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让爱成为习惯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3让爱成为习惯  做事就要全身心地做,全身心地爱,只有这样你才能离成功更近。  ——比尔·盖茨     如果你想成就一番伟大的事业,那么你就应该从一点一滴做起,并事事都需要你付出全身心的爱。当比尔·盖茨成就了他的霸业之后,有一部分人只看到他拥有的巨富、显赫的名声,却不知道盖茨本人并不那么看重这些东西。     1965年,一个四年级小学生到西雅图一所学校的图书馆帮忙,管理员让他把已归还图书馆却放错了位的书放回原处。小学生问:“我是当侦探吗?”管理员说:“那当然。”小学生便不遗余力地干起来。  第一天,他已经找出三本放错地方的书。  第二天,他来得更早,而且更卖力气。  半个月后,小学生的父母要搬家,小学生担心地说:“我走了,谁来整理那些站错队的书呢?”没过多久,小学生又来了,高兴地对管理员说,那边的图书馆不让学生干,妈妈把他转回这边上学,由他爸爸用车接送。“如果爸爸不带我。我就走路来。”  这个小学生是如此敬业。图书馆的管理员没有想到的是,这学生后来成为信息时代的天才、微软电脑公司总裁——比尔·盖茨。  有一位著名的小提琴制造家,每做成一把小提琴,往往要经过不少岁月。但是,你可不要以为他太痴了,他所制造的成品现在已成稀有宝贵的珍物,每件价值万金。可见世上任何宝贵的东西,你如果不付出全部精力,不畏千辛万苦地去做是不能成功的。做事尽善尽美,不但能够使你迅速进步,并且还将大大地影响你的性格、品行和自尊心。任何人如果要想成功,就非得秉持这种精神去做事不可。  比尔·盖茨说:不管在任何地方,一位工作得完美无缺的人,总是受人欢迎的。所以,你应该努力把任何事处理得至善至美。对于任何事,你都要倾注全部精力去做。  点滴智慧让爱成为习惯,你生活的就会充满快乐,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4心宽路更宽  宽容,是沟通的桥梁。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一个不懂得宽容的人,不仅没有朋友,同时他会失去许多发展的机会。  艾丽斯是一所学校的教师,在她任课的那个班里,孩子们都认为她是一个严厉的老师,这一点从他们与艾丽斯相处的情形就能够看得出来,他们拘谨、胆怯,甚至不愿与她交谈。  作为教师的她,当然不愿意看到这样的局面,其实她都是一片好心啊!为了让他们好好学习。艾丽斯对他们的要求很严格,谁有了错误,她都是毫不留情地给予批评,但效果并没有像她希望的那样。艾丽斯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垂头丧气的失败者,对自己的工作渐渐地缺乏了信心,生活也显得很沉闷。  “如果我能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宽容呢?”艾丽斯突然这样想。  她抱定了这样的想法后,便决定做一个实验。在一天上午,她换了一套活泼鲜艳的衣服,来到学校时也没有忘记把自己脸上的微笑显现出来。走在通往教室的小路上,艾丽斯还在盘算着这个实验。突然,从后面飞过来一个皮球重重地打在了她的后背上,吓了她一跳,她回过头来,迈克惶恐地从地上捡起球,吓傻了一般,站在她面前。如果在以前,艾丽斯会狠狠地训斥他的,但是想到自己今天要做的实验,便耸耸肩,做了一个轻松的动作,迈克道了声对不起便跑开了。  从那以后,艾丽斯在课堂上,再没有挑剔学生们的坐姿是否端正,回答问题是否正确,注意力是否集中,一反常态,她甚至对没有按时交出作业的捣蛋鬼保罗也是笑着让他一定补上而已,一整天她都在用乐观宽容的心态与大家相处。  在那天放学的时候,一向羞涩的琼对她说:“老师,你今天真漂亮啊!”艾丽斯也感觉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愉快和有信心,学生们似乎也可爱极了,他们回答问题反应敏捷,注意力集中。她想这个试验是成功的,让她知道了一个生活中的道理:学会宽容,不要批评人。  比尔·盖茨说:一个心胸宽阔的人,更能展示自己的人格力量。  下面是一个妇人和一个将军的故事。  有一次,在开往费城的火车上,中途一个妇人上了车,走进一节车厢,坐在了座位上。这时候,走过来一位略显肥胖的男子,坐在她对面的座位上,点了一根香烟。她禁不住咳了几声,身子也挪来挪去。  可是,那个男子丝毫没有注意到她的暗示。最后,妇人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你多半是外国人吧?大概不知道这趟车有一节吸烟车厢?这里是不让抽烟的。”那个男子一声不吭掐灭丁香烟,扔出了窗外。  过了一会儿,列车员过来对老妇人说,这里是格兰特将军的私人车厢,请她离开。她听了大吃一惊,站起身往门口走。她看着将军一动不动的身影,心里有些慌张和害怕。而整个过程中,将军仍像刚才一样表现出了他的宽容大度,没有给她任何难堪,甚至没有取笑嘲弄她的神情。  将军在妇人面前表现出了自己的涵养,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地位高贵而轻视她;相反的,却顾及到了妇人的尊严,让妇人备受感动,也让我们学到了做人的学问。  比尔·盖茨在与朋友一次谈话时说:忍让是一种美德。它能让一些冲突从大化小,从小化无。  在德国的军队里,有这样一条军纪,规定士兵和军官在遇到有不满的事情时,绝对不准当场发作,一定得忍过一晚上,待心情平静下来之后,再提出来讨论。相信这么一个规定,在一般社会生活中一样需要,惟有如此,才可能让那些唠叨的父母、聒噪的妻子、挑剔的雇主和一些找碴的人平静下来,别再为社会制造更多的事端。  经常犯错的人,永远只会怪罪于他人,而绝不可能反躬自省、承认错误,其实任何人都有这种毛病。所以,当你我有朝一日突然想批评他人时,不妨想想这些活生生的案例,我们必须承认一个事实,我们所要批评、诅咒的人,不论是否有错,都将会执意强辩,为自己的行径寻找借口,甚至恶言反扑。  耶稣所谓“爱你的仇人”,不只是一种道德上的教训,而且是在宣扬一种20世纪的医学。当他说“要原谅七十个七次”的时候,他是在教我们怎样避免高血压、心脏病、胃溃疡和许多其他的疾病。  当耶稣说“爱你的仇人”的时候,他也是在告诉我们怎么样改进我们的外表。一些女人,她们的脸因为怨恨而有皱纹,因为悔恨而变了形,表情僵硬。不管怎样美容,对她们容貌的改进,也比不上让她心里充满了宽容、温柔和爱所能改进的一半。  怨恨的心理,甚至会毁了我们对食物的享受。圣经上面说:“怀着爱心吃菜,也会比怀着怨恨吃牛肉好得多。”  即使我们不能爱我们的仇人,至少我们要爱我们自己。我们要使仇人不能控制我们的快乐、我们的健康和我们的外表。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不要因为你的敌人而燃起一把怒火,热得烧伤你自己。”  当然我们不能像圣人般去爱我们的仇人,可是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和快乐,我们至少要原谅他们、忘记他们,这样做实在是很聪明的事。有人问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儿子约翰,他父亲会不会一直怀恨别人。“不会,”他回答:“我爸爸从来不浪费一分钟,去想那些不喜欢的人。”  俗话说:“不能生气的人是笨蛋,而不去生气的人才是聪明人。”  不要与人斤斤计较,要培养平安和快乐的心理,就永远不要试图去报复我们的仇人,因为如果我们那样做的话,我们会深深地伤害了自己。要像艾森豪威尔将军一样,不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去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  点滴智慧你只有学会宽容,并懂得宽容的内涵,你就会成为一个心胸宽广的人,同时也使你拥有一个快乐的人生。
5追寻简单决不简单  如果你有追寻简单的能力,那你不仅仅拥有财富,更主要的是你每天都会拥有一份快乐的心情。  ——比尔·盖茨 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和利益的执著追求将受到挑战,有很大一部分人开始崇尚实现另一种进步。彼得·罗素说:不在意钱的人,将成为世界上最富的人。据《比尔·盖茨传》透露,盖茨不止一次说过他从不关心钱的问题,也不在意股票市场的变化。钱既不可能使他从工作上分心,也不能改变他的生活。  当微软股票上市后,看到公司里的一些人注意力显然被分散,甚至在房间里贴上了标示股票涨跌的图表,盖茨说:“这是愚蠢的,公司的股票是高面值的,但高面值也常常是短暂和变化无常的。”他的股票因分红派股而越来越多。就这样,一个不在意钱的人成了世界上最富有的人。  拥有巨大财富的盖茨,几乎每天仍是便裤、开领衬衫和运动鞋,甚至都不是名牌。一次,他和黑地·罗任同车前往谢拉顿饭店开会,停车场满了,罗任建议停在贵宾车位。  “噢,这可要花12美元,这可不是一个好价钱。可不是好主意,”盖茨答复道,“他们超值收费。”这种事说明盖茨与其说是重视钱财,不如说是他根本无视钱本身,而只是对钱背后的东西较真。  人们都知道,盖茨绝不是个吝啬之人,他动辄捐出上百万、上千万美元就是例证。  在这个以金钱为主体的世界,人并不是只有攫取钱财和施舍钱财两种选择。你一定曾注意到,世界上那些钱赚得最多的人,往往身上有一种奇妙的相似现象。一方面在他们挣够一辈子也花不完的钱后,仍然不停地工作;另一方面,他们的生活却相对简朴或对金钱不以为意。当钱挣到一定程度以后,这些人的眼光已经穿透了钱财本身,投向更远的地方。这说明什么呢?说明在他们看来,还有比金钱更高的价值所在。  一次,比尔·盖茨在与他人谈起自己对人生的感悟时说:在人如同暗夜里的飞蛾偶然经过一间光亮屋子的短暂一生当中,常常会有这样的时刻,你会感觉自己渺小的在宇宙的尺度下毫无意义,而只有当自己成为某种伟大事物中的一部分时,才会感到有所依靠。  人的价值按照高低顺序可以分为生存的价值、发展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价值三个层次。农业社会的中心问题是生存,追求温饱和健康,这种价值直接应验在个人自身;工业社会的中心问题是发展,人们追求金钱,金钱这种价值寄存在人身之外的中间物上,只能迂回间接地实现,而这常常使金钱成为人自己的敌人;信息社会的中心问题是自我实现,人们开始追求自我成就,价值又重新回到人本身。  点滴智慧当一个企业家把他的目光从钱上移开后,事业在他的心中便开始变得简单起来,这使他在拓展自己的事业里,变得游刃有余,这是因为他拥有了追寻简单的能力。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