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小成不必得意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小成不必得意  保持清醒的头脑,瞄准下一个目标。  ——比尔·盖茨     人们都知道兼并、合作是微软做强、做大所采取的一种惯用的手段。  微软公司通过收购,大大缩短了进入市场的时间,同时也可接收原公司的客户资源,这大大减轻了来自对手的压力。  在当时,尽管没有哪个合作伙伴最终能与微软并驾齐驱,但还是有人愿与微软合作。为打入一直由“蓝色巨人”IBM公司主宰的电子商务领域,微软公司与美国惠普公司联手出击,意欲在未来的电子商务市场上成为主宰。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的谈判之后,微软公司和惠普公司终于联姻成功。随后,两家公司联合宣布,将合作推出一个专供金融机构采用的软件及硬件组合,让金融机构在国际网络中进行信用卡转账服务。  在此以前,惠普公司刚刚完成他们有史以来最大的收购行动,以11.8亿美元收购网上过账市场内最大的一家技术公司Verifone。目前,大家使用信用卡付账时,商户的“刷卡机”有60%由Verifone供应。此外,在线联机服务业是电子商业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比尔·盖茨虎视眈眈的一大块肥肉。  与惠普公司成功联姻之后,盖茨并没有沾沾自喜,而是转身又盯准了另一个更大目标。因为盖茨在电子商务领域毕竟是一名新兵,他对进军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感到疑惑。为稳妥起见,他没有将主攻方向转向网络,而是加快了收购的步伐。  不久,微软公司以15亿美元收购了个人财务软件Quicken的生产商Intuit软件公司。这使微软公司借助其与金融公司在线联机之利,伺机成为电子商务界巨人。  在比尔·盖茨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成功之时,他并没有忘记他的老对手——网景公司。在不久前的对决中,微软公司遭到了年轻的网景公司有力的狙击。虽然网景公司在微软的反击下一时受挫,但胜负未分。  此时,腾出手来的比尔·盖茨又亲自督军,组成一支有2 000名员工的庞大的开发队伍,每天的工作就是绞尽脑汁,研究如何抢得网景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如何将微软的“视窗95”操作系统及相关软件转化成互联网上的标准平台。微软所推出的互联网络计划,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实力之强,确实让网景公司及其他公司望尘莫及。  虽然微软公司的阵势如此浩大,也不能说他们就会“直捣皇城”。因为除了网景公司之外,微软公司的另外一个非常强大的对手是太阳公司,该公司在工作站领域里的业绩,丝毫不比微软公司在软件领域的业绩逊色多少。  在硬件方面,太阳公司的网络服务器一直是最优秀的,而且太阳公司的软件力量也相当雄厚,他们推出的互联网络编程语言Java语言已经使得软件界为之震惊。各家公司纷纷购买它的许可证,连一向自高自大的微软公司也不例外,按照现在的发展趋势来看,Java语言很有可能发展成用于开发互联网络应用软件的编程工具事实上的工业标准。  也许是受了微软公司让MS-DOS成为开放系统,使别人能随意复制的启发,富有战略头脑的太阳公司并没有急于靠Java语言来赚钱,它将用Java语言开发出的第一个应用软件HotJava语言放在公司的Web网络服务器上,任人免费下载,他们的目的是先要让Java语言得以广泛流传,得到用户的承认并最终成为事实上的标准后,再大做文章。  比尔·盖茨面对日益庞大的互联网络市场,当然不愿袖手旁观,他马上便做出积极反应,与各种场合公开声称要在互联网络的领域中唱主角。这是他惯用的老招,先公开目标,再实现目标。  同时,微软公司也推出或准备推出一系列互联网络产品,包括网络浏览工具、三维的网络搜索工具、网络服务器、网络写作工具、网络保密产品等。  微软公司还相继和NBC以及MCI达成协议。和NBC的合作是为了使自己的网络专线获得NBC的新闻和其他信息,从而扩大使用范围和影响;而和MCI签下的协议使得MCI将在其服务的用户群中,首选微软公司的Web网络浏览器和网络服务器软件,从而加速微软公司的MSN网络向基于www的联机服务转移。     比尔·盖茨还决定,在其新推出的网络操作系统“视窗NT”系统的后继版本中,使用户能通过联网来实现NT服务器之间的连接,这使得基于NT的网络成为一个真正意义的广域网。  当你面对小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的时候,很有可能下一个被人家打败的就是你自己。  点滴智慧比尔·盖茨之所以能在他的事业上一步步走向辉煌,很大程度上在于他在每一次的成功面前,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瞄准下一个目标。   2有钱不要乱投  挣钱是一门学问,花钱更是一门学问。  ——比尔·盖茨     “有钱不要乱投”是比尔·盖茨的座右铭。  这位被人们称为天才的美国人,1955年10月28日生于美国西雅图。1973年刚满18岁的他,就凭借着自己的聪明才智第一次成功地研制出微机BASIC语言。1975年在一个很偶然的场合,比尔·盖茨和他的挚友艾伦同时注意到了《大众电子》杂志封面上,世界上第一台个人电脑的照片,正是这本杂志里的有关介绍个人电脑的文章,使盖茨和艾伦下决心成立了微软公司。  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打拼,使他创建的微软公司日渐强大起来,并成为计算机软件领域里的龙头老大。  在比尔·盖茨众多的投资过程中,令世人瞩目的是:1995年,他投资5亿美元为其“视窗95”开展促销活动,一年内“视窗95”共销出3 000万套。根据《福布斯》资料,到1998年,比尔·盖茨的总资产近900亿美元。这使他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世界首富。  关于比尔·盖茨创业最有名的故事,也是风险投资至今最杰出的案例是:当年IBM公司找他为IBM的新型个人电脑写操作系统时,盖茨手头并没有现成的程序。但他知道有一家叫“西雅图计算机产品”的小公司有一种操作系统叫SCO-DOS,他果断地以75 000美元买下这个系统,加以改写后,改名为MS-DOS,放到IBM公司的个人电脑中。就是这个名叫MS-DOS的操作系统打下了后来微软帝国的江山。  现在IBM每卖一台电脑,都要付给微软版税。目前,全世界约有7 000万台IBM和与IBM兼容的个人电脑,其中使用MS-DOS系统的约占市场的90%。另外,苹果电脑占该市场的10%,而苹果电脑的软件主要供应者也是微软。  这项交易,被称作是划时代的交易。  眼明手快的盖茨,看准了IBM公司的个人电脑将来会执计算机市场的牛耳,为了拉住IBM个人电脑这个大客户使用微软公司的操作系统,盖茨就这样把一个实际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买下后立即又卖给IBM公司。如果盖茨要等到自己写出操作系统,不仅会失去IBM公司这个大主顾,整个微软公司的历史都有可能重写。  从这一“伟大”的交易中,人们确实可看到比尔·盖茨的伟大之处。事实上,这也是一位优秀的风险投资家应具备的素质——并不是虚伪的谦恭与卑鄙的奸诈,而是在把握机会时的果断、审慎与理智。  可以说在盖茨的创业史中,“有钱不要乱投”的例子很多很多。大家都知道每一个商人都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比尔·盖茨也不例外,但他并不是巴尔扎克笔下的守财奴。  当他的金钱堆积如山的时候,并没有以金钱来炫耀自己的成功,而是他用金钱建立了两个慈善基金会——“盖茨学习基金会”和“威廉H-盖茨基金会”。前者侧重于数字时代的公众网上图书馆的建设;后者侧重于人类的健康。盖茨为基金会投入了巨额的资金,光是1999年前半年,他就投入了80亿美元。  盖茨说:“在过去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已经投入了不少的股份,所以,现在慈善基金的总额数已经达到170亿美元。”盖茨此举对美国的慈善事业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美国《慈善月刊》杂志的编辑斯塔西·帕尔默说:“大家都知道盖茨多次表示愿意把自己的收入捐给社会,但谁也没有想到他的动作会这么快,也从来没有人像他这么年轻时就愿意把如此巨额的钱捐给社会。”  他的成功除了个人条件之外,也是时代所赐。盖茨成长的20世纪70年代,正是个人电脑萌芽的时期,像各种行业的先驱一样,他适时地掌握了先机。如果他晚生10年,与现在一样聪明,可能也很难创造与今天同样的成就。  任何一种新科技在成为趋势之前,谁先洞察先机,掌握了这个新的科技,也就控制了未来的市场。盖茨的成功可以证明,科技可以是垄断的工具,掌握了时代的新媒体,就是最大的赢家。  为了把钱投在对公众都有意义的项目上,比尔·盖茨的投资不仅涉及了艺术、影视等门类,而且他还向生物医药业投入了大笔资金。  挣钱不是我的目的,我的目的是让金钱生出超越金钱的意义。  点滴智慧花钱容易,但如果把钱花出意义,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3做人不必张狂     张狂的结果,必然导致失败。  ——比尔·盖茨  很难想象这个戴着高度近视眼镜,上身穿一件普通的长袖衬衫,总是一条淡颜色、宽松的家常裤的人,就是让世界震惊的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就是这个电脑奇才,1992年开始成为美国最有钱的人,当时他的总资产为63亿美元。他可能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完全是白手起家的巨富。当时他刚刚37岁。  当他谈起自己对金钱的看法时说:等你有了1亿美元时,你就会明白钱不过是一种符号。  他看重的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是简朴的普通人的品格。  这就是世界富豪比尔·盖茨对金钱的理解。  有关比尔·盖茨的传记介绍说,盖茨从来不因为钱财而去特意摆阔,他始终保持着他那种随随便便、不大讲究的特点。人们不时在公司里、工场里或机场上看到他穿一条休闲裤、一件开领衫,一双运动鞋,而且没有一样是名牌。已经成为社会名流的盖茨,喜欢独来独往,做事不需要那种前呼后拥、仆从尾随的派头。  他在回答《花花公子》记者提问时说:“我认为讲究派头并不是一个好的榜样。”一个人如果习惯于享受,他就再也不能像普通人那样生活。我喜欢生活得跟普通人一样,这已经足够了。  就盖茨的地位和业绩而言,他的工资完全有资格列全美之冠,但实际上只有中等偏下。他说,他对于钱总是从不关心,而且也不大在意股票行情的变化。他更关心的是他的工作。这个“世界大腕”最看重的,是他的“本分”即电脑软件技术,而对这本分之外的东西,则“不加毫末”。他从没有以富豪的身份自居,而总是谦虚地把自己看做是一个技术员。  就精神实质来讲,被一些人艳羡的大人物比尔·盖茨,也只不过是一个平凡的人。至少他自己是这样看待自己的。别人看他成就了大事业,而他自己则认为不过是尽了一个技术员的本分。陶行知讽刺那些“居高位如在厅里挂画像”的“人”,把大事也能做小。而真正伟大的人,则能把小事做大,或者在他们看来,只要有益于世,“本来事业无大小”。  比尔·盖茨为社会做出了巨大贡献,并保持着普通人简朴、勤奋、正直的品格,是值得我们尊敬的。  比尔·盖茨也于1991年在《福布斯》杂志公布的富豪排行榜中以48亿美元名列第二。  但到1992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微软股票飙升至每股114美元,并且由于早些时候每股派送一股,盖茨拥有的股票更多了,价格又不断攀升,他一下子拥有70亿美元的市面价值,跃居《福布斯》排行榜首位。  到1999年4月,盖茨的股票价值已达千亿美元,简直让人叹为观止,望尘莫及。盖茨认为,钱并不是主要的,“关键是每天的工作能和很聪明的人一起工作”,并且多次表示:“等我老了,我会把这些钱都捐出去!”  点滴智慧比尔·盖茨的成功之道,与他做人从不张狂的性格和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分不开的。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