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内耗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西安是祖国西部一块苍茫浑厚、布满历史辙印的热土,地下有谜一样的壮观,地上有诗一般的瑰丽。那次到西安,有机会参观了一些帝王陵寝。可惜的是,有的陵寝早已被盗过。在参观一个被盗过的陵寝时,导游员讲了一个发人深省的故事。大概是身临其境的缘故吧,那故事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传在很早以前,有三个盗贼偷挖古墓,得到不少金银财宝。其中的两个人合谋,让另一个人去买饭,等他回来后,将其扔下悬崖。这样一来,就可以多分到不少金银财宝。等饭买回来后,这两个人果真将买饭人摔死于崖下。这两个人狼吞虎咽地吃完了饭,兴奋地分掉了全部的金银财宝,急不可耐地上路回家。突然,两个人的肚子像刀绞一样疼痛,一会儿便都见了阎王。原来,去买饭的人,也想谋害这两个人,自己独吞金银财宝,便在返回途中将烈性毒药放在了饭里。
如果三个人平均分配的话,都可以得到利益。盗贼们心怀鬼胎,各有所图,结果全部毙命,谁也没得到丝毫的利益。世上像这样的事情还少吗?
后来,在明朝郑写的《昨非庵日纂》中读到了这个故事。
过去毕竟是过去。但遗憾的是,现在有时仍能看到过去的影子。有时候,历史就是现实的一面镜子。最近,有一个在美国纽约打工的朋友,讲了一个在国外窝里斗的故事。
年底,美国老板欲给工人奖金,数额不算少,500美元。但是老板有规定:每个小组只发给一个人奖金。具体发给谁,由各组民主讨论后决定。这家企业的工人都来自亚洲,于是分为日本组、越南组、韩国组、中国组……
通知下达后,秘书小姐要求各组在下班前报完获奖名单。日本组最快,几分钟就确定了获奖名单。老板看后很满意,此人正是他意料之中的人选——技术好,效率高。其次是越南组,报了一个技术一般、工资最低的“困难户”。再次是韩国组,报了一个技术最差、人缘特好的“和事佬”。老板对“困难户”、“和事佬”不断摇头,却又无可奈何。
中国组呢?为何迟迟不报?秘书小姐再三催促,快下班的时候才有了结果:“中国组不要奖金。”老板听了大吃一惊!难道中国组真要发扬风格?难道光明正大的奖金都不要?老板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亲自出马到中国组了解情况,终于真相大白:原来中国组的五个人已讨论了半天,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他们向老板提出:“要么平均分配,每人100美元。要么大家都不要!”老板生气地把手一挥,取消了对中国组的奖金!
对这种内耗现象,一些外国老板得出的结论是:聘用中国人,最好是单独聘用,几个人在一起容易有“内讧”。
对这种内耗现象,一些同胞反思得出的结论是:一个日本人抵不过一个中国人,两个日本人同两个中国人势均力敌,三个日本人就可以胜过三个中国人。
我们中华民族无疑是一个当之无愧的伟大民族,当然也是敢于和善于正视自己不足的民族。不用讳疾忌医,窝里斗的故事也确实有值得借鉴之处。因为,有的人确实有“内战内行”的毛病,甚至可以说病得不轻。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上下同欲者胜。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破坏别人,就是破坏自己。人和,才能走向强盛;内耗,势必走向衰败。
学会合作
阿伦和阿皮都是我的朋友,过去这两个人的经济状况都不好。阿伦虽然善于在购买建筑用地时讨价还价,是一位出色的房地产洽谈专家,但在建造住宅方面却没有任何得意之笔和代表之作。阿皮虽然是一位出色的房地产建筑家,但总是无法选准适合的建筑用地,也没有勇气去做个强硬的谈判人,因而无法施展自己的才能。
后来,他们两个人合作了。从一开始,这对合作伙伴就像天作之合。合作,使他们完成了无法单独进行的事业。阿伦是谈判高手,整天忙着购买未来的建筑用地、设计、转包以及洽谈材料价格。阿皮则埋头苦干,整天忙于营造房产,这正是他的拿手好戏。他们合作的第一年,就增加了4倍的生产力。虽然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但是对于他们每个人来说,都是最成功的一年。合作,正是合作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如果有志者同心协力,善于合作,就会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倍增效果。从阿波罗登月飞船计划的实现,到曼哈顿工程的完成,人类文明许许多多的奇迹,都是集体合作的结晶。
美国物理学家巴丁与肖克莱、布拉顿等人合作研究半导体取得成功,为此他们分享了195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后来,当巴丁准备攻克“超导”之谜时,又与库珀、施里弗合作。最终他们也成功了,并一起分享了1972年诺贝尔物理奖。
由于他们是依靠通力合作而达到了成功,所以大家把他们攻克“超导”之谜所提出的理论,取名为“巴(丁)库(珀)施(里弗)”(BCS)理论。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巴库施”理论的诞生,是为弘扬合作精神而树立的一个丰碑。
在现代社会中,竞争越来越激烈。其实,竞争与合作不仅是对立的,而且也是统一的。竞争的加剧,客观上也促使人们学会合作,合作又帮助人们在竞争中获胜。
社会越发展,合作越重要。有人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的前25年,合作奖占41%,而现在则跃居80%。难怪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赫华斯博士,把“与同事真诚合作”列为成功的九大要素之首。
张闻天说得对:“我们要善于同一切人合作,要能够‘兼容并包’,这并不是无原则和无目的的同一切人苟合。”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我们不但要与志同道合的人同行,而且还要与“同路人”同行,还要争取与路边的看客同行。
自信
日本的小泽征尔是世界著名的音乐指挥家。米兰斯卡拉歌剧院和美国大都会歌剧院等许多著名歌剧院,都曾多次邀他加盟执棒。一次,他去欧洲参加音乐指挥家大赛,决赛时,他被安排在最后一位。小泽征尔收到了评委交给的乐谱后,稍做准备,便全神贯注地指挥起来。突然,他发现乐曲中出现了一点不和谐。开始他以为是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新演奏,但仍觉得不和谐,他认为乐谱确实有问题。可是,在场的作曲家和评委会的权威人士都郑重声明:乐谱不会有问题,是他的错觉。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界的权威人士,他难免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犹豫,甚至动摇。但是,他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于是,他斩钉截铁地大声说:“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声音刚落,评委席上的那些评委们立即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祝贺他大赛夺魁。
原来这是评委们精心设计的一个圈套,以试探指挥家们在发现错误而权威人士不承认的情况下,是否能坚持自己的正确判断,因为,只有具备这种素质的人,才真正称得上是世界一流的音乐指挥家。在三名选手中,只有小泽征尔坚信自己而不随声附和权威们的意见,因而获得了这次世界音乐指挥家大赛的桂冠。
自信不是高傲自大和自以为是的自恃,而是在正确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自我相信。自信是抵制错误导向和坚守正确决断的必备素质。有时候,不是因为成功与我们无缘才丧失了自信,恰恰相反,正是因为丧失了自信,成功才与我们无缘。另外两名指挥家之所以功败垂成,主要原因是缺乏自信。许多不幸,都是从看不起自己、不相信自己开始的。对一个人来说是这样,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这样。只有自己不动摇,才能帮助动摇者。只有相信自己,才能赢得信任。莎士比亚说得对:“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缺乏自信乃是失败的原因。”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