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小问题意识(3)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比尔•盖茨常常说,微软距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从企业需要强调和重视管理细节的角度,我觉得企业稍大一点就存在此类风险。韩国的大宇700亿美元不能说不大,但说倒闭也就倒闭了。因为企业大,所以小事没有人做;因为事情不大,所以小事做不透。我愿意把工作中小事的失误比作一只有危害的老鼠,老鼠多了,破坏力巨大。中国的老鼠数量据说是人口的3倍,1990年的数据:吃掉的粮食30亿公斤,咬毁300万亩森林和3亿亩草原,咬伤至少10万人;在东海让海军的舰载导弹发射失灵,在大瑶山让列车改道颠覆,在句容县咬死3个婴儿,在新沂县又咬死3个婴儿。我们工作中一系列的麻烦频频出现,一连串的失误势必在某一天酿成大祸。
前一段,有一个同事买了一个多功能电饭锅,虽说不是名牌,但从说明书上看,这家公司不仅实力雄厚,连老板也“亲自”是位发明家,很令人刮目相看。直到有人发现说明书上的一个错字,才灰了心,讥笑说:“那位发明家大概是位暴发户!”那番布局谋篇的心机和宣传也成了枉费。一般来说,消费者未必都如此细心,但这类事难免要失去一些细心的消费者。
然而,无论大公司还是小个体,都不会说细小的问题是无关紧要的话。实践中,也确实有许多因为“小问题”而抓住发展机会的案例,有更多因为“小问题”而导致事业转向衰败的故事,给人们的警示太多了。尤其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面对挑剔的消费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古训几乎成了都在恪守的信条。如果因为管理一时疏忽造成了一些小失误,老虎也有打盹的时候,说实在的,也是无可厚非的事,但关键是并非所有的管理者都能真正地注意这些“小问题”,这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和观念。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涌现出多少先富起来的风云人物,多少企业辉煌一时,又在企业界演绎了多少“大败局”的故事:秦池、爱多、飞龙、巨人、三株、太阳神、南德、亚细亚、冠生园、银广厦、烧鹅仔、荣华鸡、红高粱……
为什么有如此多的悲剧在企业界中上演呢?看看那些企业当年的发展速度和规模,哪家不是“千里之堤”,倒下之时,不过三、五个月。三株,曾在短短的三年时间里,销售额提高了64倍,达到80亿元,打造出了无比辉煌的保健品帝国,销售网络遍布全国,而且触角直达各地村镇。总裁吴炳新曾自豪地说:“中国第一大网络是邮政网,第二大网络就是三株网。”但是一个常德事件,一篇“八瓶三株口服液喝死一条老汉”的报道,便使拥有15万员工的三株这座庞然大物轰然倒下,难得的企业管理帅才吴炳新大病了一场,且收到了医院的病危通知书,同时也使企业界多少人为之长嗟短叹,唏嘘不已。
三株垮掉,追溯起来,是多方面的。近年来,各类评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三株曾不止一次地发誓,要在20世纪内将人类的寿命延长10年,可自己的寿命不过六七年,一次性的打击使其直接经济损失就高达40亿元。我认为,导致其结果的因素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庞大的营销队伍日常管理纪律执行不严,财务监控不力,以至于企业遭到危机时,各级营销人员纷纷携款而去;二是企业在顺境时借助媒体非常顺手,而在逆境时,没有对待—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
1997年,吴炳新在三株年终大会上,总结了三株的“十五大失误”:
1)市场管理体制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集权与分权的关系没处理好;
2)经营体制未能完全理顺;
3)大企业的“恐龙症”严重,机构臃肿,部门林立,程序复杂,官僚主义严重,信息流通不畅,反应迟钝;
4)市场管理的宏观分析、计划、控制职能未能有效发挥,对市场形势估计过分乐观;
5)市场营销策略、营销战术与市场消费需求出现了严重的不适应;
6)分配制度不合理,激励制度不健全;
7)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没有得到进一步加强;
8)部分干部的骄傲自满和少数干部的腐化堕落,导致了我们许多工作没有做到位;
9)浪费问题严重,有的子公司70%的广告费被浪费,有的子公司一年电话费39万元,招待费50万元;
10)山头主义盛行,自由主义严重;
11)纪律不严明,对干部违纪的处罚较少;
12)后继产品不足,新产品未能及时上市;
13)财务管理出现严重失控;
14)组织人事工作与公司的发展严重不适应;
15)法纪制约的监督力度不够。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