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可忽视“工作日志”(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问题事典:
(1)一家酒店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在下班前,都要写工作日志,详细记录当天工作及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并交给顶头上司批示。他们把这种管理称做“传承管理”。部下的请示、上级的批示,都以文字形式写在工作日志上。查看任何一个人的日志,就能知道该岗位工作做得好不好,是否按酒店要求在做。
(2)某经销商,虽然手下有100多名业务员,但他可以随时知道每个业务员在干什么。每个业务员当天工作结束后,都要写详细的行销日记,要画路线图。如果哪个业务员没有按公司要求去做,当天就被上司发现了。身为老板,不论下班多晚,都要坚持看完直接下属的工作日志,知道他们在干什么、干得怎么样。
企业应该要求各相关人员将详细的情况比如,工作职位情况、记录的时间等记录下来,其目的就是要明确各岗位的工作状态及现状。通过及时对照工作标准,对表现优秀的员工进行奖励,对表现差的员工进行批评,目的是通过这种活动,更大限度的调整员工的积极性和可塑性。
任务是员工的工作出发点,也是员工工作的主要依据及标准。企业的最高管理者应该及时的将员工的任务进行下达,当然这种下达方式根据企业的规模来定义,对于企业员工仅仅只有几个人的情况及没有明确分工的情况下,员工的任务可以通过早会的形式进行公布,并要求任务涉及人员将其任务记录下来,作为员工工作的重要依据。但是当企业的规模超过一定程度时,这种全员的思想就可以采取了,取代之的是企业主要任务的任务界定,然后再由这些人员将任务进行细分到各个员工。
员工接受到任务后,应该将接受到的任务进行简单的分析,分解出哪些任务是最重要的,必须马上做的,哪些任务是一般的,可以缓一缓的?等等,千万不要“检了芝麻,丢了西瓜”。
任务分配仅仅是一个员工工作的开始,其实对于任何一名员工,在实际工作中,一般是按下列模型进行工作的。
企业的最高管理者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当天的工作计划,并在当天早会时进行公布,将任务进行细分到各主要人员,然后再由各主要人员对接受的任务按重要性程度进行分类,再次对下属员工进行细分,这就是所谓的任务来源,也就是员工的输入;员工在企业有限资源的支持下,对给出的任务进行操作,目的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包质包量要完成上级主管给出的主要任务,这个过程成为内部实现(也称产品实现);完成后的表现形式通过一定方式表现出来,比如加工半成品,它的表现形式就是半成品本身,比如编写某一个文档,文档就是表现形式,这种表现形式我们称为输出。输出是完成情况的表现。所以在工作日志中应该进行严格申明,对完成的任务进行总结,指导下一步工作;对没有完成的任务,应该描述原因,并在下一次工作过程中,接受教训。
山东胜邦绿野是农药行业的一颗新星,虽然规模不大,却有很好的管理执行力。由于业务特点,绿野公司不得不采取业务员“跑单帮”的销售方式,这是最难管理的销售方式,但绿野公司独特的“汇报制度”解决了这个问题。
绿野公司一线业务员出差实行一周4表制,出差时根据预计出差天数领取相应数量的表格及贴好邮票的信封,信封已印上收信地址、邮编,信封封口贴有双面胶,业务员在外每逢周一早晨做的第一件事是把4张表格寄回公司。4张表格分别为上周工作日志——每天填一栏,把当天的工作像记流水账一样简明扼要记录下来;上周客户寻访表——把每天拜访客户的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包括客户建议、当前库存、竞品状况、个人的市场分析等;货款回收表——每天在每个客户处的货款回收情况,是汇票、电汇还是现金,什么时间汇出,金额多少;本周工作计划表——把本周从周一到周日的工作计划认真填入此表。4张表格要求实事求是、当天填写,每逢周一(以邮戳为准)务必寄回公司。公司营销管理部有专人整理表格,每人的表格一个文件夹,表格由营销管理部经理和业务部经理审阅,并及时校正表格填写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由营销总监抽查。通过这些表格,管理者能及时了解到公司产品走势、市场变化、回款状况和业务员的工作状态。绿野公司把别的企业坚持不下来的行销日记坚持下来了,无疑是公司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记工作日志在无形之中将推动企业的发展,它的潜在功能是不可忽视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