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细小问题的解决(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细小问题的解决=完美的执行
问题事典:
日本一家机器制造厂的老板发现装配工人在生产过程中,对一些剩余的小零件总是不太珍惜,常常是随手丢弃,他多次提醒也不见效。
一天,老板突然走到工厂装配区的厂房中间,将一筒硬币抛向空中,任其洒落在各个角落,然后一言不发地踱回了自己的办公室。工人们见状,莫名其妙,一边纷纷捡拾散落在地上的硬币,一边对老板的古怪行为议论纷纷。
第二天,老板把装配工人召集起来开会,发表了他的观点:“当你们看到有人把钱撒得满地都是时,表示疑惑,虽然都是硬币,却认为太浪费了,所以一一捡起。但平时你们却习惯把螺帽、螺丝栓以及其他一些零件丢在地上,从不捡起来。你们是否想过,在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的今天,这些硬币其实是越来越不值钱了,而你们所忽视的零件却一天比一天有价值。”
一番人情入理的论说,加上让人印象深刻的“表演”,使大家幡然醒悟。从此以后,再也没有人乱丢零件了。
从这个事例,我们可以看出这位老板是一个注重小节的管理者,并体现出了企业管理的执行性。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不通过细致的工作,决策的正确性和执行性是值得怀疑的;一个好的战略决策如果没有在细小问题上的贯彻是没有执行性的。没有细节的战略是一纸空文,所谓“规划规划,墙上挂挂”。
企业的每一项工作、每一个业务流程都有规范,每个岗位的员工都有工作的标准,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有些企业对于“细小问题”的关注程度超过了问题操作本身,并且有些走火人魔。
某些企业在禁止吸烟之外,还要求男性员工每天洒香水,认为这样可以给客户留下良好印象,却不太考虑客户是否被“熏得难受”这样的细节;有的企业连打卡机也没购置,却赶时髦非让每个人脖子上挂个大大的员工卡;“只要思想不滑坡,方法总比困难多”、“把客人当成自己的家人”,公司的墙上贴着各种激励人心和警示的标语,细心看看都落满灰尘。
为此,每一个管理者,必须改变心浮气躁、浅尝辄止的毛病,注重管理上的小节,把小事做细、做好。
企业很难靠战略取胜,因为战略是同质而且是易于复制的。而其差别恰恰就在于执行是否能否到位。
贝聿铭是一位我们熟知的华裔建筑师,他认为自己设计最失败的一件作品是北京香山宾馆。他在这座宾馆建成后一直没有去看过,认为这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败笔。
实际上,在香山宾馆的建筑设计中,贝聿铭对宾馆里里外外每条水流的流向、水流大小、弯曲程度都有精确的规划,对每块石头的重量、体积的选择以及什么样的石头叠放在何处最合适等等都有周详的安排,对宾馆中不同类型鲜花的数量、摆放位置,随季节、天气变化需要调整不同颜色的鲜花等等都有明确的说呀,可谓匠心独具。
但是工人们在建筑施工的时候对这些“小问题”毫不在乎,根本没有意识到正是这些“小问题”方能体现出建筑大师的独到之处,随意“创新”,改变水流的线路和大小,搬运石头时不分轻重,在不经意中“调整”了石头的重量甚至形状,石头的摆放位置也是随随便便。看到自己的精心设计被无端演化成这个样子,难怪贝聿铭要痛心疾首了。
因此,香山宾馆建筑的失败不能归咎于贝聿铭,而在于执行中对小问题的忽视。
可见,一个计划的成败不仅仅取决于设计,更在于执行。如果执行得不好,那么再好的设计,也只能是纸上蓝图。唯有执行得好,才能完美地体现设计的精妙,而执行过程中最重要的在于注意细小的问题。
同样,对于营销来说,一个营销方案是否能取得预期效果,就还原创意和实现创意的过程而言,执行过程中注意小问题绝对是重中之重。
丰田汽车公司的社长丰田英二曾说:丰田汽车最为艰巨的工作,不是汽车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而是生产流程中技术工人对一根绳索不高不矮、不偏不倚、没有任何偏差的摆放和操作。
某乳品企业营销副总谈起他们在某市的推广活动时说:“我们的推广非常注重实效,不说别的,每天在全市穿行的100辆崭新的送奶车,醒目的品牌标志和统一的车型颜色,本身就是流动的广告,而且我要求,即使没有送奶任务也要在街上开着转。多好的宣传方式,别的厂家根本没重视这一点。”
然而,这个城市里原来很多喝这个牌子牛奶的人,后来却坚决不喝了,原因正是送奶车惹的祸。原来,这些送奶车用了一段时间后,由于忽略了维护清洗,车身粘满了污泥,甚至有些车厢已经明显破损,但照样每天在大街上招摇过市。人们每天受到这种不良的视觉刺激,喝这种奶还能有味美的感觉吗?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