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章 心理调节的技能(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 加强体育锻炼。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而且还可以增加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坚强的毅力,尤其是那些需要坚持才能完成的运动项目,如慢跑、爬山等,对锻炼孩子的意志力更有效。当然父母的要求也不能过高,因为运动水平的提高是循序渐进的,逼迫孩子“一步登天”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锻炼意志的目的,反而挫伤孩子的身子骨和宝贵的自信心,最终使孩子视“坚持”为洪水猛兽。
* 挖掘孩子的潜能。父母不要总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塑造孩子,而不尊重孩子的看法和自我评价。正确的做法是耐心发掘孩子的潜能,我们就可创造条件使孩子得到表现的机会,得到成功的体验,增强其自信心,变得活泼开朗、坚强起来。
* 多示范,少指责。很多青少年自信心不足,懦弱、抑郁、自卑。父母如果老是指责孩子这不对、那也不是,久而久之,孩子就真认为自己什么也不行了,加重了抑郁心理。如孩子有错误时,要向孩子解释和示范什么是正确的,让孩子知道怎样做才对,孩子会做了,多一份自信与乐观。
三、在考试中保持良好心态
玲玲,一名十七岁的花季少女,某省重点高中三年级的学生。在进入高三以后,她经常出现紧张、不安的状况,注意力也集中不起来,学习效率较以前明显下降。这位女学生出生于教师家庭,但是从小开始就受到父母严格的教育,即使考试偶尔失误,也要受到严厉惩罚。小学起,学习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特别是进入高中以后,综合成绩排名总是保持在全年级前三名,学校、家长对她寄予很大的希望。但在离高考一个多月前,却表现出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失眠,看书复习效率每况愈下,模拟考试成绩一次不如一次。老师和父母由关心到埋怨,使她痛苦不已,发展到后来经常啼哭或发脾气,并拒绝上学,拒绝参加高考。最终,其母亲不得不陪同她来到心理咨询门诊,心理医生诊断为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又称为考试恐惧,是指因考试压力过重引起的一种心理障碍。主要表现在迎考及考试期间出现过分担心、紧张、不安、恐惧等复合情绪障碍,还可能伴有失眠、消化机能减退、全身不适甚至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等一系列症状。这种状态影响考生的思维广度、深度和灵活性,降低应试的注意力、记忆力,使复习及考试达不到应有的效果,甚至无法参加考试。有的考生因此反复逃避考试,严重者可发展为精神障碍。但是,虽然我们今天的教育已经不主张应试教育了,但是在工作学习中还是会经常要经历考试的,因为考试毕竟是选拔人才的一种客观手段。如果自己的孩子因为不能摆脱考试焦虑、难以达到良好的心态而失去种种机会,与大好前程失之交臂,岂不是可惜?父母们,一定要指导孩子在考试当中保持良好的心态。
(一)考试焦虑的原因
考试焦虑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外因来源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主要是与个体的个性、抱负、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考试焦虑是后天形成的心理障碍,是个体在不良的教育环境下主客观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研究表明,考试焦虑与下列因素有关:
* 多数是因为家长和老师有意或无意对孩子的考试成绩提出过高要求,超越了孩子的承受能力,因此形成了过度的心理压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