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不可忽视员工职业心理(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问题事典:
1991年,据美国的一项研究即显示《财富》评选出的全世界500家中75%-80%的大企业和12000家小企业设置了员工心理帮助计划。另一项调查表明:大约有1/4的美国雇员享受到心理帮助服务。
在中国的企业管理中,员工职业心理的问题,大部分企业不予重视,往往将其忽视。
只有孩子得了感冒才带孩子去看医生的家长一定不是个称职的父母。同样,一个真正以人为本的企业,一个负责任的称职的管理者会以健康人群为对象,重视员工心理发展任务,以促进健康、促进快乐,使员工更有价值感、成就感,归属感,更好地开发心理潜能为目的。
从用人单位的角度看,做职业心理体检目的在于量度员工的职业心理状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适。在企业组织团队时,往往需要了解一个人的特质及工作状态,以便在工作中做到扬长避短。这样才能使企业及员工达到双赢。
所有忠诚、积极、高效的员工身上都有一个重要的共同点——积极健康的职业心理。目前,很多员工在职业心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偏差,导致他们在职业发展中遇到种种阻力。而且他们往往还意识不到问题出在哪里。年底经常是问题爆发的集中期,经过一年的辛苦,很多人在年底都会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加以梳理,但往往因为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而使自己感到困惑,或知道问题却无力解决。这容易导致员工日后的工作受阻。
因此作为一名管理者来说,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氛围。组织要在感情上关心员工,事业上支持员工,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成长氛围。这样,当员工出现职业心理问题时,则不会有太大的精神压力和太多的精神负担,从而为克服心理问题在情绪、情感上做了保证。
实行员工参与管理,激发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许多管理学者认为,员工的自我发展需求是员工专业成长的动力。作为组织,应强化参与管理,赋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自由度,给员工提供展示自我的平台,改革绩效评价体系,激发自我发展需求,就能够很好地解决员工在成长中由于厌倦、自卑等因素造成的心理问题
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关注员工的成长。职业心理问题千差万别,企业应该通过调查研究,了解不同个体在专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员工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培训、提高的方式,帮助每个员工健康发展。
事实上,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在遇到不同的问题事件时都存在或多或少或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给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的影响远远大于普通感冒,但是因得感冒而就医者众多,一些生活事件,如别人的一句话、一次批评、晋升职称、退职退休、考试、恋爱、离异、亲人不幸等。也有一部分人没有不良遭遇,但是莫名其妙的情绪低落,工作学习困难,这都是情感障碍的表现。
心理问题是人人都无法避免的,有时候你只是没有意识到或不愿承认而已。但有一点无法掩盖,那就是焦虑、失望、沮丧、厌倦和痛苦的感受,想摆脱现状而又充满恐惧,因为每个人都害怕失去现在来之不易的一切----婚姻、权势、人际关系、熟悉的环境等等。面对无法确定的将来,变化让你内心充满不安和恐惧。员工心理问题会给个人与组织带来麻烦,它将摧毁一个人的自信、忠诚、认同感和创造力。
造成麻烦的元凶正是组织层面的文化因素与个人的职业心理。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员工心理问题,敬业才会成为员工的一种心灵的需求,才能成为可能的职业行为。认清问题只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管理者和组织如何面对员工心理问题,需要有哪些实质性的改变呢?
组织必须改变它的文化,以使“问题员工”能够通新的挑战来获得新的尊重和成功。
管理者必须真诚和表示支持,以使“问题员工”了解他们的处境,并且能感到自身的价值,继续受到激励。
个人必须直面问题,放弃不切实际的雄心,并以积极的态度树立切实的目标。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