受你的谩骂,那你就是在骂你自己。”
那人摸摸脑袋,尴尬地走了。
旁敲侧击
只要保持健康的心态,任何人都影响不了你,更左右不了你。反之,如果你一味地在乎别人的想法或说法,就会失去自我,失去快乐,成为他人思想或言行的奴隶。
基辛格的衣服
基辛格当美国国务卿期间,一天他收到了一位崇拜者寄来的一件礼物。这是一匹质量很好的布料,很适合做一套男士服装。这个礼物的赠送者向基辛格提议,不论基辛格先生何时到伦敦,都可以把布料带到伦敦的一家裁缝店去,为自己定做一套衣服。
几个星期后,基辛格到达了伦敦。他把布料拿到牛津大街一家久负盛名的裁缝店。然而,打开布料后,这家店的裁缝告诉基辛格,他很抱歉,因为这匹布料不够给他裁一套衣服。基辛格很失望地拿着布走了。接下来他又访问了巴黎和罗马。这两个地方的裁缝同样这么告诉他。
几个月之后,基辛格访问以色列的特拉维夫市。他决定在那儿试试运气。他找的裁缝先生仔细量了量布,然后又仔细地量了量基辛格的尺寸,最后说:“没问题,我们可以给您做出一套漂亮的衣服,一件夹克衫,一条裤子,一件马夹,而且还可能用剩下的布料再给您做条裤子。”基辛格十分震惊。他告诉这位以色列裁缝他在伦敦、巴黎和罗马的遭遇。这位老裁缝点了点头,随后温和地说:“哦,我明白了,先生。不过,对我们以色列人来说,您并不是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人物,但对其他地方的人来说可能是。”
旁敲侧击
犹太人从不盲从权威,他们非常强调个性的独立。他们认为,每个人都要珍视自己、尊重自己,一个人也只有在珍视自己时,不人云亦云,才能产生个性,然后才能通过发挥自己的个性,施展自己的专长,以贡献社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