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财富幽默(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便宜的酒
约瑟和曼代是一个小村庄酒铺的合伙人。这一天,他们卖完存货,便一起驱车去城里买了一桶威士忌。
在回家的路上天气渐渐冷起来,还刮起了大风,两个人互相开玩笑说对方想喝威士忌。但要真那样做可就是个严重的问题,因为,事前他们装酒的时候就曾约定,谁也不能先喝一口,那是他们一周的生活来源。
约瑟可是个聪明的家伙,他翻了翻口袋,找到了5毛钱,于是他对曼代说:“给你五毛钱,从你那份酒里卖给我一点儿喝。”
曼代是个生意人,他回答道:“既然你付现金,那我自然是要卖给你的。”
于是他舀了一杯酒给约瑟。约瑟喝了酒以后不久暖和了起来,而且变得很兴奋,而曼代的鼻子因为冷而变得更青了。
他真嫉妒该死的约瑟能那么幸运地找到5毛钱!但是,突然他碰到了口袋里的那枚5毛硬币。
“现在,这钱可是我的啦!”他自言自语道,“为什么我不能拿它买酒喝呢?”
于是他对约瑟说:“约瑟,给你5毛钱,从你的那一份里给我倒点儿酒喝。”
约瑟应声道:“有现金就行。”
他给曼代舀了一杯酒,收回了他那5毛钱硬币。
就这样约瑟和曼代用那惟一的5毛钱互相买酒,你一杯我一杯喝了一路。等他们到酒铺时两个人都喝得醉醺醺的了。
“真是个奇迹啊!”约瑟嚷道,“想想看,整整一桶威士忌才花了5毛钱!”
旁敲侧击
赚钱是为了生活,但生活并不是为了赚钱。生活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追求快乐,不要把贫穷当成不快乐的理由,为了快乐,我们不妨也为自己找个借口。
上帝的代理人
有一对非常穷困的犹太老夫妻,经常挨饿,最后实在无计可施,老头儿就对老太太说:
“老伴儿,咱们给上帝写封信,让他帮帮我们吧!”
老太太极力赞成。于是他们坐下来给上帝写信,求上帝帮忙。写好信后,他们签了名,写上地址,然后仔细封好。
“我们怎样才能把这封信寄到上帝那里呢?”老太太犯难了。
“上帝无所不在。”老头儿说,“我们的信无论用什么方法寄,他都一定能够收到。”
他们走出门去,把信一扔,风就把信给邮走了。
碰巧有一个善良的富人出门散步,风把信吹到了他的面前。他好奇地把信捡起,打开读了,就被这对老夫妇的虔诚和天真感动了。
富人非常同情他们的处境,他决定帮助他们。他快速地取了钱后,就按照信上的地址,敲响了那对老夫妇的门。
“纳特先生住在这儿吗?”他问道。
“我就是纳特。”老头儿回答道。
富人朝他笑了笑。
“我有点事要告诉你,”他说,“几分钟之前上帝收到你的信,我是他在这个地区的代理人,他叫我给你送来100卢布。”
“你瞧,你瞧!老伴儿,”老头儿高兴地大声说,“上帝收到我们的信了!”
老夫妇收下了钱,对上帝的代理人千恩万谢。
可是当那位富人走后,老头儿满腹狐疑。
“你在想什么呢?”他的妻子问道。
“老伴儿,我很怀疑,”老头儿若有所思地说,“那个代理人看上去一点都不诚实。他可能同我们耍了滑头。你知道代理人是怎么回事吗?是从中收钱的人。很可能上帝给了他200卢布让他给我们,可是他留下一半给自己做佣金了。”
旁敲侧击
当面说钱不薄人。含蓄的表达方式虽然倍受推崇,但并不一定是收效最好的一种。在特定情况下,对特定人而言,与其让人捉摸不透留下误解根由,不如开诚布公收获感激涕零。
金钱的负担
有一个商人,生意做得很红火,财源滚滚,虽然请了好几名账房先生,但总账还是靠他自己算。因为钱的进项又多又大,他天天从早晨打算盘到深更半夜,累得他腰酸背痛,头昏眼花。更惨的是,每晚上床后他还会想到明天的生意,一想到成堆白花花的银子,他就又兴奋又激动,根本无法睡个安稳觉。
白天忙得不能睡觉,夜晚又兴奋得睡不着觉,就这样,这个商人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
商人隔壁靠做豆腐为生的小两口,每天清早起来磨豆浆、做豆腐,说说笑笑,快快活活,甜甜蜜蜜。墙这边的商人在床上翻来覆去,摇头叹息,对这对穷夫妻又羡慕又嫉妒,他的太太也说:“我们这么多银子有什么用?整天又累又担心,还不如隔壁那对穷夫妻活得开心快活。”
商人早就认识到自己还不如穷邻居生活得轻松洒脱,等太太话一落音便说:“他们是穷才这样开心,富起来他们就不能了,很快我就让他们笑不起来。”
说完,商人翻下床去钱柜里抓了几把金子和银子,扔到邻居豆腐房的院子里。
这对夫妻正在边唱边做豆腐,忽然听到院子里“扑通”、“扑通”地响,提灯一照,见是闪闪的金子和白花花的银子,于是连忙放下豆子,慌手慌脚地把金银捡回来,心情紧张极了。
这些金银可把这对磨豆腐的小夫妻愁坏了,他们不知把这些财富藏在哪里才好。藏在房里怕不保险,藏在院里怕不安全,从此,再也听不到他们说笑,更听不见他们唱歌。
商人于是和他太太开玩笑说:“你看!他们再笑不起来,唱不起来了吧!早该让他们尝尝有钱人的滋味了。”
旁敲侧击
有些时候,剥夺人生快乐的与其说是刀兵相见,不如说是物欲圈套;耗尽我们生命的与其说是穷困的折磨,不如说是琐碎的诱惑。人开始总是为了生存和生活的需求而创造财富的,但当个人财富超过了一生的需求,情况也许就不同了。如果你处理得当,它可能会为你增添无穷的快乐与幸福;如果处理得不好,那么就会变成一种负担,祸害无穷。
卖早点的学问
一条小街上,有两家卖早点的分列两个街头。
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两家早点店的顾客相差无几。
可是奇怪的是,到了结算营业额的时候,靠东边的这家总会比靠西边的那家少出好多钱来。要是一天两天如此,倒还罢了,奇就奇在天天如此。
按理说不应该啊,一样的经营模式,一样的招待方法,一样的价格,而且,经营环境也差不多。
时间长了,这事就传开了,但没有人能够找到其中的原因。
一个学者路过此地,听了这个事,也感到纳闷,就欲探个究竟。
一大早,学者先走进靠东的这家店。一个中年妇女微笑着把他迎进去,在给他盛好了一碗当地人常喝的一种汤后,问学者:“要不要鸡蛋?”学者说不要,于是妇人就走开了。
学者留意了一下,那妇人对每个顾客的问话都是一样的——“要不要鸡蛋?”当然,顾客不一,要求也就各异。有说要的,也有说不要的,大概各占一半。
然后,学者又走进靠街西头的那家早点店。
同样也是一个妇人,同样微笑着把学者迎进去。在给学者盛好了一碗汤后,妇人问学者:“要一个,还是要两个鸡蛋?”学者下意识地说:“要一个。”
学者也特别留意了一下,那妇人对每个顾客的问话都是一样的——“要一个,还是要两个鸡蛋?”学者发现,爱吃鸡蛋的就要两个,不爱吃的就要一个。也有不要的,但是很少。
学者于是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旁敲侧击
高明的商家其实在做法上与一般的商家并无二致,但细微的区别日积月累就足以造成巨大的差异。作为一个管理者,探索经营模式固然重要,但细节的完美可以更见成效。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