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3章 第1项原则:定义清晰的理念(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在实用性的作品中,首屈一指的要数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它把从北欧到东方航海的路程减少到了5 000英里,在某些港口之间路程更是减少到了一半以上。苏伊士运河于1859年动工,1864年竣工,1869年开始投入使用,大约花费了3 000亿美元。理念的确是实现了,但其他的效率原则一条都没有彻底地贯彻其中,大多是完全没有使用到,因此导致花费两倍的时间和三倍的成本才建成了苏伊士运河。
接下来的这个伟大工程也是法国的,这就是艾菲尔铁塔(Eiffel),塔高1 000英尺,高耸入云。艾菲尔铁塔曾经是人类建造的最高的建筑物,是现代美国钢铁建筑的典范。当艾菲尔铁塔的载人电梯投入使用时,它成了著名的观光景点。
第三个伟大的奇迹是苏格兰福斯桥(Firth of forth Bridge),它的悬臂与艾菲尔铁塔中的3个脊线很相似,每一条悬臂都与底座相连,每条都向水平面的方向延伸900英尺,但却没有末端支撑。这座桥设计得很雄伟,因为风的力量比火车载重带来的危险更不好对付。
第四大现代奇迹是戈特哈德(St.Gotthard)隧道,位于阿尔卑斯山底,长12英里。在此之前是利用奥地利阿尔卑斯山的布勒呐(Brenner)铁路和穿过法国境内阿尔卑斯山脉的切尼斯山(Cenis)隧道,但意大利、瑞士和德国联手改变了南北之间的旧式贸易,创造出一条更短的路线。长隧道是整个情况改变的关键,它的长度比美国任何一条铁路隧道的两倍还长。但这项工程并不成功,因为工人们的卫生状况被忽视,很多人被一种类似于钩虫的肠道寄生虫夺去了性命。医生们认为这种疾病的成因是长期的地下劳动导致的。这类寄生虫最近也在美国出现过,并被证明有可能会与钩虫一样导致一场严重的灾难。
世界第七大奇迹,也是最后一个现代奇迹是姊妹双船“奥林匹克号(Olympic)”和“泰坦尼克号(Titanic)”,这个想法和设计是为了重振大不列颠的蓝色海洋实力。在这七大奇迹中,一个属于意大利人,一个被意大利和瑞士所共有,三个由法国人创造,另外两个在英国。在这些奇迹被建造出来之前,都有一个确凿无疑的理念。而在这些奇迹被创造的过程中,这种理念又在强制下得以实现。贯穿于它们中大多数的一些效率原则得以实现,一些只是处于萌芽阶段,然而贯彻在这两艘汽船的构造中,正如所预想的那样,无论是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还是完成的质量都达到了一种更高的层次。
这十四个奇迹中的每一个在各自的领域里都是一个奇迹。我们可以将它们和美国的七大工程做比较。这七大工程都是非宗教性质的,也没有一件是艺术魅力之作,同时其中五项的使用价值还值得怀疑。
巴拿马运河的开凿,是一项凭借着勇气才得以完成的工程,它无疑是迄今为止最为昂贵的工程。感谢黄热病的发生与传播,使得这次运河开凿工程不得不停止,而如果继续的话将花费6亿美元。从众多伟大领袖中挑选出的20个人中甚至没有3个以上的人同意重新启动这项浩大的工程。罗斯福先生作为一个最具发言权的人,在解释他为什么支持开凿该运河时说,这是一件吸引人去做的工程,而美国显然是最佳人选。
这种解释很模糊不清,而且也并不振奋人心。在一个和平年代,在一个海军只需要担当极少责任的年代,并没有在两个大洋各保有一支舰队的需要。但是那些倾向于支持一个强大的美国海军的人,希望这支部队能够有实力对抗英国和日本的联合力量,希望巴拿马运河可以成为另一股强大的海军力量。他们十分清楚,在一个海上军事力量称霸的时代,穿过运河的水雷、潜艇、飞机会带来极大的威胁,破坏河坝、河堤或者是向运河中投放炸弹都会造成危害。出于国家安全和自我保护的考虑,在大西洋和太平洋同时拥有海军力量是必要的,但是如果将国家荣誉和至高无上的荣耀都寄托在一条运河上,并希望它在战争中能够像时钟一样准确无误地发挥作用,这是很不安全的。
排在美国伟大工程第二位的是耗资3亿美元建造的纽约市铁路终点站。
有的工程师认为,英国的长途汽车从中心区旅馆出发的话,设立大的旅客终点站会节约时间。中心终点站或许对携带旅行箱的乘客是一种方便,但对没有携带旅行箱的当地乘客却不是。实际上,即使是在高速列车上,带旅行箱的乘客也很少。难道修建这些庞大终点站的目的就是为了携带旅行箱的几百位乘客吗?在炎热暑假往返于长岛的50万人并不需要大型终点站;即使为参观在芝加哥举办的哥伦比亚博览会的150万游客考虑也不需要耗资一亿美元建终点站;第四街地铁或布鲁克林大桥上的成千上万的旅行者也不需要庞大的终点站。事实上,这些巨大的人潮不可能聚集到一个起始终点站前,即使都集中到一起也无法解决问题,更无法将他们送往各个终点站。乘客想在家门口上车,在家门口下车,就像处理邮件似地把他们像中心邮局的信件一样发送出去。而从前那种从各分局收集信件的老掉牙的投送方式,在农村都早已经被废除了。
在相距较远的城市间运行时,一个车厢一个车厢地检查旅行箱是最为简便的。也没有什么比从纽约办公室里出来,在火车出发前十分钟进入地铁并前往西雅图、波特兰、旧金山或洛杉矶更方便。无论寒暑都无需帽子、大衣和雨伞,因为旅行者一定会身处于遮蔽物之下。如果必须转换地点,那么从丹佛的火车转到圣塔菲的航班就会更舒适也更方便,而不用到大城市纽约、芝加哥、费城或华盛顿的终点站去作类似的转换。城市交通的主要问题在于如何做到分流、疏散和运送,而终点站的设立却导致了拥挤。不管是人力上还是物力上,这些大型终点站的花费十分惊人。用在这些浩大工程上的材料和维护费用如果分摊到每个进进出出的旅行箱,或者是每个进出的乘客身上,都会制造一个现代贺瑞斯(南北战争时期,贺瑞斯•L•亨利(Horace. L Henry)和队友一起创造了水下奇迹——“亨利”号潜艇——译者注)式的惊人实例!
曼哈顿的宾夕法尼亚铁路交换站,纽约中央铁路第125街站都很方便,然而大的终点站并不方便。有人会奇怪为什么这两个大公司一个都没有对纽约地铁进行财务上的和引导性的控制,让具有特定颜色的列车在城市的不同地方驶过,在每个分站带走乘客,直接在交换站点让他们下车,而不需要长途旅行或浪费时间。而即使地方上的蒸汽火车也能在美国每个地方停靠的。
这种方式会给乘客带来很大方便,同时因为地铁已经派上用场,这会节约3亿美元的铁路投资。
美国第三大工程是纽约的驳船运河。敏感而愚蠢的铁路人士声称用于运河的钱可以修建、装备和运行一条布法罗(Buffalo)和哈得孙(Hudson)之间的铁路,而且还不需要收取货运费,并且一年可以比运河多运载10倍的货物。这条运河似乎是为了铁路部门的控制和限制而建造的,因为圣劳伦斯河和蒙特利尔铁路在航运繁忙的时期或多或少地决定了美国所有运河或内河的港口吞吐量。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