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5节 微软再次抄我们,这很有意思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硅谷狂人
阴森的大厅内,无数机器般冷酷的精悍男子整齐排列着。高悬的超大屏幕中,冷峻的“领袖”在训话。
忽然一个身材健美的女子手握大锤冲进了大厅!
她身穿一条红色短裤和一件白色Mac背心,在她身后有手持重型武器的警察在追赶。冲破重重阻隔,女子奔到屏幕前,扭转身躯,使出全身的力气掷出铁锤,屏幕轰然炸裂,旋即烟雾消散、祥光四射……
不,这不是《骇客帝国》的最新续集,而是早在1984年,苹果电脑的总裁史蒂夫·乔布斯为反击咄咄逼人的IBM,而为新推出的Macintosh系统所做的广告。(有意思的是,在若干年后,维珍集团的理查德·布兰森也是以英国作家乔治·欧威尔写的这本科幻小说《1984》作为蓝本,拍摄了票房火爆的同名电影,挽救了他的品牌帝国。)
时间转到1997年。重新掌管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与比尔·盖茨会晤时,他盯着比尔的眼睛,锋芒毕露地说:“比尔,我们共同控制了100%的桌面系统。”
骄傲的比尔对此抱以沉默。微软控制了全球97%的电脑操作系统,而苹果拥有的是剩下的3%,任何人都会认为是乔布斯在说胡话。
但在那次看似毫无意义的谈判之后,盖茨私下里告诉他的朋友海蒂,自己一直惧怕乔布斯的那种光芒,即使在大局已定的今天,他仍深深地感到:“这家伙太可怕了”。
能让全球首富盖茨折腰的乔布斯,的确不愧对他的绰号——硅谷狂人。
寻找真我
1955年,乔布斯在加州山景城出生。乔布斯是个孤儿,出生不久就被人领养了。在他心里始终充斥着孤独和焦虑,渴望发现真实的自我。他青少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寻找启示,并对那些奇异文化特别感兴趣。他曾经在大学辍学后旅行到印度,探索玛哈利希瑜珈的真相。为了寻找自己生存的意义,乔布斯试过很多痛苦的、甚至是毁灭性的方式:原始嘶喊疗法、大麻、迷幻药、各种节食疗法、禁食法,在既有的社会文化里,他寻求着一个能得到认同的自我,也在寻求自我价值实现的途径。
他的具体的思想过程人们已经不得而知,总之在1974年,他幡然醒悟,开始直面人生。
回到美国后,他马上在一家公司找到了设计电脑游戏的工作。两年后,年仅21岁的乔布斯和26岁的沃兹尼艾克在乔布斯家的车库里成立了苹果电脑公司。他们开发的苹果II电脑具有4K内存,用户使用他们的电视机作为显示器,这就是第一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的个人电脑。1980年11月,苹果公司的股票上升至每股22美元,乔布斯和沃兹尼艾克一夜之间变为了百万富翁,他们成了全美国青年的偶像。
另起炉灶
在青年时代就与乔布斯认识的瑞吉斯·麦肯那(Regis Mckenna),是Valley公司出色的市场管理策划专家,他认为乔布斯刚进入商业圈时完全是个门外汉。他没有受过任何的管理训练,也没有经商的技能。乔布斯的做法就是“要么按我的方式去做,要么滚蛋”(my way or the highway ),他要求下属能够按他心目中理想的苹果机的要求去做,对不同意见他都会否决。麦肯那说:“你必须对他产生信仰,把他当成一种宗教,那么你才能在苹果公司里呆下去。”
正是这种排他性的绝对主义,使得Mac机得以诞生,但这种管理方式是不利于一家公司长期稳定地发展的。矛盾逐渐激化,终于在1985年,乔布斯被自己一手创建的苹果公司董事会排挤出局。
一般人遇到如此委屈之事,很可能一蹶不振。可乔布斯显然不在此列。就在失去苹果的同一年,他就组建了新的公司——NeXT。第二年又将著名电影大师卢卡斯手中的动画技术公司Pixar买了下来。
可是命运总有坎坷,由于IBM个人电脑的进一步排挤,乔布斯的NeXT在维持4年后不幸倒闭。而动画事业的进展也是一无建树。
命运之神的脚步姗姗来迟,但这并没有击垮乔布斯,终于在1995年,Pixar公司的第一部特技电影《玩具总动员》于11 月由迪斯尼影视公司出版,成为当年美国国内发行量最高的动画电影。后来推出的《虫虫特工队》也获得了影视界的推崇。到1996年公司上市的时候,乔布斯的身家已超过10亿美元。
换个方式“吃苹果”
自从乔布斯离开后,苹果公司连换了几任总裁,但始终不见起色,甚至渐渐地连目标顾客定位都迷失了方向。最后,苹果公司还是想到了乔布斯。1996年,苹果大家庭诚意邀请在外漂泊了十多年的乔布斯归来。
乔布斯刚踏入曾经熟悉的苹果公司大门,就发现公司的混乱比人们想像的还要严重——最严重的问题是经过这么多年的失败,使员工们无可奈何而又理所当然地接受了失败的命运,他们甚至对成功都不感兴趣了。乔布斯上班第一天,就立即着手整顿公司,而且,仍然是用他那一贯专制的作风。
首先,他重组了公司的领导核心。在他的劝说下,原公司董事会成员大部分离职,新董事会由6人组成,这些人都是资讯科技界的权贵,其中最为引人注目地是原IBM财务长约克和甲骨文公司总裁埃里森。约克任职于IBM和克莱斯勒公司时,对挽救这两家公司起了极为关键的作用。埃里森是乔布斯的好友,他和乔布斯一样,有着旺盛的斗志和不眠不休的精力。这个董事会成了乔布斯坚强的后盾,乔布斯再次确立了他的权威。
然后,乔布斯又重组了原来多达22个部门的营销部,建立了全公司统一的市场部、销售部、生产部和财务部,并收回了Mac(Macintosh)兼容机的生产和销售权。乔布斯觉得这些被授权的公司根本就没有Mac的市场,而是在侵吞“苹果”的利润,在他眼里,任何损害“苹果”利益的事都不可原谅。打印机和牛顿机是苹果公司的滞销产品,乔布斯毅然决定停止生产,而将公司重新定位在四大产品的分类上——也就是着重生产台式和手提式Mac电脑、专业型以及普及型电脑,改变了产品过于分散的状况。
为了彻底改变苹果公司以往的不良形象,乔布斯决定加大公司的广告投入。1998年公司的广告预算提高到1亿美元。他重新启用了Mac首次面市时的广告创意人克劳,克劳曾经与乔布斯共同策划了本文开头所提及的经典广告片。
在所有的决策中,最有力度的武器还是iMac网络电脑。在乔布斯雷厉风行的领导下,开发iMac仅用了短短10个月时间,这是现代科技社会前所未有的速度。
iMac的出现震撼了整个IT界。
首先,它的“姿色”就让所有的电脑迷眼前一亮:它的外壳是半透明的塑料,有蓝绿橙红紫五种颜色;机身是弧线造型,显得胖嘟嘟的,十分可爱。外型是乔布斯让iMac人性化的第一步,为了让外型更加别致,设计人员特地请教了糖果公司的包装专家。
iMac尚未正式推出之前便接到15万份订单,沉寂了多年的“苹果”重放异彩。其后多种新颜色及加强功能的iMac陆续推出,使原本对“苹果”彻底失望的用户们又回来了,“苹果”再次成为IT界的焦点。
乔布斯初回苹果时只接受了一个临时行政总裁的职务,此后,苹果公司的市值从20亿美元上升到160亿美元,而他自己没有得到任何报酬。直到去年1月,他才晋升为行政总裁,并获得了集团奖励的私人飞机和1000万股苹果电脑公司上市股票的购股权。
2003年7月中旬,在纽约的展示会上,苹果电脑的一系列G4新机型又一次在性能上超越了传统PC(因为双处理器G4性能远远超越了奔腾Ⅲ),IT界人士都不得不承认,“苹果”在乔布斯心血的浇灌下,再次表现出了特立独行的风范。今年2月初,乔布斯在苹果公司的新闻发布会上,向分析员们透露,新款手提电脑G4会令公司的业绩实现根本性的好转,苹果公司的工作人员为此信心大增。照这个势头发展下去,也许“苹果”真的能实现乔布斯的梦想,成为电脑界的“索尼”。
音乐的革命
乔布斯回到苹果电脑公司,尽管不断率领苹果电脑推出那些精美、强大、酷不可言的iMac、iBook、iPod,并通过这些产品挽救了苹果,但似乎他的天才和号召力也仅止于此了,苹果不仅无法重现当年的辉煌,反而在不断地进一步丧失疆土:10年间,苹果电脑的全球市场份额从9.4%下降到2.3%。2003年第一季度,苹果终于终止了连续两季的亏损,但其盈利也不过1400万美元,一年前这一数字还是4000万美元。
这一切都意味着,如果乔布斯不能立即给公司找到新的方向,并取得通盘胜利,那么这家硅谷的传奇公司必将面临灭顶之灾,而对于敏感的乔布斯而言,这就如同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孩子。
终于,2003年,保持低调但善于做秀的乔布斯揭开了苹果电脑新的一幕:进军娱乐产业。
4月28日,在线音乐商店iTunes发布。推出之初,iTunes已经从世界5大唱片公司环球、华纳、EMI、新力、BMG拿到了100万首歌曲的合同。虽然每次以99美分销售一首歌,它要向唱片公司上缴65美分,但它毕竟是第一家,也是惟一一家联合了全球五大唱片公司的在线音乐商店。
在iTunes业务推出后的一个星期,苹果售出的歌曲即达100万首。环球音乐公司的CEO道格·莫里斯表示:“我们预计苹果公司的在线音乐服务iTunes音乐商店在第一个月里如果能够销售100万首歌曲就称得上是成功了,现在他们在1周之间就实现了这一目标,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成功。”
孤立看来,这个数字或许并不具有太强的说服力。但与iTunes的两大竞争对手——环球与新力建立的合资公司Pressplay,以及由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贝塔斯曼、EMI和靠realplay发家的RealNetworks联手打造的MusicNet——做个比较我们就能知道,乔布斯取得了一个怎样的开门红:据雷蒙·詹姆斯公司的分析师菲尔·雷计算,另两家在线音乐商店开办一年多后的用户总数仅为22.5万人。
乔布斯早在年轻时代,就一直是摇滚乐的爱好者。甚至在创建苹果公司的车库里,他仍在工作之余,抱起吉他,哼唱着鲍勃·迪伦的歌曲,聊以解闷。现在,他则以亲身体会来开发适合艺术家们创作的个人电脑设备。在2001年7月,与冰岛歌手比约克Bjork共进早餐时,他告诉对方,他工作的绝大部分动力来自于“为艺术家制造工具”。的确,由于功能强大,比如“九寸钉”乐队Nine Inch Nails的Trent Reznor等众多音乐界人士都在使用苹果电脑制作音乐。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认同乔布斯的新玩意,比如最近在尝试收购著名软件狂想曲(Rhapsody)的RealNetworks老板说:“Rhapsody的用户72%的时间用来听网络上的即时播放音乐streaming music,但只有13%的人买下歌曲刻盘,如果你在Rhapsody上听200首歌,你一个月只花9.95美元,但如果你用iTunes,那需要200美元。”但这些,都已无法阻挡iTunes成为这一领域领头羊的脚步。
笑看人生
人们都发现,乔布斯和以前不一样了,他对事物的反应已不再像十多年前那样轻狂。二十多年的磨砺,使他不由得老老实实地承认,有许多事情并非个人的能力所能改变的。
年轻时的乔布斯总是喜怒无常,与员工一言不和,就马上把人辞掉,以致员工们都不敢和他乘坐同一部电梯。重返“苹果”后,大量裁员在所难免,乔布斯却说,解雇苹果公司的员工要比以前痛苦得多,他会设身处地想像解雇的员工们回家时的情景。这话说出来,从前熟悉乔布斯的人都不会相信,因为乔布斯从来没这么感情用事过。
而惟一不变的是他对苹果公司的感情。苹果公司的成败几乎都系于他的身上,苹果公司几次大危机都是由于他的决策失误引起的,最后他却总是能不遗余力地将公司挽救。不管是当年长发叛逆的青年乔布斯,还是如今温文尔雅的绅士乔布斯,对“苹果”的态度都是说一不二的。乔布斯就是苹果公司,苹果公司就是乔布斯。
没有人能想像乔布斯的继任者会是什么样,因为没有人能与苹果公司达成这样的关系。现在人们都对苹果公司的未来满怀信心,但前提是,乔布斯必须留在苹果公司。似乎人们已经约定俗成地相信了这一点:哪里有乔布斯,哪里就会有奇迹出现。
在帕洛阿尔托乡间小路上,乔布斯与妻子33岁的劳伦斯并肩而行。他们就住在附近的一幢20世纪初英式风格的房子里。9年前乔布斯在斯坦福大学做演讲,满头金发的劳伦斯吸引了他的视线。于是,乔布斯推掉了一个业务性的会餐,去和劳伦斯约会。这以后,他们便永远走到了一起。“我准备为苹果再干四五年。”在散步途中,乔布斯向妻子袒露心中的想法。
四五年,在互联网时代,这往往意味着永远。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