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再见,CBS(1)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自大狂:对自己的成就和潜能过分的欣赏。
──理查德·斯彼尔斯
《俚语及委婉语》
回首往事,我也许应该承认,20世纪80年代中期,自己可能真有轻微的自大狂症状。
没有一些批评我的人所说的那么严重,但也许比我当时意识到的情况更糟糕。
我当时自命不凡,而且,我觉得还很有理由。
►加内特公司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报业公司。
►《今日美国》成为全国阅读最广泛的报纸。
►我已经承诺在65岁的时候退下公司董事会主席一职。接下来的一代领导
人也已经安排就绪。
我当然想在把桂冠挂到壁炉上之前再往上面增加几粒珍珠。这就是我的自我意识超出常轨的原因。
自我意识对于大交易是重要的。它经常会使人们聚拢,或者让人们四分五裂。
在业务交易中,很多人的自我意识都会发生作用,公司拥有者、管理人、算计者、银行家、律师。
有节制的自我意识能够达成交易。自我意识失控就会使交易砸锅。
我的职业生涯处在模棱两可的界线内,达成交易和使交易砸锅这两种事情我都干过。
每个人都得做好吃一回大亏的准备。
──重量级冠军乔·路易斯
一、再见,CBS
纽哈斯的特立独行使得一些循规蹈矩的英国媒体大王看上去像一朵快要凋谢的百合。
──《伦敦时报》
1987年10月7日
1985年年初,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处在敌人的围攻之中,该公司老板汤姆·惠曼明显抵挡乏力。我觉得,我可以作为一个友好的追求者获得该公司。
惠曼接任这份吸引人但又十分费力的工作才刚刚5年时间,就在两条战线上遇到大麻烦:
► 在公司外面:亚特兰大的媒体大王泰德·特纳已经向该公司发出邀约,从而使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收购事务提上日程。很多人低估泰德的能力,然而他自己却并不服气。北卡罗莱纳州的参议员杰西·赫尔姆斯也在想办法召集保守党人,让他们去购买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大宗股份,由此而“成为丹·拉塞的老板”。
►在公司内部:营业收入大幅下降。由于员工及预算的大幅削减,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最重要的新闻部门差不多都要造反了。
要么得放弃什么东西,要么得放弃什么人。这对任何一个拥有较大媒体基础,也有大笔钱可以花的人来说,都是一个诱人的目标。
现在到了我们采取措施,收购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时机了。
我们考虑此事已经有些年头了。跟特纳不一样,我们不会采取敌对的措施,只会做友好的交易。
在任何媒体公司兼并案中,双方联姻最好是双方情愿。敌意收购可能会把最好的一部分主要资产吓跑,而恰恰就是有创造力的一些人。
我在惠曼身上实施的“救世主”战略进展极快,就连我本人也吃了一惊。8个星期内,我们看来就快要站在几小时内宣布一项共达90亿美元的兼并案的消息的边缘了,假如成功,那会成为世界历史上最大的媒体兼并案。但更快的是,这笔交易流产了。
我把最大的交易弄砸了。我的自我意识让我犯了滔天大错。惠曼的软弱又一次战胜了他自己。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