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9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  如果你没有“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那么你就失去了取得胜利的机会。  ——比尔·盖茨     喜欢冒险,喜欢挑战的比尔·盖茨,总让人想起美国西部影片里的游侠。他那争强好斗的性格,常常会被人称作信息时代的剑客、信息高速路上拦路抢劫的强盗,或是莽撞冒失的顽童。他的这一好斗的性格在激烈竞争的商场上,难免令人讨厌,也难免让对手把他视为眼中钉、肉中刺。  虽然是这样,但对手们面对比尔·盖茨取得的骄人战绩,也不免肃然起敬。  微软公司在软件市场上所向披靡,自然树敌不少,竞争对手对它的一举一动都盯得很紧,并在它所到之处布下了诉讼陷阱,结果从1994年到1995年,它所涉及的官司接连不断。  1994年7月16日,美国司法部下了一道命令,要微软公司与联邦贸易委员会达成庭外和解,不再控告微软公司违反反垄断法条例、破坏自由竞争的罪名,但是,微软公司接受的条件是必须改变它推销软件的手法。  比尔·盖茨为了自己的软件王国,一路上不断地扩张,不断地厮杀。面对气势逼人的比尔·盖茨,对手们当然不肯就范,纷纷起来抵抗。  如果没有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没有那种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恐怕很难取得可观的成就。在东面受挫,比尔·盖茨就会挥军向西,只要他看到哪里有可以攫取的利益,他就冲向哪里。在被迫取消与硬件厂商达成的使用专利权协议3个月之后,微软公司宣布出资20亿美元兼并直觉(Intuit)公司。  对市场有着深刻洞察力的比尔·盖茨,正确地预测到:在20世纪末,美国约40%的银行交收将通过个人电脑进行。  于是,他不惜耗费巨资兼并直觉公司,无非是看中后者的“加速”(Quicken)软件。“加速”是市面上最畅销的个人电脑财务软件,占据了美国财务软件市场的70%。两家公司合并的前景非常诱人。微软公司将推出的“微软网络”,“加速”软件在这个网络上使用,顾客可以在网络上查询银行账目、转账。  微软公司兼并直觉公司的消息公布后,美国银行界甚为紧张,担心微软公司进人金融领域,并最终垄断市场。  于是,微软的麻烦来了。1995年2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法官斯波金否决了微软公司与司法部的庭外和解协议,态度十分强硬。他通知盖茨,要对微软公司销售软件涉嫌违反垄断法重新开审。不但如此,2个月后,即1995年4月,美国司法部在三藩市提起诉讼,指控微软公司和直觉公司合并将使有关产品价格上升,以及使增长中的个人电脑财务软件市场失去创新的机制。  由于司法的参与,微软公司兼并直觉公司遭到了失败,舆论界对此颇为同情。但此事并没有影响微软公司在软件行业所处的垄断地位,大约90%的个人电脑都是采用微软设计的程序。  电脑杂志《个人电脑通信》编辑卡西利指出:“司法部认为合并行动会导致财务软件的价格上涨,反映出政府律师其实是多么幼稚。”  而另一个典型例子是IBM公司受拖延了13年的反垄断诉讼所累,竞争力因而大受削弱。如果IBM公司被判决违反反垄断法,则会被分割成几家小公司。  微软公司和直觉公司分道扬镳,日后将会互相竞争,不会合作。短期来说,直觉公司可能会占上风,它控制了个人电脑财务软件市场,单在美国就有700万个用户。直觉公司负责人希望将来直觉公司与大银行和金融服务公司组成合作关系,通过这些协议,公司可以向客户提供家居银行服务和信息服务。在政府部门的干预下,微软公司收购直觉公司一事失败,但盖茨无休止开拓市场的欲望并没有因此而减弱,他继续作网络市场的部署。盖茨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电脑和通信业的区别将越来越小,廉价、高容量的有线或无线网络,将成为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最重要的途径。他估计,由于未来所有的通信工具都会连接到“信息高速公路”,以多媒体方式传输信息,因此,开发将这些工具连接到网络上的软件,必大有可为。  这时候,微软公司正密锣紧鼓开发“视窗95”软件,盖茨希望这套软件能够为电脑用户连接国际电脑网络提供简易、快捷的方法。在不久的将来,消费者可以通过国际网络得到电脑购物、电子银行、电子邮件、多媒体娱乐等服务。这是一个有着巨大需求潜力的市场,盖茨正要抓住一切时机抢占网络市场。  1995年8月,“视窗95”被推上市场,一夜之间“风暴”狂刮全世界。  “视窗95”的成功,充分体现了比尔·盖茨作为一个企业家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  点滴智慧不管你是一个企业家还是一个公司的职员,都应该有意识地锻炼自己当场消除干扰的能力,只有这样你才能把你的工作做得更好。
  10意志要经过磨炼  你的价值,在于你的意志坚定与否。  ——比尔·盖茨  比尔·盖茨说:当你追逐理想的时候,你的意志是否经得起磨炼,是你实现理想的主要因素。  下面这个铁块与铁匠、磨刀匠和四个工匠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人的意志如果不经过磨炼,他的人生价值永远也不会得到提升。  当一个铁匠,面对一块普通的铁块时,因他没有要提高技艺的雄心壮志,觉得这个铁块的最佳用途莫过于把它制成马掌,他因此而沾沾自喜。他认为这个粗铁块每磅只值两三分钱,所以,不值得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去加工它。他强健的肌肉和三脚猫的技术已经把这块铁的价值从一美元提高到10美元了。  就在他洋洋得意之时,又来了一个磨刀匠,他受过一点更好的训练,有一点更大的雄心和一点更高的眼光,他对铁匠说:“这就是你在那块铁里见到的一切吗?给我一块铁,我来告诉你,头脑、技艺和辛劳能把它变成什么。”他对这块粗铁看得更深些,他研究过很多锻冶的工序,他有工具,有压磨抛光的轮子,有烧制的炉子。  一会儿炼铁的炉子升起了火,铁被慢慢地熔化掉,碳化成钢。这个磨刀匠把那块钢取出来,经过锻冶,然后投入到冷水或石油中以增强韧度,最后细致耐心地进行压磨抛光。  当这项工作一完成,他竟然制成了价值2000美元的刀片,这让那个铁匠惊讶万分,因为前者只能做出价值仅10美元的粗制马掌。经过提炼加工,这块铁的价值已被大大提高了。  “如果你做不出更好的产品,那么能做成刀片也已经相当不错了。”又一个工匠看了磨刀匠的出色成果后说,“但是这块铁的价值你连一半都还没挖掘出来,我知道它还有更好的用途。我研究过铁,知道它里面藏着什么,知道能用它做出什么来。”  来到他们身边的这个工匠,他的技艺更精湛,眼光也比他们更有独到之处,他受过更好的训练,有更高的理想和卓绝的意志力,他能更深入地看到这块铁的分子——不再囿于马掌和刀片——他用显微镜般精确的双眼把生铁变成了最精致的绣花针。制作肉眼看不见的针头需要比磨刀匠有更精细的工序和更高超的技艺。  这位工匠认为他的成果精彩绝伦。他已使磨刀匠的产品的价值翻了数倍,他认为他已经榨尽了这块铁的价值。但是,看啊!又来了一个技艺更高超的工匠,他的头脑更发达,手艺更精湛,更有耐心,更吃苦耐劳,受过顶级训练,马掌、刀片、绣花针看都没看,他竟然制出了精细的钟表发条。别人只看到价值仅几千美元的刀片或绣花针的地方,他那双犀利的眼睛看到了价值10美元的产品。  然而,这个故事还没有结束,又一个更出色的工匠出现了。他告诉我们,这块生铁还没有物尽其用,而他所拥有神奇的力量能用它创造更大的奇迹。在他眼里,即使钟表发条也称不上上乘之作。他知道用这种生铁可以制成一种弹性物质,而一般粗通冶金学的人是无能为力的。他知道,如果锻铁时再细心些,它就不再坚硬锋利,而会变成一种特殊的金属,富含许多新的品质,似乎充满了生命力。  这个目光锐利,善于发现的人,看出钟表发条的每一道制作工序还可以改进;每一个加工步骤还能更完善;金属质地还可以精益求精,它的每一条纤维、每一个纹理都能做得更完善。  于是,他采用了许多精加工和细致锻冶的工序,成功地把他的产品变成了几乎看不见的精细的游丝线圈。一番艰辛劳苦之后,他梦想成真,把仅值几美元的铁块变成了价值100万美元的产品,这比同样重量的黄金还要昂贵得多。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已经圆满,可是让人无法想到的是这时又出现了一个工匠,他的工艺精妙得可算登峰造极,他的产品鲜为人知,他的技艺也从未被任何字典和百科全书的编纂者提及过。他拿来一块铁,精雕细刻之下所呈现出的东西使钟表发条和游丝线圈都黯然失色。他的工作完成之后,让人看到了牙医常用来勾出最细微牙神经的精致勾状物。一磅黄金大约值250美元,而一磅这种柔细的带勾钢丝——如果能收集到的话……要贵重几百倍。  比尔·盖茨说:如果你的创造力在成绩面前止步不前,那么你人生的价值就会受到局限。故事中的铁块就是我们自己,故事中的工匠也是我们自己。一个人要成为有多大价值的人才,取决于你对自己的锻炼。一块质地粗糙的铁块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会变得更硬更纯更有韧性,成为非常有价值的可用之材。而一个由肉体、思想、道德和精神力量完美结合在一起的人,同样经过千锤百炼之后,他会有多么可观的价值呢?你也要学工匠把你自己这块材料加工成器,自觉地接受生活中各种痛苦的考验,生活中逆境的打击,贫困与痛苦中的挣扎、灾难与丧亲之痛的刺激、艰苦环境的压迫、忧患焦虑的折磨、令人心寒的冷嘲热讽、经年累月枯燥的教育求索和纪律约束带来的劳累,我们经受住并与之斗争,这些痛苦最终会得到成功的酬谢。  一块铁经过日晒雨淋就会生锈,变得毫无价值;人的意志也一样,如果不经常努力去完善它、考验它、增强它的韧性,它就会腐蚀掉。  做一个普通的或是像马掌一样相对普通的铁块并不是难事,但是要提高人生这个产品的价值就决非等闲之事了。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认为自己的天赋低劣,不如别人。但只要我们愿意,通过耐心苦干、学习和斗争,就可以把自己从粗笨的马掌千锤百炼成精细的游丝。  点滴智慧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人的意志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你只要持之以恒、坚韧不拔,你人生的价值提升至令人惊讶的程度。正是因为这样,人类在对意志的挖掘中不断地涌现出了哥白尼、爱迪生、哥伦布等无数伟大的人物。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