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总目录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

喜剧和悲剧(4)

点此返回管理励志系列书籍在线阅读 首页






16. 特洛伊围城记 Troilus and Cressida
这出戏的背景是特洛伊城。一群心性高傲的希腊王子,怀着满腔的愤怒,把他们满载着准备一场恶战的武器的船舶会集在雅典的港口,浩浩荡荡向腓利基亚出发,立誓扫平特洛伊城。
因为特洛伊坚固的城墙里,有位米尼劳斯的王妃海伦,她被风流的巴里斯所诱拐,且长住他国,王子们领军到了泰尼陀斯,在达丹平原上扎营,特洛伊城的6个城门也用铁锁重重锁住,两方各自提心吊胆,不知谁胜谁败,之后两方的种种情感纠葛于剧中一一 凸显,即构成这部《特洛伊围城记》。
《特洛伊围城记》是莎士比亚1601年的作品,以特洛伊战争为背景所写的历史讽刺剧。
17. 哈姆雷特 Hamlet
《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在1600~1601年的作品,也是最常演出的剧作之一。
该剧讲述了天伦相残的故事,年轻的丹麦王子哈姆雷特发现叔父是毒毙生父国王的凶手,而皇后——自己的母亲却在父王过世还不到两个月,便与叔父结婚。
王子心中,充满着各种怀疑,而这位由叔叔登基的新国王,实在与父王有着天壤之别,有着极为卑鄙下流的性情。于是大家开始怀疑新国王是为了争夺王位,而谋害了自己的亲兄长。 这个怀疑同样出现在哈姆雷特心里。直到某天,父亲的亡灵出现,对哈姆雷特说明了一切,凶手原来真的就是新任国王。于是一个复仇计划就要展开了。
哈姆雷特一方面哀悼父亲的死去,一方面又为母亲的婚姻感到羞耻,他在哀悼与羞耻的心情下,陷入不能自拔的困境中。哈姆雷特一步步走上复仇之路,不惜装疯卖傻,抛弃爱情,最后甚至牺牲性命。莎士比亚给了哈姆雷特一个悲剧结局,也使其成为古今文学、戏剧中永远的悲剧人物。
18. 奥赛罗 Othello
此剧的情节发展算是相当单纯的,内容就如同耸动的社会版新闻。故事叙述威尼斯一个官家年轻貌美的女子仰慕年纪大她许多的将军,进而私下以身相许。两人的婚姻方才开始,就发生不幸。罪魁祸首是将军手下的掌旗官,他因为自己没有被提拔为副将而记恨在心,同时又怀疑对方跟自己妻子有染,决意报复。
生性直爽又品德高尚的奥赛罗将军,是一名黑皮肤的摩尔人,与美丽的威尼斯小姐苔丝狄蒙娜结婚。却因为无耻、狡诈、爱搬弄事非的军官伊阿古对他煽动进谗,暗示其娇妻与英俊副官暗通私情,而使他心乱如麻。终至他因为嫉妒而杀妻﹐并且在真相大白之后羞愧自戕。
《奥赛罗》是莎士比亚的著名悲剧之一,写于1602~1603年。全剧围绕着“家庭”和“嫉妒”两大主题发展,人性“妒恨”的可怕常常被引述来说明人性的弱点。也许莎士比亚早就洞悉,便明确点出人心最大的可悲之处!
19. 李尔王 King Lear
不列颠的国王李尔已经八十多岁了,每天仍为国事操劳,身体也因此衰弱了下来,老国王想在过世之前将国事交给孩子去治理,于是他将三个女儿叫来,想从她们口里得知谁最爱自己,然后再依她们爱他的程度,分配国土的大小。
故事在国王与女儿的对话中拉开了序幕,虚伪谄媚的大女儿与二女儿以花言巧语诉说着对父亲的爱,老国王信以为真,冲动之下各分给两个女儿三分之一的国土。然后,他转向问他最宠爱的小女儿,因小女儿十分厌恶姊姊们的阿谀奉承,于是她向老国王说:“我照着做女儿的本份爱着您,我对您的爱不多也不少。”国王一气之下,竟将原本留给她的土地收回来,平分给两个姐姐。
年老昏庸的国王李尔,将余生寄托在两位虚情假意的女儿身上,却将真心孝顺的小女儿赶离身边,原本打算就此颐养天年,万没想到悲惨的命运即将来临。
《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在1604年所写的四大悲剧之一,整部作品中将人性的孝道以及儿女的贪婪表露无遗,它告诉我们,子女要对父母尽孝,而为人父母者,则要明辨是非,不可太过固执,是一部充满讽刺的经典悲剧。

上一页  首页  下一页