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7)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 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造成孩子心理紧张的因素有诸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等等很多方面。因此,要想孩子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紧张刺激具有较高的耐受力,父母亲必须给孩子营造良好、和谐、舒适的家庭环境和生活氛围。在家庭里,父母亲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尊敬、爱戴长辈老者;对小孩子友善、随和,要求不苛刻,使家庭保持轻松、愉快的气氛,为孩子的成长建立宽松的家庭环境,孩子的身心就会得到和谐发展,适应能力增强。相反,如果孩子一回到家里,就总是见到板着面孔的父母,听到的是刺耳的训斥和喋喋不休的争吵,感受到的是冷冰冰的家庭气氛,孩子自然就会变得敏感、胆小、怯弱,容易紧张。另外,父母要是过分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压抑孩子其他的爱好、娱乐等,孩子会因沉重的学习压力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甚至难以自拔。
* 培养孩子大度宽容的品质和健康的体魄。古话说得好:“宰相肚里能撑船”。宽容大度的秉性、开朗豁达的性格易使孩子在心中将大事化小、小事化了,遇到紧张的刺激就能够自我化解,对付紧张状态的能力和耐受力相应就加强。而且身体强壮,还能更好地帮助孩子抵制紧张的刺激,不至于对外界刺激过于敏感。
* 让孩子学会拒绝。孩子在社会生活中不停地和他人发生交往接触,人家的行为也许会对孩子构成潜在的危害,成为导致紧张的因素,因此,让孩子掌握心理上的防御机制,学会拒绝不利于自己的事情发生,能够让孩子克服紧张情绪。
* 教会孩子一些克服紧张的有效方法。比如:(1)注意力转移法:例如,在考试中遇到难题解不出来时,让孩子把它暂时搁置一边不管,先不去想,等会了再做。又如,孩子准备上台演出,总是紧张得手足无措。这时,父母可引导孩子谈论或做些别的不相干的事,使孩子不再注意表演的事,紧张情绪就很容易被克服。(2)深呼吸法:孩子有紧张的感觉时,教他心里不去想产生紧张的事情,不断深呼吸,缓解紧张情绪。 (3)善待自己。父母要教育孩子在生活中树立切实的目标,做自己命运的主人。同时,无论在学校、在公共场合还是在家里,尽可能不要有情绪冲动,保持心情舒畅和愉快。即使遭受挫折,或事情不如意,也要相信自己,充满乐观精神,为争取早日成功而奋斗。
五、纠正孤僻的性格
露西是一个性格内向、不合群的小女孩,从来不与同龄的小伙伴一起做游戏玩耍,上课时从来不愿意举手发言,即使老师主动提问她的时候,她也是唯唯诺诺的说不出个一二三来。小伙伴们在一起开心地玩时,她总缩在旁边不出声,一幅郁郁寡欢的样子。她就是喜欢独自呆在家里,一个人玩自己的玩具。即使在很少的想出去玩的时候,还都要求妈妈陪着她一起出去。班上开展集体活动时她总是自己一个人躲得远远的;平时大人问她话时,她总是咬着手指头,站在那里不挪地儿,也不出声。
当前,人们大都住在高楼大厦之中,即使邻居也可能“老死不相往来”。一个家庭当中一般情况下只有一个小孩,没有兄弟姐妹陪其玩耍,父母大多也都要忙于工作常常把孩子关在家里,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孤僻起来。而且这些孩子还会对周围的人产生不信任感,向父母、老师及同龄人关闭心灵的窗户,很少向别人打开心扉。如果不对他们及时加以引导,孩子的身心健康及未来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的,甚至会给成年以后的生活带来不良影响。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迎接未来社会的挑战、成为符合社会需要的新一代,父母们一定要帮助孩子纠正孤僻的性格,建议采取以下方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