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4章 运用语言的技能(8)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五、写作本领
英国的著名化学家彼得·米切尔,从20世纪60年代初就开始研究生物转换能并因此开创了崭新的生物能学这一学科。但是,他的成果没有得到普遍承认而是引起了广泛的争论。造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就是米切尔所撰写的论文晦涩难懂,实在令人费解。很多人根本没法接受他的观点,最后还是剑桥大学的化学家盖伊·格雷维尔为他做了综合转述,才使生物能学这门学科得到肯定,使米切尔在1978年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伦琴发现X射线的报告结构严谨、语言清晰简练,有人称赞为达到“一字不能加,一字也不能减”的境界。也正因为如此,这几篇高水平的报告对传播科研成果来说功不可没。
有人说:“要想成为语言的巨人,就要同时拥有巨人的两条腿——口头语言和写作能力。”我国伟大的改革开放的工程师邓小平曾经说过:“拿笔杆子是实行领导的主要方法,”“用笔写出来传播就广”。空口无凭,真正落实到笔头上才是真本领。写作能力是孩子取得成功的关键一步,因为只有写成的文章才能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产生宽广和久远的影响。但是,父母们也要认识到写作也是一件辛苦的事情,要循循善诱,关键在于引导孩子。
(一) 写作的准备阶段
写作能力是表达能力的最高阶段,所以一定不是生来就有的。要经过后天有目的的逐步训练,才能够有显著的提高。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 让孩子复述故事。从孩子小时候开始,经常给孩子讲故事,朗读少年读物给他听,然后让孩子把这个故事复述一遍,锻炼他的表达能力,鼓励孩子把语言表达清楚准确,尽量把意思表达得完整一些。在这个时候,父母既要做好导演又要做好听众,多给孩子讲一些有意思的故事,然后诱导孩子绘声绘色地再讲出来,父母在一旁好好地倾听。在孩子讲完以后一定要记得表扬孩子,这样才能保证他的积极性,为写作打好基础。
* 让孩子博览群书。中国有句古语:“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形象地比喻说:“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小鸟失去了翅膀。”父母要帮助孩子选择好书,比如古今中外的名著,描写生活的散文等等。还要教给孩子读书的方法,甚至与孩子一起读书。
* 增加孩子的词汇量。让孩子在看了书刊杂志以后,做好读书笔记,把人家的经典句式和用法记下来,甚至将名家的名篇熟记于心,以后写作的时候就可以将一些好的句子、词汇信手拈来,就不会“理屈词穷”了,而可以做到滔滔不绝、一气呵成。
* 积累素材。常带孩子出门走走,到大自然中去爬爬山、玩玩水,看看祖国的美好风光。经常带孩子去看看电影,去体会片中人物的生活。在孩子被什么事情感动的时候,要及时抓住机会,让孩子把自己的心情记录下来,让他学会表达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素材积累多了,感情丰富了,孩子写作的时候就不会搜肠刮肚。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