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希望与信心(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一个人的价值不低于所有任何人的价值。”
——《羊皮卷》
犹太人认为一个人的价值可能比所有人的价值都高,而且他们总是善于把机会让给那些富有潜力的人,让他们出色地发挥。
《羊皮卷》进行了这样的讨论:有两个人,他们旅行到远离文明的地区,其中只有一个人有一点儿水,如果两个人都喝,两个人都会死,而假如一个人喝,他会得救。本•派图拉教导说,有水的人应该喝,得以活命。
犹太人就是这样思维的,他们从来不认为一个人的价值会低于其他人,在他们的观念中,会把最好的机会留给最有希望的人,因为他们相信这个人所作出的贡献不会低于其他所有人的贡献。比如,一个贫穷的家庭中,有五六个小孩,如果小孩们都上学家庭显然负担不起,他们就会选择其中最聪明、最有希望的那个孩子上学,给他家里最好的条件,大家也都尽力去帮助他完成他的事业。等到其他的孩子长大了,他们的父母要他们不要有任何的怨言,让他们自己去寻找各自的出路。
实际上,许多犹太人都是早年就离开家庭自己创业的,他们中大部分在十五六岁就走出家门,还有的在八九岁的时候就走出家门开始自己的尝试。这些早年离开家庭的人,很多都在后来开创了自己的事业,成为这个著名家族的开创者。著名的罗斯查尔德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等等都是这样的。
犹太人的这个观念让无数的犹太人超越了他们的前辈。塞缪尔是一个贫穷的犹太小孩,谁能想到他最后竟能和著名的大富豪洛克菲勒共同执掌世界石油大权呢?19世纪中期,塞缪尔出生于一个世代经商的犹太人家庭。在他13岁的那年,他在英国海岸遥望对面世界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石油大厦的时候,在他看到洛克菲勒的大航船在海上不可一世的时候,他说出了震惊众人的豪言:要开创一番伟业,成为和洛克菲勒这些元老一样的大富翁。当时的洛克菲勒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他已经在北美建立了自己的石油王国,独霸着整个世界的石油市场。而这个13岁的小孩子,不过是在海边拣贝壳、有时候和父亲倒卖贝壳的小贩子。当时大家都听到了他的话,觉得这个少年竟然和世界上最富有的石油大亨相提并论,实在是太张狂了。而他自己相貌平平,丝毫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于是认为他的话不过是夸夸其谈而已。
他生长在海边,所依靠的只有贝壳,于是他就和父亲把贝壳装饰到箱包上面再把箱包运到伦敦销售。后来他自己经营,就和他的表兄弟扩大贝壳的生意。这个时候他发现石油行业蕴藏着巨大的商机,而这个时候他自己也有一点积蓄,于是他闯荡到远东然后到达日本,发现这里的能源异常短缺,而远东大陆的煤炭却因为卖不出去而堆积如山。他把远东的煤炭运到了这里,获得了很高的利润。自此,他开始了发迹的历程。
他没有忘记自己少年时的豪言,于是他开办了一家石油公司,并要和洛克菲勒争雄。他也没有忘记自己捡贝壳的出身,于是他把自己的石油的公司就叫做“壳牌石油公司”。
19世纪的后期,俄国政府容许外国人在高加索开采石油,瑞典的诺贝尔兄弟和法国的罗斯查尔德家族获得特许权,他们一起合作,组建共同侵犯洛克菲勒的联盟,塞缪尔果断地加入了这个联盟。洛克菲勒大吃一惊,立即和诺贝尔兄弟和罗斯查尔德家族达成谅解,腾出手来对付塞缪尔,于是两个犹太人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争夺战。尽管这是不同重量级别、实力和背景相差颇大的较量。
不过塞缪尔从来不怕,他要和老牌的富翁决一高低。他马上应对挑战,降低了石油的价格,并且组建了船队,通过苏伊士运河把石油运往远东的新加坡、曼谷等地。洛克菲勒知道了以后,马上在伦敦掀起了反对壳牌石油公司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行动。但这个时候,塞缪尔已是伦敦市参议员的身份,他利用和英国上层人物的关系,得到了可以通过苏伊士运河的许可。洛克菲勒不断地降低油价,导致了世界范围的石油价格狂跌。塞缪尔则动用了庞大的船队和密集的销售网络,乘机占领了破产的中小石油商丢下的大片市场。
洛克菲勒接连地进攻,都被塞缪尔成功打退了。
1901年,他和海湾石油公司合作,预定了该公司未来21年的产量。随后,他与得克萨斯油田联盟,抢去这个洛克菲勒重要的合作和贸易伙伴,把自己的势力直接打进了洛克菲勒的心腹。这个时候,他的一举一动都会让这个老前辈心律不齐。
洛克菲勒不愿意让这个小辈在他面前屡屡得逞,于是他多次邀请塞缪尔谈判,开出了让人眩晕的高价希望收购壳牌公司,但塞缪尔断然拒绝了他。
洛克菲勒再也忍耐不住了,他发动了对塞缪尔的致命攻击:乘着塞缪尔合作的油田枯竭的时候发动价格大战,操纵德意志银行迫使塞缪尔退出德国市场。而塞缪尔也使用了绝招:与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合并,组成了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他的家族成员是主要股东。
于是洛克菲勒庞大的标准石油公司只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领地一个个地被塞缪尔占据,伊朗、伊拉克、墨西哥等地的石油被塞缪尔开采,它在欧洲、美洲甚至整个世界的石油市场都陆续属于了塞缪尔。世界两大石油公司——美孚和壳牌,各自挺立在两个半球上。塞缪尔这个贫穷的小子开创了自己的石油帝国,成为壳牌公司永久的鼻祖。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