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无中胜有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有为而治是一种艺术,无为而治也是一种艺术。只要用得好,无为而治可以胜过有为而治。
柯立芝是美国第29任总统哈定任内的副总统。1923年8月2日,柯立芝在其父的农庄度假时,突然接到哈定总统逝世的电报,翌日即宣誓就职总统。柯立芝信奉“无为而治”的政治哲学,认为多继承前任的长处,比多指责前任的毛病要好得多,“少管闲事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柯立芝的绰号是“沉默的卡尔”。只要条件允许,他能连续几个晚上坐在那儿独自抽烟而不轻言一句话。
1924年大选时,热心的记者围住了柯立芝。一位记者问:“谈谈你对大选的估计!”柯立芝答:“不!”又一位问:“谈谈世界形势吧!”依然是“不!”又有人问:“关于‘禁酒令’您有什么谈的吗?”回答是“无可奉告”。记者们十分扫兴,纷纷准备离去。这时,柯立芝严肃地对他们说:“请不要引用我说过的话。”
有一次,柯立芝去加州旅行。返回华盛顿前,他在当地电台接受采访。当记者请他向全国人民讲几句话时,柯立芝清清嗓子说:“再见!”
柯立芝为自己的少言寡语做过这样的解释,他说:“你保持沉默,对方就不会继续纠缠你。适当的沉默是一种艺术。”
有表情的表演是一种艺术,无表情的表演也是一种艺术。只要用得好,无表情的表演可以胜过有表情的表演。
马摩里安在拍摄影片《瑞典女王》时,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影片中的女王为了爱情放弃了王位,她上了船,然而她的情人却死了。那么,此刻该让女王怎么表演,说些什么好呢?
马摩里安思之再三,觉得不管说些什么,都会显得虚假、愚蠢。笑?哭?歇斯底里大发作?都觉得不满意。在举棋不定之际,他忽然想到,给观众一张白纸不更好吗?于是,他决心让演员毫无表情地表演,让观众自己来寻找各自的理解和答案。演员的表情成了至关重要的事情。
一切都准备好了之后,扮演女王的嘉宝走过来问马摩里安:“我该怎么表演?”
他对嘉宝说:“你要毫无表情,木呆地瞪着双眼,眼皮也不眨一下,什么想法也没有。”
嘉宝这样做了。电影放映后,观众大为惊奇,称赞处理得恰到好处。
有声音的广告是一种艺术,无声音的广告也是一种艺术。只要用得好,无声音的广告可以胜过有声音的广告。
美国纽约国际银行在刚开张之时,为了迅速提高知名度,曾做过这样一个广告:
一天晚上,全纽约市的广播电视正在播放节目,突然间,全市的所有广播电视都在同一时刻播放了一则通告:“各位朋友,从现在开始播放的是由本市国际银行向您提供的沉默时间。”紧接着整个纽约市的广播电视中断了10秒钟,不播放任何节目。一时间,纽约市民对这个莫名其妙的10秒钟沉默时间议论纷纷,于是“沉默时间”成了全纽约市民茶余饭后的最热门的话题,国际银行的知名度迅速提高,很快就家喻户晓。
国际银行广告策略的巧妙之处就在于,它一反常规的广告手法,没有在广告中播放任何信息,而以全市广播电视在同一时刻的10秒钟“沉默”引起市民的好奇心理,从而不自觉地去探究根底,使国际银行的名声“不告而人人皆知”,达到了出奇制胜的效果。
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反相成的。老聃说得妙:“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低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善于用有是一种艺术,善于用无也是一种艺术。只要用得好,有时候用无可以胜过用有,也就是无中胜有。
母亲的伟大天性
那天晚上,在动物世界的电视节目中,我看到了成千上万的企鹅,面朝着同一个方向站立着。只要细细观察就可以发现,每一只大企鹅的身前,都有着一团毛茸茸的新生命——新出生的“小宝贝”。如果没有解说,大概很少有人能彻底说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它们能如此整齐地朝着同一个方向站立着。听过解说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因为它们是小企鹅的母亲。因腹部太圆,无法俯在小企鹅的身上,便只好以自己的身体为孩子遮挡刺骨的寒风。它们是守护着孩子的一群母亲,一群多么伟大、多么壮观的母亲啊!
还有比企鹅母亲的画面更加震撼人心的故事,那是一篇感人肺腑的黄鼬母亲的故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农村老家一进入腊月,人们就纷纷到谷场边、坟地里、老宅院等处下铁夹子逮黄鼬。因为腊月里的黄鼬皮最值钱,一张黄鼬皮出手后,过年买肉的钱也就有了,弄好了还能再买两串鞭炮。那年冬天,雪下得格外勤。一天傍晚,一个农民发现了黄鼬的脚印。他凭着丰富的经验,下好了夹子,并用谷糠将夹子伪装好,外面只露出一只烧糊的麻雀做诱饵,再用细铁丝把铁夹子固定在打谷场的石磙上。
第二天,窗纸已经透亮,农民不顾风大雪猛,艰难地向谷场边奔去。他远远地望见昨天下夹子的地方黑乎乎的一片狼藉,等靠近之后竟惊呆了!铁夹子上只夹着一张黄鼬的皮,却不见脱皮黄鼬的踪影。他发现雪地里有一条暗红色的血迹向远处延伸,便顾不上多想,顺着血迹寻去。他走到生产队的草料房根时,听见里面发出“吱——吱”的微弱叫声,进去仔细翻找,发现草窝里有四五只出生不久的小黄鼬,正围着一个脱了皮的死黄鼬乱拱乱啃。
农民翻动了一下早已僵硬的脱皮黄鼬,它腹下肿胀的奶子依稀可辨。原来,夹子夹住了这只产后不久的母黄鼬。
农民明白了,彻底明白了,它是小黄鼬的母亲。母亲的伟大天性,使它逃生的欲望如此强烈;母亲的伟大天性,使它将扯皮裂肉的痛苦抛到脑后;母亲的伟大天性,使它只有一个信念:宁肯脱皮也要尽快与孩子团聚,尽快回去给孩子哺乳……
天快大亮了,农民慌忙跑回谷场,取回那张黄鼬皮慢慢伸展平整,轻轻地套在母黄鼬僵硬的尸体上。他找了个干爽、僻静的地方,将母黄鼬连同那副铁夹子一起深深地埋了下去。
那年春节,那个农民一家没有吃到肉,也没有买到鞭炮。从此,那个农民给全家立了个规矩:再穷也不准打黄鼬。后来,那个农民当了村长,又给全村立了个规矩:再穷也不准打黄鼬。
在一切生灵中最为神圣的情感,就是母爱。在孩子的心中,母亲就是天堂,就是上帝,就是菩萨,就是一切最美好的神明。母亲的伟大天性,足以让每一个人佩服得五体投地,足以将每一个人震撼得热血沸腾。
养生应重神补
1875年2月21日,卡尔基生于法国阿尔勒小镇一个富裕家庭,过着吃穿不愁的小康生活。1996年2月21日,是卡尔基的121岁生日。女记者莎燕•雷伯采访了她。
问:您老怎么能活这么久?
答:上帝太忙,把我忘了!
问:您的长寿秘诀是什么?
答:没有秘诀。要是有,我早就高价卖给你们了。
问:您早晨一起床最想干的事是什么?
答:上厕所。
问:然后干什么?
答:卸完“货”后上“货”——吃早餐,接着晒太阳、爬山。
玩笑归玩笑。老太太还是讲了对健康长寿的认识和体会:“人要乐善好施,千万别琢磨人、算计人!健康是福,是最大的财富,花几百亿也买不来寿命。”
为了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看法,老太太又向记者讲了一个亲身经历的耐人寻味的故事,想以此证明,人有好心易长寿,心术不正者易短命。
那是1965年,她已90岁,一位不速之客找到她家,非要每月给她一笔养老金不可。此人叫拉伯莱,是法国小有名气的法律公证人。他先念了一阵慈善经:为使卡尔基老太太生活富裕享受天伦之乐,他将慷慨解囊,每月发给老太太2500法郎养老金。老太太喜出望外,但心想:这不是天上掉馅饼吗?世间哪有这种好事!在老太太的追问下,拉伯莱终于说出了全部的盘算。养老金不是白给的,老太太去世后她祖先留下的那幢房子要归拉伯莱所有。老太太莞尔一笑,答应了,并到公证处做了公证。
当时拉伯莱年富力强,仅46岁。他胸有成竹、稳操胜券地展望,90岁的卡尔基顶多再活七八年就要走人了。
贪心的拉伯莱天天盼老太太生病快死,但她却一直健康如常,而且越活越带劲儿。而工于心计的拉伯莱却抑郁寡欢,每况愈下,终于在1995年77岁时患心肌梗塞撒手西归。到拉伯莱死时,30年间先后给卡尔基老人90万法郎养老金,高出房产4倍多。真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卡尔基老太太得知拉伯莱死时,伤心地流泪,十分惋惜地说:“他有很高的文化,可惜不虚心!为什么不找我要一瓶APC备用呢?唉!拉伯莱先生!这么聪明透顶的人怎么也会做亏本的生意呢?”
不言而喻,不好的心境最能使人短命。欢乐就是健康,抑郁就是病魔。贪心图发财,短命多祸灾。心地善良、胸襟开阔等良好的心情,则是健康长寿之本。
1997年6月3日上午8时28分,卡尔基老太太于阿尔勒湖泊养老院无疾而终。法国总统希拉克为她拍来了唁电:吉娜•卡尔基老人——虔诚的灵魂,两次世界大战的见证者,安息吧!她女儿念完唁电,跪在遗体前大声痛哭。突然,遗体动了,许多人都吓跑了。女儿摇动遗体,老太太微微抬手,喃喃地说:“我……要……喝水……”
卡尔基老太太又创一项起死回生的世界纪录!她神奇地又活了两个月零一天,于同年8月4日上午9时18分溘然去世。
卡尔基老太太享年122岁零164天,成为正式载入吉尼斯纪录的世界最长寿的老人。
拉伯莱和卡尔基的人生经历对于养生的启示,可以用马克思的话来说:“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副良药更能解除生理上的疲惫和痛楚。”也可以用中国的一句名言来说:“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神补。”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