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6章 留人:巩固与发展的长久之计(8)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第四种武器:共同认可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通过企业全体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成文或不成文的行为准则、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良好的企业文化会使员工产生巨大的凝聚力和归属感。
通过在企业内部引导和建立团结协作、高效有序、充分授权、民主平等的企业文化,为员工营造一个宽松、舒适的工作环境,同时不断与员工就工作、生活中的各种问题进行沟通,并能认真听取员工的建议和意见,这样的工作环境必然会让员工加倍珍惜。
三国时曹操为留住关云长,三日一小宴,五日一大宴,馈赠美女和金银,还封关羽为汉寿亭侯。但所有这一切,关云长对之毫不动心,“身在曹营心在汉”,最后挂印封金,投奔刘备。为什么呢,因为关羽并不认同曹操的价值观。因此,管理者应谨遵这样一个准则:为员工持续创造可感知并认同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员工往往因为在企业里获得了他所需要的价值而一直为企业效力,而这种价值必须让员工持续感受到并获得他们的认可。
搞好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为了营造一种吸纳、激励、留住优秀人才的良好文化氛围,当然,这种文化建设还要在制度上体现出来。对于员工来说,高薪只是短期内人才资源市场供求关系的体现,而福利反映了企业对员工的长期承诺,也正是福利这一点,使众多在企业里追求长期发展的员工,更认同福利而非仅仅是高薪。不过,企业的福利政策也应该与其总体的竞争策略保持一致,随着企业竞争策略的变化,相应的福利政策也应该随之变化。
企业的核心员工一般都为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相比,他们具有极其鲜明的个性特点,往往把事业看得很重,追求成就感,自主意识强,拥有相对独立的价值观。因此,吸引和留住核心员工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仅仅在某一方面做好就可以了,需要进行全方位地留才,同时还应根据不同人才的需求特征制定“量体裁衣”的、有针对性的留才计划,才能达到核心员工的一心归顺企业的目标。
第五种武器:铸造利益共同体
据资料显示,全球排名前500名的企业当中,至少有89%的企业对技术创新者和老总们实行了股票期权制。人才持股在国外企业被誉为人才的“金手铐”,是培养员工忠诚、减少人才流失的绝招。人才持股从本质上承认了人才智力也是资本,同时,人才持股,还使人才感到自己是企业的主人,增强了凝聚力,有利于形成团队精神。
企业与员工目标的一致性首先表现为经济利益目标的一致性。企业追求效益目标是其存在的前提,员工获得经济利益是其最终的目的,企业最大的经济效益与员工最大的满意是相辅相成的,二者缺一不可。员工的满意必定会带来企业的效益,不考虑员工个人利益而获得的企业效益是不会长久的,也谈不上真正实现了企业的经济目标。
企业应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的收入。企业效益好时,员工收入要相应提高,使员工更加努力地为企业工作。企业遇到困难时,员工收入可随之减少,让员工感到自身利益与企业的命运紧紧相连,成为目标一致的利益共同体。
慧聪公司1992年建立时仅有资金14.8万元,现在市值十几亿元,员工从五六十人发展到3000人,在全国设立了45家分公司。这家公司靠激励制度留住了大量人才。该公司创业之初,规定老板占50%的股份,合伙人股份占20%多,剩余的股份留给员工作为奖励。还规定董事每年的分红不能超过红利总额的30%,70%给员工,而任何一个董事的分红不得超过红利总额的10%。1997年,公司进行了第一次股份制改造,公司按照净资产20万元对北京慧聪80名主管以上的管理干部进行配股,红利部分的50%属于劳动分红,跟董事没有关系,剩下的50%是董事分红,属于资本分红。即使是资本分红,任何人也不得超过红利总额的10%。采用劳动股份制这种激励机制后,员工成为企业的股东之一,如离开公司就要交回股权,谁舍得这已经到嘴的食物呢?
人才是企业的根本,是企业不竭运动的发动机,在如何留住优秀人才的各种措施方面,企业不能光靠口号、思想工作来激励,传统的激励体制已不能跟上人才发展的速度,唯有真正重视员工的切身利益,保证员工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紧紧地相连,才能让人才在更长的一段时间内为企业所用。
第六种武器:实施内部创业
所谓员工的内部创业,即是由那些具有创业思想与信念的员工发起,在企业的支持与允许下,由员工与企业共同承担创业风险,并分享创业的成果。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