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第6章 留人:巩固与发展的长久之计(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激励的有效性
柔性管理激励的有效性体现了人的多层需求,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为维持生活所必须满足的低层需求如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交往需求相当于保健因素,而被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高层需求则属于激励因素。一般来说,柔性管理主要满足员工的高层需求,因而具有有效的激励作用。
柔性管理主要是以人为中心,整合情感要素、组织要素、服务要素、质量要素、战略要素、技术要素、营销要素、心理要素为一体,因此,柔性管理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情感柔性。注重情感投资,树立领导风范,具极强的感召力、亲和力、凝聚力,抓好企业文化的队伍建设,创造民主管理风格,重视人力资源开发与培养。
(2)组织柔性。发挥班组管理优势,敢于放权。由集权向分权过渡,由金字塔组织结构向扁平化组织结构过渡。
(3)服务柔性。大力推行管理者为员工服务,员工为公司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为客户服务,情真意切、专心致志,建立起企业内部、社会、客户的“情感链”。
(4)质量柔性。质量高于一切,从提高人的质量抓起。因为人的质量是产品质量的重要保证。只有抓好人的质量才能抓好产品质量。
(5)战略柔性。在确定战略目标的前提下,增强战略的多变性,实行弹性预算,推行滚动计划。
(6)营销柔性。注重营销策划手段,利用各种灵活的营销方式,采取多种有效的组合来吸引消费者。攻市场应先攻心,只有打动消费者的心,才能有效地刺激消费。
(7)技术柔性。充分利用高新技术提高管理效率,如办公自动化、物流信息化、设备现代化等。
(8)心理柔性。注重视觉标识管理、看板管理、颜色管理等,科学运用心理学的原理和方法,激发工作热情,及时调整员工心态。
企业的“柔性管理”是针对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经营实际提出的新的管理思维与管理方式,它与传统的泰勒管理强调步调一致不同,是通过讲求管理软化,以管理的柔性化来激发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以适应知识经济“刚性竞争”的需要。实践证明,“柔性管理”以柔克刚,是强化企业市场“刚性竞争”的良策,值得推广。
实施“员工帮助计划”
“员工帮助计划”作为现代管理学中最人性化的方式,已经为世界众多知名企业所实施,通过这种改善员工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的方法,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企业为员工帮助计划投入1美元,就可以为企业节省运营成本5美元到16美元。
这种员工帮助计划由美国人发明,最初用于解决员工酗酒、吸毒和不良药物影响带来的心理障碍。新创企业在机构设置、薪酬方案等诸多方面都处于“试水”阶段,此时用员工帮助计划来调整所有人的心态、生态、形态和状态,堪称万全之策。
员工帮助计划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截至199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帮助计划项目。日本企业在应用员工帮助计划时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爱抚管理”的模式。一些企业设置了放松室、发泄室、茶室等,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或者制订员工健康修改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帮助员工克服身心疾病,提高健康程度;还有的是设置一系列课程进行例行健康检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等。
完整的员工帮助计划包括:压力评估、组织改变、宣传推广、教育培训、压力咨询等几项内容。具体地说,可以分成三个部分:第一是针对造成问题的外部压力源本身去处理,即减少或消除不适当的管理和环境因素;第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及生理等方面症状的缓解和疏导;第三,改变个体自身的弱点,即改变不合理的信念、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等。
其具体做法是:
(1)由专业人员采用专业的心理健康评估方法评估员工心理生活质量现状,并找出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
心理健康是个体在自我适应和社会适应过程中充分发挥个人的最大潜能,并妥善地处理和协调生理、心理和社会三方面的关系,进而表现出为社会所欢迎的行为和最大限度的精神上的快乐和振奋。心理健康的人善于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能对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做出积极、正面的反应,具有很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应对能力;相反,心理不健康的人往往情绪低落,忧郁不振,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怨天尤人,自暴自弃,甚至出现过激行为。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