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金砖赏罚师:银子几乎能敲开所有紧闭的大门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NBA智慧金砖:
成大事有无数揽才的刺激手段,但在数十种手段中,用途最实际最广泛运用的还是“银子刺激”。人类的实用智慧几乎都是关于加法的智慧,生命的全部价值就在于占有。我们对已占有的金砖都理所当然地认为是自己的,要想再转到他人之手就等于要我们的命。唉!岂不知宇宙法则却是一个开放的动态交换系统,谁都无法让金砖静止,你若强行静止,那你必定在走下坡路,必定失去了奋进的自信。总之,要想再创高峰,就要谨记: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NBA老板最懂这个道理,所以NBA是世界上薪酬最高的运动队,像乔丹那样的超级明星,年薪可拿到4000多万美元,奥尼尔、加内特、邓肯那样的“大腕”也能拿到2000多万元美金。NBA虽然富得流油,对于球员薪金发放也不是乱扔白给的,是什么身价,该拿多少钱,要由技术数据来说话,得分、篮板、助功、抢断、盖帽,一项项记得清清楚楚,论功行赏,赏罚分明。即便是天皇巨星,在巅峰状态就拿巅峰状态的钱,如果滑坡了就拿滑坡的钱,这就不由得不人人努力,个个争先。
NBA从来就不是世外桃源,如今世界是一个现实得赤裸裸、残酷得全无半点遮掩的世界。在这个职业联盟里,一个再好的球员假若在球队眼中失去了存在的价值,暴跌了份量,那么结果只有一个——像垃圾一样被甩出门,随你怎样自身自灭,是死是生,全凭各人的造化。人情冷暖,世态炎凉,从来没有一个时候像这一刻令人深切感怀。但就是这样一条看似前途无经纬的路径,却被一些人走出了别样的曲线,也给NBA们的老板们带来了巨额利润。
理查德•汉密尔顿恐怕至今都还记得被迈克尔•乔丹告之要被当作“弃物”,将送离华府的那一天。“那是我一生中最暗无天日的一天,我感觉犹如五雷轰顶,但仍强忍心乱如麻和母亲在一起收拾行囊。那一刻,我至今不愿回忆。”汉密尔顿事后说。
的确,在NBA中的每一个球队中,现实就是如此残酷。工作既有高薪的回报,但是如果你止步不前,被遗弃也就可能随时发生在你身上。
该赏则赏,该罚的时候也毫不留情,这就是NBA的经营规则。所以对于一个管理者而言,应该学会赏罚分明。
孙子兵法开篇就讲:“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其中说到赏罚是否分明是一支军队是否有战斗力的重要因素。
历来治军严谨的将领都是非常强调奖赏与处罚的。正所谓军令如山倒,军中无戏言。三国时,马谡失了街亭,酿成蜀军惨败,诸葛亮终于挥泪斩马谡。事实上,同情马谡的人很多,为马谡求情的人也很多。而且,从全局的角度来说,马谡还是一个很有才能的人,诸葛亮平定南方部落七擒六纵攻心为上的建议就是马谡提出来的,诸葛亮死后,蜀国人才严重缺乏,姜维独木难支,如果留下马谡或许有用。但是,诸葛亮最终没有采纳众人的意见。今天,我们站在客观的立场来看待这个问题,马谡到底该不该杀呢?从治军的角度来说,答案只有一个。杀,没有办法。
你只看到了很多人为马谡求情这一面。若是放过了马谡,他日再有将领玩忽职守,导致全军惨败,折损大将与士兵无数,你是诸葛亮,你该怎么办?有了先例,便无法下不为例了。马谡不杀,军纪即乱,此时你再要对别人严格要求,根本就不行了。军纪一乱,部队的战斗力就下降,战斗力一下降,就要打败仗,打败仗可是要付出许多士卒甚至将领的生命的代价的。是马谡一个人的生命重要,还是全军将士的生命重要,诸葛亮是一清二楚的。
军队里的事情讲起来是惊心动魄的。为什么呢?因为将领是要让他的部下上战场的。而上战场就意味着有送命的可能。蝼蚁尚且偷生,岂能白白送死?所以,没有外在的强有力的约束,军队是根本没有办法打仗的。
战国军事家吴起所著《吴子》一书中,也提出赏罚分明的观点,只是吴子的思想更为果断:“进有重赏,退有重刑”。吴子强调的是重赏重罚。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说的都是同样的道理。奖励,一定要有物质的奖励,没有一个人是不喜欢物质奖励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嘛。但是奖励的作用不仅仅是在物质层面,其实,精神的奖励更为重要。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受到他人重视,自己的行为被认为有特殊的重大意义时,人的主观能动性便能够被充分激发,潜在的能量才能够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和运用。士为知己者死。赴汤蹈火,在所不辞。皆是很好的例证。
与没有一个人不喜欢赏一样,也没有一个人是喜欢受罚的。应该说,几乎所有的人都怕被惩罚,更不用说是重罚了。军队里重罚的意义已经不是对事件本身的处理了,而是对其他人乃至全军的告诫。在特殊的情况下,惩罚与平时甚至有很大的不同。比如说,在别的地方开小差,也就是一顿臭骂,在战场的最前线,如果临阵脱逃,可能就是就地正法了,根本不可能跟他讲道理,晓以利害。这是形势所逼。重罚的结果不但要使当事人再也不敢犯这样的错误,更要使其他人不敢效仿。用杀鸡儆猴来描述,是再准确不过了。
有人以为一个企业管理与治军不太一样,没有必要把这一套搬过来。那他就根本不明白人性的本质。人性的弱点是普遍存在的。士兵如此,职工也是如此。
惩罚与奖励,是促进员工的两件法宝。但是在做出惩罚决定时,其先决条件是弄清事实,这一点很重要。只有这样才会做到掷地有声,又稳又准。
事实往往是一种难以捉摸的东西,它们会被形式所掩盖,你必须分清真实与怀疑之间的界线,你必须创造一种让大家看来是公开、诚实、信任的气氛。真实的真相也是难以捉摸的,它并不是在一张纸上提供一套简单的事实,而是穿着多彩的外衣。我们很少能一眼看出真相,你必须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如果从单一的角度去看问题,往往会出现失误。
因此,我们经常弄不清事实的真相,发生误解。根据不完全的信息作出判断,或者因不喜欢或不信任某人而对他所提供的重要消息置之不理。
为了成功地做好事情,我们必须首先弄清事实,不要受人道主义及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影响。如果我们故意误导,带有偏向,不将事实弄清,那你的威信将大大地受到影响。不但受到你惩罚的人会满腹委屈,其他明白真相的人看在眼里,也会替他鸣不平。
在处理事情时,我们容易假定自己什么都清楚,我们容易戴着有色眼镜看人,不管什么颜色,看起来都只是一种颜色。我们必须认识到自己不可能拥有一幅完整的图画,我们常常根据不完全信息作出判断。商业时代处处充满风险,尽管我们拥有大量经验,但也不能保证过去发生的某一事情或某一行为方式会在将来的同样条件下重现。
对待事实问题,关键是要抓住核心的事实,能够面对挑战和展开详尽的调查。弄清了核心的事实,才能更好地做出有效的决定。核心的事实是所存在的一些有形的东西,是一些实际发生的东西。这些有形的东西可以用确切的语言来描述,也可以用数量来衡量。例如,某人上周迟到了三天,这是一种事实,但某人总不守时,却不一定是事实;某人昨天失去了一批订单是一个事实,但他干不成任何事情则不一定是事实。
弄清事实,也需要建立一种关系与信任。这意味着你能准确地判断谁不大可信,同时也意味着我们不能以个人的信任和观点来掩盖我们面前真切的事实。总之,弄清事实才能让管理者下定决心是奖是惩。这样才会有的放矢,才会服众。
惩罚和奖励都是促进员工的手段,目的都是为使员工更努力的工作。但有时候,由于某些制度和程序的障碍,造成我们所需要的行动与所惩罚或所奖励的行为之间都不一致,因此也无法达到我们的最初目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