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13节 失败并不等于毫无所得(2)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美国大化学家汉弗莱·戴维做实验时总是事必躬亲。有一次戴维分解钾、钠等碱金属的时候,经过几个月紧张危险的实验,在最后一次实验中,发生了意外爆炸,戴维当场被炸昏过去。当戴维苏醒过来的时候,觉得面部剧痛,用手一摸,纱布?他微微睁开眼,看着窗外久违的阳光,总觉得不对劲,他觉得左眼和右眼并不在同时看,于是用手在左眼前晃了一晃,什么也看不见!医生告诉他:他面部70%被炸伤,左眼失明。戴维一听,顿觉天昏地暗,又昏了过去。当他再次醒来时,开始重新考虑自己的未来,想了许久,他还是觉得一定要把事业进行下去!他还有一双健康的手,右眼还可以看见东西,这就够了!
从医院出来后,戴维马上钻进了实验室,不顾再度爆炸的危险,重新投入了试验。终于,戴维成功了。当戴维回忆那段“悲惨历史”时,说了一句:“感谢上帝没有把我造成一个灵巧的工匠,我最重要的发现是由失败带来的启示。”想像一下和失败作斗争,你会全身激动,这便是奋斗给我们的快乐。罗曼·罗兰曾说:“是的,崎岖的艰辛,死亡的危险,巨澜的威严……人生的每一步无不面临着障碍的挑战!你甘做凡夫俗子吗,它不会退让;你愿做英雄好汉吗,请接受它的考验;障碍———超越,再障碍———再超越……于是,天才脱颖而出,历史不断向前。”
伟大的汽车发明奇才吉德林曾说:“发明家几乎随时都会失败!”他强调发明家难免失败,因为他自己便尝过上千次的失败!失败难免,重要的是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从失败中长经验。
如果因为失败就觉得无脸见人,不敢再尝试,那么,就注定没有出头的机会了。由于碰过几次壁便裹足不前的人,也同样难和成功结上缘分。
其实,失败并不等于毫无所得,失败能让你知道什么是行不通的;失败的经验越多,知道失败的原因也越多。屡试屡败之后获得成功的人,不但学到了行不通的道理,同时也学会了行得通的方法!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一败再败的人,又怎能不智慧过人呢?难怪许多成功的人物经过上百次上千次的失败后,利用失败教育自己,结果成为举世闻名的聪明人!
在中国有许多古语都包含了这个道理,如老马识途,正因为老马走过无数的路,经过无数的坎坷,才能在每个坎坷之上留下心底的记号,下一次从此经过时,便可以一跃而过,才能识途!
古代有一个故事,在一片深山老林里,有一座“神仙居”位于山顶。一天,一个年轻人从很远的地方来求见“神仙居”居主,想拜他为师,修得正果。年轻人进了深山老林,走啊走,走了很久。他犯难了,路的前方有三条岔路通向不同的地方。年轻人不知道哪一条路通向山顶。忽然,年轻人看见路旁一个老人在睡觉,于是走上前去,叫醒老人家,询问通向山顶的路。老人睡眼朦胧嘟哝了一句“左边”又睡过去了。年轻人便从左边那条小路往山顶走去。走了很久,路突然消失在一片树林中,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老人家还在睡觉。年轻人又上前问路。老人家舒舒服服地伸了个懒腰,说:“左边。”就不理他了。年轻人正要分辨,转念一想,也许老人家是从下山角度来讲的“左边”。于是,他又拣了右边那条路往山上走去。走啊走,走了很久,眼前的路又消失了,只有一片树林。年轻人只好原路返回。回到三岔路口,见老人家又睡过去了,不由气涌上来。他上前推了推老人家,把他叫醒,问道:“你一大把年纪了何苦来骗我,左边的路我走了,右边的路我也走了,都不能通向山顶,到底哪条路可以去山顶?”老人家笑眯眯地回答:“左边的路不通,右边的路不通,你说哪条路通呢?这么简单的问题还用问吗?”年轻人这才明白过来,应该走中间那条路。但他总想不明白老人家为什么总说“左边”。带着一肚子的疑惑,年轻人来到了“神仙居”。他虔诚地跪下磕头,居主笑眯眯地看着他,那神态仿佛山下三岔路口那老人家,年轻人使劲揉了揉眼睛……
谁都能猜到老人家就是居主变的,但这故事里包含着几个人生道理,一是年轻人走完左边的路和右边的路之后,都失败了,无疑是中间那条路通向山顶,他连这都不明白,还要去问老人家,经老人家一点才明白过来,说明人经过失败后,由于受情绪影响,连很简单的问题都弄不明白;二是只有走过左边和右边的路之后才知道这两条路不通山顶,说明凡事要亲身经历才知道可行不可行;三是年轻人在走过右边和左边的路之后,不会再第二次走那两条路了,说明人不会轻易犯同样的错误,他已经向正确的方向迈进了一步。
你想到了几点呢?不管想到几点,至少你明白错了之后你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这就是失败的好处!
别因为失败伤心,也不要为错误负疚。为了取得成功,结果事与愿违,并非罪过;如果明知故犯,就罪无可赦了!明知错还去做,如果不是愚蠢,便是跟正义开玩笑,是不道德的行为。不仅不值得鼓励,而且应该受到适当的惩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